首页 理论教育 班级管理制度的执行

班级管理制度的执行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每位班级成员应力保制度一定的“刚性”,不得朝令夕改,也不能出于不恰当的“江湖义气”去“包庇”有错误行为的同学,作为班干部尤其不得“滥用私权”为自己或是关系亲密的同学谋取不正当的利益。班级管理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在强调制度的“刚性”以维护其严肃性的同时,也应通过人文关怀的发挥来深化制度的落实,以下几点的实现能够在无形之中增强制度的执行效果。

第三节 班级管理制度的执行

社会是由个体构成的,个体之间的融合程度直接影响到社会的稳定。由于个体欲望与差异的存在,导致纠纷的产生,为使个体之间能够和睦相处并最大限度地满足个体需求,一定的约束和协调必不可少,规范因而产生。社会规范应是群体共同意志的体现,应是一种共同的价值体系,只有在群体认可的基础上,规范才能化作个体行为的准绳,引导行为。个体对于规范的认可与遵守过程,同时也是个体获得社会标准、完成社会适应的过程。[7]在班级范围内,班级管理制度是规范的集中体现,个体对于制度的遵从,往往要经历以下几个阶段,它们与班集体的成长历程相互融合:

从群体发展的角度来看,班级起初是由分散个体聚集而成,这时的班级处于松散的群体阶段,班级制度对班级成员施加的影响属于外压,具有外在强制性,群体对这些规范的遵从也主要是通过“群体压”和从众心理实现,往往表现为“大多数人怎样我便怎样”;随着班级凝聚力的增强以及集体成员从班级发展实际出发,对班级制度进行不断的修正、调适,班级规范才越来越被群体成员认可与接受,对制度的遵从和与破坏制度的行为对抗,才得以渐渐内化为个体的行为习惯与倾向。

遵循班级成员对班级管理制度从认识到内化的一般规律,并在此基础上采取相应的辅助措施,能够有效地帮助班级每一个体顺利地实现这一过渡。

一、班级管理制度的执行步骤

班级管理制度从规划到订制出炉,不是一蹴而就的,班级管理制度的实施也需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其基本环节如下。

(一)讲解与示范

在建构起一个新班级的初期,由于成员之间彼此陌生,班级特性显现得还不够充分,因此难以充分调动大多数成员的积极性,以及制定出符合本班实际的规章制度。最初的制度往往是部分班级成员或是班主任以往经验的产物,因而会带有一定的个人色彩,难以确保它们能够获得每位班级成员的理解与支持。理解是贯彻执行的基础,为了促使班级事务顺利走上预定的运行轨道,向每一位成员宣讲制度是十分重要的,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尤其如此。在制度讲解的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明确什么是值得去做的,什么是不被鼓励去做的,还要让他们知道“做”与“不做”的意义,通过意义的明示来加深每一位成员对于制度的理解。

“言传”与“身教”是一体的,制度只停留在口头宣讲容易陷于空洞,加上榜样的身体力行才能够有效地指引学生将抽象的文字落实为具体的行动。在示范如何遵循制度的环节中,首先要充分发挥班主任的作用。班主任是班集体的领军人,指引着班级前进的方向,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她有凌驾于制度之上的特权,更多的时候他∕她需要把自己化为集体的一分子,与大众共同维护制度,这样制度的效力才能够保持。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处于同一环境中的成员行为会受到同样社会情境的影响,因而会按照相似的方式去认识、理解和做事。[8]作为同辈群体中的一员却同时具有特殊使命的班干部,其行为对于班级其他成员也会产生极大的参照作用,因而落实好班干部团体在班级制度遵循中的带头示范作用也是意义极大的。每一位班干部首先需要对自己的身份有一个清晰地定位——自己的特殊身份赋予了自己服务班级的责任,而非对班上“平民百姓”颐指气使的特权,班干部应凭借自身来源于“群众”又易于融入“群众”的天然优势,发动身边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制度的落实与维护中。

(二)反复传播以启迪自觉

通过讲解与示范,学生对于规章制度有了一个基本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对于制度进行反复的传播,不仅能够强化成员对于制度的记忆,还能为他们将制度化为行动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孙洙有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反复的传播对于启迪学生自觉遵守制度也能产生类似的作用。在制度传播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到传播渠道与形式的多样化,渠道的单一与形式的重复容易引发学生的倦怠心理。我曾经在南京市一所中学进行过调研,期间深入初一S班进行扎根观察,该班的班主任是一位有丰富班级管理经验的女教师,她很善于将班级日常事务的处理与制度的维护结合起来。一次班会,她发动全班同学对于两名“犯事”学生的行为发表各自的观点,并让学生将自己的观点按照“该怎么做”与“不该做什么”的分类归纳在黑板上,接着让学生们对本学期其他显著的班级不良现象和进步行为进行回顾,最后让每一位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把自己有待提升的方面写在周记本中作为本周周记内容。这一过程不仅充实了班级制度、加深了学生们对于制度的理解与记忆,同时,每一名成员也进一步明确了自己的努力方向。

除了班会上的适时强调以及墙壁上的张贴,板报、周记本上班主任针对个人的回复也可以成为宣传制度的有益渠道。

(三)严格执行与检查评定

让班集体在不脱离预期轨道的基础上顺畅运行,让每一位学生能够在遵守规则的基础上获得成长,是班级管理制度制定的出发点,制度的实效性最终还需体现在学生的行动中。班上的每一位学生不仅是管理的对象,也是实施管理的主体,对于制度的执行,不仅体现在个体对于制度的遵循上,同时也体现在个体对于制度的维护上。每位班级成员应力保制度一定的“刚性”,不得朝令夕改,也不能出于不恰当的“江湖义气”去“包庇”有错误行为的同学,作为班干部尤其不得“滥用私权”为自己或是关系亲密的同学谋取不正当的利益。强调制度的严肃性的同时要保证制度的公正性,这样才能实现制度的长效,这是每一名班主任需让每一名班级成员知道的道理。

班级管理制度中规定的内容由外部的规约变成全体成员的自觉行为,除了个体的内化,外界的督促与检查也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在品德与习惯的养成的过程中会不时出现反复,外部力量的介入能够有效地帮助自制能力较弱的学生接近预期目标,如对学生遵循与执行制度的情况进行时时监督与适时评价,只要方式方法得体,无论是对先进人物的表扬、嘉奖,还是对于有待提升的学生的指导、点播,都能为制度的进一步执行创造积极的效应。

二、班级管理制度的执行艺术

班级管理制度被视为班中之“法”,其“刚”性为多数人所强调,但由于班级组织的特殊性以及制度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它与一般意义的“法”相比,需体现更多人文色彩,因为通过班级管理制度的约制去形成良好的团体秩序只是手段,其根本目的在于促进每个班级成员的发展。班级管理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在强调制度的“刚性”以维护其严肃性的同时,也应通过人文关怀的发挥来深化制度的落实,以下几点的实现能够在无形之中增强制度的执行效果。

(一)重视学生在管理中的主体地位

新课改倡导“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突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强调师生关系的平等性,重视学生潜能的挖掘与发挥,这些不仅体现在教学民主层面,也体现在管理民主层面。调动全体成员参与班级管理制度的制定,是实现民主治班的第一步,只有将管理权真正下放到每一名学生的手中才能从根本上实现民主管理。民主管理是相对于绝对服从绝对权威管理而言的,它所关注的是在“民主、公平、公开”的原则下,唤醒人的主体意识、发挥人的主体能力,使之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到管理活动之中,实现多数人管理多数人。学生既是制度需要约束的对象,也是通过制度实现班级管理的主体,伴随着学生自我意识、自主意识的成长,权力的逐步下放会愈发彰显其积极效应。只强调义务与责任而不重视权力的赋予,会埋下管理的隐患,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这也不许那也不行的消极管理模式本来就是对其能力的一种轻视,极易引起他们的对立反感情绪,从而导致管理难度的加大。在班级管理中,每一名班级成员都拥有同等的权力,因为班级是每一名班级成员展现自我的舞台,为大家所共有,而不是只属于少数人的。定期进行班委会的民主选举和实行干部轮换制度(如值日班长制度),明确分工,加强合作,一方面能够保证权力不过分集中在某些个人身上,让人人都参与到主动管理的过程中来,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权力过于分散可能引发的管理混乱。

(二)创设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

丹尼尔·戈尔曼在《情感智商》一书中记述了这样一件事。梅尔本·麦克勃鲁姆机长对下属极其飞扬跋扈,动辄就以“炒鱿鱼”相威胁。如果麦克勃鲁姆坐在办公室或在工厂里,这倒也罢了,可他偏偏是个飞行员。1978年的一天,麦克勃鲁姆驾驶的飞机正飞往俄勒冈州的波特兰城。快到达目的地时,他发现飞机起落架的齿轮出了故障。于是,他将飞机保持在一定的高度在机场上空盘旋,同时处理出问题的装置。就在麦克勃鲁姆全神贯注于调整起落架操纵杆时,飞机的油料却一点点地消耗殆尽。其他机组人员向来畏惧他,即使大祸来临,也都不敢提醒他,结果导致飞机坠毁,10人死亡[9]

这则小案例提示我们:人是环境的产物,也是情感性动物,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营造出和谐的工作环境,进而形成群体向心力,提高工作效率和加强管理效果。在班级管理中,人际关系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师生间人际关系和学生间人际关系。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性如以上案例所暗示,俗语说“孤掌难鸣”,一名班主任再富有经验,没有学生的配合,也难以形成井然有序的班级秩序,“得人心者得天下”,顺应“民”心的班主任自然能够有效地统率整个班级。另外,当班级成员之间关系融洽时,每个成员的行为会成为彼此的参照并在很大程度上左右到对方的行为,因而个体行为会产生极大地相似性,良好的班级氛围加上成员对于制度的认可,是班级管理制度有效运行的重要条件。所以,不仅师生之间的关系需要协调好,学生之间的关系也需要协调好。

(三)适当“模糊”管理

在很多人的眼中,班主任都是一项辛苦的工作,因为和一般的任课老师相比,他们不单单需要教学,还需要参与班级的各项事务的管理。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应努力避免发生以下情况——事必躬亲,管理过细。管理过细不仅会增加班主任无谓的负担,还可能引起学生的不满。不同学生的成长进度和发展重心有所不同,对于制度规定的内容的遵守和内化,因此也会产生步调上的差异,所以即便是整体运转有序的班级也总是免不了出现一些违反制度的“惯犯”。一般说来,起初常犯事或是常犯某件事并不是出于“惯犯”们的故意,班主任横加指责反倒会激起他们的怨气,从而引发他们犯错的故意。良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在此阶段,以往的不良习惯会不时“抬头”,对于类似反复,每一位管理者需要有包容的心态和坚定的信心,有意忽略学生的失误,避免通过自己的刻板印象去评价处于努力和进步中的个体。

懂得“放手”,班级才能管活管好。对于一般性的学生能够胜任的事务,班主任完全可以让学生们自行处理,在相互信任中,班主任才能够从琐碎的细节中解脱出来,节省更多的精力用于统领大局,学生才能在自己动手动脑中收获自信中提升管理能力,形成独立人格。[10]

总之,班级制度是班级管理的“法”的依据,一个班集体建设离不开班级制度。那么班级制度的制定与实施则是关键。因此管理者在实践中一定要处理好班级制度所涉及的人与事之间的关系,认真执行,严格检查评定,以刚性来维持班级制度的严肃性,但也要讲究艺术处理。

☞问题与思考

一、基本概念

班级制度

二、简答题

1.班级制度制定应处理好哪几对关系?

2.班级制度成文的细则有哪些?

3.班级制度执行中应遵循哪些步骤?

三、案例分析

最近,某省高中一个班级的学生对一条“班规”的实施,产生了严重的分歧。今年新学期开始,班主任彭老师“会同部分学生干部”制订了一系列“班规”。其中一条是学生“投票选举”课堂纪律差的同学,每周一次。到3月中旬,选举已进行了2次。第二次票数最多的前3名同学的名字被公布在教室的墙上;第一名则被安排坐到了后排的特殊座位上。这种做法在班里引起了不小的风波,正反两方面的意见各执一词。持反对观点的同学认为:“上述做法严重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和人格,而且造成了同学之间的互相猜疑和不信任,大家的关系也变得微妙起来。当选者总是怀疑谁投了自己一票。”

一位女同学委屈地反映:“自己上课从未因讲话被老师点过名,却上了第二次名单,说明选举的公正性很难保证。”为此,她向彭老师提出质疑,结果被叫到办公室被训了一节课。当选的同学说,他们上课时受到个别任课老师言语间的冷嘲热讽,精神压力较大,甚至想到了转学。有些同学还投书当地媒体,一家报纸以《全班投票选“差生”“丢脸式”教育引发争议》为题作了报道,引起了不小的社会反响。当然,另有一些同学持截然不同的观点。一位同学说:“老师的做法确实有点儿伤害学生的自尊,可总体而言是利大于弊,对抓课堂纪律效果很好。”另一位同学表示:“老师这样做,是为了整个班级的荣誉和保证大家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并非单纯针对某个同学。”“我十分赞成和支持。”他觉得那些向媒体投书的同学,自己没有做到自立、自律,也没有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还恶人先告状,毁坏了班级的声誉。彭老师和该中学一位姓唐的副校长在接受采访时都称所谓“丢脸式教育”的说法纯属杜撰。彭老师说:“扣这种帽子,我不能接受。”他解释,班上有的同学自控能力差,上课讲话特别多,任课老师和其他认真听课的同学意见都很大。

“上学期,我主要强调发挥团干部的作用,但效果不明显。因此,打算利用新学期开学,发动同学们自我管理。鉴于课堂纪律发现问题最多,而同学间当面又不好指出来,就让大家写纸条指认,并不要求每个人都必须写,怎么能说是‘选举’呢?”他强调:“第一次的名单并未上墙,第二次一位同学被调换座位,也是他家长的要求。”彭老师还说:“上学期期末考试的排名,没有公布,而是单独找成绩好或成绩差的同学分别予以鼓励,一起定目标。如果我是一个不尊重学生自尊、搞所谓‘丢脸式教育’的老师,会这样做吗?”采访中,有老师告诉记者:“新方法实行后,课堂纪律确有明显改善。”一位老师说:“现在当老师太难了。上课时学生讲话,你点不点名?如果被点了,算不算丢脸?如果多次打招呼不听,让他(她)在旁边站一下,这又算不算丢脸?管多了会受到指责;不管,作为一名教师良心上过不去。难道素质教育就完全排斥惩罚性措施?”

——摘自《教育艺术研究》,《“新式班规”引发教育争论》作者谢念

利用所学的知识,说说你的看法。

【注释】

[1]胡光玉、贾锡钧:《中小学班集体建设概论》,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1998年版,第89页。

[2]胡光玉、贾锡钧:《中小学班集体建设概论》,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1998年版,第88-90页。

[3]崔克:《如何搞好班集体建设》,溧阳职业高中。

[4]节选自《南京市金陵中学学校管理制度》。

[5]林崇德主编:《教育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473页。

[6]胡光玉、贾锡钧:《中小学班集体建设概论》,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1998年版,第89-92页。

[7]林崇德主编:《教育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473页。

[8]吴立德:《班级社会学概论》,四川:四川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60页。

[9]王晓坚:《严格的规章制度宽松的人际关系》,《教育艺术》2002年第11期,第24页。

[10]张辉:《谈班级管理中的“粗”文化》,《教育与管理》,2003年第25期,第23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