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班级管理制度的制定

班级管理制度的制定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班级制度是学校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班级良好运行的前提和基础。班级管理制度是协调班级成员行为与关系的准则,也是实现教育目标的手段之一。班级管理制度制定的主体也是在班级建设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大问题。班级管理制度的制定是班级管理体系中的一道重要环节,在班级管理中要充分调动起学生们的主动性,在班级管理制度的制定中也是如此。

第二节 班级管理制度的制定

班级制度是学校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班级良好运行的前提和基础。它以文字的形式对班级日常生活、岗位责任以及班级成员的奖惩评比等进行了规定和划分,既需承载和延续国家和学校的相关规定(如《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校管理制度等),也应在前二者的基础上形成针对本班实际情况与特性的个性准则。良好的班级管理制度的树立是帮助班级全体成员顺利达成集体目标的前提,是营造良好班级生活环境和学习风气的基石,也是促进每个班级成员由他律走向自律、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及自我调控能力的有利途径,班级制度的起草和形成,自然成为每个班级组建之初应着力解决的头号问题之一。缺乏制度的规范与指引,班级就如同没有车头的火车,在前进过程中,随时面临着脱轨的危险。

一、班级管理制度制定应处理好的几对关系

班级管理制度是协调班级成员行为与关系的准则,也是实现教育目标的手段之一。在着手制定班级管理制度具体细则之前,首先要明确管理制度建设的意义与目的——它是为了培养每个班级成员良好的品性以及营造和谐融洽的班级生活环境等而制定的有关班级成员生活和行为的准则。目的明确,班级各项制度才会有统领核心,执行起来也将更为有力。

无论具有何种特色的班级,在班级运转的过程中都会遭遇一些共同的问题,本处从共同问题入手,提示班级管理制度制定中需要注意的一些细则。

(一)是简单照搬还是“共”“个”结合

班级管理制度的制定首先需要参照国家教育方针、政策以及学校的培养目标和制度,需要引进《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校规校纪,这不仅是出于各班各校应培养出国家所需人才的考虑,以及确保和国家、学校方针政策保持一致的表现,更因为国家以及学校的相关规定是在其各自漫长的运转过程中总结的要点和阶段性小结,它们集合了教育过程中的一些共同规律,对学生的管理和成长进行了总体的指引和规划。它们为班级以及班级成员的成长提供了方向性原则,是班级运行过程中需要遵循的“纲”,那么是否意味着无须再创班规,只要简单“复制”即可?如果直接将国家与学校的规定作为本班的管理制度,不仅会使班级建设和发展的具体操作变得抽象和难以把握,也会抹杀本班的特色,不利于班级事务的真正解决。

每一种管理制度的建立都有其相应的创设背景,国家和学校的规定发挥的是宏观统领的作用,一般情况下不会随着细节的变化而相应的立即产生变更,重视宏观规定的作用本身并无不妥之处,关键是与此同时要意识到它们与微观班级管理制度之间的区分。相对于前者,后者更有似于或等同于实施细则,它对于前者的要求做出了“补充”,化模糊为具体,有助于成员的执行和遵守,并且能够关照各自班级的不同特点以及班级事务的特殊性,促进宏观规定的落实以及班级的发展。“以生为本”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促进学生的内在发展是其基本旨趣,新课改浪潮下的班级管理制度建设也应和课改的步伐保持一致,如果连适合本班情况的具体管理制度都难以保证,那么班级成员个性的培养就更会化作奢谈。

(二)是少数定夺还是全员参与

班级管理制度制定的主体也是在班级建设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大问题。在传统观念中,班主任往往在班级中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因而也就具备了班级各项事宜的决策权,作为指令性规定的班级管理制度自然就由班主任来定夺,学生只需遵从。这种观念是有违教育规律的,学生不仅是班级管理中的客体,也是班级管理的主体,班级管理制度制定的最终目的并非为了实现对学生的良好控制从而使他们成为制度之下的“奴隶”和“顺民”,或是为了教师能够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而有意剥夺学生们的部分自由以换取“有序”的教学环境,制度应该是为人服务,应该是能够促进学生个体的发展以及良好品性形成的。制度是帮助教育目的达成的形式和途径,过分强调对于班级制度的遵守就容易陷入喧宾夺主的错误境地。

让每一个班级成员以同等的权力参与到班级管理制度的建设中来,是发扬班级民主和培养学生自主性的重要一步,也是将学生们引入班集体建设的首要一环。班级管理应是一种集体行为,班级的领导者需要尽可能地动员全员参与,如此才有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在一般情况下,人们对于少数或是极个别人制定的规则难免会出现不认同的表现,这种情况对于自我个性进一步成长的高中生来说则更是如此,此外,长期被排斥在制度制定权限之外的学生心中还会滋长对于制度的漠视和反抗情绪,他们也将是班级中的主要“反动势力”。只有发动每一成员充分讨论,尤其是“引进”长期感受到班级管理权利被剥夺的学生,让他们集“立法”、“司法”、“执法”于一身,才能帮助每个个体摆脱“旁观者”身份,增强他们对于自我在班集体中价值的认识以及对于制度的认同感和维护感,进而也为今后制度的执行埋下了良好的伏笔。

(三)是面面俱到还是适当模糊

在班级建立之初,班级事务的运行尚未进入预期轨道,为能使班级尽快良好地运转,及时制定各项班级管理制度成为一个棘手的任务,在这一过程中,难免产生将各大小事务纳入制度体系的冲动,其中自然不乏为预防各种“可能”而预先制定防范性规则,这样一来,班级中的“万事万物”确实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了,班级火车这下看来就不会再轻易脱轨了,殊不知,班级管理制度却在不知不觉中沦为了一个事无巨细一一涵盖的庞然大物,不仅带来学生记忆上的困难,对学生的规范也容易超过应有的“度”,引来怨声载道,最终造成管理上的不便。

班级管理制度的制定是班级管理体系中的一道重要环节,在班级管理中要充分调动起学生们的主动性,在班级管理制度的制定中也是如此。斯宾塞在《教育学》中曾指出:“记住你管教的应该是养成一个能够自治的人,而不是一个要别人来管理的人。”无论是在班级管理制度制定还是实施过程中,将学生视为具有一定自我控制能力和班级管理能力的主体,比单纯的把他们看做班级中的被管理者更重要。事无巨细一一罗列不仅会使制度本身过度膨胀,也是对学生发展水平、自我管理能力的漠视,会削弱学生们的自信心,引发不满。对于学生年龄层次较高或是具备良好风气的班级,在管理制度制定之时,要首先考虑到学生们的自律自觉程度,有意“忽略”那些能为绝大多数班级成员共同遵守的事项,不过分限制学生们应有的自由。适当的采用模糊管理的方式,能够使班级管理的力量有效地集中于刀刃问题的解决,提高效率节省人力,又强化了师生之间的信任感。

(四)是千篇一律还是各有侧重

在建立班级管理制度的过程中,借鉴他班或是前人的做法不失为一个简捷、高效的策略,但仅仅是简单的挪用可能会造成制度在换了新环境后的“水土不服”。每个班都由各有特点的成员组成,他们的组合又将形成不同的班级特色,因而作为教育手段的班级制度也应带上不同的功效。

班级管理制度内容的确定首先要考虑到其适用对象的身心发展水平。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自我认知程度较低和生活经验缺乏,自律性和社会性还处于较低的发展水平,对应于他们的管理制度会呈现出“拘小节”的特点;中学生对于自我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并且自律性和社会性有所提高,因而在管理制度的制定过程中首先要相信学生们的内控能力,一些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兼顾的细节就无须不辞劳苦地在班级管理制度中重复,过分地强调不仅让人倍感累赘也低估了学生们的能力,会引发学生们的不满进而产生对制度的不屑和抵触;职校技校学生学习自主性、自觉性和自律性可能较同年龄段中学生差,依赖性强、缺乏自信又渴望自由、被尊重和被信任,同时,职校和技校学生由于面对较小的升学压力因而享有更多的闲暇时间,因而在班级管理制度建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他们的这些特点,既重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又适当对他们进行限制和改造,因而在班级管理制度的制定中也应将纳入更多对于课外生活的规定。不仅如此,即使同一类型同一层次的班级也会拥有不同特质,因班而异建立班级管理制度,是班级管理成功的一大制约因素。

(五)是追求稳定还是崇尚灵活

班级管理制度是在广泛征集意见的基础上制定的,它既要与当前的形式相符又需在此后的一段时间内都起到指导作用,朝令夕改会降低制度的严肃性并让遵循者有无所适从感,稳定的班级秩序之花只能盛开在稳定的班级制度之上。稳定是基于科学性基础之上的稳定,但这并不代表制度一经制定便不可更改,而是可以随着班级成员的进步从而向他们提出新的要求,促进他们的进一步发展。如一职业技术学校一位班主任为让学生培养起良好的守纪习惯采用了循序渐进的策略:先从学生的出勤抓起,相应制定了《考勤制度》,然后引导学生建立《课堂纪律检查评比办法》,待到良好班级舆论的确立,慢慢过渡到百分制对学生们进行全面的检查和教育,此外,该班主任还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按照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等各阶段的要求有顺序有计划地制定相应的制度,通过这样的链条实现通过制度对学生进行教育向自我教育的转变。[3]

班级管理制度确定之后得以张贴公示却未能引起学生们的持续性关注,是制度实际功能未能尽其发挥的一项重要影响因素,随着班级运转情况的发展发动学生对于班级管理制度进行新一轮的探讨进而逐次增加或是变换条文,或不时变换制度的呈现方式,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将学生们引入对于班级管理制度的持续性关注之中。

班级管理制度的制定应重引导而非约束,它需要有一定的制约作用,但又不得等同于具有社会意义的法律和法规,它更应体现出人文关怀,将促进学生发展作为己任,并能够顺应班集体前进的步伐而推动自身发展。

二、班级管理制度的制定

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引下,学生在班级生活以及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渐渐为人们所认识并认同,这一观念延续到班级管理制度的制定中,最起码的要求就是要在制度的制定过程中发扬民主作风,让学生们成为制度制定的主体,但这并非是要故意降低或是抹杀班主任在其中的作用——无论在班级管理的哪一环节,也无论学生的地位被上升到怎样的高度,班主任始终扮演着统领者的角色,班主任工作的艺术即存在于:既能统领全局又不越俎代庖,只有师生合力才能创设美好的班级。

在班级管理制度的制定上,班主任要首先在自己的心中形成腹案。制度一般建设在班级建立之初,在初接手一个班级之时,班主任需要每个班级成员的特质有一定程度的把握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对于班级总体特质的评估,进而构成对于学生们行为表现的预期,达成对制度制定水平的预先定位。同时,作为统领,班主任还需对班级管理制度应涵盖的范围有一个较为明确的框架,框架能够引导清晰的思路,能够在较大程度上避免学生们在制度制定过程中发挥主体作用时可能产生的无所适从感,减少遗漏和烦赘。在班级管理制度制定之前或制定的过程之中,让每一位成员认识到制度的重要性可以增加学生们在制定过程中的审慎性以及严肃性。

学生在班级管理制度建设中主体作用的发挥,有赖于一定平台的搭建,学生发表自身意见的途径可简要的划分为书面和口头两种形式。作文本和周记本可以成为学生们表达自身建议的理想载体,班主任可以通过命题或半命题的形式让学生们对于班级管理制度的创设发表自己的想法,待到班级成员认识到自己在班级中的重要性和主人翁地位,他们就会在班主任没有要求的前提下主动参与班级管理制度的制定与改良。口头形式就是通过定期或不定期、正式或非正式的形式让学生们参与到制度的讨论之中,在此过程中,班主任应把握适当的时机为班级的小主人们提供协助和建议。无论是学生以何种形式向班主任发表自己关于班级管理制度的建议和期望,班主任都不得忽视,因为班主任的漠视将是对学生积极行为的无声打击,长此以往会降低学生参与班级事务的热情,况且,对于班级运行的一些微观层面,学生们总是比班主任更为知情,因为他们时刻活跃于班级事务的“第一现场”,亲身经历和较为准确的知情,使得他们在班级事务的看法和管理层面上最具发言权。学生们有价值的建议需要及时记录,经过汇总和提炼,它们就有可能转变为日后班级管理的宝贵资源。

班级管理制度制定的周期可长可短,有的制度一经制定就可能伴随到学生们离班的那一天,而有的制度将随着班级的运转而处于不断地改进改良之中。在日后制度的改进中,可适当听取班主任以外的任课教师的意见,这样更能针对一些课堂问题制定出专门性的纪律约束或是提高策略。

人们往往习惯于强调制度的威严和刚性,而忽视人性化管理在针对不同管理场景时所能取得的成效。班级首先是作为多个生命体集体成长的空间而存在的,教育是为了生长,为了生活,面对特殊的服务对象,班级管理制度作为促进人成长的手段之一,在保持自身威严的同时也不应缺乏“柔”的艺术,重鼓舞而非惩罚,重指引而非限制,这样集体的温暖才不会被冰冷的制度掩埋。此外,在制度制定基础之上构建起相应的评价体系,就不易使得制度的制定只是一时兴起而随后的执行只是流于形式,适时的评价将有效增强制度在运作中的马力,学生们也能够在平时的评价中获取反馈信息,通过了解自身的进步与不足,明确前进的方向。

三、班级管理制度的文本呈现

一般情况下,班级管理制度经过商讨定夺之后会通过文字呈现出来,或是张贴在教室的墙壁或是以守则的形式下发到每一名班级成员的手中。利用文字来传达制度内涵时要注意以下一些细节。

(一)内容简洁明确

制度条文的数量不宜过多但要尽可能地体现要义,这样既可避免繁重也有助于遵循者理解、记忆和执行。某班的管理制度若像一篇论文那样洋洋洒洒的几千几万字,首先就可能抑制学生们的阅读冲动,更难得有人乐意去记住其中全部内容,为利于学生记忆,可发动全体班级成员尝试将制度内容编成顺口溜;在文字表达上要力求简洁明确,含糊不清与模棱两可不仅会增加执行的困难,也会降低条文的效力,行文节奏可参照以下:教室卫生要求每天两扫,每周一次大扫除。地面清洁,要求无纸屑、果皮、污迹;课桌椅干净整齐,讲台干净整洁。黑板每节课后要擦拭干净,每天放学后要用水洗净;窗台、门、走廊上墙壁、扶手、地面干净无污迹。水房干净整洁,劳动工具摆放整齐。玻璃每星期擦一次。天花板墙壁每星期掸灰一次。[4]

(二)表述利于执行

班级管理制度是学生的基本要求,也是将教育教学目标化作具体落实步骤的一道重要环节,因而在表达上它应是有助于操作的。不同年龄层次学生的言语理解能力有所不同,过于抽象或是理论化的文字会造成低年级学生阅读和理解的困难,也会让高年级学生倍感疲倦,从而降低应有的执行力。条文与条文之间应相互依存而非互相矛盾或抵消,否则引发的混乱会造成履行者无所适从。如班主任在遭遇了课堂时间内的班级混乱场景后,提出学生上课不得讲话的要求,这一举动可能换来安静有序的课堂氛围,但同时也可能造成面对教师的提问与对话,学生们因规矩的存在而不敢发言的尴尬局面。在制度成文的过程中要力求简洁,同时也应贯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对不同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要求和解决办法。

(三)坚持正面措辞

根据性质划分,社会规范的基本类型有禁止型规范和倡导型规范,前者是以防范某些侵害他人利益从而达到维护绝大多数人的利益而提出的一些禁令,如不能随地吐痰、打架等,重在制约个体不合理的欲望与冲动,以抑制违规行为的发生;后者是指要求成员积极付诸实施的亲社会行为,如见义勇为、助人为乐,重于唤起个体的精神力量,激发某种强烈的行为动机。[5]面对同一管理情境,通过不同的情感色彩传达制度规范通常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在此援引一例:1986年11月美国海军首次来华访问,美军为军舰上的394名官兵编写了一本《水兵导游指南》。小册子上并不以“违军纪者必严惩不贷”的口吻训人,不明令“禁止酗酒”,却从入乡随俗的角度指出,“不要饮酒过量,中国人鄙视醉汉”;为制止水兵的“越轨”行为,小册子又写道:“如果有姑娘对你很友好,或者好像对你有意思,其实不然,她很可能出于礼貌或者寻找机会学习英语。”小册子中的字句传达出对于士兵的尊重,虽没有“处罚”两字,却在实践中产生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效果。[6]

以往的班级管理制度总是摆出一副上级对下级三令五申的姿态,由此所产生的效果往往只会是学生们表面的服从而非内心的认同。班级管理制度应是促进学生发展的工具而非限制学生的枷锁,正面的、鼓励性的话语有助于激发学生们内在的需求。要让学生们在执行的过程中更多地体会到自我成长和在班级团体生活中的快乐而非外力的过分束缚,首先要在班级制度中尽可能使用正面的言辞,用“该如何”取代“不该如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