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绿色荧光蛋白的原核表达

绿色荧光蛋白的原核表达

时间:2022-03-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绿色荧光蛋白是从海洋中水母体内克隆到的一种蛋白,该蛋白在紫外光的照射下,会发出鲜艳的绿色荧光。2008年10月,绿色荧光蛋白的发现者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此外,GFP的用途已经扩展到艺术和商务领域,艺术家Eduardo Kac通过把GFP插入兔子细胞内创造出了一只荧光的绿色兔子。育种工作者正在探索利用GFP来创造特殊的荧光植物和各种鱼类,GFP已经被移植到大鼠、小鼠、青蛙、有翅昆虫、蠕虫以及不计其数的其他生物体内。

实验十 绿色荧光蛋白的原核表达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绿色荧光蛋白的特性和用途。

2.了解蛋白的表达方法。

二、实验原理

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是从海洋中水母体内克隆到的一种蛋白,该蛋白在紫外光的照射下,会发出鲜艳的绿色荧光。目前,GFP在生命科学研究上有着广泛的应用,因为通过基因工程,可以将GFP与其他蛋白质融合在一起,然后科学家就可以追踪目标蛋白在细胞内部的分布、运动情况。甚至可以把它连接到一种病毒上,那么,我们就可以通过跟踪绿色荧光来观察病毒的扩散途径。总之,GFP作为一种报告基因,可以帮助我们探索微观的分子世界。2008年10月,绿色荧光蛋白的发现者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此外,GFP的用途已经扩展到艺术和商务领域,艺术家Eduardo Kac通过把GFP插入兔子细胞内创造出了一只荧光的绿色兔子。育种工作者正在探索利用GFP来创造特殊的荧光植物和各种鱼类,GFP已经被移植到大鼠、小鼠、青蛙、有翅昆虫、蠕虫以及不计其数的其他生物体内。当然这些转基因植物和动物还存在一些争议,并且已经引发了关于基因工程安全性和伦理性的重要讨论。

在实验中,我们将利用GFP来观察外源基因在大肠杆菌表达。在紫外光照射下,含有GFP基因的质粒成功转化的菌落(重组子)就会发出绿色荧光,而未转化的菌落则没有荧光,从而可以非常方便地鉴定出重组转化子。

三、器材和试剂

超净工作台、水浴锅、凝胶成像仪、恒温振荡器、恒温培养箱移液器吸嘴、微量移液器、1.5mL无菌离心管、培养皿、酒精灯、三角推棒、冰盒

重组质粒pET-GFP、受体菌E.coli B121(DE3)、卡那霉素、IPTG、LB琼脂平板(含卡那霉素、IPTG)

四、操作步骤

1.观察法

(1)分别用1μL重组质粒pET-GFP、1μL pET-28a转化受体菌E.coli B121(DE3),操作步骤参照实验五。

(2)分别在转化pET-GFP和pET-28a琼脂培养板上挑取一个单菌落,接种于3mL LB液体培养基中(含卡那霉素),37℃,200r/min,振荡培养过夜。

(3)各取1mL细菌过夜培养物(种子培养液)接种于50mL新鲜LB培养基(含卡那霉素)放大培养,37℃,200r/min,振荡培养至OD600=0.6~0.8左右。

(4)向上述培养液中加入IPTG(终浓度为0.5~1mmol/L),继续放入恒温振荡器中,30℃,200r/min,振荡培养2~4h。

(5)观察培养液颜色变化,在紫外灯下观察并记录结果。

(6)取1mL pET-GFP绿色表达培养液,用灭过菌的牙签棒蘸取菌液涂布在含有卡那霉素、IPTG的LB琼脂板上,绘制创意平板。涂布一次,描写两次,待液体完全吸收后,将培养皿放于37℃恒温培养箱倒置培养12~16h。

(7)将培养板放入紫外灯下照射,观察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结果。

2.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略)。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

参考图3-8,图3-9。

六、参考文献

[1] 郝福英,朱玉贤,朱圣庚,等.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2] 张惠展.基因工程概论.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3] 吴乃虎,等.基因工程原理.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4] 〔美〕J.萨姆布鲁克,等.分子克隆实验指南.3版.黄培堂,等译.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img91

图3-8 含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细菌培养液与对照在白光和紫外光下的观察结果

img92

图3-9 学生创意平板

(a)白光下观察创意平板,无荧光

(b)紫外光下观察创意平板,显示绿色荧光图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