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国民教育行政机构的建立

国民教育行政机构的建立

时间:2022-03-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民国建元,开始将清末提到的“国民教育是国家的己任”从学堂章程中,引入到付之行动的历史舞台。在固原、海原等十余县成立了回教教育促进分会,协助省政府办理回族教育。民国初期,民族教育股的设立,从行政建制上体现了各民族,首先是身为国民要接受国民教育;其次是作为少数民族需兼顾其本民族特色文化教育。虽然这些有关民族教育的论述和做法是零散的、不成系统的,但却是较独立体系的民族教育思想建构和初步实施。

一、国民教育行政机构的建立

民国建元,开始将清末提到的“国民教育是国家的己任”从学堂章程中,引入到付之行动的历史舞台。1913年,民国政府成立教育部后,将省提学使署改设为省教育司,设司长1人,马邻翼任甘肃省教育司长。教育司下分4科,各设科长1人,科员若干人。次年,撤销教育司,在巡按公署内设教育科,科长1人、科员5人,分掌教、社会两股,又增设视学3人。[60]1914年春,甘肃省巡按公署教育科通令各县恢复劝学所,并推荐人才,由省委任各所劝学员长。1917年,正式建立甘肃省教育厅,设厅长1人,秘书2人,下设学务、总务2科,共分8股。改省视学为省督学,设督学处、编审处、秘书处三处,总管全省教育行政,[61]所设民族教育股直属教育部领导。具体教育厅行政机构情况图示如下:

img8

图3 1917年甘肃省教育厅行政机构示意图[62]

1925年,甘肃教育厅,始改宁夏道各县劝学所为教育局,县内以乡为单位划若干学区,学区设教育委员1人。学区委员一般由各乡(镇)的小学校长担任,并将各校经费划归县教育局管辖。惟当时教育局的组织,并无一定编制,于局长之下,有设督学事务员二三人的,有设四五人的,有分科不分科的。[63]地方教育行政机构由劝学所发展到教育局,虽然组织还不统一、健全,管理也不完善、到位,但近代教育行政管理已初步成型。

1927年,兰州回教教育促进会扩大为全省性的“甘肃省回教教育促进会”,于回民聚居县各设立分会。在固原、海原等十余县成立了回教教育促进分会,协助省政府办理回族教育。省会对分会有督促指导之责,订立章程,由教育厅令发各县施行,并派人分赴各县督导成立。[64]视学区的划分及教育视导制度基本沿袭了清末之形式,对民族教育产生了一定影响,形成了官方教育行政机构与地方民族教育团体互补互助的新型教育管理体制。具体各县教育局设置情况,列表如下:

表6 民初宁夏设置教育局状况表[65]

img9

上表经费数据说明金积县教育局开支最大,为1900元,宁朔县、宁夏县次之,化平县、豫旺县教育局经费极度拮据,分别为254元、228元。1925年改劝学所为教育局后,局长执行县教育事宜,督学以时视察各校。1926~1927年,各县次第设立教育局,隶于县长管理教育行政,所有教育经费归其经管,而教育会负研究之责,督促工作之进行。[66]这时期,宁夏各县教育局工作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改进,已逐步规范化、合理化。

民国初期,民族教育股的设立,从行政建制上体现了各民族,首先是身为国民要接受国民教育;其次是作为少数民族需兼顾其本民族特色文化教育。1918年,教育部公布蒙回教育概况,其中第四条“回民之杂居内地者,早已汉回同风,无复轸域,故无特设学校之举。惟各地清真礼拜寺,有按照高等小学校令、国民学校令设立清真学校,教授回民子弟者,然内容除少数学校于每周加授阿拉伯文一二小时外,大都与普通学校无甚特异之点”。[67]条文中所说的国民小学是指当时的初等小学校。关于清真学校的设立,可以说是清朝至民国,教育变革发展中的突出亮点,即民族地区多元文化教育被特列出来。虽然这些有关民族教育的论述和做法是零散的、不成系统的,但却是较独立体系的民族教育思想建构和初步实施。正因为如此,民国时期,宁夏回族教育始终贯穿两条发展路线:一是回族作为国民,首先接受普通的国民教育,并试图与汉族等其他民族所接受的国民教育同步发展;二是为传承伊斯兰文化,回族开展经堂教育,并为受教育者适应社会的发展而进行宗教教育变革。

根据地方实情,宁夏当局开办和发展了一批普通国民教育学校和赋予民族特色的清真国民教育学校,使当地文化教育逐步形成了一个以普及国民基础教育为主的初等教育,与主要培养小学师资为辅的中等教育,及推行留学教育、社会教育等为进一目标的多方位发展的近代教育格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