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试论新课程改革下教师教学观念和师生关系的转变

试论新课程改革下教师教学观念和师生关系的转变

时间:2022-03-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文就新课程改革下教师教学观念和师生关系的转变做了简要阐述。因此,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教师的教学观念、师生关系都将发生很大的变化。教师讲解,学生接受。

试论新课程改革下教师教学观念和师生关系的转变

张 芳

摘 要: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这次新课程改革不仅要求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还要求教师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才能响应新课程改革所呼吁的“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精神,才能随着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而重新形成自己的教学方式。本文就新课程改革下教师教学观念和师生关系的转变做了简要阐述。

关键词:新课改;教学观念;师生关系

现在,素质教育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全社会更加注重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新一轮高中历史课程改革,又是我国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面对这种形势,广大高中历史教师要肩负起历史和社会的责任,以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为宗旨,认真搞好自己的高中历史教学工作。因此,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教师的教学观念、师生关系都将发生很大的变化。

一、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

1.由重传授转变为重发展

传统教学重视对知识的传授,却忽视了人的全面发展。新课程改革要求“以人为本”,呼唤人的主体精神,因此历史教学的重点要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我们知道,学生是一个有思想、有主见、有自主能力的活生生的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让学生掌握知识,又要注意学生的情操的陶冶、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同时还要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从这个意义上说,历史教学过程既是一个掌握知识的过程,又是一个发展身心、开发潜能的过程。

2.由重教师“教”转变为重学生“学”

传统教学是以教定学,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着教师转,让学生的学配合和适应教师的教。这种以教师“讲”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处于被动状态,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主性渐渐丧失,也不利于学生的潜能开发和身心发展。新课程倡导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教学评价标准也应以促进学生的学习为主。历史教学不能再片面强调知识的传授,而应更加注意与学生情感的交流,应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与学的任务,注重教学过程中师生信息的交流,更加注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地去追求知识,学会学习。

3.由重结果转变为重过程

重结果轻过程,是传统课堂教学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和教学弊端。所谓重结果就是教师在教学中只重视教给学生知识的结论、结果,而忽略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无形中简化了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思维过程。所谓重过程就是教师在教学中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过程上,不仅教给学生科学的结论和结果,还教给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通过感知——概括——判断——推理——应用的思维过程去发现真理,掌握规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掌握了知识,又发展了能力。历史学习既是一个认识历史的过程,也是一个理解历史、重构历史的过程,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积累和理解历史知识,再到对历史现象进行思考,了解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找到历史发展的特征和规律,从而认识历史和现实的过程。

4.由统一要求教育转变为差异性教育

让学生全面发展,并不是要让每个学生、学生的每个方面都按统一要求同等发展。一刀切,齐步割韭菜似的一刀齐,一种模式(复习旧课→引入新课→讲述课文→提问巩固→布置作业),少有变更,这是现行教育中存在的最突出的问题。这种备课用一种模式、上课用一种方法、评价用一种标准的做法,只能限制学生思维的发展,把想象力丰富的学生“培养”成一种模式化的人。显而易见,“一刀切”的统一规格教育既不利于人才的培养,也不符合时代对人才的需要和社会对教育的要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可能灵活多变,让教学按实际的需要来设计,让课堂随学生的需要来安排,发展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5.由单项信息交流转变为多项信息交流

从信息论上说,课堂教学是由师生共同组成的一个信息传递的动态过程。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不同。信息交流的方式也不相同。一般来说,主要有以下四种:(1)以讲授法为主的单向信息交流方式。教师讲解,学生接受。(2)以谈话法为主的双向交流方式。教师问,学生答。(3)以讨论法为主的交流方式,师生之间互相问答。(4)以探究为主的综合交流方式,师生共同讨论、研究、做实验。按照最优化的教学过程必定是信息量流通的最佳过程的道理。显而易见,后两种教学方法所形成的信息交流,方式更好,尤其是第四种多向交流方式最佳。这种方法把学生个体的自我反馈、学生群体间的信息交流,与师生间的信息反馈、交流及时、普遍地联系起来,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多方位的立体信息交流网络。

二、师生关系的转变

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态度等。学校的教育活动是师生双方共同的活动,因此,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取得成功的必要保证。总的来说,新课程改革下的师生关系有以下三种。

1.教学内容上的授受关系

这是师生在教学中关系的最简单的表述。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处于教育和教学的主导地位;从教育内容的角度说,教师是传授者,学生是接受者。作为处于主导地位的教师能否建立正确的学生观,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决定了教育的水准和质量。而新课程改革下的“授受关系”并不是我们平常理解意义上的单纯的传授和接受关系。

从教师与学生的社会角色规定意义上看,在知识上,教师是较多者,学生是较少者;在智力上,教师是较发达者,学生是较不发达者;在社会经验上,教师是较丰富者,学生是欠丰富者。教师之于学生有明显的优势。教师的任务是发挥这种优势,帮助学生迅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丰富社会经验。但这一过程并不是单向传输过程,它需要学生积极地、富有创造性地参与,需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主体性的实现,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条件。我们的教育是要培养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个体,而这个个体又是具有主人翁精神的全面发展的人,而不是消极被动、缺乏主动性和责任心的下一代。要培养主动发展的人,就必须充分调动个体的主动性,很难想象,消极被动的教育能够培养出主动发展的人。另外,个体身心的发展并不是简单地由外在因素施加影响的结果,而是教师、家庭、社会等外在因素通过学生内在因素起作用的结果;没有个体主动积极参与,没有师生之间的互动,没有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积极内化,就没有真实意义上的教学存在。而学生的自主发展,需要教师的指导和引导。教师的责任是帮助学生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由不成熟到成熟,最终促使学生不再依赖教师,学会学习,学会判断,学会选择,而不是永远牵着学生的手。因此,新课程改革下的师生间知识的“授受关系”实质上是一种教师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互动过程。

2.人格上的平等关系

传统的师生关系是师为生纲。教师之于学生,有无可辩驳的真理性和权威性,学生服从教师是天经地义的。这种专制型的师生关系其结果必然是导致学生的被动性和消极态度,造成师生关系的紧张。即使在今天,所谓的“师严道尊”的不平等师生观的影响仍存在。新课程改革要求“以人为本”,呼唤人的主体精神,要求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学生虽然是知之甚少,尚未成熟,但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个体,在人格上与教师是平等的。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学生独立的社会地位和法律地位,建立起社会主义的新型师生关系。现代师生关系是以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地对待学生、热爱学生为基础,同时又要看到学生是处于半成熟、发展中的个体,需要对他们进行指导。只有建立起有利于学生发展的、严格要求和民主的师生关系,建立起朋友式的友好帮助的师生关系,才能使师生关系和谐,才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社会道德上的相互促进关系

现代社会有些人将教育活动等同于一般的经济活动,把教师职业看作是一种出卖知识的职业,把师生关系看成是一种推销员和顾客的关系,这其实把教育活动和师生关系理解得太简单了、太肤浅了。从教学的角度看,师生关系是一种教与学的关系,是教师角色与学生角色的互动关系。但学校也是社会,从社会学角度看,师生关系在更深刻的意义上,是人和人的关系,是师生间思想交流、情感沟通、人格碰撞的社会互动关系。一名教师对学生的发展有着特别的意义;一名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仅是知识上的、智力上的,更是思想上的、人格上的。这种精神上、社会道德上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不是靠说教就能产生的,是精神需要精神的感染,道德需要道德的濡化,一名教师的真正威信在于他的人格力量,它会对学生产生终身影响。同样,学生不仅对教师的知识水平、教学水平作出反应,对教师的道德水平、精神风貌更会作出反应,用各种形式表现他们的评价和态度。

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使我国中小学教师发生一次历史性的变化。教师只有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才能响应新课程改革所呼吁的“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精神,才能随着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而重新形成自己的教学方式。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不断地学习和探索,尽快适应新课改的要求,赶上新课改的步伐。

参考文献

[1]《江苏教育研究》2007第9期

[2]《苏州教育》2007第7、8期

[3]《中学历史教学研究》2007

(本文获2007年度中国教育教学研究会论文评比二等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