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课程下的师生关系

新课程下的师生关系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教与学的关系中,教师在知识、能力、社会经验等诸多方面必须在水平和成熟程度上高于学生。不难看出,现代的课堂应该建立起互为主体和平等的师生关系。新课程下的教学中交往是一个有目的的活动过程,它是师生之间或是生生之间为了协调、沟通、达成共识、联合力量去达成某一个目的而进行的相互作用。

平等:新课程下的师生关系

【案例】老师今天向你学习

这是棒球击球跑垒的新授课,按教学计划,只要能让学生了解并做出击球跑垒的动作就行了。课上,教师把男生分成两组后,简单地讲述了防守队员应该如何投球和传接球,攻方击球后应该如何逆时针跑垒踩包,提了些学练要求就让学生上场演练了。在刚开始的几个回合中,由于攻守不协调,出现了一边倒现象,没有精彩可言。一会儿,一些同学产生无聊感时,有位男生突然向教师说道:“老师,你的解释有错误。以前在体育频道上也看到过棒球比赛,就是看不懂,人家跑垒好像不是这么回事。我就知道投球和击球都有好几次机会的,好像一个是三次,一个是四次,不是现在的一次性就完,这样一点也不精彩。你说呢?”一言既出,满场哗然。

教师一时语塞,这是教学内容拓展开发的一个教材,对师生来讲,本身很有新意又有趣,大有开发的潜力。不过,对棒球的比赛方法、规则、流程,说实话,教师也没有好好研读,处于摸索阶段,“现学现卖”,了解了一点就先上场了。面对学生一语中的的指责,虽然有意辩解,但也总不能不懂装懂吧。教师平静了一下,对那同学说:“你的提问很好!其实,老师也不是全才,我也是在课前刚学习怎么打棒球,今天确实准备得不够充分,所以一时也不能给你作出满意的解释。”“我想能不能这样,下课后我们大家一起去查找一些资料,下一节课共同来解释这个问题。”接着,教师不失时机地给予了表扬,又说:“通过刚才你的提问,老师感觉你对棒球的了解比老师还要多,今天老师和同学们就一起向你学习,我们不妨先按照你了解的来进行练习,今天老师邀请你一起带大家练!”结果,同学们一起探讨,课堂上练得十分欢快。之后的一堂课前,同学们早就在那交流学习资料,在场地上比划开来了。

——案例来源:江西教师论坛http://bbs.jxteacher.com/showtopic-240070.html

新兴项目进入课堂,为学生带来了新的学习资源,同时也让体育教师面临新的挑战。信息时代的体育学习途径是多元的,特别是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新兴项目,学生在掌握和获得知识上越来越占据主动,学生了解的未必就比老师少。在课堂上,学生就某个问题的不同理解向教师提出质疑的现象会越来越成为教学的常态,本节棒球课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如何应对这种现象,就成为考量教师教学调控能力和教学应变艺术的重要标准之一。可是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又有多少教师能够像本案例中的老师一样,放下尊严,开口向学生承认自己的“无知”,并向学生学习呢?

在教与学的关系中,教师在知识、能力、社会经验等诸多方面必须在水平和成熟程度上高于学生。同时教学认识的方向、认识的课题、认识的途径、认识的结果和质量等等,都主要取决于教师并由教师负责,所以教师的权威是需要适当维护的。

当然,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度”。如果教师的权威被过分地夸大,教师就会绝对地、无条件地居高临下,也会造成学生的“敬而远之”、“绕道走”。如果教师强迫学生接受自己的意见,就会引起学生的抵触情绪,从而导致师生关系的紧张。传统的体育教学就是一切由教师来主宰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标准、规章制度等等都是由教师确定,学生没有选择的余地,学生成为严格意义上的受教育者。

新课程下的体育老师是进步的,没有因为师道尊严而对自己的不足避而不谈或板起面孔置之不理、不了了之或讽刺挖苦,而是以主动的沟通来唤起并换得学生的响应。教师对看似无知的勇敢承认,赢得了学生的信任,无形之中提高了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也让学生看到了自己的优势,信心倍增学习探索。不难看出,现代的课堂应该建立起互为主体和平等的师生关系。

新课程下的教学中交往是一个有目的的活动过程,它是师生之间或是生生之间为了协调、沟通、达成共识、联合力量去达成某一个目的而进行的相互作用。在这个过程中要把教师和学生看成是真正意义上的“人”,即师生之间只有价值的平等,而没有高低、强弱和尊劣之分,真正形成一种平等、理解、双向的师生关系。

这种关系的形成,不仅是教育发生的背景,它本身更是具有教育意义的活动,它使教育从性质上真正成为师生共同相处的教育,更成为使学生学会建立自己与他人及外界的关系,获得从学校进入社会的知识、精神和智慧的教育。

在这种平等的、良好的师生关系中,学生既作为独立自主的、有人格尊严的人,又作为学习者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在与教师的相互尊重、合作、信任中全面发展自己,获得成就与价值体验,并感受到人格的自主和尊严。这样才能真正表现出学生自身的主体地位特征,也只有这样,学生在学习中才能感受到自主的尊严,感受到独特性存在的价值,感受到心灵成长的愉悦。

当然,老师向学生学习是一种教育理念转变下的行为特征,但是需谨记“学高为师”,作为教师必须不断地提升自己、丰富自己、厚重自己,才有可能最大程度应对教学中的这类情况,也才能真正让学生接纳自己的“无知瞬间”和“短路时刻”。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总是捉襟见肘,那么教师留给学生的印象只能是“无法胜任”,也就很难真正赢得学生的尊重与信任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