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和谐德育”

“和谐德育”

时间:2022-03-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德育模式看,和谐德育是“以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和受教育者个体发展需要的统一为出发点,在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调控德育体系诸要素之间的关系,使之发生和谐共振效应,从而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全面和谐发展的一种德育模式”。可见,和谐德育是一个由诸多要素有机组成的系统,其主体、客体、内容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诸多环节、方法、手段、途径等内部诸因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

第二节 “和谐德育”

一、 “和谐德育”的概念

关于和谐德育的概念,学术界众说纷纭。从德育的内容和方法看,“以和谐的独立人格为目的,以公与私对立统一、利己与利他对立统一等为科学内容,以言教与身教统一、他律与自律等为教育方法,这些内容和谐地统一为和谐德育”。从德育的目标看,和谐德育就是“要使人们具备民主法制观念,公平正义品质,诚实守信道德,改革创新精神,沉着稳定性格,生态环保意识”。从德育模式看,和谐德育是“以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和受教育者个体发展需要的统一为出发点,在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调控德育体系诸要素之间的关系,使之发生和谐共振效应,从而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全面和谐发展的一种德育模式”。[10]

具体地说,和谐德育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德育体系和谐,即德育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管理、评价“六要素”和谐;德育主体和谐,即形成民主融合的师生观,强调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元互动过程;德育环境和谐,即学校德育与社会环境、家庭环境以及校园环境之间始终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个体和谐,即个体的知、情、意、行和谐。

二、 “和谐德育”的探讨

学生是在家庭、学校、社会环境的影响下逐渐成长起来的,构建和谐家庭、和谐校园、和谐社会(和谐社区)以及整体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和谐德育体系,是学生和谐成长的重要条件。近年来,中西方学者纷纷致力于这一体系的探讨,取得了如下成果:

在西方,以布贝尔的“我—你”关系论和萨特的“自我存在论”为基础的存在主义道德教育理论,要求建立起以“我—你”而不是“我—他”为模式的包容对话的别化道德教育模式。

柯尔伯格的认知发展理论以社会化诠释道德教育的本质,认为教师是代表国家和社会与学生交往使之确立“正确的价值观”。他以“公正群体”为道德教育的重要机制,以人类正义为道德教育的最高目标,提倡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民主参与,反对道德说教和灌输,主张利用学校环境和伙伴关系促进学生的道德发展。

以西蒙为代表的价值澄清理论把价值观的传授、相对主义、榜样的模仿作为道德教育中带有偏见的方法加以澄清,在多元的和相互冲突的价值观中努力寻找普遍适用和普遍接受的价值形式,把道德教育的过程当做价值观澄清的过程。主张采取多样的活动而不是呆板的教育,给学生以充分自由的选择机会和权力,反对灌输式德育模式。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道德教育理论注重研究教育对象的行为形成,认为道德行为的形成是观察榜样示范的结果,强调成人与环境对学生道德行为的影响。

麦克菲尔和诺丁斯建立的体谅关心的道德教育模式则分别以“体谅”“关心”为核心概念,认为道德教育的前提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应维护学生的尊严,“接受”学生,与学生平等相处,努力建立起“关心者”与”被关心者”的普遍的人际关系。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中,包含了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全面而协调的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

1992年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会议上发表的《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宣言》,宣告了人类进入大力提倡环境意识和生态道德的新时期。生态德育突破了人际德育的狭隘视界,是对人际德育的涵盖与发展。它不仅关注人际关系,而且追问人与自然关系的道德性。它以一种更高远的视界观照人的行为:纵向上,提升到“代与代”之间,包括代际之间以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协调;横向上,提升到“类与类”“族与族”之间,在类生态视界下领悟不同圈层人际关系时更强调“平等互利”“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等德性取向。

中国传统和谐道德教育的典型模式,就是所谓“大学之道”,内容就是所谓的“三纲领八条目”。“三纲领”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条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根据以前的研究,我们认为,作为一种道德教育模式,“大学之道”体现的文化精神就是:家国一体的原理;伦理政治的本质为天下一家的境界;人伦贯通、人性提升的德性精神体系。它把身、家、国、天下贯通一体,是家国一体、由家及国的社会结构原理的文化表达;它使个人伦理、家庭伦理、国家伦理递次发展,相互支撑,体现了家国一体的背景下伦理政治一体化的文化特质;作为最高境界的“平天下”体现了“天下一家”的文化理想;整个思路就是由个体德性出发,经社会伦理,最后达到二者统一的内圣外王的价值取向与伦理精神原理。可以说,教育模式与道德精神、伦理精神在文化形态上的适应与吻合。

近年来,学者们将生态学的原理运用到学校德育中,用生态世界观观照德育,认为学校德育作为整个大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应与社会生活保持一致,必须加深同家庭、社区及身边的人的沟通,尽可能地发掘和利用一切德育资源,促进影响学校德育的诸多要素的良性互动,培养学生品德良好、热爱生活的健康人格,保持学校德育生态系统的和谐与稳定,从而切实提高学校德育的实效性。它不仅表现在德育作为社会大生态系统的一个生态位,还表现在学校德育系统内部生态因子(如教育者、受教育者以及各种教育资源等)之间的共生与互动。

可见,和谐德育是一个由诸多要素有机组成的系统,其主体、客体、内容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诸多环节、方法、手段、途径等内部诸因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其成效如何,不仅仅取决于某一个或几个要素,更取决于系统本身的和谐及系统与周围支持环境的和谐,包括其整个系统的存在是否和谐、运行状态是否和谐,德育系统的各要素是否具有功能性和谐,德育系统的各要素间是否和谐,德育系统整体是否具有适应性和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