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教育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教育

时间:2022-03-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次世界大战使法国的经济和文化受到严重破坏。战后,法国政府在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和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对教育进行了多次改革。方案在前言中批评法国教育与现实生活和科学现状脱节,教育方法因循守旧等弊病。这一改革方案在当时未作为正式法令公布实施,但它已成为法国战后历次教育改革的重要思想基础。其二,在整个19世纪,法国教育界一直在争论科学应在学校课程中占有何等地位的问题,结果认为古典课程和科学同等重要。

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教育

第二次世界大战使法国的经济文化受到严重破坏。战后,法国政府在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和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对教育进行了多次改革。

img108

郎之万

img109

瓦隆

在战争结束前夕的1944年,法国政府组织了“教育改革委员会”,由著名物理学家郎之万和心理学家瓦隆分别担任正、副主席,于1947年向议会提出了教育改革报告,史称“郎之万—瓦隆方案”。方案在前言中批评法国教育与现实生活和科学现状脱节,教育方法因循守旧等弊病。认为必须实施“完整的教育改革”,以实现培养现代生产者和公民的教育目标。提出了6条教育改革的原则:其一是强调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其二是承认社会上一切工作的价值平等;其三是尊重儿童的性格,发展每个人的才能;其四是对学生首先进行一般方向指导,然后再加以职业方向指导;其五是各级学校教育实行免费;其六是加强师资培养,提高教师的地位。在此基础上,规定实行6~18岁的义务教育制: 6~11岁为基础教育阶段,是幼儿教育的继续;12~15岁为方向指导阶段,教师根据对学生的系统观察,对其发展方向予以指导;16~18岁为依据决定的方向进行分别教育阶段。规定高等教育分为2年预科阶段、2年硕士阶段和最后的国家学位阶段。要求在课程设置上加强自然科学和技术学科的比重,增设经济科目等。这一改革方案在当时未作为正式法令公布实施,但它已成为法国战后历次教育改革的重要思想基础。

1959年,戴高乐任总统的第五共和国成立。1月6日颁布了教育改革法令。主要内容是:(1)实施10年义务教育(由原来的6~14岁延长到16岁);义务教育的最后3年可在各种类型的职业技术学校或工商企业办的艺徒学校中完成。(2)规定中学一、二年级为观察和指导期。(3)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提高职业技术教育的地位。1959年的改革表明,新政权既决心要使法国教育适应当代世界的需要,又想保持其珍视的强调智力的传统,因此改革是不彻底的。

1962年法国出现了一种新型中学——市立中学(CES)。这是一种综合型四年制的初级中学,包括古典、现代、实科三组。这项改革虽然没有改变法国学校双轨制性质,但为确立小学五年制,实现统一初中迈出了重要一步。后来又经过多次改革,取消了初中第一、第二学年的分组。

现在法国的学制是:初等教育5年(6~11岁,十一年级至七年级),中等教育(11~18岁)分初中和高中两个阶段。初中4年(六年级至三年级),前两年为观察期,后两年为方向指导期;高中3年(二年级至一年级和结业班),其中的普通高中为升大学做准备,技术中学实施中等技术教育。

纵观法国近现代学制的发展,人们不难发现,它有如下明显的特点:

其一,在18世纪法国大革命以前,法国教育的经院主义、古典主义和宗教性是很强烈的。法国新兴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的斗争突出地以宗教斗争的形式表现出来,天主教会紧紧控制着法国的学校教育,因而受到当时法国人民,尤其是18世纪法国进步思想家们的尖锐批判。

其二,在整个19世纪,法国教育界一直在争论科学应在学校课程中占有何等地位的问题,结果认为古典课程和科学同等重要。从19世纪末起,法国普通学校才开始在重视和维护古典主义传统的同时不断增设现代科学知识科目,注意发展儿童智力。

其三,在教育管理体制方面,拿破仑改革确定的、在中央集权领导下划分学区、辅以督学督察和评议制度的做法一直延续下来。法国学制的双轨性一直到20世纪20年代开始初步改变,初等教育学校被定为统一学校并将它与中学衔接起来,并实行严格的统一考试制度。

其四,师范教育和教师职务在法国受到重视,较早地实施了“教师合格证书”制度。高等师范学校学术水平很高,这也是法国教育的重要特征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