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独立后的印度教育

独立后的印度教育

时间:2022-03-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独立到现在,印度的教育行政分为五级,即中央教育行政、邦一级教育行政、地方级教育行政、民间团体和私人兴学办教育的自主行政级和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行政级。印度独立以后的新宪法规定,国家应在1950年至1960年期间尽力为所有14岁以下的儿童提供免费的义务教育。独立以后,印度的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独立后的印度大学像发达国家的大学一样,尽可能地配备进行大学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的所有设施。

二、独立后的印度教育

1947年8月15日,印度终于摆脱英国而获得独立。1950年实施的宪法确定印度是一个由各邦和中央直辖区组成的联邦制国家,并规定在中央和各邦建立议会形式的政府,教育继续主要由各邦负责。

(一)教育管理与学校体制

从独立到现在,印度的教育行政分为五级,即中央教育行政、邦一级教育行政、地方级教育行政、民间团体和私人兴学办教育的自主行政级和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行政级。其中最基本的是中央和邦这两级教育行政。各邦有权制定自己的教育政策,中央教育行政基本上只是行使教育咨询和协调地方各级教育发展的职能,而直接的行政管理职责则交由各邦政府执行,实行的是地方分权的管理体制。

独立之初,印度的学校体制大体上是参照印度教育发展中央指导委员会的报告书中提出的战后学制蓝图设计的。由于各邦的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学校体制也各不相同。但从全国范围看,学校体制一般分为三级:第一级为基础教育,包括五年制小学、三年制初中,采取“基础共同科目制”的课程设置。第二级为中等教育,包括三年制高中或四年制含中间学校课程的高中。课程设置采取选科制,即以一般学科、社会、手工和体育课为核心,从人文、理科、农业、商业、家政、美术和技术科目中选择两科或更多科目,实行这一选科制的高中又称为“多种目的高中”。第三级为高等教育,包括大学、多科技术学院和各类专业学院、修业年限一般为四年。另外,在一些邦也存在一种平行的学校系统,即初等学校五年和高等基础学校三年(相当于第二级教育),后基础学校五年(相当于第三级教育)。

20世纪60年代中期,为了加强教育与社会、经济与人民生活的紧密联系,全国教育委员会提出“五点计划”作为各级教育行政和学校管理的基本方针:一是教育应与生产发展相适应;二是通过教育促进社会和民族的融洽;三是通过教育巩固印度的民主制度;四是通过教育提高社会道德水平;五是通过教育促进印度的现代化

根据这一基本的教育方针,1968年印度政府制订了一个新的学制改革计划,组成全国统一的“10—2—3”学制:即第一级的基础教育从8年延长为10年;第二级的中等教育(高中)由三年压缩为2年,原来从9年级开始选科改为从11年级选科,扩大选修科的门类。选修科分为普通学术科目和职业教育科目。改革后的第二级教育的课程,对一些学生来说是结业性和职业性的;而对另一些学生则是大学的预科。学生学完10年基础学业后举行一次考试;完成二年学业后再举行一次中间考试,完成三年学位课程后即可获得硕士学位

这一学制加强了基础教育,避免了过早的专业化教育;扩大选修课门类,适应了不同学生的情况和职业兴趣,有利于学生发展各种能力。

(二)基础教育

img192

古印度青铜女像

印度独立以后的新宪法规定,国家应在1950年至1960年期间尽力为所有14岁以下的儿童提供免费的义务教育。因此在从1950年开始的各个五年计划中,都对基础教育提出了明确的发展目标。第六个五年计划又强调指出,在1980年至1990年期间,对全国14岁以下的儿童提供最低限度的基础教育,把普及1~8年级义务教育放在优先的地位。在执行上述计划时,印度还采取了各种措施,如实行学校国有化;对少数办得好、质量高的私立学校,由政府拨给补助金;逐步实行普及教育免费;逐步扩大八年义务教育制。因此印度的普及初等教育也取得了较大的成果。据统计,印度独立时,仅有各类小学17万所、到1990年时初级小学已发展为55.07万所,高级小学9万所。基础学校在校学生数,独立前夕大约为1700万,到1990年时已达到1.2951亿。[4]

印度在扩充其基础学校网的同时,近年来还十分注意对已有学校网的整顿,提高基础教育的质量,强调把生产性的、有教育意义、有益于社会的活动置于学校工作的重要地位上。基础教育师资训练机构也有相应的发展,例如在1987年至1988年度,印度15个邦和一个直辖区中,已有94所小学培训机构升格改建为县教育与培训学院,并新建了7所这类学院。到1990年底,印度已改建或新建此类学院达262所。[5]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对教育质量的关注,师资队伍的建设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三)高等教育

印度在殖民统治时期,鉴于英国殖民主义者和本国上层阶级的需要,早在1857年就建立了加尔各答大学、孟买大学和马德拉斯大学,但到独立前的1946年,仅有18所大学,另有600多所单独的学院。独立以后,印度的高等教育迅速发展。1950年至1951年度,印度的大学增为28所,到1990至1991年度,已有大学147所。独立学院的增加更是突出,1951年时,各类学院为695所,到1991年度已猛增到6912所,40年间增长了近9倍。高等院校的学生数,1951年时为17.4万人,到1991年时已有424.7万人,40年间增长了20倍。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在发展中国家中,除中国外,印度是最快的。[6]

印度高等教育最显著的特点首先是它的结构的多样化。大学按不同类型可分为:(1)根据中央立法设立、由中央政府拨款和领导的中央大学,如德里大学、贝拿勒斯印度大学等;(2)根据邦立法设立、由邦政府拨款和领导的邦立大学;(3)相当于大学的高等教育机构,这些机构虽然不是法定的大学,但由于它们在某些选定的专业方面,如农村建设、社会工作、一体化教育等方面很有特色,被承认为相当于大学的机构;(4)专门从事农牧业科学领域的教学、研究和推广的农业大学以及从事高级专业训练的全国性教学机构。

其次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趋势。为了逐步实现教育机会均等,印度鼓励大学为社会上的贫困阶层建立专门的辅导和训练中心,要求大学拨款委员会和各大学相应的计划中包括两个发展贱民种姓和贱民部落的专门性计划,并使高等就业计划和社区发展目标趋向调和。

再次是高等教育的高科技化。独立后的印度大学像发达国家的大学一样,尽可能地配备进行大学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的所有设施。今天,印度不再依靠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和合格的人才。它拥有能够讲英语的科技人才最多,号称聚集着10万名软件工程师和技术人员,有着世界上第三大科技人才资源库的盛誉。这就使得印度的几百家公司可以为西方客户提供软件产品。其教育产品也为世界范围的职业雇主所认可,并且吸引了其他国家的学生,尤其是非洲国家的学生,奔赴印度接受高等教育。

(四)成人教育

独立以前,印度是一个文盲大国,1947年全国有三亿多文盲。独立后的第二年,印度便成立了一个隶属于中央教育咨询委员会的“成人(社会)教育委员会”,专事全国成人扫盲教育的研究和领导。在20世纪50至60年代,根据扫盲应与社会教育相结合的要求,印度开展了以扫盲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教育,使印度的识字人数占全国人口的比例从1951年的17%上升到1961年的24%、1971年的29%。

针对印度人口增长快、文盲绝对人数有所增加的趋势、印度于1978年再次将扫盲教育列为重点工作。由中央政府统一领导、社会各个机构积极参与,并且注意使扫盲活动与学习者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密切联系,以调动和提高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据称,印度当时在全国建立了近一万个成人识字中心,各个邦的大、中学校也积极协助这些识字中心开展工作。据统计,到1991年,印度全国识字人数的比例已上升到5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