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课题研究促进教师发展和学校变革

课题研究促进教师发展和学校变革

时间:2022-03-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学生的课题研究往往是在教师指导和帮助下进行的。课题研究指导对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有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课题研究要求教师按照课程化来组织和指导学生的课题研究实践,推动课程的校本化实施。校本课程的实施使教师不再只是现成课程的被动的实施者,而成为主体的设计者和开发者,成为拥有科学的教育理念、善于合作的研究者。成功地指导学生进行课题研究使她扣开了科学研究的大门。

二、课题研究促进教师发展和学校变革

1.课题研究指导成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在动力

中学生的课题研究往往是在教师指导和帮助下进行的。中学教师要指导中学生像科学家一样工作,这似乎有些难度,因为中学教师本人也未必有过科学研究的经历。再则,我国教师多年来习惯于上课、考试,精通于讲解、复习,现在要他们指导学生开展课题研究,他们能胜任吗?这种科研指导到底是中学教师的应有职责,还是份外之事?这些问题经过多年的争论,终于尘埃落定。我们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当然需要创新型教师,需要教师在创新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墨守陈规、照本宣科,怎么可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因而,成为创新型教师这一理念不仅仅改变着科学教师,也同样对人文学科和社会学科的教师提出了要求。

课题研究指导对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有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课题研究要求教师按照课程化来组织和指导学生的课题研究实践,推动课程的校本化实施。校本课程的实施使教师不再只是现成课程的被动的实施者,而成为主体的设计者和开发者,成为拥有科学的教育理念、善于合作的研究者。教师这一角色的重大转换,再加上教师对于整个教育事业的意义越来越被人们认可和重视,使得原本就很强烈的“教师成为研究者”的呼声更为高涨,教师专业化亦成为当前基础教育改革中的热点话题之一。

然而,很长时间以来,人们对于教师职业的专业化程度究竟应该有多高一直存在着争议。与其他职业相比,教师职业所依据的专业知识具有双重的学科基础,即学科知识和教育知识,也就是教师教育领域长期争论不休的“学术性”与“师范性”的问题。对于一个教师而言,学科的学术水平与教育的专业素养,孰轻孰重?两者中哪一个更直接地决定着优秀教师的诞生?理论是美好的,而在现实中,师范性往往成为强调学术性的附庸。不少人认为,只要掌握学科知识就可以做教师,甚至可以做一个好教师,而教育学科知识是否具备则无关紧要。

随着世界范围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的加剧,世界各国都把教育摆到了社会发展的战略位置。在世界范围的教育改革浪潮中,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教育改革的成败取决于教师的素质,只有教师专业水平不断提高才能造就高质量的教育水平。因此,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教师专业化越来越成为世界教育领域中的一个热点话题。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只有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使教学工作成为一种专业,才能使教师成为具有较高社会地位的一种职业。

从基础教育改革的整体效果而言,无论是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还是校本课程的真正落实,先进的教育理念最终都要经由教师的教学行为去实现。这也正是人们常说的,素质教育的关键是创新教育,而创新教育的关键是教师。在某种程度上,教师的素质和水平制约着教育改革能够达到和实现的程度,教师的素质决定着一个民族的发展程度。所以,强调教师朝专业化方向发展,不断提升教师的研究能力和学术品位,无疑是顺应基础教育改革潮流的明智之举。说到底,教师的专业化,不仅是促进教师教育发展和提升教师社会地位的策略,更是教育改革成果的保障。

至于教师专业化的标准是什么,达到什么样的水平才能够称得上是专业的教师,目前仍旧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而如何才能培养造就出一支达到专业水平、具有深厚专业素养的教师队伍,则不仅关系到师范教育培养教师的方式,更关系到教师进入学校所受到的职后训练,包括教师每一天的工作、生活方式,包括以学校为本的培训,包括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程度,等等。课题研究指导需要的不仅仅是专业知识的掌握,更需要教师的教育技能和职业精神,因为课题研究可以失败,但课程不能失败,教育也不能失败。对课题研究指导的高要求不仅能促进教师专业领域的职后持续发展,更能促进教师教育学领域的持续发展,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催化剂,有助于教师创造性人格的建塑。下面是一个通过课题研究指导成就教师发展的典型案例。

【案例3】

姜冬梅的人生轨迹因为课题研究指导而改变

姜冬梅,博士,副教授,全国著名的青少年科技辅导员,我国第六届“地球奖”得主。她毕业于南京大学环境学院,获理学博士学位,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博士后、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研究院博士后,出站后,现为香港浸会大学香港能源研究中心访问研究员。现从事气候变化领域科学研究,2005年夏季赴美国巴罗北极科学研究基地进行为期两个月的合作研究,并为我国参与2007年巴厘岛、2008年波兹南、2009年哥本哈根、2010年坎昆、2011年德班等多次国际气候大会谈判提供技术支持。翻开她的档案,我们会为她如此年轻,成果却如此卓著而由衷称赞。她现在已经在环境科研、教育、科普等领域具有极高的知名度,先后出版了《环境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青少年科技绿色营与创新大赛成果》(中国环境出版社,2005年3月)《应对气候变化》(中国环境出版社,2007年9月)《北极的夏天》(中国环境出版社,2007年10月)《环境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中国环境出版社,2005年)等专著。可谁能想到,她在几年前还是一名中学科技教师,主要负责指导学生开展课题研究。她曾指导河南郑州师范学校学生获得过数十项课题研究的国家奖励,其中郑嵩岳、耿洁、杨平开展“杵状拇指”是否与遗传有关的课题研究,获得第55届国际科学与工程大赛行为与社会科学集体项目四等奖。成功地指导学生进行课题研究使她扣开了科学研究的大门。正是课题指导,激励她不断进取,先后攻读博士、进行博士后研究,不断探索科技教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现在,她已经成为国际科学与工程大赛的国际评委。“指导课题的那段时间是非常难忘的,培养学生的教育活动也激励我走上了科研的道路”,姜冬梅说。

2.课题研究改变师生关系

课题研究对传统师生关系提出了挑战。传统师生关系注重师道尊严,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定位要求教师必须首先在专业知识上超越学生。人们通常所说的“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就是对这一角色要求的最好诠释。在课题研究指导时,教师要想对学生每一个感兴趣的课题领域都非常精通、远远超越学生,变得越来越难。尤其是在信息技术背景下,学生获得信息的渠道变得便捷而多样,遇到的问题也五花八门,学生对知识传授性的要求变得越来越低,他们更多地要求教师能参与他们的课题研究,对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给予评价,或者对他们进行某一专门技能的培训,这要求教师具有民主的学术作风,而不是学术权威。学生在课题研究过程中遇到困难时也不是简单地向教师询问答案,而是希望教师与他们一起探索,引导他们获得成长中的体验。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一起面对课题,教师也许并不比学生高明多少,也不再是知识的辐射源,因此,研究性学习课程就是由师生共同参与、不断生成的一门课程,但这并不是说教师是可有可无的,相反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课题研究的指导者,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教师应把学生作为学习探究和解决问题的主体,并注意转变自己的指导方式。

【案例4】

教师成为学生课题研究的伙伴

上海市晋元高级中学高毅芳老师曾经指导学生开展课题研究。有一次,几个学生拿着自己用饮料瓶根据气压式热水瓶出水原理制作的简易装置,不解地问高老师:老师,我们自己制作的简易气压式热水瓶完全是根据玻意耳定律的条件制作的,密封性也做到了,怎么只能压出一次水,不能反复使用呢?”

高老师想既然学生提出来了,就和他们一起研究一下这个问题吧。高老师决定拆开一个热水瓶研究一下。学生看到教师兴趣高昂,就像他们的一个研究同伴,兴趣一下子就来了。大家七手八脚,拆开了一个热水瓶。高老师一看便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但她没有马上给出答案,而是启发他们自己观察、自己讨论,当然高老师也不时地会提出一些问题与看法。慢慢地,答案越来越清晰,最后他们终于得到了满意的答案。有一名学生还感叹地说:“经常使用气压式热水瓶,没想到里面还蕴藏了这么多学问!”

看着他们兴奋、满足地表情,高老师忽然灵机一动:“刚才我们解决了气压式热水瓶的出水原理,那么,饮水机、家中常用的喷雾器等的出水情况又怎么样呢?这些我以前也没有研究过,我们一起来解决这个问题,怎么样?”“好!”学生们响亮地回答了高老师。他们从心底里喜欢这种师生共同研究的合作关系,无形中教师与学生的心拉近了,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兴趣也提高了。

【案例5】

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主导者

吴淞中学2001届李胤、吴蓓莉等同学成立了课题研究小组,想研究市场上常见的一道菜——“炝虾”(也叫“醉活虾”)的食用是否对人体有安全隐患。那天是课题组开会的日子,学生要解决近阶段研究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会上,课题组着重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①能否为研究提供一定的经费;②学校图书馆里没有相关资料怎么办;③课题组没人能成功地在解剖镜下找到日本沼虾的肠子;④如果在虾体内找不到假设中的寄生虫,课题下一步该怎么办。指导教师张老师参加了他们的讨论会。张老师对虾的活体解剖进行了又一次示范,鼓励课题组同学刻苦训练解剖技能,还给了他们一本解剖学的书籍作为参考资料。张老师除了经费问题答应向学校申请一下之外,对其他问题也都进行了指点或建议。不过有一些问题,张老师自己也不十分懂,于是他勉励学生自己去查阅有关书籍或向其他专家请教。

案例4表明,教师不一定要对学生所研究的问题有非常全面、非常专业的知识,有时教师与学生一起平等合作、研究探讨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师此时主要是向学生展示自己研究问题的方法,并在学生研究的全过程中及时给予知识、方法等的帮助和指导。案例5中,教师除了针对学生在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给予一定的指导和帮助外,更多的是鼓励学生自己去探索、去攻克难关。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许多问题,教师不一定能解决一切问题,也没必要扮演救世主的角色为学生解决一切问题,而更应该注意提高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和基本的探究技能。对于课题或项目研究本身所涉及的问题,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习获得,教师主要在研究方法运用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上发挥作用。教师的辅导要做到“到位而不越位”,就必须要熟悉科学研究,深刻理解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内涵,要具有宽广的知识面和深厚的学科功底。要教好研究性学习课程,自己先得成为研究型教师。

学生的探索过程都是在教师的宏观控制和指导下进行的,教师是课程的幕后策划者,正是教师的幕后策划,使学生的整个探索过程成为现实。案例4中,问题对教师和学生都是全新的,他们共同面对问题,在教师的带领下开展了研究活动,师生是平等的。中学生课题研究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应该是相互学习,相互勉励,共同进步。发挥每个人的最大潜能,每个人都是教师,同时也是学生。

3.课题研究推动学校变革

人们常称上学为求学,学问在教师那里,仿佛教师不教,学生就无法学会。因此,中国的学校更多的是提供教师给学生讲授知识和学生进行训练所需的教室,似乎可以没有实验室,可以没有劳技车间,也可以没有课外活动场所,只要有黑板和课桌的房间,似乎就是学校了。学生所学的知识大多是为了应对将来考试用的,这些知识大纲上都很明确。但是,自从课改要求学生开展课题研究以来,学校的功能和设施也须作出调整,开展课题研究客观上需要给学生提供一定的场所和设施,需要教师转变角色和功能,这一切成为了推动学校变革的动力。

【案例6】

上海市吴淞中学学生自主实验室是如何产生的

从1999年开始,上海市吴淞中学开展了全校范围的课题研究活动,许多学生提出要开展课题研究,但是他们并不能都得到满足,因为学校根本没有这么多实验室,而且也不可能为他们的课题研究提供所需的所有仪器和用品。于是,学校建议他们到外面寻找支持,比如高校、医院、社区、工厂。但是,考虑到学生的安全,再加上毕竟这些单位也没有义务要随时随地为学生提供无偿服务,因而资源的不足成为制约学生开展课题研究的瓶颈。从那时起,学校就开始规划如何尽最大可能满足学生开展课题研究的需要。有教师提出质疑,觉得学校是学生学习的场所,没必要为了所谓的课题研究费太多脑筋,但是学校领导坚持认为,学生开展课题研究也是学习,而且是代表教育发展方向的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应该像语文、数学课一样给予重视。于是,学校决定成立自主实验室,尽可能满足学生的课题研究需要。

由上述案例可以看出,学生课题研究直接推动了学校功能的完善,促进了学校的变革。上海市吴淞中学将支持学生开展课题研究视为与语文、数学等主科课程同等重要,克服艰难,为学生开展课题研究提供支持,这说明课题研究正在给学校带来一场静悄悄却又意味深远的革命,促使更多的学校为适应未来的教育发展作出有意义的调整。

受到冲击的不仅仅是学校教室功能的变迁,更强有力的冲击在于文化。理论上说,学生课题研究的指导教师应该是全体教师,但是,很多教师已经适应了所任教的学科,并认为那是他们的立身之本,没有这个学科,难以在学校立足。而这一切正是因为传统学校的课程结构完全是学科课程,多年以来,学校渐渐形成了以此为基础的文化,教研组、主科副科等都是这种文化的符号。每个教师都有明确的学科专业分工,在学科中心主导目标下,学校对每个教师的任务要求和考核评价都是围绕其所专长的学科进行的。由于这种分工和利益控制模式的压力,每个教师都围绕自己的学科形成了明确的“势力范围”,时间和精力都花在自己专守的学科上,而且这种文化随着应试教育愈演愈烈,这种学科霸权意识也愈加强固,已经发展到应试科目公开向所谓的非高考科目抢时间、抢学生的荒唐之举。这必然会撕裂学生的知识和人格发展的平衡,在这里,利益的主导方向发生了变化,围绕着学生生存和教师利益而运转,并被冠以对学生最负责的名义运行着,学生的人格内在的发展和内在的生命呼唤在习惯和麻木中被冷却,一种畸形的不道德的学校文化就这样形成了。(2)下面的案例可以看出这种文化冲突是如何表现的。

【案例7】

学校该设立课题研究指导专职教师吗

徐校长这几天比较郁闷,他在思考该如何让每一位教师都能成为学生课题研究的指导教师。数学、语文、外语教师表示反对,他们提出课题研究与高考无关,自己已经为了学生的高考成绩焦头烂额、疲惫不堪,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再带学生做课题。他们提出,校长如果要让他们对学生的课题研究提供指导,必须让他们少带一个班级,并建议校长,课题研究指导找几个地理、生物、劳技等副科教师带带就行了,不要冲击学校的高考准备。但是,学校的生物、地理教师本来就很少,他们无暇照顾学生的课题研究,再说,让他们几个人负责学校那么多人的课题研究也不切实际。可是,如果不能促进全体学生和全体教师都走入课题研究,那么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目标不是形同虚设了吗?

课题研究活动以非学科特征闯入这种根深蒂固的学校文化,与强势文化产生冲突是必然的。大部分教师已经习惯于将自己的学科作为“亲子”,自然就将课题研究指导作为无足轻重的外来者,形成所谓的“继母”心态,不愿在疲惫不堪的时间和精力战争中再多付出。课题研究活动背后的研究性学习课程正在对学校的旧文化产生冲击,它代表着我们对教育的一种期待,但是不能幻想这种文化的前途会是一路玫瑰,未来它是一种充满激情的烂漫构想还是现实性地融入到教育文化的革命构造中,需要在不同主体意识的碰撞和较量中得到证实。尽管反对的观点从家长到教师不绝于耳,不过值得欣慰的是,这一切已经开始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