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初中音乐“互动式”教学实践策略

初中音乐“互动式”教学实践策略

时间:2022-03-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互动是指通过师生多种感官的全方位参与,促进认知和情感的和谐和多维互动的教学关系的生成,实现学生的主动发展。一节课如果学习内容、知识是肤浅的,学生的思维是处于低层次的,即使表面热热闹闹,师生、生生交流不断,这种所谓“互动”课堂教学也显然缺乏实效。

初中音乐“互动式”教学实践策略

管 虹

互动是指通过师生多种感官的全方位参与,促进认知和情感的和谐和多维互动的教学关系的生成,实现学生的主动发展。音乐教学的互动应建立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创设充满音乐美感的课堂环境,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参与各种音乐活动,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

一、创设教学情境,营造学生的参与氛围

音乐教学活动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为依托,这些物质条件作为影响人、教育人的一种特定环境,必然对人产生一定的心理效应。音乐教室的美化,对于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和精神境界,培养他们正确的审美观念和完美情趣,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都有重要的作用。

在教学中设计形式生动、内容感人、寓于思考的教学情境是新课程的一个重要条件,它能够为教学创造真实的问题情景,提供良好的学习活动氛围。因此,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入、创造、优化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面或氛围来创设情景教学,使知识在其中得以存在和应用,它能够激发和推动学习者的认知活动、实践活动和情感活动。当然,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愉快地参与到音乐教学活动中来。

二、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

“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明确了兴趣的含义,教师应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1.利用想象力,激起学生的共鸣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学生时代正是富于想象力的时代,用音乐打开学生想象的闸门,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能力,这对音乐教育工作者来说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又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捷径。如在欣赏著名的民族管弦乐曲《春江花月夜》时,伴随着典雅古朴的旋律,教师可用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描述,启发引导学生,激发他们展开丰富的想象力,从而把学生的情感带到如诗如画般的意境中,静心聆听,眼前宛如出现一幅山水画:春天静谧的夜晚,月亮在东山升起,小舟在江面荡漾,花影在两岸轻轻地摇曳……优美的音乐唤起他们对美丽大自然和家乡的热爱,给人以至高的艺术享受。

2.创设开放式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著名音乐教育家周荫昌教授曾指出:“艺术教育不是靠强制,而是靠吸引,要给孩子以情感享受,在他的兴趣中培养更大的兴趣,在他的享受中培养更高的享受能力。”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以即兴式自由发挥为主要特点的探究与创造活动,重视发挥学生的创造思维的探究过程。如在欣赏管弦乐《二泉印月》时,为了提高学生的欣赏兴趣,营造出使学生乐学的音乐氛围,我特地将两种不同表现形式的《二泉印月》音乐让学生进行对比欣赏,一种是西洋管弦乐,一种是二胡独奏,为的是丰富听觉、引发思索、激活课堂,发展学生的想象空间,提高课堂效果。当学生分别听完两首曲目时我提问:两首音乐表现同一内容,你更爱哪一首,为什么?这一问题使课堂气氛即刻活跃起来,大家议论纷纷,喜爱二胡的占多数,原因是二胡更能表现出与乐曲内容相符合的意境。接着,我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管弦乐由多种乐器演奏,气势恢弘,具有立体感;二胡声音更具民族性,音色优美,极具感染力。两种不同表现形式各具特点,我们要善于发现不同音乐表现形式所具有的不同魅力!

3.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激活学生表演欲

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特点是可集声、光、图、文于一体,使“听”和“看”有机结合,做到声像同步。用直观的形象代替学生的想象,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吻合的教学情境,使原本抽象的音乐内容变得生动活泼,直观有趣。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表演欲望,真正做到寓教于乐,这是其他媒体所无法替代的。如在《热情奔放的拉美歌舞音乐》一课教学中,为进一步引发学生去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和创造音乐,我运用多媒体视、听、动相结合的特点创设情景,让学生欣赏、观看探戈、伦巴和桑巴舞的歌舞片段。这样学生就会有一种置身于音乐会的身临其境的感受,在饶有兴趣地观看舞蹈的对比欣赏中,了解各个舞曲的不同的节奏特点,并自然地随着音乐做律动。在这里,多媒体的适时运用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欲和表现欲,提高了学生表现音乐的综合能力,学生的审美体验被推向高潮。

三、巧妙设置问题,给学生学习的探索空间

初中生正处于个体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身心各方面都充满了矛盾和困惑,兴趣爱好也在不断地发展着。一节课如果学习内容、知识是肤浅的,学生的思维是处于低层次的,即使表面热热闹闹,师生、生生交流不断,这种所谓“互动”课堂教学也显然缺乏实效。同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一言堂”、唱“独角戏”等垄断课堂的做法也会使学生的学习处于消极被动的状态,从而使课堂教学陷入沉闷的局面。因此,教师要给学生提供交流对话的时间和机会,并教育学生要善于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精心设计一些带有思辨性的问题,因势利导,创设情境,使他们充满自信地参与。

如欣赏《春江花月夜》中“月上东山”一段时,我在课件上出示了三幅图片,请学生根据音乐表现内容选择画面,这样就调动起学生的多种感官的参与,激发他们聆听的兴趣。赏毕,在学生作出选择之时,我又提出问题:为什么你认为音乐描绘的是这幅画面?它是通过哪一些音乐要素来表现这种意境的?此时同学们的思维非常活跃,有的说:“因为琵琶演奏的力度相对较弱,音乐柔美、恬静。”有的说:“因为主题音调稍高些,旋律线上行并以级进进行为主,感觉到一种月亮缓缓上升的动感。”在欣赏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的情感体验,吸收、感悟本民族音乐特有的精神、气质和神韵,从而激起对民族音乐的热爱,达到强化爱国主义的目的。

四、适当评价,激励学生积极参与

初中生渴望成功,针对这一重要心理特征,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展示学习成果和表现的机会,并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每位学生的音乐天赋与爱好不尽相同,有的学生爱好听、看,而有的学生则跃跃欲试,有强烈的表现欲望,想更多地参与,但也有一部分学生默默无闻,不肯表现自己。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个体差异,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特点、需要和兴趣等,在音乐课堂上创造条件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展示自我,让他们享受成功的喜悦,增强信任感,从而更主动地参与各种音乐活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