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初中地理“地球的运动”教学策略初探

初中地理“地球的运动”教学策略初探

时间:2022-02-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地球的运动”是初中地理地球部分的重要内容。无论对地球部分的学习还是对整个7~9年级以及高中阶段的地理学习,“认识地球的运动”都是一个重要的学习目标。目前,对于“地球的运动”这部分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借助地球仪演示和多媒体课件动态呈现两种方法结合的方式进行讲授。其次,在“地球的运动”部分的教学中,地球仪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工具,如果学生不熟悉地球仪,就不能很好地观察演示实验。

初中地理“地球的运动”教学策略初探

郭晓然

“地球的运动”是初中地理地球部分的重要内容。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地理环境各要素的运用、变化规律,以及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机制,都与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以及地球的运动有关。因此,要认识地理环境,就必须了解有关地球的知识。在学校地理课程中,从小学、初中、高中,以至大学,几乎无一例外是从地球开始的。无论对地球部分的学习还是对整个7~9年级以及高中阶段的地理学习,“认识地球的运动”都是一个重要的学习目标。地球的运动包括围绕地轴的自转和环绕太阳的公转,这两种运动的综合作用,具有重要的地理意义,产生了许多重要的地理现象。这些地理现象是地理环境的形成,以及地理环境各要素运动变化的基础,并进一步影响到人类活动。

一、对教学现状的分析

7年级学生在地理学习的初始阶段就开始认识地球及其运动,在建立空间概念方面是比较困难的。目前,对于“地球的运动”这部分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借助地球仪演示和多媒体课件动态呈现两种方法结合的方式进行讲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得出正确结论,但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再做练习检测,发现仍有不少学生不能正确理解地球的运动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除去学生的差异性来看,我想在教学方面,主要有两方面问题:一是教学方法还有待进一步优化(包括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学生活动的组织、媒体的使用、教学趣味性的增加等)。二是教学内容的巩固和深化应该及时进行(包括设计活动帮助学生识记基础概念、恰当运用练习题深化学生理解等)。总之,对于本部分内容,无论从学生学习角度还是从教师教学角度都是一个难点,如何突破这个难点,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是研究的根本目的。

二、准确选择指导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而获得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把“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作为学习所必需的要素。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这就要求学生应充分发挥其认知主体在学习中的能动作用,在教师的启发引导帮助下,积极思维、努力探索,使自己能顺利完成对主题知识的意义建构。从而逐步提高自控能力,学会自主学习,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课标对本部分的要求是“用事实分别说明地球自转、公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虽然,与以往的地理教学大纲相比,课程标准对此内容的要求大大降低了难度,并且又具有很大的弹性。但是,地球的运动毕竟是地理学习的基础内容,如果学生不能很好的理解地球自转、公转的概念,不能在头脑中建立正确、清晰的空间关系,便很难正确说出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即便学生能够说出一、两条由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也不能排除是通过机械记忆而得出的。地球及其运动的学习需要有较强的空间思维能力。因此,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通过教师的帮助和指导,使学生自己利用所给的信息和资料,努力思维探索,达到对地球的运动部分内容的意义建构,真正理解概念,建立清晰的知识脉络,是突破此教学瓶颈的一把钥匙。

三、突破教学难点的具体建议

(一)合理对教材进行应用化处理

教材中对本部分内容“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安排在“地球的模型——地球仪”之前,在介绍时,主要通过图来展示,文字内容较少。而教材中所给出的图,其中包含着“地球仪”部分经纬线的知识,所以学生在不具备“地球仪”部分的相关知识的情况下,是不能很好的理解图中信息的。因此,对于“地球的运动”这部分重要内容,如何对教材做应用化处理(包括调整教学顺序、安排教学时间、扩充教学内容等)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通过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地球的运动”这部分内容适宜放在地球仪以及经线、纬线之后进行讲授。首先,学生在学习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之后,紧接着学习地球的模型—地球仪,符合教学逻辑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其次,在“地球的运动”部分的教学中,地球仪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工具,如果学生不熟悉地球仪,就不能很好地观察演示实验。另外,像赤道、北回归线、南回归线等纬线与纬度的知识都需要在本部分涉及,所以,把地球仪这部分的内容移到“地球的运动”之前,对于学生更好的掌握这部分内容,有很大的帮助。除了对教学内容的顺序做一定的调整以外,对于如何把握教材深度,即如何扩充教学内容,也值得思考。课标对本部分的要求是“用事实分别说明地球自转、公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一般来讲,昼夜交替是人们每天都能感觉到的,用它来说明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学生也很容易理解。由地球自转而产生的不同地区地方时的差异,可以作为说明地球自转的另一个事实,但是,学生由于受年龄的限制,对不同地区地方时差异的理解是较为困难的。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化繁为简,不要引入地方时的概念,仅从学生在生活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进行说明即可,如在酒店大堂的墙上,我们可以看到挂有世界不同城市时间的钟表等。至于水平运动物体运动方向发生偏转等方面内容,对于初中学生的理解有一定难度,所以不适合补充。在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中,四季更替和不同纬度地区热量的差异,是学生容易通过事实理解的。而对于这两种现象形成的原因,如黄赤交角、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等需要较强空间思维能力的内容,一般不作深入分析,这些概念也应该设法避免。而应该适当补充的内容是四季的划分、五带的划分以及太阳直射的含义等。

(二)恰当运用信息技术切入学生的认知过程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在如今的地理课堂上,仅仅依靠一只粉笔、一幅挂图,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了。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可以使一些学生难以直接观察的地理事物或者地理现象直观地呈现在课堂上,可以使一些学生难以理解的、抽象的概念用具体的、形象的方式表现出来,更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适应当今社会所必需的信息素养。然而,在大力提倡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今天,我们也必须认识到,无论信息技术有多么强大的优越性,在课堂上,教师始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不能让计算机取代教师讲授的地位,更不能出现由过去的教师“满堂灌”变成现在的计算机“满堂灌”的现象。所以,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恰当切入学生的认知过程,便成为教师备课的一个重点。对于“地球的运动”这部分内容,虽然在网络上有很多制作精良的短片视频和电脑动画可以选择,但我个人认为,在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的使用应该遵循“不可替代性”原则,即能用粉笔在黑板上画板图,就不用计算机展示现成的地图;能用地球仪和工具演示,就不用计算机直接播放动画和视频;能让学生通过探究活动自主得出结论,就不用计算机呈现结果。把信息技术运用在最需要、最不可替代的位置上,才能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也才最能体现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的优越性。在“地球的运动”的教学过程中,尽管不论“自转”还是“公转”体现的都是动,但不能完全用电脑动画来替代传统的运用地球仪演示的教学方法。相反,应该充分利用地球仪和自制工具在学生的参与下,充分演示地球的运动方式,使学生能够不仅仅是在“看”地球运动,而是在感受地球运动。在讲解时,也要充分发挥教师的绘图能力,多用板图讲解,少用电脑演示。在教师绘制板图的过程中,一方面,给学生留出了一定的思维空间,使学生能够跟随老师的板图,对前端的内容进行一个短暂的梳理;另一方面,在老师的要求下,学生跟随老师共同绘制地图,也提高了学生的绘图、读图能力,同时更加深了对知识点的理解。那么,在本节课中,信息技术应该应用于什么位置呢?笔者认为,在学生对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有了一定认识,并能用事实或地理现象来说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以后,在介绍二分、二至点时,适时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展示地球公转以及二分二至点位置的动画,让学生通过动画来解决教师事先提出的问题,是比较恰当的。这样,一方面是对前面的讲授的内容有了一个动态的、形象的复习,另一方面,使一些还尚未完全理解的问题,得到解决。

(三)巧妙设计教学“问题链”

学生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一般要经过“意向—感知—理解—巩固—应用—创造”这样的认识过程,并有情感、意志、兴趣、动机等非认智力因素的充分参与。为了使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有充分的感知和理解,教师就不能从概念和定义出发,让学生简单地记忆结论或名词,而是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随着教师提出的一个又一个问题,充分展开想象与思维,达到系统学习和掌握知识点的目标。因而,教师如何巧妙科学地设计牵引教学和学生思维的“问题链”,就成为备课的重中之重。“问题链”的设计应该遵循由浅入深,由简到难,由生活经验到理论抽象的原则。如在“自转”的教学中,可以先由学生日常生活中能够亲身体验到的现象入手设疑,提出“为什么会有白天黑夜的交替产生?”、“为什么太阳东升西落?”等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热情。在“公转”部分的教学中,问题链的设置更应该注重层次性和逻辑性。在让学生观察公转示意图时,可以提出“地球公转的方向是什么?”、“公转轨道形状是什么?”、“地球公转时,是直着身子还是斜着身子?”等问题,使学生充分了解地球公转的基本形式。在分析二分二至点时,学生观察地球运动的动画,可以用以下问题来牵引,如“在一年中,你认为哪个时候我们的影子最长,哪个时候我们的影子最短?”、“地球转到夏至日时,南北半球中,哪个半球倾向太阳?太阳直射到哪条纬线上?哪里是夏季?哪个半球昼长夜短?哪个半球昼短夜长?哪条纬线以内24小时都见到太阳?哪条纬线内24小时都不见太阳?”、“地球转到冬至日时,上述情况又如何?”、“地球转到春分日、秋分日时,太阳直射到哪条纬线?这两天地球上各地的昼夜长短如何?”,通过一连串的问题,使学生在观察教学动画时,目的性更强,也使学生对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四)充分开展学生探究活动

“告诉我,我忘记了;演示给我看,我记住了;让我参与,我理解了”。学生主动参与是探究、合作学习或一切有意义学习的前提。教学过程应该充分体现“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的教学思想,要使学生充分参与教学活动和教学过程。开展探究活动的方式多种多样,在探究活动的过程中,可以使学生“体验感知、体验思维、体验创新、体验挑战、体验合作、体验成功”,从而培养良好的情商,促进知识的感知和内化。在本部分内容的教学中,如果教学条件和时间允许,并且学生基础较好,可以采取小组分组探究的方式。如可以先提出问题“昼夜交替是如何产生的?”引导学生探究,学习小组利用地球仪和手电筒或者电灯泡,进行试验演示,得出结论后,在全班进行总结交流。但是,这样的教学方式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较大,如果课前准备不充分,学生基础较差的话,很可能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所以,笔者认为,以教师演示为主,学生个别参与体验的方式更加有效。如在公转的教学中,可以请两位学生模拟地球的运动,一位扮演太阳,一位扮演地球,扮演地球的学生应该注意地球是一边自转一边围绕太阳公转的,另外还要注意公转的方向,地轴的指向等等,学生在演示过程中更深刻地体会地球的运动,而在座观察的学生也在趣味中得到记忆的强化。另外,对于二分二至点的内容,也可以用问题作牵引,指导学生开展探究活动,然后全班再讨论总结。在引导学生发散思维之后,教师还要注意引导总结,既重过程又重结果,这样不但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教学内容,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郭正权,《现代中学地理教学改革时期的地理教育观》,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6.7

[2]刘育蓓,《多元地理教学策略的组合与应用》,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6.7

[3]地理课程标准研制组,《地理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

[4]王树声,《教海求索50年——我的地理教学实践与思考》,北京教育出版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