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音乐教学环境

音乐教学环境

时间:2022-05-0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音乐教学环境第七节 音乐教学环境教学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所谓教学环境,是指师生共处于教学过程中所依赖的并对其产生影响的客观现实。这些带有主观色彩的心理评价和情绪等所形成的教学氛围,又可以称为教学的软环境。积极的教学环境对教学活动起到积极作用;反之,则起到消极作用。

音乐教学环境

第七节 音乐教学环境

教学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所谓教学环境,是指师生共处于教学过程中所依赖的并对其产生影响的客观现实。

教学环境首先是一种客观实在,或者说是可以引起师生某种心理情绪、产生某种心理感觉的一种客观实在。这种环境因素包括时间、空间、物质条件,还有人们的道德及人际关系等等。这些因素既为教学活动提供了第一性的物质前提,同时这些因素的各种表现形式,如教室周边是否安静、整洁、怡人,课堂的大小、采光、通风是否妥当,黑板、桌椅、电教设备等的质量和数量是否符合教学的要求等,都直接影响着教学活动的顺利有效地进行,这也可以说是教学的硬环境。

教学环境同时又是一种主观感觉,或者说是师生们在感知到环境因素之后所产生的一种主观心理评价,所形成的一种主观情绪和感受。教学总是伴随着师生的主观意愿、情感、情绪、心境等等而进行的。这些带有主观色彩的心理评价和情绪等所形成的教学氛围,又可以称为教学的软环境

为了保证音乐教学的有效进行,应创造一个学习音乐的良好环境,使学生一走进音乐教室就感受到强烈的音乐气氛,诱发起学习音乐的热情与愿望。

一、教学环境的影响作用

教学环境的好坏对教学效果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是课堂教学艺术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的教学环境对教学活动起到积极作用;反之,则起到消极作用。教学环境设计的好与坏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这种影响作用,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1.可以形成师生良好的心境,以唤起教师、学生愉悦的教学情绪

教学过程,从学生的角度来说是个复杂的认知过程。学习心理学认为,学生认识活动不是独立进行的,影响和伴随他们的认识活动的还有其他复杂的心理因素。这些复杂的心理因素纵横交错地构成为心境。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随着学生思维的定向,心境则相应浓缩为各种各样的情感。良好的心境如快乐、兴奋使人精神焕发,干劲倍增,思维特别活跃,工作效率会大大提高。消极的心境如忧郁、恐惧则分散注意力,影响学习的积极性,妨碍认识活动的进行。积极的情感是人的一切活动,无论是体力活动还是脑力活动的强有力的鼓舞者和发动者;相反,消极的情感则阻碍压抑工作。当代心理学家在研究情感的两极性的时候,非常重视情感的增力性与减力性,消极的情感则弱化学生的学习动机,滞塞学生的思路,轻则影响学习的效率,重则危害学生个性的发展。

现代认知心理学的信息加工理论看,教学过程又是一个信息的传递与接收过程。因人脑不是电脑,不论信息的输入,或是大脑的操作,都有受众的情绪和态度等问题。良好的心境是保证信息高效传递的一个必要条件。良好心境下的教学,接受主体(学生)处于一种积极的接受状态之中;认知结构中用以同化、吸收新的信息观念的原有观念群,处于一种高度清晰活跃的状态。这样就能使接受主体对新的信息得以有效接收,从而提高教与学的效率。

另外,在关于记忆的研究中,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轻松、愉快、乐观的良好心境,不仅能使人产生较强的记忆力,而且能活跃创造性思维,充分发挥心理潜力。良好的心境能增强记忆的效果,在现代教学实验中也得到了证明。例如,保加利亚进行的一项实验证明:在音乐的配合下进行教学,学生的记忆力是没有音乐配合时的2.5~2.7倍。

因此,教学时教师要注意调理学生的心境,使其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要平易近人,使自己有亲近感;不要自视高学生一筹,不苟言笑,装腔作势,使学生处于一种冷漠、惊恐、压抑的心境下。教师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因素努力造成一种有益于讲授和学生身心发展的心理环境,使他们在舒畅愉快的心境下完成学习任务。

2.教学环境美的凝聚功能

教学环境美的凝聚功能,主要是指美的教学环境可以通过自身特有的影响力在更大程度上集中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使其全身心地进入学习佳境。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在课堂上控制好学生的受第二信号系统支配的有意注意,使其忘情地真正地扮演好学习的角色,是搞好课堂教学的关键因素之一。而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就必须在教学环境上下工夫,尤其是在课堂的心理环境方面。据研究,积极的具有审美意义的课堂教学环境,无论是热烈欢快的还是安静和谐的,会使学生的注意力持续不断地坚持到28分钟,占一堂课将近2/3的时间;一个优美的、安静的阅览室,甚至会使学生专心致志阅读一个上午而心无旁骛,这就是环境的作用。因为,在这里处处洋溢着学生追求知识、锻造自我、升华情感的良好气氛。

3.教学环境美可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他们的心灵,养成他们高尚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行为习惯

让学生从校园建筑物、花园树木之中处处获得美好的感觉,让他们在体魄、生理和心理等方面健康成长。

环境美是人类生活的自觉要求。一个学校创造了不同层次和不同功能的环境美,形成一种意境、一种氛围,对学生的生理和心理连续不断地施加影响。它以朦胧的、抽象的表现形式和启发式、感召式的教育手段,能动地陶冶学生的性情,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加深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向往,坚定对美好理想的追求。教学主楼的雄伟壮丽,绿化丛林的深邃幽静,图书馆的素雅清静,学校校门的庄重开朗,都能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母校的美,激起人们感情的波浪,引人联想,给人启迪。

二、音乐教学环境设计

音乐教学环境设计一般包括视觉环境设计和听觉环境设计两部分。

1.视觉环境设计

音乐教室的布置应优雅、艺术化;座位的安排与乐器的摆设应富有新意,诱人遐想,并有利于小组间的交流与活动;此外,歌片、挂图也应具有视觉欣赏价值。其他教学手段如幻灯、录像、多媒体等的使用,都应遵循努力创造审美气氛与情境的原则。

充分发挥电教设备的功能,把声、光、图、色等形式引入音乐教学,刺激学生的视觉感官,可以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作品的音乐形象,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比如运用引起学生兴趣的多媒体、录像、幻灯等音乐教学手段;也可欣赏与作品有关的挂图或插图,比如体现歌词意境的范图,促使学生更快进入音乐角色中的背景图,使作品更具有感染力和欣赏力。在《茉莉花》一课中,在教室里摆几盆茉莉花或挂几幅茉莉花图片,引起学生的注意,并介绍花的习性、产地、用途等;可泡一杯茉莉花茶请大家观察花的形态、色彩,体味其清香,再播放课件或者多媒体,这样优美的画面、悦耳的歌声,就能够吸引住所有的学生,使歌曲更显生气勃勃,歌词、音乐、画面相得益彰,精彩纷呈,为整堂音乐课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实践证明,运用电教等手段丰富教学法的教学,强化教学效果。

又如,在上欣赏课《春节序曲》时,有教师预先将教室精心布置了一番,拿来红烛,挂上红灯笼,贴上红对联,学生走进音乐教室,一下子便进入了节日的感觉,下面欣赏作品就非常自然、顺理成章了。

当然,视觉环境的布置多种多样,教师要有创新意识,既善于利用有限的教学设备和手段,将音乐教室的视觉感受多样化,又能有效控制课堂,善于调整座位或环境变动带来的不稳定课堂气氛,做到有的放矢、游刃有余。

2.听觉环境设计

音乐是声音艺术,音乐教学的基本手段之一是聆听。音响美,是创造听觉环境的关键因素。音乐教学环境的审美特点不仅体现于视觉环境中,听觉环境尤为重要。音质清晰、悦耳的音响给人的听觉带来快感,激发美感产生。糟糕的音响则使人不安和烦躁。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力避不良音响和噪音的产生,诸如录音机的音量过大,音质过尖,或不等音乐结束就中断音乐,弹奏音律不准的钢琴、风琴,让学生吹奏簧片有腐蚀的口琴等等。

音乐是一门听觉的艺术。听觉媒体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占有重要地位,它扩大了教育规模,丰富了教学方法,有力地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课堂教学中进行形式多样的欣赏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例如,律动音乐,舞蹈音乐,使学生的身心充分地协调起来;歌曲范唱,使学生更好地领悟歌曲所表达的情感;背景音乐,创设特定的氛围,活跃课堂气氛,调节学生的情绪。又如,在学唱《森林的回声》这首歌之前,先播放合唱曲《回声》,音乐响起,学生在优美欢快的音乐声中,边听边走进教室。使学生一开始就沉浸在“山谷回声”的音乐之中,为下面课堂教学作了铺垫。一堂优秀的音乐课,不管它的主题是欣赏课、歌曲新授课还是综合练习课,必须根据教材的不同而为之设计各种层次的“听”的内容,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会对音乐的欣赏。

总之,优美的音乐教学环境,是创造良好音乐教育气氛和情境的外部条件。教学环境对教学客体的影响不是强制的,而是感染、熏陶和渗透的。它往往是通过复杂多变的环境刺激,激励人们的情感,启发人们的心灵,潜移默化、渗透积累,使客体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有了这个条件,学生的积极性才能提高,学习音乐的兴趣才能变浓,课堂气氛才能更加活跃,音乐教学过程就能真正成为一种学生自觉的审美体验过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