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基于模式的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

基于模式的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

时间:2022-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近几年里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方案、人才培养方案等都在不断地调整变化,以适应社会和学科发展的需要。所开设的实验在内容上体现了物流管理专业最新和较新的理论与技术,突出了课程的实践应用知识、动手能力的培养。

基于LCE模式的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

伍 蓓[1] 傅培华[2]

(浙江工商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摘 要:本文探讨了“物流+计算机+拓展教学”(LCE)为主体的物流人才培养方案,从专业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和学生科研三阶段探究物流人才培养模式,为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指导性建议。

关键词:LCE模式;物流

一、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

2001年教育部批准增设物流管理本科专业,到目前为止,国内已有200多所学校开设了物流管理专业,各校的物流人才培养模式都各具特色。不同层次、类型、规格的高校在选择物流专业培养方案主线时,均根据各自办学类型、办学层次、人才培养目标、专业布局、师资条件、学生特点等因素,选择“以设计能力为主线”“以创新设计为主线”,或“以培养综合设计能力为主线”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物流管理本科专业从2004年开始招生,旨在培养既掌握计算机基础理论技术和现代管理知识,又掌握现代物流知识的高级技术人才。我校物流管理专业以现代物流与电子商务的融合、物流管理系统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结合、物流信息化及其相关技术、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为其优势和特色。近几年里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方案、人才培养方案等都在不断地调整变化,以适应社会和学科发展的需要。

二、LCE物流人才培养模式

我校的物流专业培养模式为LCE模式(如图1所示),即物流(Logistic)、信息技术(Computer)、拓展教学E(Extend)的结合。其中,拓展教学由基础教学(Esspntial)、实践教学(Exercise)和学术科研(Exploration)三部分组成。在培养过程中,注重学生“四能”培养,即精管理(Professional)、懂技术(Technology)、能应用(Application)和知创新(Innovation)的学生。在培养计划上,我们注重计算机与物流的融合、教学与实践、学生科研的融合,力争把学生培养成为复合型的高端物流人才。

图1 物流专业学生培养体系LCE模式

在这种培养模式中,主要侧重复合型、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即计算机与物流课程融合、管理与信息技术融合、实践教学与学生科研融合。LCE模式主要通过三个阶段来完成(见图1)。

1.第一阶段为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学习阶段(Essential),主要注重理论基础的培养。教学内容的改革主要是从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三个方面进行。

本专业以计算机与物流课程融合、管理与信息技术融合、实践教学与学生科研融合为主线,分别开设了计算机课程群、物流管理课程群、物流工程课程群和物流实践课程群。计算机课程群以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高级语言程序设计、JAVA语言为核心;物流管理课程群以企业物流管理、供应链管理、国际物流为主导课程;物流工程课程群以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物流仿真与优化、配送中心为主导课程;在物流实践方面开设物流技术新专题、物流专业调查报告、创新学分等课程,并积极鼓励学生参加“电子商务”“物流案例大赛”“挑战杯”等各种大赛,提升自身的学术水平。

针对英国皇家物流与运输学会(ILT)二级认证,专门开设交通运输总论、采购与供应、仓储管理、生产运营管理四门ILT核心课程群,为物流本科生ILT二级认证奠定理论基础。

积极实施精品课程建设,目前本专业的供应链管理成为校级精品课程,国际物流、物流信息系统申请了校预选精品课程建设。交通运输总论、国际物流、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等课程实施了双语教学。

2.第二阶段是实践阶段(Exercise)。在实践阶段,可以通过案例教学、调查报告、综合实验和开放性实验等多种手段,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首先,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注重计算机与物流课程的融合,如数据结构、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库应用技术、数据库原理、物流信息系统等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以及GIS及应用、MATLAB设计与优化、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等选修课程;在物流专业课程设置上重视现代物流的理念和内涵,精选了供应链管理、国际物流、配送与配送中心、企业物流管理、物流系统规划设计等课程作为本专业的核心课程。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将学生所学专业知识转化为专业技能,重视实践教学和实验课程的设置和组织,每门专业课程都设计和制定了实验环节和内容,使学生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训练。同时还设计了现代物流实验室的实验项目,以及一系列开放实验项目,编写了详细的实验指导书,可以让学生获得接近于实际的实践训练(如表1所示)。本专业所开设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共设计实验课时189学时,其中8门专业核心课程的实验课时为113学时。包括验证性、设计性和综合性的实验,并逐步增加设计性和综合性的实验。所开设的实验在内容上体现了物流管理专业最新和较新的理论与技术,突出了课程的实践应用知识、动手能力的培养。

最后,在教学中强化案例教学、模拟教学。根据物流管理的特点,将案例教学、模拟教学融入到物流教学中,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实际案例讲解理论概念,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师生互动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程讲授上均采用现代教学手段。课程都使用多媒体教学,部分课程已建立学习网站(E-learning),并采取独立研究、科技导师制等手段,鼓励学生参加老师的科研。如企业物流管理、供应链管理和物流案例分析等课程,设立“读、写、议”环节,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走进企业,自己撰写企业案例,从企业中发现物流问题,并给出解决方案。2010年物流专业加强与企业合作,设置了“九龙集团奖学金”和“金承物流奖学金”,以奖励物流专业优秀学生。

表1 物流专业实践课程建设

3.第三个阶段是探索研究阶段(Exploration)。本阶段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方式和科学研究能力。

在本阶段主要是以专题学习为主,由优秀的物流管理专业教师确定专题供学生选择,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择相应的专题,与老师一起进行课题研究,同时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各种竞赛活动,以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和科学研究能力。物流专业学生近三年申报几十个科研项目,其中2008年“新苗”人才计划项目总数9个,居全校第一,占全校总数40%(全校共23个)。2008年申请成功的“新苗”项目和省创新基金项目共有16个。另外在创新项目方面,2009年学生创新项目校级25个,院级60个。学生累计发表论文二十余篇。

为加强学术交流,物流专业还成立物流协会。近两年,物流协会成功举办了“物流趣味大赛”“物流配送大赛”“物流沙龙”“ILT下沙物流案例大赛”等赛事。定期出版了四本会刊,会刊涵盖国际物流最新动态以及学生调研报告、论文等。2010年,物流协会被评为学校十佳社团,同时,物流协会承办的“浙江省物流设计大赛”被评为学校十佳社团活动,

三、结束语

物流专业的学生近年来成绩斐然:2006和2008年度分别荣获全国首届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两年举办一次)三等奖和优胜奖。2010年荣获全国“电子商务”竞赛3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2009年度荣获浙江省“挑战杯”三等奖、校“希望杯”1个一等奖、1个二等奖和3个三等奖、全国和浙江省“电子商务竞赛”二等奖。2008年度荣获中国物流采购联合会物流协会“优秀课题”和物流年会论文三等奖。物流专业2007级学生鲍福光因其在困境中刻苦学习、顽强拼搏的精神被评为2009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浙江省共有3名同学获得此项荣誉)。物流专业2006级学生吕高峰和2007级学生郑宇荣获2009年“宝供物流奖学金”,全国仅有40所学校的80名学生(包括博士和硕士研究生)获奖。浙江工商大学2009—2010学年学风特优班:物流0701、物流0702(全校共16个班级获奖,一个专业有两个班级同时获奖,十分罕见);浙江工商大学2006—2007学年学风特优班:物流0502获得殊荣。2010年,信息学院有5位同学获得硕士研究生免考资格,其中物流专业的学生有三位。

从物流专业学生取得的成绩来看,LCE培养模式是一条值得推广的人才培养路径。在日后的学生教学和科研能力培养上,将逐步深化LCE模式的细节和培养环节,力争培养新一代物流人才。

参考文献

[1]郑筠.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研究——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为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4):141—145.

[2]胡大伟,马建,李晓霞,等.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探索——以物流工程专业为例[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0,26(2):105—124.

[3]江志娟.物流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钦州学院为例[J].钦州学院学报,2010,25(4):51—53.

【注释】

[1]伍蓓,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研发管理和供应链管理。

[2]傅培华,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供应链管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