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货币银行学课程特点与教学改革探索

货币银行学课程特点与教学改革探索

时间:2022-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是,面临金融世界日新月异的变化、金融理论的发展以及教学对象的变化,货币银行学的教学必须做出一些重要的改革。实际上,货币银行学基本上已经涵盖了上述多门课程的内容,知识点非常多,这是由货币银行学在金融学科体系中处于承前启后的地位所决定的。货币银行学的概论性质是中外金融学界所公认的。因此,在教学计划制定中应注意货币银行学课程与其他基础课程的衔接与协调,将货币银行学的先修课程开在前边。

货币银行学课程特点与教学改革探索

黄晓东[1]

(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

摘 要:货币银行学是经管类各专业的必修课,具有基础性强、知识点多、概述性和开设专业多等特点,提出要区别金融专业和非金融专业的教学内容,优化排课计划,采用互动教学、纲要信号教学、结合实践教学、以科研促进教学等方法提高教学效果,确实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有效把握以及灵活运用的能力。

关键词:货币银行学;教学方法;互动教学;实践教学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深入发展,货币、信用、银行等金融要素已经渗透于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金融的地位和作用大大提高,影响力日益增强。货币银行学是一门研究金融领域各要素及其基本关系与运行规律的基础理论课程。通过系统地学习和掌握货币银行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可以找到科学认识金融问题的入门钥匙,把握金融市场的联系和规律,探讨并解决我国现实中的诸多经济和金融问题,并为财经类各专业的基本理论课和实务技能课的学习奠定基础。因此,该课程在财经类专业教学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与作用。但是,面临金融世界日新月异的变化、金融理论的发展以及教学对象的变化,货币银行学的教学必须做出一些重要的改革。

一、货币银行学的特点

货币银行学作为整个金融学基础知识的导入课,与别的金融课程有着显著的区别,这种区别体现在四个方面:专业基础课程,知识点多,概论性质,适用专业广。

第一,专业基础课程。如果说西方经济学是整个经济科学的门户的话,那么,货币银行学就是整个金融科学的门户。要学好金融专业课,必须首先学好货币银行学;要学好货币银行学,必须首先学好西方经济学。如果不掌握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就很难真正学好货币银行学,并进而学好金融专业课,如银行信贷管理学、金融市场学、商业银行经营学、中央银行学和国际金融学等。货币银行学在金融科学体系中的地位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这就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可见,货币银行学处在中间的位置上,是联系西方经济学和金融专业课的纽带和桥梁。

第二,知识点多。这主要体现在货币银行学的研究领域大体分为货币、信用、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创新、金融发展、金融监管、国际金融基础知识等方面。作为基础学科的货币银行学要为后继的金融专业课如中央银行学、金融市场学、商业银行经营学、国际金融学等提供分析前提。实际上,货币银行学基本上已经涵盖了上述多门课程的内容,知识点非常多,这是由货币银行学在金融学科体系中处于承前启后的地位所决定的。

第三,概论性质。货币银行学的概论性质是中外金融学界所公认的。比如,中国香港大学经济系饶余庆教授在其撰著的著名的《现代货币银行学》一书的前言中写道:由于本书属于概论性质,不可能对所有有关问题都作深入和详尽的分析。由于货币银行学包括的知识点非常多,它的论述只能比较简单,所以说,货币银行学是金融专业课程的概述和基础。

第四,适用专业广。货币银行学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必修课,但是面对的学生大不相同。金融专业的同学今后还要学习很多的相关课程,有些相近的财务管理专业也会有几门后续课程,还有很多的专业今后不再学习金融相关课程。对于今后不再接触金融课程的同学,货币银行学担负了让他们了解金融专业全貌的重任。

二、货币银行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安排缺乏差异性

在日常教学实践中,一般都没有对金融专业和非金融专业学生区分货币银行学教学的内容。虽然绝大多数财经类专业都将货币银行学列为学科基础课程,但是,非金融学专业学生在学习完该课程以后,一般不会再学习金融学中的其他课程(比如证券投资学、中央银行学、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等)。所以,对非金融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应该在金融学中更为全面地了解现代金融体系及其运行的基本原理,使他们对金融学科有较为清晰和全面系统的认识,而不应仅限于对货币与银行体系的了解,对于资产定价和风险管理的内容必须有所了解。

具体来说现在非金融专业货币银行学的教学内容来说,传统内容所占比重过大,比如货币与货币制度、信用等内容所占篇幅过大;与西方经济学的教学内容重复过多,比如目前非金融专业的货币银行学教学内容中关于通货膨胀、货币需求与货币政策等内容与西方经济学重复较多。另外,一般来说对金融专业学生教学内容应该深一些,内容范围可以窄一些;对非金融专业学生教学内容应该更全面一些,深度要求比金融专业低一些。

(二)先修课程安排欠妥

货币银行学课程的教学内容离不开一定的经济学基础知识,尤其是关于货币理论和政策的内容,即使是课程的前半部分还是会有相当的物价指数和国内生产总值等概念。而好多高校为了学生考研和找工作,把课时都往前压。宏观经济学与货币银行学同时开设,这在无形中破坏了这两门课程的衔接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课程内容的陌生或重复,严重影响到学习货币银行学的学习效果。因此,在教学计划制定中应注意货币银行学课程与其他基础课程的衔接与协调,将货币银行学的先修课程开在前边。

(三)教学方式和手段单一

货币银行学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又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单一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只能依靠教师单纯地理论讲授,对学生的感官刺激较少。因此,造成学生往往只会死记硬背,僵化地掌握孤立的知识点,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由于必要的实践教学环节缺失,使得学生对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的认识只停留在课本层面,这样往往造成学生理论与实践的脱节,知识的底蕴不足。既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也不利于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货币银行学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一)区分金融专业和非金融专业货币银行学的教学内容

对于非金融专业的同学来,教学内容应该更加全面、广博,深度则可适当降低,但是要让他们建立对金融学科的一个简单认识。在教学中我逐步认识到货币银行学就好像公园门口的“导游图”一样,能使学生对于金融学的整个知识体系有一个纲要性的了解,从全局角度把握金融学。金融简单地说就是资金的融通,专业地说就是研究在不确定环境下的资源的跨期配置问题。因此博迪的《金融学》教科书列出了金融学三个理论支柱:资金跨期最优配置(第4—6章)、资产价值评估(第7—9章)、风险管理和投资组合理论(第10—12章)。这是金融学的核心内容,了解这些内容,基本上的金融分析能力已经具备,就像经济学教会大家要进行供求分析一样,金融学要教会大家进行风险和收益的比较能力。因此,我认为对于非金融专业的同学主要的精力要教会他们这些东西。熟悉金融的跨期属性,理解股票和债券股价原理,掌握各种风险管理技术,比如资产组合,保险和套期保值技术。把金融交易的方式——现货交易、保证金交易、远期交易、期货交易、期权交易等内容和原理介绍给学生。当然,对于整个金融体系,包括金融市场和机构的简单介绍也是必需的。对于金融学方面只学习货币银行学一门课程的学生,货币银行学为他们开启了一扇新学科的大门。学生如果感兴趣自己可以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继续深入了解,只要给他们建立了初步的金融学的理念,他们完全可以自己获取知识,不断进步。因此本人认为可以将非金融专业的货币银行学课程命名为金融学更加合适一些。

对于金融专业的同学来说,货币银行学是他们学习今后课程的基础,我认为当然要让他们对于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体系有一个清楚的认识以外,重点了解各种市场和机构的运作机制,相当于金融市场与机构课程的内容要有一个较准确的了解,对于资产估值和风险管理的内容今后有很多的课程来介绍。相反,我们需要加强对货币理论和政策的教学。目前,国内高校金融专业的研究方向很多都有货币理论与政策方向,导致很多人认为中国的金融不正宗。我觉得这是历史遗留问题,其实何尝不是中国的特色呢。纵观金融领域,我们有很多的微观金融课程,对金融技术的介绍都非常详细。但是,我们发现,像巴菲特,索罗斯这些金融大家他们的智慧更多是一些宏观的东西,多了解宏观政策的背景和机理,有利于培养我们学生的大局观和战略思维。所以,我不同意把金融专业的货币银行学改成金融学的建议。目前的货币银行学体系比较适合金融专业的学生。

(二)优化课程设置,注意课程之间的衔接性

作为专业基础课,货币银行学课程有自身完整的内容体系。但其内容与其他课程存在交叉联系的部分,主要表现与宏观经济学课程部分内容的联系和与金融学专业部分课程内容的联系。在教学实践中协调并处理好这些关联的教学内容,对节约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具有现实意义。货币银行学与宏观经济学很多内容有关联,如果没有宏观经济学的知识储备,学生听起来不易理解。因此把货币银行学开设的时间放在宏观经济学之后,把宏观经济学视为货币银行学的基础课,根据货币银行学课程的特点,在涉及重叠内容时,重点讲解金融运行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另外,货币银行学是专业基础课,其内容与专业课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央银行学、金融市场学以及国际金融都有很多重复的内容这些课程必须排在货币银行学课程之后,但是像国际贸易课程与货币银行关系不大,可以排在同一个学期。

(三)改革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技能

1.互动式教学。互动式教学包括这两层含义:一是教学方案实施前后的师生互动,接受和吸纳学生的意见与建议,从而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二是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随时随地结合教学内容提出问题,启发学生,引导他们的思路。并且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向老师,向自己提出问题,使他们参与到问题的认识与讨论之中,最后由教师总结,归纳出要点。比如,在讲授凯恩斯的货币传导机制:Ms→R→I→Y的时候,就要启发学生,如果货币供应量Ms上升,利率是上升还是下降?为什么?利率下降,投资上升吗?投资增加,Y如何变化?通过这种集体提问方式,使学生自己推导出作用原理。实践证明,通过这样的方式,同学们能够较快理解凯恩斯货币传导机制,效果较教师单一传授要好得多。同样一个问题,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观点,不同的利益集团有不同的理由,所以在讲解过程中,一般会把正、反两方面的声音都呈现出来,通过对比来发现不同观点的优缺点。

2.“纲要信号”图表教学法。“纲要信号”图表法是苏联教育家弗·弗·沙塔洛夫于20世纪60年代末创立的一种教学方法。其核心思想是教师创造性地制作纲要信号图表,以辅助教学工作。所谓纲要信号图表是一种由数字、文字、图形、符号、表格等种种不同信号所构成的图示软件。借助于它能形象直观、简明扼要提纲挈领地把学生所需掌握的重要知识表现出来,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之目的。这种教学方法具有坚实的心理学、教育学基础,适应多种学科的教学。货币银行学这门学科具有紧密的逻辑性。它以货币和货币流通为主线,章与章之间,节与节之间有紧密的逻辑关系,可以由浅入深,步步推进地学习,切不能断章取义,否则难以得到较好的学习效果。我们这样能够准确清楚地发现货币银行学的三大块内容:基础概念(货币、信用和利息);金融市场与机构(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货币理论与政策(货币需求、货币供给与货币传导机制)。实行“纲要信号”图表教学能够很好地让学生把握课程的整体结构和重难点。下次上课前,教师提问重点内容或让学生绘简易的“纲要信号”草图,以了解学生掌握情况。

3.开展实践教学。专业基础理论课的教学,仅仅停留在理论知识的讲授是远远不够的,应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会学生用所学理论去分析实践中的问题。货币银行学课程除了在金融学院开设以外,其他的专业也列入必修课。由于金融专业学生在随后的专业课的学习过程中要接触到商业银行和资本市场的一些实验课,所以在当前的货币银行学的学习过程中,可以不安排实验课,但是非金融专业的学生由于对金融没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仅仅停留在书本上,接受课本内容就显得相当吃力。所以,我认为在非金融专业的货币银行学的课程中,应该安排一些实验课,让同学对商业银行业务和证券市场业务有一些感性认识,更有利于他们掌握货币银行学的精髓。比如说:在讲授金融市场基本理论的同时,充分利用目前较为先进的实验手段,给学生进行实时真实行情的模拟交易,给每个学生开设交易账户,并划入100万元的模拟交易资金,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熟悉程度可以选择交易品种进行交易,实验室每天模拟进行清算,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易情况进行统一指导和个别答疑。教师将金融市场的基本理论、基本操作、流程、基本分析方法和风险控制及账户管理等内容结合实验进行讲授,学生听起来觉得生动和具体,克服了原有纯粹理论讲授模式下没有实际对照所形成的抽象空洞的缺点。再比如,在讲完中央银行的三大传统政策工具后,结合我国目前经济疲软、总需求不足的宏观经济情况,请学生模拟中国人民银行决策如何通过降低法定准备金率和再贴现率、在公开市场上收购债券来刺激经济的发展;使学生很直观地将理论与现实经济生活结合起来,易于知识的理解,并扎实掌握。

4.以科研带动教学。通过科研工作既锻炼科研能力,进一步培养科研素质,同时又可以积累讲课所需的第一手资料,对提高教学水平帮助极大。只有通过科研工作,大量占有资料,才能使课程讲得生动有趣。在科研及教研项目进行的过程中,可以掌握本学科最新知识,及时传授给学生,使学生能够了解并掌握本学科的前沿知识及发展动态。比如,在对不同层次货币需求的影响因素和对最优货币政策的研究以后,我们可以讲得更加生动和深入,学生更加容易接受。我这里需要补充的是科研促进教学不仅仅是教师的事情,而且也是学生的事情。教师可以在上课的过程中,针对目前的热点问题,提出一些研究方向,让学生去写一些短论。这样,促使学生通过课外阅读大量的材料,进一步加深其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总之,教学方法改革应该坚持不懈,才能真正摸索出学生适应的教学方法,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郑秋红,顾锋娟.货币银行学课程中“5E”探究式教学模式探讨[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11(6).

[2]郭婷.浅析实践教学法在货币银行学教学中的应用[J].榆林学院学报,2012(5).

[3]王晓光.关于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探索[J].长春大学学报,2003(5).

[4]薛艳.高职货币银行学的案例教学法初探[J].辽宁高职学报,2005(2).

[5]秦艳梅.金融学案例教程[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6]汤洪波.金融学教学改革初探[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4(4).

[7]曹永峰.经管类专业货币银行学教学内容改革研究[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4).

【注释】

[1]黄晓东,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国际金融与货币政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