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学内容的优化

教学内容的优化

时间:2022-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蓝本,但不是教学内容的全部。在多年的教学中,我们始终重视教学内容的优化,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了一些理性认识。例如,在学习物理学中的“质点”概念时,可讲授理想模型方法。质点是理想模型之一,当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考虑问题的影响很小时,可将实际物体视为质点。在日常的教学安排中,没有进行科学史讲座的时间,况且考虑到课堂教学内容的整体优化,也不宜让科学史的介绍占据过多时间,以免冲淡教学主题。

篇7 教学内容的优化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蓝本,但不是教学内容的全部。这一方面是由于教材有其固有的缺陷,另一方面是因为教师的讲授有其本身的优势。避免教材的缺陷,发挥讲授的优势,这涉及教学内容的选择、组合和呈现,即教学内容的优化。在多年的教学中,我们始终重视教学内容的优化,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了一些理性认识。

一、优化原则

1.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教学犹如战役,占领了重要地点,才能掌握战争的主动权。此原则要求教师明确重点内容为什么重要,它和前后知识有什么联系,它可以运用于哪些方面和领域;清楚难点内容在何处,是学生的原因还是教师的原因,或是其他原因,应该怎样想办法突破难点内容,等等。

2.紧扣目标,联系专业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起点,也是教学的归宿。漫无目标的信口开河,达不到教学目标,同时也会使对学生的评价缺乏效度。这要求教师把握教学大纲,教学时“形散而神不散”,联系学生所学习的专业,让学生认识到某门学科不是纯学科的知识,它对专业是有用的,从而增强学习动机。要求教师对相关专业课有一定程度的了解,知道哪些知识和专业课的哪些部分有联系。

3.注重能力,激发情感

既传授知识又培养能力、激发学生的良好情感,已成为教育界的共识。教育教学实践表明: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科学热情、竞争意识、团队精神等等,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这条原则要求教师对哪些知识的教学有利于哪些方面能力的培养和情感的激发,做到心中有数,成竹在胸。

4.开阔视野,锐意创新

创新是科学的源泉,是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没有创新的民族,必将是落后的民族。创新意识的激发、创新精神的激活、创新能力的培养,学校教育是重要的途径。开阔的教学视野、创意的教学方法、看问题的独特角度、别致的习惯、新颖的事物联系等,都可以起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作用。这条原则要求教师博览群书,关心社会,收集科技信息,跟踪教育动态,具备甘愿为教育事业奉献的精神。

二、优化措施

1.分析学生起点

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的认知前提、情感特征是进一步学习的先决条件。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起点能力(指学生在接受新的学习任务之前,原有知识技能的准备)同智力相比,对新的学习起更大的决定性作用。因此,无论教学过程的设计,还是教学内容的取舍都应该以学生起点为依据。教师可通过诊断测试,平时作业批改、提问、观察等方式来确定学生的起点能力。

2.了解相关学科知识

翻阅或自学相关学科教材,求教于相关学科教师,是了解相关学科知识的有效方法。只有对相关知识有所了解,教师才能在教学中灵活地将本学科知识与其他知识融会贯通。这样,可以使学生领悟到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多角度看问题的思维品质,并使学生跳出纯学科的范围,享受知识融合的乐趣;还可以使学生认识到学科的相互促进关系。

3.确定关键内容

关键内容指重点和难点内容。所谓重点内容,就是某一学科、某一单元、某一课堂的最基本、最主要、最本质的内容(这是由学科本身的性质所决定的)以及与医学知识联系较紧密、运用较频繁的内容(这涉及专业的培养目标)。所谓难点内容,就是学生难以理解、把握不了实质、认识模糊、容易与类似知识引起混淆的内容。

重点内容的确定,对科班出身、年资较长的教师来说,应该是较轻松的事情。对重点内容的教学,教师关注的主要问题是如何以有效的方式,在讲授时、指导学生阅读时、检测时、练习时,甚至在下一次课的提问时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这些内容上。难点内容的确定,需要在分析学科内容特点的基础上,深入地了解学生中存在的问题。教师觉得很好懂的内容,对学生来说可能一点也不好懂。因此,教师在教学之前,应该分析某一内容为什么不好懂,摸清学生已知的、熟悉的、可接受的东西是什么,从而研究如何把所要教学的内容精心编排,以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呈现。

4.渗透科学方法

科学研究中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方法论内容。关于科学方法的内容,由于受教材编写体例和篇幅等因素的局限,难以在教材中有充分的体现,有些教材在这方面更显不足。而科学方法比学科知识具有更广泛的迁移性。一种科学方法的掌握,不仅有助于学生对某类知识的理解,而且可以在不断的强化中内化为一种思维方式,持久地影响人的思维。

教师对科学方法的讲授,宜结合教材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这样可以使学生感受到科学方法不是空中楼阁,它诞生于科学研究之中,又服务于科学研究和人类思维。科学方法不是科学家的专用品,在人们学习时,处理事情时,它同样是行之有效的。

科学方法的讲授不可能,也没有必要结合每一个知识点。教师要找准便于渗透科学方法的知识点,然后以知识点为中心,结合科学史,结合前后教材、学科的有关内容,甚至结合其他学科和日常事务的处理,纵横论述。例如,在学习物理学中的“质点”概念时,可讲授理想模型方法。理想模型方法就是用理想模型代替实际客体的方法,它的意义在于可使解决问题大为简化。质点是理想模型之一,当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考虑问题的影响很小时,可将实际物体视为质点。

5.精选、设计习题

做练习是陈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的必要环节。但低水平的、重复性的大量习题,不仅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同时也会影响陈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精心设计的习题,可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训练其创新能力。

选择习题的来源有教学参考书、教学专业报刊、有关书籍等。选择的习题应该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有利于思维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设计习题是一件工作量更大、难度更高的工作,可以将典型题进行适当的改造,也可以为达到某一目的独立设计。设计的习题,其答案可以是有确定解的,也可以是无确定解的开放型的。这类习题常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例如,在学习化学中的卤离子性质后,可提出如下问题:3个失去标签的试剂瓶,分别盛有NaCl、NaBr、KI溶液,试设计出签别它们的方法。

6.介绍学科历史

以史为鉴,人们将少走弯路;以史为镜,人们会产生追求科学的冲动,折服于科学家献身科学的人格魅力,欣赏科学研究的内在美;认识科学研究的方法;享受人类智慧的快乐;也有助于揭开科学研究的神秘面纱,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在日常的教学安排中,没有进行科学史讲座的时间,况且考虑到课堂教学内容的整体优化,也不宜让科学史的介绍占据过多时间,以免冲淡教学主题。因此,结合教学内容及时地作针对性的、简明扼要的讲述,应该是合理的选择。如在元素概念的教学中,教师可扼要介绍:出生于爱尔兰的波义耳,由于对化学研究的卓越贡献,在1680年被选为皇家学会主席。那年他53岁,可以说到了享受科学研究给他带来荣耀的年龄。但是,他不重视贵族头衔,规避一般事务,执著于科学,在平静和高尚的研究中度过了余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