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学内容的设计

教学内容的设计

时间:2022-03-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学内容设计包括教学内容的选择、组织,不同知识类型、不同课型的设计。要能够让学生接受,还要照顾学科教学内容的发展性原则。前苏联教育心理家提出“最近发展区”教学心理概念。维果茨基的这一理论在教育教学心理理论上产生重大的影响。(三)多功能性原则教学内容的多功能性指同一教学内容可以达到多种教学目的。
教学内容的设计_外语教学心理学

第三节 教学内容的设计

在教学设计上,教学内容的设计也是一个重要部分。教学内容设计包括教学内容的选择、组织,不同知识类型、不同课型的设计。了解和认识教学内容设计有关的理论知识及方法技术,对教学管理者,教材编写者,还有对课程教学的外语教师都是必要的,这些知识对宏观的教学(教学管理)和微观的教学都具有指导意义。

一、教学内容选择的原则

为了使教学更好地达到教育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选择是一个重要的环节。这个环节没有处理好,会影响整个教学行为过程的优化,在这方面,我们应遵循以下的几个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是教材选择至关重要的原则。科学性原则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指所要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本身必须是正确无误的,我们不能让学生接受一些不正确、错误的知识,否则教学的有效性便失去了前提基础;另一方面是指教学内容的组织的科学性问题,就是不能够随意地把要传授的知识拼凑在一起,而是要按教学心理规律及知识掌握有关的规律把教学内容科学有效地组织起来,以便更好地满足知识教学的需要。

(二)可接受性与发展性相结合原则

教学内容的可接受性,指的是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和知识技能的教学要让学生能够接受,适合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和背景知识水平。根据发展心理学,个体在不同年龄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心理特征和思维发展水平。皮亚杰将学前、小学、中学三个年龄阶段的儿童思维发展分成前运算、具体运算和形式运算三种水平。

要能够让学生接受,还要照顾学科教学内容的发展性原则。发展性原则指两方面的问题:(1)满足学科知识技能的未来发展需要,例如,在外语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总是停留在较低的外语知识教学和较低的外语言语技能的教学上,那么,学生虽然能够接受,但不能够达到未来良好的外语知识学习水平的要求。(2)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这一点,在素质教育正日益取代应试教育的今天尤显重要。

发展性原则体现在教学内容上就是既要促进学生的知识增长,又要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智力发展又集中体现在以创新思维为核心的创造性思维品质上。

发展性原则也是符合“最近发展区”教学心理理论的。前苏联教育心理家提出“最近发展区”教学心理概念。“最近发展区”指的是在个体已经取得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可能达到的心理水平之间具有一定的间距。该理论认为,一个个体已经取得的或已经达到的心理水平并不意味着是该个体能够达到的最好或最高心理发展水平,或者只能达到这样的水平,而是在改变外界环境的情况下,这里主要指通过一定教育教学手段,可以使个体的心理发展水平达到一个更高的发展水平。换言之,可以通过一定的教学手段,个体心理发生水平具有向前推进的可能性。教育教学的目的就是促进把这种可能性变成现实。维果茨基的这一理论在教育教学心理理论上产生重大的影响。

(三)多功能性原则

教学内容的多功能性指同一教学内容可以达到多种教学目的。在安排外语教学题材时,注重把一些代表西方社会先进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或先进文化的东西引入教学内容。这样,学生在学习外语知识的时候,也培养了他们的高尚的情操,进行了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于是单一的外语语言学习就具有了多方面的教育教学功能。

二、教学内容的组织

(一)教学内容的组织原则

根据教学心理学理论,教材内容的科学合理的组织,主要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1.知识序和认知序相结合的原则

知识序主要指的是一门知识的书面呈现方式。知识序不同于认知序。知识序相对而言是静止的,平面的,单向的或机械的。一门学科知识的知识序受制于该门知识内在的固有的逻辑联系,也受制于惯常的人们处理该门知识的总的思维定势,同时还受制于特定的知识编写者本身对该门知识的把握水平及处理方式。不同的教学内容编写者在编写同一门知识时会出现不同的处理方式,因而,一门学科知识可能具有不同的知识序。

知识的认知序指的是一门学科知识在个体大脑中的认知处理方式,知识的认知序相对而言是立体的,动态的,网络化的。知识序具有相对严密的逻辑性,而认知序则不一定逻辑严密。当然,知识序与认知序又是在很多方面相互联系的,共通的。因为知识序毕竟是人类认知的产物,在一定程度上是认知序的外在反映,因此,教学内容的组织就是要找到知识序与认知序的最佳的切合点,把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认知结构很好结合起来,这样才有利于学习者快速有效地理解和记忆所学的知识。

遵循知识序与认知序结合原则组织教材,通常的做法有:[8]

(1)以学生思维发展的年龄特征起点来组织教学内容。一定年龄阶段都具有他们不同的认知处理特征。低年级学生(如小学生和初中生)总的来讲是通过直接的经验来学习,而高中生、大学生则更多地趋向以语义逻辑的方式来了解知识。所以,在外语教学内容的组织上,低年级学生应多采用生动形象的知识素材以及与生活经验直接相关的方式组织教学内容,而高年级学生的教材则可直接采用由抽象的概念到概念,规则到规则的方式进行组织。

(2)从简到繁,有近到远,由具体到抽象,由简单技能到复杂技能来组织教学内容。

(3)以智力活动形成阶段来组织教学内容。前苏联教育心理学家维果茨基、列昂节夫、鲁利亚提出了智力技能的形成是由外部的、物质的、展开的方式,向内部的、心理的、简约压缩的方式进行“内化”的结果,并且还提出了知识“内化”的几个阶段。语言在内化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实际上,“内化”理论最初就是在研究人的语言的产生和发展这一课题时提出的,其本身就是一种语言学习理论。因此,在外语语言教学内容的组织上,根据语言以扩展的或外部的语言形式向内部的简约的语言处理形式转化的规律组织外语教学内容,正是一种有利于语言学习的方式。

(4)以旧中有新,新中有旧来组织教学内容,符合认知编码规律。新旧知识间建立和生成广泛的联系,新知识在旧知识中建立起了“固着点”容易被同化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

2.网络化原则

网络化指知识与知识之间的立体的纵横交错的联系。书本知识通常是以页码为序的单向布局,假如人的大脑也这样处理信息,势必影响处理速度。要在记忆中搜索一条知识信息的话,就必须从先到后地逐个检索所有的信息,一直找到需要的信息为止。显然,这种方式不利于知识的大量的学习,也不利于知识的回忆或检索。

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大脑处理信息是以网络方式进行的,或者是一种立体的处理方式进行的。知识之间有横的、纵的、多重的联系,因此,教材内容按网络化的方式进行组织,就缩短了书本知识与认知处理的距离,易于学习。

在外语教学中,外语语法知识是被分成众多项目被分别编写和组织到教材之中的,如时态、语态、句型、句子结构等等,但外语学习者在进行语言应用时并不是一项一项地进行处理的。例如,在进行外语口语交流时或在进行写作时,尽管外语口语和写作都要涉及语法知识的诸多项目,但并不是都把这些项目进行逐项的检索,那样的话,语言的运用就会变得非常的耗时或低效。实际上这种处理就是一种立体的网络化的处理。外语知识教学内容的网络化组织便于学习者系统地、融会贯通地、灵活自如地掌握和使用外语。

3.最优化原则

最优化指通过教学内容的合理、最佳的组织,学生能在最短的学习时间内,获得最佳的效果。

教学内容的组织受制于多方因素,如学科教学内容特点,教学目标,学生的初始水平(水平发展,知识背景,文化背景等)以及教学内容组织者自身的因素(学科知识水平,教育教学心理学水平)等。在其他几个因素被视为不变量或固定因素的话,教学内容的组织就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这就要求教材内容组织者不仅要具备相应的扎实的学科知识功底,还要具有较高的教学心理学及专业教学心理学的理论知识水平,才能达到对学科知识的组织的总揽性的驾御。根据系统论“整体大于各部分之和”的观点,各部分最优化并非就能达到整体最优,还需要对各个部分进行最佳的统筹组织和安排。

(二)教学内容组织方式

1.螺旋式组织

在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倡导美国的课程改革,对教材的组织提出了有别于传统的直线式和圆周式组织的观点——螺旋式组织。

布鲁纳认为任何学科的基本原理都能够按照某种正确的方式教给任何年龄阶段的任何儿童。课程建设应该围绕着社会公认的值得它的成员不断关心的那些重大问题、原理和价值,以螺旋式上升展开的方式设置课程。随着儿童认知的发展进入更高一级阶段,课程编制也越来越深广。这就是他所提出的“螺旋课程”的含义。

他提出的儿童智慧发展的三种水平(表演式再现表象,印象式再现现象,象征式再现表象)是螺旋组织教材的基本原理。据此他认为:第一螺旋是动作式认知的维度;第二螺旋式是图像式认知的维度,第三螺旋式为符号认知的维度。换句话说,所有的知识都可以按照人的认知发展规律的这三个纬度进行组织,而可以让不同年龄心理发展阶段的学生学习。螺旋式组织保留了直线式组织的知识深度连续的梯级上升形式,也融会了圆周式由同心圆一圈一圈地扩散、加宽的心理建构组织,使教学内容的组织成为有深度、有广度的动态结构。螺旋式组织在组织学科知识时,既要保证与先前知识有所重叠,又要保证在知识的复杂性上有稳定的逐步发展,是一种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的归纳式学习。

外语教学中,外语教学内容是有足够的理由按照螺旋方式进行组织和呈示的。当前,外语教学跨越学龄前的幼儿,到小学、中学,直到大学生、研究生等各个不同学龄层次。各个年龄段的学生都是可以学好英语的,也就是说,外语语言具有各个学龄层次的可学性。其教学心理根据就是布卢纳的螺旋式教学内容组织思想:(1)从外语知识角度来看,外语知识可以按不同认知层次纬度即动作的、形象的和符号的来对教学内容进行组织、编写和课堂呈示,以此来适应不同学龄层次学生的认知方式,让她们都能够接受。(2)从认知角度来看,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及现代认知心理学观点表明,儿童在一定的年龄阶段都有一个动态平衡的认知结构。这个认知结构是在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下,也即主要在学习条件下通过同化和顺应的形式不断地进行组织和重新组织达到新的平衡,因此,外语学习者在学习外语过程中所获得的外语语言认知结构从一种状态演化到另一种状态是自然的认知规律,只要外语知识按相应的认知维度进行编码,学生就能够接受。

个体的认知结构是动态的,扩展的,具有生成性的,只要把新知识与旧知识联系起来,就可以把新知识纳入或包容到原有的认知结构当中。还有,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知识是按三种方式,即动作、形象、符号进行编码的。螺旋式的知识编码和组织保证了知识在不同知识层次、不同年龄阶段的学习的可能性。以英语语法知识中的时态为例,时态就只有那么三种,即现在、过去和将来,可是,这三种语法知识在小学、中学、大学的英语学习中都涉及到,或者说都在学,且都是可以被学习者接受的,不同的只是在知识和应用的深度和广度方面的不一样。这就说明了螺旋式的教学内容组织方式是同样可以被应用到外语教材的编写以及课堂外语知识的组织和教学的。

2.累积式的层级组织

教学内容的累积式层级组织的理论基础是加涅的学习分类理论。加涅将人的学习分为八类: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连锁学习、言语连

① 张大均. 教学心理学.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第112~113页

结学习、多重辨别学习、概念学习、原理的学习、问题解决的学习。这八类学习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层次系统,前一级的学习是后一级学习的基础和先决条件,后一级的学习是前一级学习的扩展。各层次之间具有累积的性质。

基于这种学习理论,人们主张教学内容的组织也按照这种累积层级的方式进行组织。这种组织方式注重知识、学习的累积层级特性,在组织新内容时充分分析其下属知识、技能和知识的程序性组织。把握这种思想,对教材的编写以及实际教学都是有指导作用的。累积式的层级组织为外语教学内容的组织提供了一个方向的参考,但不足的是,外语语言的教学分为知识教学和技能教学两个部分,从总的来看,确定存在一个累积式的层级问题,然而,要把外语教学内容严格按累积的8个层级来划分,却是不容易操作的。尽管如此,该观点仍可在一定程度上值得外语教学教材编写者和外语教师借鉴,其观点为外语教材编写和外语知识的课堂组织教学提供了其相应的应用空间。

3.渐进分化与综合贯通式组织

渐进分化与综合贯通式教学内容组织的理论基础源自奥苏贝尔的认知结构同化的学习理论。渐进分化指的是按知识本身的概括性和包容性的顺序呈现教材。先呈现每一学科的最基本的或概括性强的知识,然后逐渐向具体和特殊的知识分化。通过这种方式组织起来的知识,就形成了一个具有明显的在概括上处于不同上下位关系序列的知识结构。综合贯通则指的是处于不同上下位关系序列的知识结构间的联系和沟通,通过综合贯通的知识组织,使认知结构中的知识联系不仅有逻辑上的上下位间的,还有跨越上下位关系序列之间的知识联系,从而使学习者的知识更加结构化、网络化,所获得的知识更加牢固。[9]

以上三种教学内容组织方式各有其特点,它们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它们都是建立在人类的认知规律基础上的,只是它们所依据的认知规律的侧重点有所不同。螺旋式组织符合个体的认知发展规律及人类认知处理的动作、形象、符号编码的多维化;累积式的层级组织则要倾向于认知过程中知识和技能的累积性和程序性;渐进分化与综合贯通式组织则是与人类获得认知意识和认知深化的自然次序相符合。它同样与人脑中表征、组织和贮存这些知识的方式相一致(奥苏贝尔)。

这三种教学内容组织方式都可应用于外语教学内容的组织。相比较而言,渐进分化与综合贯通式组织更适合外语教学内容的组织。首先,外语知识从概括性和一般性向具体性和特殊性分化的结果,就是直接地与实际的外语语用相连接,因为外语的教学本身就包含知识教学和技能教学两个部分。外语知识渐进分化的末端就是外语知识变成了人们语用中的外语语句或词汇,而人们在语言交际中所使用的正好就是具体的外语语句和外语词汇,因此,按照渐进分化与综合贯通式方式组织外语教学内容可以正好满足外语教学的知识教学和技能教学的需要,符合外语教学的学科教学特点(如图8-1所示)。

img36

图8-1 外语知识和技能的分化与结合模型

可见,渐进分化的外语教学内容组织方式可直接起到将外语知识的教学与外语技能教学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作用。在外语语言这一门具体学科的教学上,外语知识与外语言语技能的教学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对大多数外语学习者而言,外语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语言的实际运用,而不仅仅是外语知识的获得。

实际外语教学包括多方面的内容,有词汇教学、语法教学、外语文化背景知识的教学、阅读教学,口语教学等等,但从教学的最终目的而言,即外语的运用而言,这些各个方面的教学只有一个目的,它们全都服务于外语语言的实际运用。而在外语运用中,这些方方面面的内容都会涉及,因此,外语教学内容实质上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正因为如此,外语教学内容就需要横向的和跨上下位关系序列的联系和衔接。综合贯通式的教学内容组织正好能发挥这个作用。例如,在英语语法的时态教学中,时态的教学按英语知识的纵向分化,应是英语语法下面的句法的子内容,但是,时态又是涉及词汇中的动词变化,因而,时态又涉及词法知识;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时态的教学又离不开以实例为依托,实例包括词汇及语句,而实例又常常要进行语用练习,如听、说、读、写等,因而,又涉及外语的言语技能方面的教学,可见外语教学内容是一个纵横交错的整体(如图8-2所示)。在外语教学内容的组织上,无论是教材内容组织或是课堂上的教学内容的组织,也同样适合于采用渐进分化与综合贯通式的组织方式。可以这么说,采用渐进分化与综合贯通式的组织方式是外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教学在其知识的内部结构本质上以及教学目的上的需要。

img37

图8-2 外语教学内容(知识、技能)的构成模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