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育儒学观对认知思维模式的影响

教育儒学观对认知思维模式的影响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中庸的基础上,早期儒学思想兼容了春秋时代的“公羊学”论,形成了后来的“儒学八派”。教育的功用在于改变不良秉性,要针对性地进行礼、义的教育。坚持以儒学思想作为统一诸子百家学术思想的准绳,认为加强纲常教育,对民众进行道德教化是社会的必然。教育儒学观念是传统教育伦理价值观的核心理念。迄今,我们的教学认知模式依然传承着以儒学为根基的传统理念,大都以儒学文化为主构成了认知价值判断和文化价值观。

3.教育儒学观对认知思维模式的影响

(1)国学教育的兴起

近几年来,国内许多小学、中学、大学都在关注着儒学文化的教育价值,在校本课程研究与开发中陆续推出了一门新的课程:国学教育。一些学校在讲授“国学”,一些学校开设了“经史精诵”课程,有关教育部门向中小学生推荐的读物《新三字经》则更多地承载了民族文化的儒学思想。一种尊重民族文化传统、倡导对历史文化优秀思想的继承、在新时期社会文化背景中的“读经”,通过新课程实践而悄然兴起。

发展了2000多年的中国儒家教育思想,与中国传统教育结下了不解之缘。如何做人、做学问,怎样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关于君与臣、父与子、夫与妇的纲常伦理,关于忠、孝、仁、义、礼的“五常”,关于温、良、恭、俭、让的儒家道德风范,逐渐形成了一种根深蒂固的文化思想体系,植根于千百年来的教育之中。

这是历史文化积淀在现实价值选择中的集中反映,它影响到教学认知的价值观与实践方式的未来取向。

(2)儒学思想渊源

儒学思想起源于孔子的教育思想。《论语·雍也》提出:“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认为“仁”是人际交往的核心,“礼”是社会运行的准则。做人者先要仁,要“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官者要以德为政,身正令行。无论是做人或是为官,其言行都应该力求“中庸”,保持中正、为人为事不偏向极端,是人的常道,是自然与社会运行的根本法则。在中庸的基础上,早期儒学思想兼容了春秋时代的“公羊学”论,形成了后来的“儒学八派”。

儒家后学的不断发展,出现了孟子的“性善论”。千年流传而成诵的“人之初,性本善”,就是人本教育、人文教育的原论之一。“仁义礼智”为每一个人生来固有,“人皆可成为尧舜”,教育的功能在于维护人的优良秉性,革除后天的染疾,可以选择环境而三迁。提倡“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友朋有信”的伦理道德,“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为人、为官的境界,一切教育、统治的措施,都应该从仁的角度来实施。

与孟子理论相对立,战国末期的思想家荀况提出了“性恶论”,人之初,性本恶,认为“人之性恶,生而有之”,贪利、好色、物欲、嫉妒、勾心斗角、道听途说等恶习,是人的秉性。教育的功用在于改变不良秉性,要针对性地进行礼、义的教育。“惟有制礼、义而分之……养人之欲,给人以求,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使人的言语和行为受到制约,向良好方面发展。人之所以表现出恭敬、谦让的好行为,全在于后天的“革除”、“斧正”教育使然。荀况进一步发展了儒学思想,把儒学区分为三个等级:儒俗、儒雅、大儒。其中的儒俗,是一般人都应该具有的,也比较容易实现;要达到儒雅,则不大容易,需要特别的教育;能够达到大儒,就是做学问的至高境界。

西汉时期的教育家董仲舒为适应当时政治统一和社会进步的需要,提出了“天人合一”、“教化”与“德教”关系等论断。坚持以儒学思想作为统一诸子百家学术思想的准绳,认为加强纲常教育,对民众进行道德教化是社会的必然。“养士之大,莫过于太学”,即是说,“德教”是成为“贤士”的必经之路,是为官的基本教化和养成。

北宋的程颐程颢以及南宋时期的朱熹,集濂学、关学、洛学之大成,认为“理”是先天地而生成,是宇宙万物的本源,建构了著名的“程朱理学”思想体系。认为教育的作用是“存天理,遏人欲”,是“复性”与“尽心”的结合。通过教育,要改变人先天俱来的“气质之偏”,消除人在后天形成的过分物欲和私欲,恢复“天地之性”,达到“道心常为一身之主,而人心每听命焉”的境界。

明代学者王守仁提出的“阳明心学”,与朱熹的理学背道而驰,构成了儒学上的另一分支。提出了“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的论说,从尊重儒家、维护社会制度和社会道德规范的角度,对“天理”、“人欲”等关系进行了论述。“为学”的教育要独立思考,在理性认识上注重“思惟省察”,要与实际相合的“着实躬行”,从不同的侧面丰富了儒学思想体系。

清代的康有为以及民国时期的梁漱溟、冯友兰等儒学大师,受到西方自然科学和人文思想的影响,在认识上逐渐趋向于中西合璧,既认同西方认识体系中的冒险、竞争、挑战的意识成分,接纳自然科学领域的新知识,又继承了传统儒学中的中庸、天理、伦理的观念,使儒学思想迎合当时社会的需要,不断更新。

(3)古为今用的思考

教育儒学观念是传统教育伦理价值观的核心理念。以国家政治意识形态的需要为设计前提,提倡以德育为本,以修身养性为基本内容,讲究师道尊严,倡导自省学习。其终极目的是在教化人们为群体服务,献身于现实政治,表现为重社会轻个体,重精神轻物质。

改革开放的时代精神之一是提倡竞争,倾向于生存更新过程中的优胜出、劣淘汰,以此作为一条社会存在的显规则。在今天时代变革的潮流里,社会意识形态、教育思潮,尤其是教育价值观念等逐渐走向中西合璧。在这一背景下,我们更应该看到,教学是一种有水准的文化,教学认知更是一种深层次、高品位的文化,其科学性、人文性就决定了自身结构、实践方式、价值尺度应该有更新的内容,有与时代思潮和当今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相适应的改变。

我们应该回过头去审视传统的教学认知模式,包括思想意识、哲学理念、价值观、策略方式,也包括考试、评价。继承是无条件的,批判只能是继承性的批判,整理扬弃,发展出新。

这就是儒学思想古为今用在教学认知的文化价值追寻上的深层思考。

课例分析:卖皮鞋的故事。

在实验教材《诚信立人之本》一课里,记叙了这么一个情节:某人到一家皮鞋商店里买一双皮鞋。在开始的时间里,买卖双方的生意做得艰难。作为顾客,他拿着皮鞋左端详、右端详,总觉得皮鞋质量加工有问题,不放心,怀疑皮质是假的。花费了很长时间,心理经历了“真”与“假”的折磨,终于决定要购买下来,可以付钱了。

在接下来的交易时间里,双方的生意依然做得很艰难。老板接过钞票,左端详、右端详,不大相信站在对面的顾客,总觉得钱有问题,怀疑是假钞。同样费了许多工夫,最后,决定收钱了。

在现实之中,我们每一个人都在经营,出售与购买构成了我们经营的生活。是责怪顾客过于挑剔?还是埋怨老板太小心眼?——都是,又都不是。

然而,我们就生活在这样的氛围里。

迄今,我们的教学认知模式依然传承着以儒学为根基的传统理念,大都以儒学文化为主构成了认知价值判断和文化价值观。在坚持改革开放、推陈出新的现实中,教学认知模式还需要承受多元文化,尤其是西方文化的价值体系的冲击,取优、取长,形成自己多维的教学价值观。

新课程倡导的主动、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不是对传统教学的简单否定,而更多的是继承、扬弃、发展。多年来,我们的中小学在教学认知模式方面积淀下来了大量的、厚重的经验成果。例如在教学过程方面:重视知识结构体系的教学,倡导启发式、讲练式、辅导教学等,学生的基础知识牢固,知识基本功扎实;重视学习能力培养训练,学生的学习能力尤其是逻辑思维、识记的量和质等堪称一流;在学习认知策略、认知反映速度等方面的培养有独到之处。

在我们学习借鉴国外教育认知理念的同时,国外却更加认同“中国产”的认知理念、认知方式和成果。

在国际教育的视野里,从和平发展与教育和素质教育观的视角来审视,科学人文主义已经为现代教学认知体系所接受,相反的争论势必会逐渐减弱。西方认知体系向中国儒学思想的靠近,已经形成气候,反映在认知领域里,教学认知又是一个中西方文化的聚焦点。从历史积淀到现实取向,从西方意识到东方文化,以哲学的思维触角,看待自然与社会客观规律,强调“道法自然”,回归自然,“天人合一”,走向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实现“人的本位”与“自然本位”的结合。

这些,作为当今社会背景下的一个思潮,正在不断地扩展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