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学与大学政治理论课的衔接探讨

中学与大学政治理论课的衔接探讨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公共课通常是体育课、外语课与政治理论课。大学生对政治理论课不感兴趣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认为大学与中学的政治理论课内容重复,课程设置不合理,没有新意。

中学与大学政治理论课的衔接探讨

宋建平

多年来,高校政治理论课在贯彻马克思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中取得了显著成绩,在培养人才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我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形势风云变幻、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的趋势日益发展,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对外开放的步伐进一步加快,各种思潮纷纷涌入我国。同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我国社会生活发生着深刻变化,社会转型期的深层次矛盾日益显露,经济成分、就业方式等多样化的存在,使人们的价值取向日趋多元。这种变化反映到青年人集中的高校中来,反映到作为意识形态的政治理论课学科中来,使高校政治理论课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这对我们如何更好地进行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实际情况是,政治理论课的现实形象与我们的期望形象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是美誉度低、评价不高。从总体情况看,处于“三不太满意”状态,即领导不太满意、学生不太满意、教师自己也不太满意。

这种现状的形成有多种原因,限于篇幅的关系,本文不作全面的分析,仅就中学与大学在政治理论课教学方面的一些问题作一探讨,以进一步提高我们的“思政课”教学质量。

实事求是地讲,相对于其他课程而言,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最不重视的课程之一。大学的课程可分为几类:公共课、基础课与专业课。基础课与专业课是以后学生就业与发展的资本,在校大学生都很清楚,上大学除了一张文凭外,以后能在社会上立足的就是专业知识,专业知识是以后进入社会参与竞争所必备的工具,没有专业知识就无法在市场竞争中取胜。专业知识的重要性使学生对此类课程高度重视,即使不感兴趣,迫于生存压力也会努力去学、去掌握。公共课通常是体育课、外语课与政治理论课。体育课具有健身并带有某种游戏的特点,在紧张的脑力学习间隙去进行体育锻炼,也是一件轻松的事情,所以一般说来,学生对体育课并不反感,而且往往还很乐意参与。而外语课的重要性无可置疑,在改革开放的年代,外语是重要的工具,吸收国外的科学技术、进步的文化与外国人打交道,都离不开外语。不要说外资企业的招聘要求应聘者熟练地掌握一门以上的外语,就是一般的企事业招聘对应聘者也有起码的外语要求。这种外部条件的要求使大学生们对外语课高度重视。结果,所有课都很重要,唯独“思政课”的重要性只停留在口头上和有关领导方面的文件里,这就是现实状况。

除了上述现实原因以外,如果我们从中学与大学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面进行分析,也会发现不少问题。

大学生对政治理论课不感兴趣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认为大学与中学的政治理论课内容重复,课程设置不合理,没有新意。学生普遍反映,对于政治理论课,给他们的感觉,就是高中学过似曾相识,不愿再听了,如“毛泽东思想概论”,就是“中国近现代史”的翻版,内容大家都知道。再如哲学部分,从初二就开始学生产力、生产关系,高三的文科又学,会考还学,到了大学再一次学,虽然说大学的理论性加强了,但学生们总感到大同小异,没有新鲜感,激发不起兴趣。从小学到高中,再到大学,一直讲这些内容,学生就很容易产生一种逆反心理。结果就是:在中学阶段,政治理论课几乎所有的概念与问题都涉及,但都没有讲透,成了不折不扣的“夹生饭”。而中学政治课的“夹生饭”最后要大学的“思政课”教师来消化,但大学教师由于课时数的限制,只能再次造成“夹生饭”。比如,新教材中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包括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三个组成部分,即哲学、政治经济学与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的这三个组成部分内容十分丰富,以前一个学期48学时讲其中的一个部分尚且感到时间不够用,而现在只有以前的1/3时间,要把这三部分讲完、讲好,使大学“思政课”教师深感为难。如果要达到把理论讲清楚的目的,一是时间根本不够,二是如果照本宣科,讲条条杠杠,学生根本就不爱听,但不讲书本理论又不符合有关部门对该课程的要求。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比较可行的方法就是首先要从教材内容上进行改进。现在中学有政治课,大学有“思政课”。从有关教育部门设置这些课程的初衷来看,中学是普及阶段,大学是提高阶段。先通过中学教育,让中学生受到一定的思想政治理论的教育,基本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与世界观;到大学之后,再通过进一步的教育与启发,使大学生不仅懂得中国的近现代史、法律基础,全面提高自己的道德素养,而且能掌握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去分析与解决今后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然而,在实际教育中,无论是中学生还是大学生,因为他们的学习重点都是自己的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对政治理论类的课程不可能去花费很多的精力,像学专业一样地去进行思考。因此当一些类似概念、名词、理论观点重复出现时,学生往往不会深入地去思考它们之间的区别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在本能上会产生一种厌倦感。有了这种厌倦感,就不可能对“思政课”有多大兴趣,这就给大学此类课程的教学增加了难度。

这个问题的解决,可以从教材设置方面着手。从中学方面来看,由于大学扩大招生,现在的中学生上大学的比例大幅提高。针对这种情况,可以把中学的政治理论课教材分为两种,一种是针对今后可能成为大学生的部分中学生,另一种是以后基本不准备进入大学或不可能进入大学的部分学生。对于前者来说,在政治理论课的设置上,把大学思想政治理论中的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部分放到中学阶段,通过教学,让学生初步掌握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懂得一些法律基础知识。而中国近现代史、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则可放到大学教授。或者也可以把中国近现代史与毛泽东思想部分内容放到中学阶段。这样就可以避免一种教材教学内容上的重复性。在中学阶段把思想道德、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与毛泽东思想内容讲深讲透,在大学阶段把邓小平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理论部分内容讲深讲透,避免“夹生饭”的出现。这实际上也符合大学生与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大学生的思维发展程度更高一些,学的理论也可以深一些。而对于那部分不准备上大学的学生,可以把上述思想道德、法律基础与理论部分的内容合在一起,进行一种普及性的教学,不求深度,但求基本掌握即可。可以设想,如果按照这种思路进行教材内容的编排,其效果可以好于现在的教学体系。

大学生对政治理论课不感兴趣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教学方式单调枯燥,平时在课堂上一味地说教灌输,期末背概念考试。结果是:不仅工科院校学生对政治理论课不感兴趣,文科学生、研究生亦是如此。在高校,普遍的现象就是教师上课满堂灌,学生课上干私活。平时学生人到课堂心不到,课后也不思复习,临考试前,让教师划出个重点范围,临时抱佛脚,应付一下了事。这种现象的出现,既与教材内容重复有关,又与教学手段单一不无关系。

在这方面,高校完全可以避免中学政治课教学中易出现的问题。无论是高校的“思政课”教学,还是中学的政治课教学,从大的方面来说,都是为了培育“四有”新人,但从实际操作来看,教学的重点与培养的目标并不一样。中学进行政治课教学,除了教育部的要求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高考的需要。中学文科班的学生学习政治课,主要是为了能够在高考中拿高分,以便顺利地考入大学。这样在教学中,除了基本理论掌握,相当多的精力是放在猜题与死记硬背上,对理论的思考与思维方法的训练是有欠缺的。因为政治课不仅必考,而且考分的落差很大,掌握得好,就有可能取得高分,否则就会拖高考的后腿。而要取得高分,从概念到概念,死记硬背必不可少的,这也是中学教师与学生的无奈之举,因此不求甚解就成了一种普遍现象。

而高校则不同,在校的大学生除了部分人考研之外,大部分需要就业,进入社会,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力军。十几年的学校生活,所受的教育与即将面临的社会之间必定会有一定的反差。如何认识社会、认识自我、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这些都是摆在大学生面前的重要课题。高校培养的学生,不能是弱不禁风的孩子。他们应该掌握现代科学知识与正确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人才,他们应该是能运用大学所学的知识服务于社会的一代新人。这就要求学生在校期间,不能仅对某些政治概念死记硬背,而要真正理解与准确把握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高校教师对学生的教学,更应该教给他们正确的思维方法,引导学生去思考问题,正确地看待各种社会现象,而不是一味地灌输。

另外,大学生与中学生相比,理解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更强,而且离社会更近,也更关注社会。因此,对大学生进行“思政课”教学完全可以采取不同于中学的方式。更多地采用启发的方式,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让他们用学到的理论去分析解剖各种问题,让他们共同参与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同时,大学的教学条件也优于中学,许多高校都具备了多媒体教学手段,课程教学中完全可以采取多样化的手段。教师可以根据需要放映一些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专题片,主题鲜明、贴近现实、形象生动,通过丰富生动的画面和翔实的资料给学生以直观印象,强化理论教学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教师也可以大小课程结合,如由教师出题或学生自由选题,组成若干小组制作PPT,然后由学生代表上讲台演讲。这种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他们会大量地查找资料,组织材料,形成主题演讲。事实表明,经过学生自己思考与教师单一的讲课相比,前者效果远好于后者。此外,考试的方式也应改革。现在普遍流行的是期末试卷考试方法。我认为,更好的方式是用论文写作取代考试,或者两者兼顾。在一门课程结束后,要求学生结合材料写论文,或者让学生走向社会,根据社会现实取材写作论文,字数不一定多,但一定要有自己的见解,并与所学理论相关,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规模的大小也是影响大学“思政课”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中学实行的是教学班教学,所以一般说来,其规模都不大,通常也就是三五十人。而现在高校的政治理论课大都是大班教学,少则上百人,多则500人,教学规模过大也直接影响了教学质量和效果。

大班教学可能出现这样几个问题:一是人数过多教师难以把握课堂纪律,出勤率不易控制,客观上为一部分学习不自觉的学生提供了逃课的条件;二是人数超多,如果教室音响条件不理想或教师的声音不够响亮的话,上课内容将难以传递到每个角落,学生会因此开小差或做私事,而教师往往也无法有效干预这种不利于教学的情况;三是人数过多更不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地组织课堂讨论;四是中国的高校通常都是全国性招生,每个教学班的学生都来自五湖四海,他们成长的条件、社会背景各不相同,有城市、农村之别,有发达地区与偏远山区之分,这使得这些学生无论在知识结构、认知能力、基本素质以及关注的社会重点问题上都有很大的差别。如果采取一刀切的方式教学,总会有一部分学生不会对教师讲授的内容产生共鸣。如果实行小班教学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种现象。

在一线教学的“思政课”教师普遍感到大班教学效果较差,都在不同场合反映过这个问题。但现实的情况是:无论“思政课”教师怎么反映,这个问题始终没能得到真正的解决,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有关部门对“思政课”建设的不重视,尽管党中央与教育部很重视,但落实到具体学校,“思政课”总是排在课程建设最后的。因此要提高高校的“思政课”教学质量,适度地缩小现行的教学班规模,使人数控制在50人上下,应该是一个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可行的操作方法。

综上所述,我们应努力寻找大学与中学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共性与个性,摸索各自的规律,采取切实措施来解决问题。相信通过上下各方的努力,“思政课”“三不太满意”的局面一定会有改变的那一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