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在调查中学政治

在调查中学政治

时间:2022-02-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政治课的一大特点就是与现实社会联系密切,为此,一些学校鼓励学生结合学习进行社会调查,效果不错。上海市凌桥中学顾艳琳同学,便是这一学习方法的一个受益者。

7.在调查中学政治

一、“多做调查”

政治课的一大特点就是与现实社会联系密切,为此,一些学校鼓励学生结合学习进行社会调查,效果不错。上海市凌桥中学顾艳琳同学,便是这一学习方法的一个受益者。

例如,政治课上,学生们听了老师讲的《珍惜劳动成果)的内容后,初步懂得了珍惜劳动成果的意义,便对珍惜劳动成果的现状进行了调查。

颐艳琳同学调查了学校食堂和其他场所的情况,发现自来水槽里每天有不少大米,原来这是同学们淘米时浪费的,日积月累数量非常惊人;学校废物桶里常常发现半只甚至整只白馒头;玻璃窗被打碎;课桌椅被损坏;雪白的墙上被踩上了脚印……通过调查,使她对老师讲授的珍惜劳动成果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我国现在还很穷,很落后,如果让这种不珍惜劳动成果的浪费情况继续下去,我们就难以从温饱走向小康。

政治课上学了党的基本路线一节内容,听老师讲解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的正确性和伟大意义,她又作了社会调查,调查了本村和自己家庭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全村没有一幢楼房,听奶奶说:“改革开放前,我们住的是又矮又暗的破平房,改革开放使我家和全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里家家造起了新楼房,现在是穿的新衣住的楼,彩电冰箱样样有,来了亲戚和朋友,冷盆热炒一台头”。通过调查,使顾艳琳同学亲身感受到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的正确性,也使她深刻认识到:现在要努力学习,长大后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把我们家乡建设得更美丽。

用调查法学习政治课使她尝到了甜头,大大提高了学习政治课的兴趣,并且提高了觉悟,有利于自己健康成长,使她把学到的政治知识与实际相结合,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

二、“三步九阶”答题法

如今文科高考总的趋势是由考知识向考能力转变,因此,要“完整、准确”地做题,就必须按一些要求去做。河北的张宏喜老师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一套“三步九阶做题法”。“三步”是指审题、答题、检查,每一步各含三阶,共为“九阶”。学生们普遍反映这种方法实用,具体,学得会,用得上。

张老师依序介绍了“三步九阶”法:第一步,是“审题”。“审题”的三阶是指全面理解题目、突出题目的中心、审清题义。

例如:有一年政治考题中有这样一道辨析题:“感觉的东西,不能马上理解它;理解了的东西,却能深刻地感觉它。”全面分析可知该题有两层,前面“感觉的东西”是指感性认识,后面“理解了的东西”是指理性认识。中心是说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特别是突出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更正确、更深刻、更可靠。包含的设问有:感觉的东西是指什么?理解了的东西是指什么?为什么感觉的东西不能马上理解它?为什么理解了的东西却能深刻地感觉它?感觉的东西和理解的东西的联系是什么?要求我们怎么办?

总之,审题是关键,不能全面正确地理解题目,就会产生“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错误。

第二步是“答题”。“答题”的三阶是指: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或知识、能力、觉悟分别是什么?或理论是什么?实际是什么?联系的结论是什么?

仍以辨析“感觉的东西,不能马上理解它;理解了的东西,却能深刻地感觉它”为例,答:“感觉的东西”是指感性认识,即对事物现象的认识。“理解了的东西”是指理性认识,即对事物本质的认识。“感觉的东西不能马上理解它”是因为:现象是指事物的外在联系,外在特征,它是个别的、多变的、易失的;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由感觉去把握。“理解了的东西却能深刻地感觉它”是因为:本质是事物的内在联系、内在特征,主要指事物的根本性质,它是一般的、相对稳定的;而且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只能靠人的理性思维去把握。特别是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更正确、更可靠、更深刻。因此,理解了的东西,就抓住了事物的本质,从而深刻地感觉它。

总之,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升华,二者是密不可分的。这要求我们占有大量的可靠的感性材料,并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和综合,从而透过现象抓住本质。

第三步是“检查”。“检查”的三阶是:是否辩证思考,是否抓住了本质,是否有实践证明或觉悟。

对上例的辩证思考就是既有分析又有综合,既看到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又看到了二者的联系。上例是否抓住了本质?考查的就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对立统一关系。上例是否有觉悟?该题说明了我们要透过现象抓住本质。

可见,检查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只有抓住上述三点,才能使答案尽量完整准确。

三、“标签法”

现在不少地方政治课考试已进行了改革。其中一个引人注目的变化就是改闭卷为开卷。然而,因为题目分布广泛,内容繁杂。尽管是开卷,一些学生仍然拿不了高分。考试时手忙脚乱,许多时间都花在往返翻书上。为此,上海市竹园中学史亮同学独创了“标签法”,效果很好。

针对政治课本如果一遍一遍地看,不仅要花费大量时间,而且考试时未必能一下子找到答案。怎么办呢?史亮同学一边想一边翻着政治书,无意中翻到目录这一页时,看到目录上海篇课文题目后都注有页数,方便翻阅。他从中得到启发:何不模仿目录,做一些标签,使他在考试时能迅速查到要找的内容呢?

于是史亮同学设计了一套完整的标签制作法:

(1)找些较厚的不易折断的纸,剪成长约两厘米宽约一厘米的纸条。

(2)在纸条长度偏右的一厘米处,根据课文内容写上2—4个字,用透明胶纸或双面胶纸将纸条的左边贴在相关页数的右上角,露出所写的字。

(3)露出书外的部分不能互相重合,要叉开,以便能看清标签上的字。

这样,简单的标签就做好了。开卷考试时看到题目,思考答案应该在哪一部分,就可以查露在书外的标签,立刻就能翻到所需内容,节省了大量的时间。

做标签只不过是政治复习的一种方法,要取得好的效果,还需要有一些相应的学习方法与之配合:①上课时要将老师讲的重要部分划出来;复习时,要在自己觉得重要的内容上标上记号。这样,考试时查到有关页数后就能一目了然地看到答案了,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②复习时,还必须认真地阅读课文,加深印象。考试时看到题目,才能迅速判断应从哪篇课文中找答案,就能立即查到。可以避免因不熟悉课文而浪费大量翻阅、查找的时间。

自从运用了标签法这一复习方法以后,考试时史亮同学完成开卷部分死题目的速度快多了,准确性也提高了,节省了不少时间,可以认真地去思考理解性题目,他的政治学科的考试成绩也从原来的七八十分提高到九十多分。“标签法”是他走向高分的桥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