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传统师德的基本内容

中国传统师德的基本内容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柳宗元根据自己的亲身体会,认为“诲人不倦”是教师道德的重要内容。热爱学生、关心学生,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也是中国古代师德观的重要内容。中国古代教育家讲严于律己,是因为他们认为教师的地位是崇高的,一言一行都为学生所效法,故教师必须对自己严格要求,严于律己,才能为人师表。

一、中国传统师德的基本内容

(一)不厌与不倦的统一

孔子认为教师首先应该具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论语》中多有涉及。如:“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论语·述而》)孔子本身就是“好古敏以求之”,“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五十以学《易》”。

董仲舒也特别强调“学而不厌”的重要性,“强勉学问,则闻见博而知益明;强勉行道,则德日起而大有功。”(《前汉书·董仲舒列传·对策一》)教师学习上刻苦努力,就会学识广博、智慧日益明达;道义上肯于努力,品德就会日益积累,取得极大的成绩。

柳宗元根据自己的亲身体会,认为“诲人不倦”是教师道德的重要内容。“若言道讲古穷文辞,有来问我者,吾岂尝嗔目闭口耶?”(《答严厚舆秀才论为师道书》)意即:若说讲道理和古代文辞,有来向我请教的,我是从来也没有过嗔目闭口的。

(二)言与行的统一

为人师者,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自是不争之辞。“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历来为众多学者所强调,是我国教师的优良传统。孔子要求教师事事处处都要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以自己的模范行动作学生的表率,他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又说:“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子路》)

扬雄更是明确指出:“师者,人之模范也。”(《法言·学行》)可谓一语中的。颜之推是南北朝时期重要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尤其注重以身作则。他认为:“夫风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是以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妇不顺矣。”(《颜氏家训·治家第五》)着重强调在上的人对在下的人的影响,对教师也同样适用。唐代大教育家韩愈也是深有体会,认为教师要“以身立教”,就是说教师必须率先垂范,身体力行,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

(三)教与爱的统一

热爱学生、关心学生,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也是中国古代师德观的重要内容。孔子对学生就极其热爱、全面关心,从政治思想、品德作风、学业才能,以及日常生活等方面无不关怀备至。他虽没有从理论上系统地论述师生关系,但却以实际行动为热爱学生树立了伟大榜样。

孟子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孟子·尽心上》作为人生一大乐事。他还特别提出“仁者爱人,有礼者恒敬人;爱人者恒爱之,敬人者恒敬之”的思想。荀子强调教师在热爱学生的同时,还应该对学生严格要求。如果教师出于对学生的真诚关心,学生就会感到教师的严格要求正是对自己高度负责的表现,特别是当学生学有所得,日后有所成就时,就会由衷地感激自己的老师。他指出:“水深而回,树落而粪本,弟子通利则思师。”(《荀子·致士》)荀子的这一思想是很深刻的,也很新颖。比较而言,孔孟和荀子可以说代表了教师的两种风格,孔孟是和善而可亲的教师,荀子则是威严而可敬的教师。

朱熹则对学校师生关系的不和谐提出了尖锐批评:“师生相见漠然如行路之人。”他发扬孔子以来热爱学生的精神,对学生充满深厚的感情,一日不讲学一日不快乐,“讲论经典,商略古今,率至夜半。虽疾病支离,至诸生问辩,则脱染沉荷之去体。”活生生一个可敬的教师形象。在他晚年被贬时,仍讲学不息。

中国古代教育家热爱学生的优良传统是建立在高度的自觉性之上,他们深深懂得这是搞好教育工作、提高教育教学效果的重要措施,所以能做到对学生热爱有加,形成了中国古代师德观上的一个优良传统。

(四)个别与整体的统一

孔子可以说是最早实行因材施教的教育家,朱熹说:“夫子教人,各因其材。”孔子实行因材施教注意到对学生特点的了解,从德才两个方面观察学生,不单看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而且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确定不同的教学内容和进度。与因材施教相联系的就是循循善诱,颜渊称赞孔子“循循然善诱人”,表明孔子善于根据教学内容的客观顺序,又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一步一步地进行诱导,使学生能够由浅入深、由近及远,有步骤地学习,越学越有兴趣,既竭吾才,“欲罢不能”。

墨子对因材施教也颇有心得,他说:“能谈辩者谈辩,能说书者说书,能从事者从事。”(《墨子·耕柱》)意即“能说善辩者让他去说去辩,能够说书的就让他去说书,能办事的就让他去办事。”又说:“知者必量其力所能至而从事焉。”(《墨子·公孟》)意即:聪明的教育者必须从学生的接受能力出发,实施教育。

西汉的董仲舒对因材施教也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他说:“故知其气矣,然后能食其志也;知其声矣,而后能扶其精也;知其行矣,而后能遂其形也;知其物矣,然后能别其情也。”(《春秋繁露·正贯第十一》)意即:因此了解他的气性,才能培养他的志向;了解他的思想,才能培养他的精神;了解他的行为,才能完善他的形象;了解他的东西,才能根据情况区别对待。

中国古代教育家普遍把因材施教当成师德的具体内容,他们的精辟论述对今天为人师者仍有借鉴意义。

(五)宽与严的统一

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对教师的要求是相当严格的,严于律己可以说是师德最为基本的一项内容。

孔子作为古代私学的创始人,对教师应该严于律己有着很深的体会。他说:“盖有不知而作知者,我无是也。”(《论语·述而》)还有“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子罕》)显然,孔子对自己要求很严格,不悬空揣测,不拘泥固执,不自以为是。

荀子一方面强调“师严而道尊”,一方面又特别重视教师要严于律己。“君子博学而日三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又说:“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见不善,啾然必以自省也;善在身,介然必以自好也;不善在身,缁然必以自恶也。”(《荀子·修身》)

东汉的王充认为:“常言人长,命言人短。处逸乐而欲不放,居贫苦而志不倦。游必择友,不好苟交。忧德之不来,不患爵之不尊。”(《论衡·自纪篇》)这里,王充对教师的要求是很严格的。

中国古代教育家讲严于律己,是因为他们认为教师的地位是崇高的,一言一行都为学生所效法,故教师必须对自己严格要求,严于律己,才能为人师表。这样的认识是很深刻的,直到今天仍有相当的积极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