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什么是读者工作

什么是读者工作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经统计,1979—1985年,研究读者及读者工作的图书馆学论文已达1500篇左右,其主题涉及读者服务、图书流通、图书宣传、读者行为、阅读心理、馆际互借、参考咨询、定题服务等。“用户”与“读者”,现已在图书馆界交替使用,频率不相上下,但两者在本质上并无区别,“用户”可看作“读者”概念的某种延伸。这些变化表明,图书馆学中的“读者”概念是在变动中不断发展的。

第一节 什么是读者工作

一、读者工作的含义

1.读者概念的演变

读者,是社会个体或群体一种身份上的称谓,指的是具有阅读能力与阅读行为这两个本质特征的人。图书馆有读者,图书报刊出版社有读者、书店发行部门有读者,其他文化宣传教育部门也有读者。读者既是阅读书刊出版物和非书资料的主体,又是著者、印刷品及其他宣传渠道作用的客体。总之,社会上一切有阅读行为并能接受文献信息作用的人,都属读者范畴。

图书情报学界,新闻出版界、文学社会学中都经常使用“读者”一词,虽然使用领域不同,但其内涵意义并无大的区别,然而在某些外延上,区别还是明显的。如图书馆学中的读者,通常指与图书馆发生联系的阅读者;新闻出版界的读者,既是知识内容的阅读者,又是知识产品的消费者;文学社会学上的读者,却往往指的是那些能与作家对话并能解读文本的阐释者。

从语言演变的过程来看,“读者”一词在我国古代文献中出现很早。如汉代学者桓谭称司马相如写的《吊二世赋》、“其言恻怆,读者叹息”。梁朝刘勰《文心雕龙》载“陈思称杨,马之作,趣幽旨深,读者非师传不能析其辞,非博学不能综其理”。宋代欧阳修《新唐书、柳宗元传》言柳氏被贬为永州司马,“仿《离骚》数十篇,读者咸悲恻”。从上述例句可看出,“读者”之含义与今不同,它专指阅读某书或某诗文之人。“读者”一词与“购者”、“饮者”相似,是在一定语境中出现的具有限定意义的一个词组,尚不是一个阅读人的集合概念。

直到近代,印刷书籍和报刊的普及,使阅读和书写不再是少数人掌握的“专利”,知识信息批量的复制与快速的传播渐渐培育、塑造出了阅读的大众,“读者”才有了泛指阅读书刊之人的含义,变成了一个集合名词。不过,20世纪初的中国图书馆界,仿日本语而多将图书馆的读者称为“阅览人”或“阅书人”。如1901年武昌《日知会阅书报处启》及1915—1919年京师图书馆五年的《年终工作报告》,均将入馆读者称为阅览人或阅书人。杨昭悊《图书馆学》也仿日译将英文readers译成“阅览人”。1929年5月,徐能庸编译《图书馆学九国名词对照表》,仍将英文reader、德文leser、法文lecteur等译为“阅览人”,释曰:“常至图书馆中翻阅图书或研究学问者。”20世纪30年代以后,我国图书馆界才渐渐放弃“阅览人”一词而以“读者”代之。1930年7月,出版家、图书馆学家王云五的《王云五大辞典》收录了“读者”,条目释义为“阅读书报文字的人”,而“阅览人”则未收录。后来李钟履编《图书馆学论文索引》(清末至1949年),从其收录的大量文章题目中可看到,20世纪30年代以后“读者”一词的使用才渐渐多了起来。进入20世纪40年代“读者”在图书馆学界、新闻界、出版界以及文学界已广泛流行,成为文化学术界经常使用的通用名词。

20世纪80年代初,图书馆学研究伴随着国内改革开放的进程全面复兴。“一切为了读者”、“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等成为图书馆界共赞的口号。读者研究也从以往简单的现象描述和经验总结阶段进入到理性思维的研究阶段。如黄恩祝呼吁建立“读者学”,要对读者史、读者心理学、图书馆终身教育等命题进行深入研究。沈继武则撰文指出,读者是一个社会概念,“凡是具有利用图书馆资源条件的一切社会成员,包括个人、集体和单位,都可以成为图书馆的读者”,并阐释了“正式读者”、“临时读者”等不同概念,以及读者服务的四个原则。经统计,1979—1985年,研究读者及读者工作的图书馆学论文已达1500篇左右,其主题涉及读者服务、图书流通、图书宣传、读者行为、阅读心理、馆际互借、参考咨询、定题服务等。然而,正当读者研究不断深入之时,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大量文献的产生以及文献使用寿命的加速缩短,使得传统的读者管理方法无法满足人们对文献情报的需求。随着计算机技术、远程通讯技术及高密度存储技术的出现使图书馆工作得以实现现代技术应用,图书馆的服务对象不仅来图书馆阅读书刊,还利用图书馆的视听资料、多媒体资料、数据库等,“看”或“听”各种信息,或利用因特网查找各种信息资源。“读者”一词已不能涵盖图书馆的服务对象,而“用户”一次的含义较宽,故很快就被图书馆界吸收过来。一位敏感的图书馆学研究者曾写道:随着文献载体的多样化,如声像文献的涌现,“用户”概念在某种程度上取代了图书馆界一直享有盛名、使用频率极高的特定称谓——“读者”。“用户”与“读者”,现已在图书馆界交替使用,频率不相上下,但两者在本质上并无区别,“用户”可看作“读者”概念的某种延伸。这些变化表明,图书馆学中的“读者”概念是在变动中不断发展的。

2.知识受众的概念

随着电子形式的知识媒介大量出现以后,人们获取知识的方式与途径等发生了改变。广播、影视、卫星通信、计算机网络不仅空前提高了知识复制能力,而且使得知识存储加工能力、时空穿透力大大加强。知识生产与传播的多样化、快捷化、全球化成为当今知识社会的显著特征。人们获取知识不再依靠“文字阅读”这个单一途径。知识的获取正由视觉捕捉向听觉捕捉、触觉捕捉、味觉捕捉以及全感捕捉多元化方向发展。因此,建立在纸质印刷品基础上的“读者”概念,已经不能涵盖当代社会“知识获取者”的意义。这就像“图书”不能涵盖各种新型载体的文献一样。我们有必要用新的概念来指称知识社会中的知识获取者。

知识受众,指的是一切通过知识媒介接受知识、获取知识的人。换言之,知识受众是知识媒介(印刷媒介、电子媒介等)的读者、听众和观众的总称。“受众”(audience)是大众传播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在1985年随美国传播学之父W·宣伟伯的《传播信息与人——传学概论》(余也鲁译述)传入我国内地的。受众的含义是“在传播的过程中的另一端的读者、听众与观众的总称”。此前,我国大陆学者将audience译为“受传人”,我国台湾学者则译为“阅听人”。台湾学者的译称在词义上较为恰当,因为audience最原始的词义是“倾听”,特指注意所听之言。但阅、听皆为个人接收信息的行为方式,并不反映信息接受者在传播过程中的地位,故audience译为“受众”,因其含有深刻的寓意,受到了我国大众传播学界的一致认可。然而,大众传播学中的“受众”泛指通过传播媒介接受一切信息的人,概念范畴十分宽广,图书馆学不宜简单移借使用。图书馆学研究的是知识的交流与传播,知识只是信息的一部分,并非信息的全部,因而图书馆学研究中的“受众”只能是“知识受众”,这就与普通受众的概念有所区别。

从语言社会学角度来看,“知识受众”与读者、听众、观众、网民、用户等概念相比较还欠缺一定的简洁性,且不太符合汉语构词习惯与传统,为了使用的方便以及吻合汉语构词法,我们可将“知识受众”简称为“识众”。“识”,是“知识”、“认识”两个名词、动词的凝结;“众”者,社会公民之称谓也,其中隐含了知识接受者与获取者都是普通的群众之意,应平等对待。

知识受众概念的提出对图书馆学研究具有积极的意义。

首先,知识受众在概念上具有明确的所指(signifié)。以往人们常用的读者、用户等概念,均未抓住求知者的本质特征,即它们只表达出了知识获取的行为方式,并未涉及求知者获取的内容特征与求知者所处的地位特征。因此,“读者”相对“知识受众”,其内涵与外延均显得狭隘;“用户”相对“知识受众”,其内涵与外延又显得过于宽泛,如信息的使用者可以称为用户,图书资料的使用者也可以称为用户,电冰箱的消费者也可以称为用户。相比之下,“知识受众”却有着恰当的专指度。

其次,在以往图书馆学中,读者多指到图书馆接受图书馆服务的社会公民,那些未直接利用图书馆资源的社会公民,被排斥在图书馆学研究视野之外,通常被称为“潜在读者”而处于“现实读者”的边缘。这种思维显然已经陈旧落伍,应予以摒弃。图书馆学应该关注全社会的知识接受者与获取者——知识受众。图书馆学除了对利用图书馆资源的知识受众进行认真研究之外,还应对所有通过知识媒介获取知识的人们知识现状、知识需求、求知心理、阅读兴趣,乃至知识使用效果诸命题进行认真研究,为提高全民族的知识获取能力及全面的知识素养作出贡献。因为知识受众不是一个有着“围墙”限定的概念,图书馆学也应该成为与社会公民息息相关的一门开放性的学问。

由上可知,就图书馆而言,读者是指阅读书刊文章的人;用户是指利用人体感官,通过认知各种信息资源(包括印刷型、电子型、多媒体型、网络型等文献信息)中所载的文字、符号、图形等,以吸收和利用其中的知识和信息为目的的个人或团体;识众是指一切通过知识媒介接受知识、获取知识的人。笔者认为:识众词义上切合实际,但为图书馆界认知,还需要一段时期。用户一词过于宽泛,它与读者一词本质上并无区别,可看作读者概念某种的延伸,况且用户一词目前仅在一些大型图书馆使用,考虑多数馆使用习惯,因而本书中涉及图书馆服务对象还是以读者一词为主,用户次之。

3.读者工作概述

读者工作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两种不同的说法。

广义的读者管理,也被人们称之为读者管理工作或读者工作,是指图书馆管理者根据图书馆的方针、任务和目标,对图书馆的读者进行有目的整序,研究其阅读需要的规律,协调其同图书馆的关系,使文献流与读者流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和读者的智力资源得以有效开发的过程。它是以整个读者群作为研究对象,了解读者的组成结构、读者的阅读心理,读者的需求等。其目的是提高读者服务工作水平,提高文献服务质量。因此,读者工作紧紧围绕读者群的整序来进行,也就是使读者在图书馆的一切活动都按照图书馆的管理意图进行有目的、有秩序地运行。

狭义的读者管理,是指向读者宣传、推荐、检索和提供文献的工作,它是开发文献资源的重要手段,是图书馆联系读者的桥梁和纽带。

读者工作,就图书馆实践活动而言,是指组织读者利用图书馆资源的各项活动。就理论体系而言,是指研究读者及其活动规律的学问,即“读者学”(亦称读者工作学)的理论体系。

何为图书馆资源?图书馆资源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而言,泛指图书馆的资产,包括员工、文献资料、设备、场地等,即图书馆的文献资源、目录资源、人力资源、电子资源、数据库资源、网络资源、建筑资源、环境资源、设备资源、技术资源等一切资源;狭义而言,在许多情况下,专指文献资源、电子资源、数据库资源、网络资源。在图书馆的各种资源中,文献资源、数据库资源、网络资源和其他资源有着相互依存的关系。其中文献资源、电子资源、数据库资源、网络资源是读者利用的主要资源,其他资源也是读者不可缺少的,它们是文献资源、电子资源、数据库资源、网络资源开发利用的条件、媒介、发展结果及直接对象之一。

“读者学”,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它以“读者第一”为思想理论基础。研究在图书馆工作范畴中的读者及其活动的规律。它的内涵是以读者、阅读及其需求为中心。包括读者类型,读者结构,读者心理,读者教育,阅读倾向与特点,阅读需要与情报需要的内容、形式、社会动因及其发展变化规律。它的外延是以读者服务及其组织管理的方法和理论为中心,包括服务思想、服务方法、服务环境、服务设备、服务技术、服务效益及其评价、组织管理及自身建设。同时,还要研究读者学与有关学科的相互关系。

读者服务工作,是指图书馆采用各种形式直接满足读者需要的服务活动。读者需要内容广泛,形式多样,水平层次差异很大。有共同性的学习阅读需要,又有专业性的研究参考情报需要;有借阅整本书刊一次文献的需要,又有检索二次文献和参考三次文献的需要;还有要调研专题情报信息的需要;有阅读电子资源的需要,还有电子信息传递需要等。为满足读者的不同需要,图书馆必须相应的开展各种形式的服务活动,如外借、阅览、参考咨询、文献检索、书目情报服务,电子文献传递,数字图书馆服务等等。总之,读者服务工作,就是组织读者利用图书馆资源的各项活动,简称为读者工作。

二、读者工作的内容

读者工作是一项服务性很强的工作,它采用各种形式开发利用图书馆书刊资料,信息资源,内容范围相当广泛,逐渐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大体包括以下四部分:

1.组织读者与研究读者

确定读者服务范围与服务重点,制定读者发展规划与计划,定期发展或登记读者,划分读者类型,掌握读者动态,组织与调整读者队伍,研究读者心理、阅读需要、阅读特点,统计分析读者的阅读效果等,是做好读者工作的前提条件,贯穿在读者工作过程的始终。

2.组织各项服务活动

针对读者的实际需要,利用文献,目录,设备及环境条件,有区分地开展各项服务活动。它通过外借服务、阅览服务、复制服务、咨询服务、检索服务、定题服务、报道服务、会展服务、视听服务、情报服务、网络信息服务、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电子传递服务等,建立多类型、多级别的服务方法体系,有效地满足各类读者对一次文献、二次文献、三次文献的不同需求,帮助读者解决在学习、研究、工作、娱乐中选择书刊、查询资料以及获取知识信息方面的各种具体问题。这既是读者服务工作的方法体系,又是读者工作的组织形式和体现过程。

一个图书馆以何种方式服务于读者,主要取决于本馆的性质、规模和读者需求,而且还要随着图书馆的发展和读者的需求变化而不断变化。总的要求是“用最少的投入,在最短的时间内,向更多的读者,提供最好的文献。”

3.组织各项辅导活动

宣传辅导是图书馆教育职能的体现,它在了解和研究读者阅读需要的基础上,主动地向读者揭示文献的特征与内容,宣传先进的思想、科学知识、生产技术以及广泛的文化信息,把读者最关切和最重要的文献及时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吸引读者利用图书馆的多种图书文献以及各种资源,使图书馆的资源得到更大的利用。因而,图书馆要根据读者需求,主动地开展图书文献的宣传报道,陈列展览,有针对性地编制各种专题书目索引;参与读者选择书刊、检索文献、评价阅读内容以及阅读方法指导;组织广泛的学术报告活动和科学技术交流活动,及时传递最新情报信息,普及与提高群众的科学文化知识;定期开展利用图书馆知识的宣传教育,有计划地开设文献检索知识课或讲座,帮助读者学会自己利用图书馆的知识和文献参考工具的检索方法;定期举办电子文献、数据库检索、数字图书馆利用知识讲座,充分发挥图书馆的教育职能与情报职能,吸引更多的读者开发利用图书馆。上述内容,是主动开展读者工作的基本要求。

4.组织管理工作

为了有效地开展读者服务活动,读者工作部门要进行自身建设和组织管理。诸如设置工作岗位,配备工作人员,组织劳动分工,明确岗位职责,建立业务人员管理、培训、考核、奖评制度;规定辅助藏书内容范围;建立服务规章制度;健全读者目录组织与使用方法;引进先进技术,改善服务环境;同时,按照方便读者,便于管理的要求,我们要因馆制宜,建立适应图书馆管理需要的层次和部门,形成完善的读者服务体制,为读者创造良好的条件,以便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益,保证读者工作健康顺利地向前发展。

读者工作的四部分内容,互相依存,紧密联系,构成完整的工作体系。其中,组织与研究读者,是读者工作的前提条件;组织各项服务活动,是读者工作的组织形式和表现过程;组织各项宣传辅导活动,是读者工作的基本要求;组织管理工作,是顺利开展读者工作并确保成效的根本保证。

三、读者工作的规律

究竟什么是读者工作的规律?这是一个正在探讨的问题。20世纪70年代底,我国图书馆界再次就此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求,不少作者撰文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论证,并开展了争议。已提出的看法有以下三种:

第一种,认为“读者工作的主要规律是藏书使用的公共性”;

第二种,认为读者工作的规律是“供求矛盾”;

第三种,认为读者工作的规律是“针对社会需要,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对图书馆资源的要求”。

要全面评价上述三种看法,必须对它们作详细的分析研究,才能得出正确的判断。简要地说,这三种看法都分别从不同的认识角度,提出了制约读者工作发展的主要矛盾,或强调了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为进一步认识读者工作的规律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并在认识方法上给人以启示。同时,这三种看法本身,也存在着不足之处。其中,第一种看法,只是揭示了读者工作中矛盾的主要方面及其特征;第二种看法,只是较好地概括了读者工作的主要矛盾现象;第三种看法,较准确地反映了读者工作的主要矛盾——读者和图书馆资源的矛盾,提出了解决矛盾的方向和目标——最大限度地满足要求,但是,却忽略了解决矛盾的两个主要方面——管理和使用图书馆,尤其是忽略了管理资源的方向。

怎样全面认识并正确表述读者工作的规律呢?沈继武在《藏书建设与读者工作》中如此看法:

(1)规律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因此,认识读者工作的规律,必须把握读者工作乃至图书馆工作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

(2)依据对读者工作的含义和内容的上述认识,可以判断,读者工作乃至图书馆工作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始终是读者和图书馆资源的矛盾。图书馆干部和工作人员,总是为解决这一矛盾不断地开展读者和资源两方面的工作。开展读者方面的工作,主要是研究读者,教育读者和服务于读者;开展资源方面的工作,主要是组织管理资源和开发利用资源。要使读者和资源有机结合,协调一致,必须达到充分有效地满足读者对图书馆资源需求的目标。这是读者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图书馆对社会的重要贡献。

(3)读者工作的规律,可以表述为:组织管理和开发利用图书馆资源,充分有效地满足读者的需要。

读者对图书馆的利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如果说,从古代至近代,读者主要利用一馆的文献资源就能满足本身的要求,那么,在现代条件下,读者仅仅利用一馆的文献资源远远不能满足需要。读者要求打破地域、时域的限制,要求利用本馆的或国内外其他信息机构的有序化文献资源,又要求利用各种电子资源,数据库资源、网络资源,这个共同发展趋势已经明显地呈现在所有图书馆的面前。

满足读者对图书馆资源的需要,是读者工作乃至图书馆工作的基本矛盾、本质联系、发展趋势和奋斗目标,要解决这个矛盾,就要做好资源工作和服务工作。对于图书馆资源,组织管理和开发利用都是不可缺少的,组织管理为了开发利用,开发利用必须组织管理。要满足读者需要,就要求读者工作既要充分服务,又要有效服务,二者不可偏废。

读者工作规律,也是图书馆工作的规律,因为读者工作是图书馆工作的直接体现。这个规律可表示为:组织管理、开发利用图书馆资源←→充分地、有效地满足读者需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