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文章是给读者看的

文章是给读者看的

时间:2022-05-2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它是写作的最后一道工序,是文章的完善阶段,是提高文章质量的重要环节。修改的意义仅在一句名言之中: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古今中外文章家、名作家、名记者,无不重视文章的修改。同时,文章是给读者看的,是用来影响读者、教育读者的,从对读者负责任角度讲,也应当不断地加以修改。

四、修改阶段

修改阶段是写作过程的最终完成阶段。

(一)修改的含义

修改指对文稿从内容到形式进行全面的加工、调整和修订。广义的修改指从构思到定稿前对文章的修正,贯穿于写作活动的全过程;狭义的修改,通常指行文后对文章初稿的修正与润饰加工。它是写作的最后一道工序,是文章的完善阶段,是提高文章质量的重要环节。

(二)修改的意义

修改的意义,绝不仅在于加工、增补、删削、调整和修饰,而在于对整个写作思路的审视和检测,更在于对整个写作系统工程的鉴定和验收。不重视修改,不在修改上下工夫,要想保证写作的最终质量,几乎是不可能的。修改的意义仅在一句名言之中: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古今中外文章家、名作家、名记者,无不重视文章的修改。刘勰在《文心雕龙·熔裁》中说:“权衡损益,斟酌浓淡。芟繁剪秽,驰于负担。”讲的就是权衡文章的删减和增添,研究文章的疏密与详略,删去繁琐,剪除多余,以减轻文章的负担。清代唐彪在《读书作文谱》中说:“如文章草创已定,便从头至尾检点。气有不顺处,须舒之使顺;机有不圆处,须炼之使圆;血脉有不贯处,须融之使贯;音节有不叶处,须调之使叶。如此仔细推敲,自然疵病稀少。”其意是说,文章的修改绝不仅是挑剔不通顺的毛病,纠正明显的错别字,而是从文章总体出发,通过对不妥不当不通不顺不美不雅之处进行修改润色,最终使文章达到完善。鲁迅主张舍得“割爱”,“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10]。毛泽东非常赞成鲁迅的观点,他说:“鲁迅说‘至少看两遍’,至多呢?他没有说,我看重要的文章不妨看它十多遍,认真地加以删改,然后发表。”[11]

大凡著名作家,都在修改上下过工夫。马克思著《资本论》,从拟定写作计划到草稿完成,经过了多次的酝酿和修改。第1卷写完后,还进行了一次文体风格上的修饰。他形象地说:经过许多产痛后,我自然享受舐净这孩子的愉快。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曾7易其稿,《安娜·卡列尼娜》曾改过12次。鲁迅的散文《藤野先生》不足4000字,修改达160多处。穆青、冯健、周原合写的《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他们常常为推敲一个字、一个标点符号,争得面红耳赤。一直改到第9稿,穆青、冯健才满意。经核实后,周原发现初稿已“无影无踪”,除了基本素材、原话未改外,只剩下穆青击案叫好的那一句:“他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明末清初,大学问家顾炎武写的八卷《日知录》是部读书札记,分经义、吏治、材赋、史地……等类目。虽然在1670年成书了,他却认为还存在不少缺点,感到自己读书不多,不能轻易刊行问世。从此,顾炎武就着手增改《日知录》。为了做到考证翔实,见解深刻,他从早到晚,从春到夏,不是读书,就是游历,扎实地积累知识;并且广泛地征求意见,丰富自己。然后,字斟句酌,逐条细细修改,不肯轻易下笔。有一天,一位朋友问他《日知录》又写出几卷?顾炎武说:“别来一年,只写得十几条。”几十年过去了。顾炎武改写的《日知录》已是洋洋大观,顾炎武还不肯结束,一直在改、改、改,直到逝世。学者们等不及了,纷纷竞相传抄。

为什么文章要费力修改呢?从根本上讲,这是由写作的本质所决定的。写作行为是由客观事物到人的主观认识的“意化”过程和从主观认识到书面表达的“物化”过程组成的。在“意化”过程中,最容易发生“意不称物”的情况;在“物化”过程中,也容易发生“文不逮意”的情况。在这双重转化过程中,人们对客观事物不是一下子就认识清楚、认识完整的,那么多一次修改就多一次认识;用文章表达思维,也不是一下子就能反映得当的。文章的好坏,固然首先决定于写作主体的思想水平,但是谨慎、认真地修改,至少可以减少错误或不足。同时,文章是给读者看的,是用来影响读者、教育读者的,从对读者负责任角度讲,也应当不断地加以修改。

(三)修改的范围

1.主题的校正

主题的校正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将初稿在文字上所显现的主题和写作前确定的主题相对照,看初稿是否正确反映了构思时所确定的主题;另一方面,是重新审查原来的主题是否正确,是否深刻,有无片面性。从校正中发现问题,加以订正或补充。

例如,意大利诗人但丁的代表作《神曲》,最初的主题是为了追念他那不幸早逝的精神恋人纳亚特里奇。然而在写作的过程中,但丁的生活发生了变化,流落他乡,接触到下层人民,对社会的认识更深刻。因此,当整部作品历时21年完成时,它不再是爱情诗,而成为一部具有强烈现实性和鲜明政治倾向的长诗。

2.结构的调整

结构的调整同主题的校正一样,都是“大手术”,要动,需及早进行。结构上的变动也有两种情况:一是主题有了变动,为了表现新的主题,结构要有相应的变化。这种修改,实际上是推倒重来。二是主题并未变动,但为了更好地表现主题,需要在结构上作某些局部调整或全局性改动。这后一种修改较为常见。通过这种调整,使文章层次更加分明。

例如,徐迟的报告文学《在湍急的涡流中》,是写物理学家周培源的。初稿是以时间为序,从20世纪30年代写到70年代。可是初稿脱手后,作者自己看了也觉得如同流水账,“没有意思”。于是重新构思,改成写一个晚上的活动,通过联想穿插,表现了周培源的一生,作品面目为之一新。

3.材料的增删

构想或起草时疏忽了的重要材料,在修改时就要增添、删削或调换。回忆录《一次难忘的航行》,记的是周恩来1946年从延安到重庆的一次不平凡的航行。文章一部分说:为了赶回重庆出席旧政协闭幕会议,周恩来从延安飞往重庆。到了秦岭山脉,飞机遇到了强烈的冷气团,机体蒙上了一层厚冰,飞机沉甸甸地向下坠落。在这危急关头,机长一面命令把行李扔下去,以减轻飞机负担;一面要大家背好降落伞,随时准备跳伞。谁知叶挺的女儿小扬眉的座位上正巧没有伞包,急得哭了。周恩来连忙把自己的降落伞让小扬眉背上,并鼓励她勇敢、坚强地同困难和危险作斗争。文章继续写道:

同志们看到这种情景,非常感动和不安,提出降落伞还是周恩来同志自己用,扬眉年纪小,身体轻,可以拴在别的同志身上。周恩来同志没有接受这个建议,照样从容地指挥大家系降落伞。

这段话是后来才增添的。添得好!当读到“在这生死关头,我们敬爱的周恩来同志毫不犹豫地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威胁留给自己”,我们自然会问:“看到这种情况,当时其他同志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呢?”现在加上了这一段话,就很好地回答了这个问题,避免了片面性,起到了绿叶扶红花的作用。

4.语言的修饰

修饰语言以如何表现好主题为原则,做到语言准确、鲜明、生动。修饰语言包括:一是篇幅修改,篇幅过长,就应当压缩文字,把与主题关联不大的语句删去;二是语句修改,推敲词语,修改病句;三是图表符号的修改,图、表、符号以及由符号组成的公式都有各自的书写规范和表达要求,初稿中若有错误也应加以修改。

对于论说文章,语言要求有逻辑性。对于文学作品、新闻稿件,还要求语言生动,富有文采。因此,初稿写成后应字斟句酌。如鲁迅的散文《藤野先生》,他写第一次见到藤野先生的情形是这样修改的:

从此就看见许多陌生〔新〕的先生,听到许多新鲜〔新〕的讲义。解剖学是两个教授分任的。最初是骨学。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身材〕,戴着〔大〕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

“我就是叫做藤野严九郎的……。”

这段话改动了好几处,有增的、有减的、有换的。第一,原文中“新的先生”和“新的讲义”都有歧义。“新的先生”是新来的先生,还是对作者来说是新近才见到的先生呢?“新的讲义”是新印刷的讲义,还是内容新鲜的讲义呢?都不甚明确。改成“陌生的先生”、“新鲜的讲义”,含义就十分明确了。第二,删掉“□身材”,添上“八字须”则是面部某一部分的特征,笔墨很集中。第三,在“介绍自己”前面增加了状语“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刻画了藤野先生诚恳、和悦的语态,鲜明地显示了人物的精神面貌。

文章的修改,还可涉及到诸如表达方式的调整更换、标点符号的修改订正等方面的问题。从大的方面来说,主要是以上四点。

(四)修改的方法

1.热改法

热改法是指初稿完成后,“趁热打铁”,立即修改的方法。这是头脑中对文章的全貌比较熟悉,对原来的构思还记忆犹新,因此,初稿中存在的毛病,如表述欠妥,或者有所遗漏,或者臃肿多余等,就比较容易发现。同时,在起草过程中发现或感觉到需要改动的问题,由于忙于行文未作修改,这时及时加以修改可以避免遗忘。热改法的缺点是:此时作者正处于写作兴奋状态,对于需要删改的部分往往难以割爱。

2.冷改法

冷改法是初稿完成后,放上一段时间再改。这样可以避免热改法的不足之处。因为人脑的思维具有滞后性,较长一段时间思考某一问题后,其思维的方式还难以跳出原来的框框,因而难以发现初稿中的问题。搁了几天后,大脑中原来的成见、偏爱淡薄了,重读初稿会有新的感觉,容易发现初稿中的问题。同时,由于经过了起草过程,现在头脑冷静了,更具理性思考,比当时修改文章看问题更深刻写、全面些。冷改法的缺点是:可能会忘掉某些临时出现的思想、认识。有时因稿件时间限制,不允许“隔几天”,就无法用此法了。如果稿件不太受时间限制,则可以把热改法与冷改法结合起来,这样改出来的文稿质量会更好一些。

3.求助法

求助法是初稿写出来后请别人帮助修改的办法。俗话说:“旁观者清,当局者迷。”自己写出来的文章往往难以看出毛病。虚心向别人请教,把稿子拿出来征求意见,确实是一种修改文章的好办法。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常把写好的诗念给一个不识字的老婆婆听。当他抑扬顿挫的读了一篇之后,便谦逊地问这个老婆婆是否听懂了。如果说听得懂,白居易就把这首诗誊抄好,算是定稿了。倘若说听不懂,他就重新遣词造句,反复修改,直到老婆婆点头为止。宋代散文家欧阳修《醉翁亭记》的开头原来是:“滁州四面皆山也,东有无龙山、大非山,南有花山,北有百米山。”他虚心接受了一位樵夫的意见,把这几十个字改成“环滁皆山也”五个字,言简意赅,可谓改到妙处。

4.读改法

读改法是在初稿写成后,朗读几遍,发现问题,然后再修改的办法。尤其是出声朗读,诸如语句不同、衔接不紧、缺词漏字、情感不称等语言毛病很容易被发现,有时仅凭“语感”就能发现不妥之处。古人写诗作文,总要反复吟咏,改到顺口为止。现今许多名家都常用朗读法来修改文章,以便于广播、电视传播媒介播发。

以上四种修改方法,在实际操作中不是“单打一”,而是综合运用,或有所侧重。

阅读与探究

1.阅读下面一位大学生的散文《姐姐》,看看作者在哪些地方,又是如何渗入自己独特感知的。

一张旧旧的方桌,一盏盏浅浅的油灯,一本厚厚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姐姐坐在我的边上,就着嫩嫩的火光做细细的针线活儿。

萝子,啥书呀?这么厚?

姐姐用柔柔的口气问着,唇边蕴着一丝怜爱的微笑,姐姐停下手中的针线活,探过身来,瞅了瞅书的封面,姐姐的笑容忽然隐去了,姐姐用一种我所陌生的目光静静地静静地看我。

为什么呢?为什么想起要学炼铁呢?咱家并不需要铁匠呀!姐姐怨责的口气依然柔柔的。但姐姐第一次对我生了气。

我垂下了头,把脸埋得很低很低的。一刹间,我的心头涌满了泪水。——姐呵,这一辈子,我是欠你的!

这是本前苏联的世界名著,是文学作品,姐。

我如罪人般愧赧地从嗓子里艰涩地挤出这几个字。

姐姐仍然在穿针走线,可向来是匀美的针脚第一次变得很碎很零乱……

姐姐长得很美,一种沉静的、温婉的美。在夏日的黄昏姐姐常爱坐在屋前的桑葚树下,抱着膝想她那羞羞涩涩的心事。柔和的落日余晖透过疏疏朗朗的枝叶纷纷扑在姐姐那流动着青春红晕的脸上。

……

姐姐在河边洗衣,远远地,就听到了在山谷里回响的捣衣声。我的胸口疼了一下:这捣衣声,怎么不像是姐姐的?记忆中的捣衣声,它是柔雅曼妙的呀!

姐姐,衣袖捋得老高,棒槌舞得呼呼的响,那根乌溜溜的长辫不见了,姐姐不再蓄长发了。姐姐吃力地弓着身子捶衣服,背上一个熟睡了的孩子。沉稳有力的捣衣声从姐姐赤着的双脚边荡开去,荡成了一颗颗如豆的叹息……

姐……我考上了。

我在姐姐背后怔怔地站了半晌之后,终于艰难地开了口,轻轻的话语声盖过了重重的捣衣声。姐姐,回过了头来。

姐姐笑了一下,有泪滴下,沾湿了姐姐那淡淡的岁月……

2.下面是一位大学生的习作,请读后思考,并完成题后要求的写作练习。

“男宾止步”之我见

女生宿舍楼前的“男宾止步”四个字是一块“谢绝参观”的挡箭牌,由此引发了一些同学的不满,认为多此一举,没有了男女交往的自由。果真如此吗?我们可以从对男宾类型的分析上找到答案。

一是恋人。这些男宾出现在女生宿舍前的频率最高,意志也最坚定。“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为了爱情,他们屡与门房软磨硬缠,“斗智斗勇”,以不屈不挠的精神感动门房,取得“豁免权”,然后“随风潜入夜”。一旦进入女生宿舍,就做好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对于他们的恋人来说,延长相处的时间自然是求之不得,但其他同寝室的女生的正常作息就受到影响了。且不说要忍受别人的脉脉秋波,光是就寝盥洗便够尴尬的。因此,这类罗密欧式的男宾还是在门房处静候或另觅其他相会场所为佳。

二是来探望的亲友。他们是来宾中的稀客,对“男宾止步”的威严深信不疑,在门房处垂手恭立。即使被允许进入宿舍,也是毕恭毕敬,不敢越规范一步。他们本应被区别对待,但这样很容易引起管理上的麻烦。宿舍外的其他场所并不影响亲友的交往,所以,“止步”并不会妨碍亲情、友谊的正常交流与发展。

三是同校的同学。男女生交往是无可非议的事,但作为大学生,应该使友谊定位在较高的层次上,使活动的环境更宽广,活动的内容更丰富;而作为具有一定的“女性隐私权”的个人起居场所——寝室,用来充当一般朋友之间日常交往的“据点”,显然不是最合适的。可见,这类男宾也应该转换场地发展友谊。

四是校外青年。这类人来女生宿舍的目的较为复杂,有正经事要谈的,有找女生玩的,或者“有的放矢”来轧朋友的。而且他们的身份背景也很复杂,有公司职员,有学生,也有阿混、流氓。他们胆子最大,对“男宾止步”四字视而不见,使得门房老太太跟他们玩特务的游戏。他们进入女生宿舍楼横冲直撞,甚至不敲门就长驱直入,使女生们心惊肉跳,缺乏必要的安全感。允许他们进入女生宿舍,无异于“引狼入室”。

综上所述,“男宾止步”有利于维持女生的正常活动秩序,保障女生身心安全。因此,从维护女生利益出发,“男宾止步”应该也必须起到“挡驾牌”的作用。

(1)你认为本文是否完全实现了作者的表达意图?为什么?

(2)请从逻辑结构和语言表达两方面进行必要的修改,使文章能够充分传达“‘男宾止步’有利于维持女生的正常活动秩序,保障女生安全”这一中心观点。

3.阅读下列各名家谈修改的见解,结合个人体验,谈谈你对修改的认识。

(1)鲁迅说:“我做完之后,总要看两遍,自己觉得拗口的,就增删几个字,一定要使它读得顺口,没有相宜的白话,宁可引古诗,希望总有人会懂。只有自己懂得或自己也不懂得生造出来的字句,是不太用的。”

(2)老舍说:“我们写作,写完必须修改……我们必须狠心地删,不厌其烦地改,改了再改。字要改,句要改,连标点都要改,毫不留情。对自己宽大是对读者不负责。”“我学习快三十年了,到如今还很费稿纸——写不好,扔掉,再写!”

(3)巴金说:“我愿意做一个‘写到死,改到死’的作家”,因为“我不断地发现了它们的缺点。”

(4)吴晗说:“……第三是多修改,一篇文章写成之后,要读一遍,改一遍,多读几遍多改几遍,要挑剔自己文章的毛病,发现了就改,决不可存爱惜之心。左改右改,一直改到找不出毛病为止,必须记住一条原则,写了文章是给别人看的,目的是要使别人都能看懂……只有设身处地,站在别人的地位来看这篇文章,这是一个基本的也是最起码的要求,必须做到。”

(5)契科夫说:“写作的技巧,其实并不是写作的技巧,而是……删掉写得不好的地方的技巧!”

(6)果戈理说:“……您这时便会发现,随着文笔的坚定,句子的优美和凝练,您的手也仿佛坚定起来。依我看需要这样改八遍,对一些人来说,可能需要少一点,而对另外一些人来说,则可能还要多一点。我改八遍。只有亲自动手改八遍之后,作品从艺术上来说才算是完成了,成了最精美的杰作。”

(7)海明威说:“我必须把每一章节都磨得像斗牛士的剑一般的锋利。”

(8)著名文学家何其芳在《谈修改文章》一文中指出:“普通所说的修改,是在文章写成之后;其实在文章未写以前,对于立意布局的反复推敲,对于写作提纲的再三斟酌,都带有‘修改’的性质。这种下笔以前的修改是最紧要不过了,正如盖房子首先要打好图样,作战首先要订好计划一样。要是这一步功夫没有用够,写起来就常常会写不下去,或者勉强写下去了结果还是要不得。这种事先的构思或写提纲,一般人都是做的,但功夫不一定都用得够。中国过去有文不加点的说法,就是说有的人写文章不用涂改一个字。又有这样一个故事,说有一位文学家在写文章之前,总是把墨磨得很充足,然后钻到被子里去睡,睡了起来就挥笔写成,一字不改。这些说法如果是真的,我想一定是他们先就在脑子里修改好了的缘故。我们现在写文章,倒也用不着一字一句都完全想好才下笔。现在的事情和我们对于事情的看法都比古代复杂,下笔之前多思索,多酝酿,也往往只能完成一个图样,一个计划,还是需要下笔以后边写边改来充实,来修正,还是需要写完以后根据自己的审查和别人的意见来再三修改,来最后写定。这种写作过程中和全篇写好后的修改,一般人也都是做的,但功夫也不一定都用得够。”

(9)杨沫说:“永远不要满足于自己的作品,以一个苛刻的读者的角度审视自己的作品,反复征询意见,反复修改,这也是我多半生从事写作的切身体会。我的水平不高,但我总是反复修改,认真修改,一遍完了又一遍。《青春之歌》就是不知反复修改了多少遍才成这个样子的。然而,我仍然对它不满意;出版后,又感觉到有许多可以商榷、修改之处了。所以,我以最真挚的热情,满怀的期望,再一次向青年同志们重诉:文学的道路像科学道路一样,是没有捷径可取的,胜利只属于那些不畏艰险、不怕挫折、百折不挠地攀登文艺高峰的人们。”

(10)孙犁说:“越到老年,我越相信: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这句话。如果我们读书,不只读作家的发表之作,还有机会去研究他们的修改过程,对我们一定有更多的好处,可惜这方面的资料和书籍,很少很少。”

4.以你创造的成功实践,写一篇关于该文的构思体会的文章,在同学中进行交流。

参考文献

[1]胡欣.写作学基础.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2]里尔克.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香港: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

[3]蔚天骄.基础写作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达尔文生平及其书信集.香港: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2.

[5]列宁.哲学笔记.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6]徐向明编.中外新闻名家名演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7]鲁迅选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8]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9]毛泽东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