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对省市级公共图书馆地方特色数据库调查分析及建议

对省市级公共图书馆地方特色数据库调查分析及建议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百度上搜索调查,建有特色数据库的78个省市级公共图书馆中,以地域特色资源为内容的特色数据库占91%,省市级上网的57个公共图书馆的500多个特色数字资源库中,公共图书馆特色数字资源库的建设主要以地方特色为主的占总量的65.7%,其次为专题特色数据库库,占总量的29.1%。其他大部分地区的公共图书馆仍依靠本馆自建数据库及本馆馆藏开展简单的馆际互借为读者提供服务。

对省市级公共图书馆地方特色数据库调查分析及建议

贺 静

公共图书馆的特色数据库,是指能够体现公共图书馆文献和数据资源特色的信息总汇,是公共图书馆根据本馆的馆藏特色、地方特色,集中收集各类带有指引性的专题文献建立起来的独具特色的、可共享的文献信息数据库。其数据库在内容选择和编排上与其它数据库不同,即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又有自己的独创性、广泛性、系统性、连续性(长期性)和数据的共享性,收藏的文献资料具有自己的独特风格或具有较它处更全面、更丰富的资源信息。相对来说与其它馆的文献收藏建设重复率低,具有真正的共建和共享价值。

一、公共图书馆特色数据库的建设概况分析

公共图书馆特色数据库文献类型多种多样,除有图书、期刊、会议记录、史料、论文集等,很多特色数据库还具有图片、音频、视频信息,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多媒体数据库。在百度上搜索调查,建有特色数据库的78个省市级公共图书馆中,以地域特色资源为内容的特色数据库占91%,省市级上网的57个公共图书馆的500多个特色数字资源库中,公共图书馆特色数字资源库的建设主要以地方特色为主的占总量的65.7%,其次为专题特色数据库库,占总量的29.1%。

1.内容分析

以当地特色人文景观、历史文化和地方文献为依据而建立的数据库有首都图书馆的“北京记忆”、“北京地方文献报刊索引”数据库;天津图书馆的“津门曲艺库”;鞍山市图书馆的“单田芳评书艺术”数据库;大连图书馆的“馆藏满铁文献书目库”、“罗振玉学术全文集”;长春图书馆的“伪满十四年史料资料库”;陕西省图书馆的“陕西帝王陵”数据库、“省情文献”;广州图书馆“走进广州”数据库;武汉图书馆“武汉文史资料”数据库、“湖北地区历代名人”数据库;厦门图书馆“厦门之最”数据库;贵州图书馆“贵州少数民族节日大观”;南京图书馆的“江苏文化”数据库;安徽图书馆“徽派建筑”等。

根据本地发生的特定事件和历史背景建立的专题数据库的有陕西省图书馆的“西安事变”数据库;辽宁图书馆建立了“东北抗战事件库”、“九一八专题”数据库、“东北抗战图片库”、“张学良专题”数据库;武汉图书馆建立了“二七工人运动”数据库;江西图书馆“八一南昌起义”数据库;山东图书馆也建立了“五卅惨案”数据库等。

为支持本地经济、参考决策建立的数据库有甘肃省图书馆的“沙尘暴研究专题”数据库、“甘肃工业发展研究专题”数据库;广西桂林的“广西农业科技资源”;沈阳图书馆“决策参考”;厦门图书馆“厦门经济特区辞典电子版”;长春图书馆“吉林地方法律法规全文”数据库;上海图书馆“世博信息”;黑龙江图书馆建立了“黑龙江边境贸易”、“黑龙江农业”;常州图书馆建立的“参考消息”,张家港图书馆建立的“决策参考”数据库。

2.独特性分析

建立地方特色数据库,着重在“特色”二字上,使其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例如:首都图书馆的“北京记忆”,汇集了大量北京地区的老照片、早期报纸等历史文献及1200多种地方文献,对研究北京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历史、地理、风俗、自然等有着较高的文献价值和现实意义。广西桂林的“广西农业科技资源”,收录了养殖技术、种植技术、农副产品加工、土特产品、农业视频、科技成果等方面的实用技术资料,为当地的农业经济和指导农业增产增收起到了有力的支持作用。甘肃省图书馆的“沙尘暴研究专题数据库”,收集了1990年以来各报刊上发表的有关沙尘暴的研究文章300余篇,内容包括沙尘暴研究综述、沙尘暴的分析和预报、沙尘暴的遥感监测、沙尘暴的治理对策和预警监测等等,为我国沙尘暴的研究提供了参考。天津图书馆的“天津曲艺”,系统收集了在天津产生、发展,活跃至今的十三个曲艺曲种和失传的六个曲种,同时收录了相关的理论研究文章及300多个大众喜闻乐见的曲目。从多角度介绍和再现了天津传统的曲艺艺术,挖掘和保护了濒于失传的曲种,不仅满足了人民大众的文化需求,也为全国广大曲艺爱好者了解、学习、欣赏、研究曲艺艺术搭建了一个平台。

3.具有陕西特色的数据库建设不仅有鲜明的地方特色,还在整个藏书体系中具有惟一性

地方文献由于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具有在整个藏书体系中的惟一性,很自然地进入了公共图书馆的收藏范围。各公共图书馆都根据所在地区的特点及用户的信息需求自建了一批特色数据库,内容涉及文化、历史、人物、地方志等各方面。总体来说,各个特色数据库的建设大都是和地方文化以及地方特色文献联系在一起的。例如陕西境内有着众多的历史文化遗存,可开发的旅游资源众多,特别是自黄帝时代以来,5000多年间葬于陕西的帝王陵墓,其数量之多,规模之大,规格之高,气势之盛,蕴藏之丰,在全国首屈一指。“陕西帝王陵”数据库依托省内这些蕴藏着丰富文化信息的帝王陵墓,开发利用记述和研究有关帝王陵墓的地方文献,建设“陕西历史景观与文化——陕西帝王陵墓”专题数字资源库,具有一定的意义,在陕西文化信息网内可以资源共享,是陕西省图书馆藏书体系中重要的一部分。该数据库文献选择原则性强,对核心文献和论文集做全文录入,较重要文献做题要录入,对一般性文献做题名录入并给出索引。这样既节省数据库空间,又能增加数据库的容量,以满足不同层次读者的需求。

二、从公共图书馆所建特色数据库看,还存在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要有相应的措施

1.公共图书馆地方特色数据库建设中的问题

(1)疏于宣传,利用率低

一些特色数据库建设完成之后,由于选题缺乏对读者的需求调研或忽略了对它的推广和宣传,使它们处于无人知晓或很少一部分人群获益的境地,从而缺乏一种整体规划和统一协调的局面,致使文献资源共享发展缓慢,不能很好地满足读者需求。建库后就万事大吉了,不再进行新的文献数据的补充加工,对数据库的利用情况,也漠不关心。

(2)对网络环境利用的观念不强

有些图书馆担心在网络环境下自己的文献资源被过度利用,还存有“小而全、大而全”的观念,只愿共享而不愿共建网络。目前,除上海地区已建成由公共、高校、情报、科研四大系统近30家图书馆联合创立的上海文献资源信息协作网外,还有由河南省图书馆牵头、全省30家公共馆参与共建的“中原文化资源数据库”、“地方戏”数据库,郑州市图书馆建成了“郑州文化资源全文数据库”、“馆藏文革资料数据库”,洛阳市图书馆开发了“牡丹文化数据库”,建立了“洛阳旅游多媒体数据库”,加上安阳市图书馆的“殷商文化数据库”、禹州市的“中国钧瓷文献全文数据库”等,因此可见河南省公共信息资源有了初步的积累。其他大部分地区的公共图书馆仍依靠本馆自建数据库及本馆馆藏开展简单的馆际互借为读者提供服务。

(3)标准化、规范化不统一

由于目前各个图书馆对文献的分类、著录、标引、检索和计算机网络规划等方面,只考虑从本馆的需求出发,只满足于自建、自用的应用要求,没有统一的规范及统一的技术标准,缺乏统一的馆际互借、联机编目、联合采购等功能,从而使网络交流受到制约。而且由于经费问题,各个图书馆发展水平不平衡,还有应用软件上不尽相同,缺乏公用的网络平台,从而导致文献资源不能共享。

(4)反映地方经济、参考决策内容的数据库较少

公共图书馆反映地方经济、参考决策内容的数据库较少,人文历史事件占很大比例,一般文化底蕴相对深厚的城市,其乡土民情、文化特色也就更多一些,可建的特色数据库也就相应地多一点。但是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数字化涉及地方性的各种研究课题以及地方政府下达的配合地方工作的各种科研项目,这类数据库建设较少,仅有十几个,占总数的3%。

2.应对措施

(1)加大宣传推广,提高利用率

许多公共图书馆建设的特色数字资源库不仅内容充实、利用价值高,而且设计规范、界面美观、使用方便,但是仍要加大宣传力度。数据库的建设,要兼顾各类人群,数据库的考核,要有考核指标。主要项目有:数据库检索质量的评价标准、整体效益分析、整体质量评价等。数据库的利用率高低,用户的使用便利与否,主要通过检索途径、检索范围、显示方式设定、检索式及复合检索等体现出来。友好易操作的检索界面、快速多样的检索途径,是保证数据库质量的基础。如首都图书馆建的特色数据库《中国共产党北京党史资源库》提供了多样的检索途径有:题名、分类号、著者、团体著者、个人主题、团体主题、地名主题、普通主题、年代范围主题、检索词、图片颜色、照片拍摄日期。在检索式构造和检索结果排序方面,一些特色数据库还提供了高级检索、布尔逻辑检索,使用户可以构造较复杂的检索式,获得较准确的检索结果。如国家图书馆建的特色数据库为了方便读者使用,通过整合各种资源库,实现了对多种类型资源的跨库检索,读者可以在线或到馆检索、浏览、阅读这些资源,从而大大提高了数据库的利用率。

(2)加强协调合作,实现资源共享

公共图书馆之间以及其他类型图书馆乃至信息产业之间要加强馆际之间的合作沟通,减少重复内容。特色数据库的建设要充分考虑地方文献重点收藏、特色收藏建设以及本地经济建设和科研的需要,收集相应信息,成为本馆的特色数据库,越是特色的才越有共享价值。在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中,各地公共图书馆结束各自为政状态,在建设中国特色的数据库中有所作为,使得“地方文献数据库”作为“国家文献数据库”的补充。

(3)加强数据库的标准化、规范化

对数据库的有效利用,必须建立在各馆的馆藏数据库相互交换和利用的基础上,这就要求有一个统一的、规范的数据库建设标准。开发数据库的工具,软件很多,各图书馆要根据建库的实际情况和最大化联合利用所有资源,选择最适合的建库工具和技术平台,以免造成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提高其工作效率和信息传播的速度,为资源共享创造有利的物质条件,以供在实现数据库联网的基础上,使各数据库间资源共享。

(4)重视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等方面的特色数据库建设

由于公共图书馆反映地方经济、参考决策内容的数据库较少,这就要求公共图书馆应加大地方经济、政治、参考决策等内容数据库的建设并与有关部门联合建设专题知识库,加强数据库建设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在继承文化、传递信息、开发和保护地方文化遗产、促进地方的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等方面做出贡献。

(5)加强地方文献特色数据库的人才队伍建设

进行地方文献的收集整理和开发利用,需要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尤其是计算机、通信等高科技领域的复合型人才。图书馆数字化以后不同于传统的图书馆,传统的图书馆主要目的是收藏,为一定范围内的读者服务,而数字图书馆必须实现资源共享,这是由它的特点所决定的。同时,在提供多元化的信息服务的过程中,我国公共图书馆还可与各种企业合作,增强资源的多样性,在不违反版权法和其他法律规定的前提下传递信息资源。所以,人才的多样性,决定图书馆数字资源被利用的宽广性。

三、结语

地方文献是一个地方的发展见证,将各地的地方文献联合起来,就是一个社会、国家最珍贵的信息资源。各级各类图书馆都有其自身的特色馆藏,开发独具特色的数据库是当前地方文献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推动网络地方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的基础。特色数据库的建立让更多的人不受时空、地域的限制就能了解各地方文献,有利于图书馆之间形成各有所长、各具特色的局面,有利于充分发挥馆藏文献的价值,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实践结果表明,建设的特色数据库其地域文献越突出、文化色彩越浓厚,其价值就越大,就越符合读者需求,其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评价也就越高。

参考文献

[1]孙淑娟.公共图书馆地区特色数字资源库建设研究.新世纪图书馆,2008,(6).

[2]苏雅骞.浅谈公共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的共建与共享.黑河学刊,2008,(2).

[3]刘晓琴,邓小双.我国公共图书馆数字化服务模式研究.江西图书馆学刊,2008,(4).

(贺静,女,陕西省图书馆馆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