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德育目标的制定

德育目标的制定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理想的德育目标虽然也具有前瞻性,往往超越现实生活,但这种“超越”却以社会进步和人的品质发展趋势为存在前提,它经过人们艰苦的主观努力完全可以实现,因而具有人格上的提升作用,能为德育实践指正方向。在德育目标定位上,实现理想的目标与现实的目标有机结合,体现了德育的超越性和实践性。

第二节 德育目标的制定

要真正发挥德育目标的功能,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就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德育目标。德育目标的制定不仅受到社会发展的制约,还要受到人的需要和身心发展的约束。一定社会的生产力性质和水平以及政治经济制度决定该社会德育目标的特定内容及其社会阶级性质,一定社会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人的需要和身心特点制约着各级各类学校德育的具体标准。为此,我们认为德育目标的设定要做到:理想的目标与现实的目标统一,社会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纵向目标与横向目标渗透。

一、理想的目标与现实的目标统一

德育目标作为德育目的的具体化,既要立足社会现实,着眼于学生生活实际,又要面向未来,把握时代发展的趋势。因为德育目标的实现就是一种有意识地实现社会思想道德的个体内化,或者说有目的地促进个体思想品质的社会化。它实际上也就是一个发展的、提升的过程。要实现德育活动的提升和发展,就要注重德育目标的层次性,让前一个层次的德育目标的实现为后一个层次德育目标的实现作铺垫,使每个层次德育目标的实现成为对自身的超越。

理想的德育目标是指从社会发展对未来新人的品德要求与期望而设置的目标,它是根据有关理论和实际设计的以“应有”的价值判断形式表述的成文的法律认可的德育目标。理想的德育目标虽然也具有前瞻性,往往超越现实生活,但这种“超越”却以社会进步和人的品质发展趋势为存在前提,它经过人们艰苦的主观努力完全可以实现,因而具有人格上的提升作用,能为德育实践指正方向。现实的德育目标(或有人称实然性的德育目标)是比较接近社会生活实际和人的实际精神境界的,是从当前社会和人的发展需要出发而设置的目标,它存在教育过程参与者的教育思想之中,为参与教育行为所实际追求的目标。

德育影响作为德育主体道德建构的价值环境能否有效实现,要害在于环境的设计能否与主体的接受状态联系起来。不进入主体接受的阈限,德育目的就是妄想。显见,正视社会现实和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实际,是德育目标的一个出发点。在德育目标定位上,实现理想的目标与现实的目标有机结合,体现了德育的超越性和实践性。德育现实性制约着德育的超越性,使德育的这种超越性不能脱离现实的基础和发展的可能,不能变成无本之木;德育的超越性又反过来制约着德育的现实性,使德育现实性不能脱离德育发展理想,从而失去成为引导社会及人们在道德方面前进动力的功能。德育目标一方面要立足于社会现实,着眼于学生实际生活;另一方面又要面向未来,把握时代发展的趋势,在价值定位上达到现实性与理想性的统一。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既有广度又有深度,既能面对现实又能适应未来,他们在复杂的社会现象面前,就能辨清真假、善恶、美丑。否则不是导致德育要求过高,目的最终落空;就是把德育实践引向庸俗化境地,德育功能殆尽。

二、社会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在德育目标性质上,不同的社会、不同的时代持有不同的立场,主要表现为社会本位目标与个人本位目标的对立。社会本位的德育目标是以社会利益为出发点进行界定的德育目标,认为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个人的存在和发展依赖并从属于社会,主张德育目标只能根据社会需要来制定,培养符合社会准则的公民,使受教育者社会化,以保证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这一德育目标确认了德育的重要使命之一就是促使个体社会化的价值理念,但它无视个体自身品质发展的需要,在德育实践中易走向“驯服教育”、“见物不见人”的教育之路,其结果是所培养的学生主体意识泯灭,主体性丧失。个人本位的德育目标强调受教育者个人价值的重要性,认为道德教育的目的在于提升个人的生存价值和生活质量,使之成为自主、自由的道德主体。德育目标只能依据人的本性和道德需要来确定。可见,个人本位的德育目标具有反对德育中强行灌输的积极意义,但极端强调个体价值追求和自我实现,则会削弱德育的影响力以及作用力。因此,如何认识和处理好两者的关系是德育目标制定的一个关键。

德育依据一定社会的需要来培养人的品德。因此德育目标的提出必然要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受一定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制约,受社会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制约。德育目标要以社会发展为参照,就必须反映当今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制度的要求,必须面向未来社会的发展。

德育是一项对象性活动,德育的对象是人,学生是学校德育的对象。德育目标作为教育主体对培养对象品质规格的设计和期望,不能不依据学生品质的需要和身心发展规律。学生品德是一个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其发展能够达到什么样的规格水平,要受学生心理,特别是品德发展规律制约。因此,德育目标的确立,也要受学生心理,特别是品德发展规律制约,要以对学生品德现有水平、层次和发展的未来趋势的正确预测为前提。这样,德育目标就能适应学生的主体需要,为学生品德的提升打下基础。很多时候,我们的德育实践采取太多的灌输方式,把德育对象当作等待灌装的容器,这样就在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德育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德育实践一再表明,德育目标与学生品德需要及发展规律相契合,德育效果就明显。这是因为,品质需要是人的一种高级需要,是学生行为发生的心理动力和重要原因。现代德育以人为本,尊重人的主体性,以促进主体德性发展为根本。

事实上,在人类社会中,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从本质上来说,道德是人的外在世界与内心世界的统一。德育最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协调其外部世界和内心世界的和谐,达到自觉的道德境界。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又是社会发展的目的和归宿,社会发展则是人个体发展的保障和手段。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不仅紧密联系,且互为条件、互为因果,就其价值关系来说也是完全一致。从社会方面看,人的需要是社会需要的主观形式;从人的发展方面看,人的需要具有客观的社会内容。因而德育不能离开社会需要讲人的需要,也不能离开人的需要讲社会需要。德育目标致力于受教育者德性的发展,应同时体现人、社会、自然的和谐发展。所以,制定德育目标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指导,既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又适应个体思想品德发展需要,实现社会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结合。

三、纵向目标与横向目标渗透

德育目标有完整的结构形式,它是由一个横向贯通渗透、纵向分层递进、内部有序组合的目标群构成的、自成系统的目标网络。德育目标网络是德育研究领域的一个复杂问题,它内在要求各目标群实现辩证联结。

横向德育目标群主要指德育目标按其内容的不同方面所形成的领域标准。由政治素质目标、思想素质目标和道德素质目标组成,这是德育目标分解而生的三项子目标。其中政治素质目标是根本,思想素质目标是导向,道德素质目标是核心,它们相互贯通、相互渗透、相互整合,构成了德育目标规格的统一体。

纵向德育目标群是指德育目标在德育过程中,按照受教育者的特点及相应的目标要求而形成的不同水平或者不同阶段的标准,由学段目标即小学德育目标、中学德育目标、大学德育目标与各学段中的年级目标构成。其中前一学段及年级德育目标是后一学段及年级的基础,后一学段及年级德育目标是前一学段及年级的发展。它们相互衔接、分层递进,学生个体随着学段及年级的递进,品质逐渐提升。

内部德育目标群是指在德育过程中,个体的各项心理因素发展的标准,由认知目标、情感目标、意志目标、信念目标和行为目标组成,它们贯穿于横向和纵向德育目标群之中,成为学生个体应具有的品德规格。

德育目标形成纵横交错的网络结构,符合学生品质形成的规律,有利于培养素质全面发展的新人,也是德育取得实效的一个途径。同一层次纵向目标往往是由不同的横向目标构成的,同一横向的德育目标又是由不同的纵向目标连接而成。只有实现它们的辩证联结,才能真正形成德育目标的有机系统。这要求我们在认识和处理德育目标时,首先要协调好过程目标与终极目标辩证关系,即过程目标要以终极目标为指导,终极目标要以过程目标为中介基础,其次要协调好首位目标与非首位目标的辩证关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