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社会环境在“学困生”转化中的特殊性

社会环境在“学困生”转化中的特殊性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社会环境对“学困生”的转化,实际上就是发挥社会的教化功能。所以,社会环境对“学困生”的转化过程中,不仅仅局限于学科教学,它可能以某一方面的内容教育作为突破口,唤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或责任,从而起到教化作用。

第二节 社会环境在“学困生”转化中的特殊性

社会环境对“学困生”的转化,实际上就是发挥社会的教化功能。社会环境是个体性的人道德社会化的舞台,社会环境与学校环境相比,有其更为丰富和复杂的一面,无论是从其成员的构成来看,还是从组织形式的特点来看,都具有学校不同的明显特点。因此,社会环境对学生的教化作用也带上了其独有的特性,特别是在“学困生”的转化过程中,社会环境无论是从教育的内容,还是从教育的途径来看,都有着与学校教育所不具备的形式的灵活性、内容的广泛性、手段的不确定性等特点。

一、社会环境的教育功能

国际教育史上最早的教育职能就是通过社会教育来实现的,人与社会环境的特殊关系决定了人的受教育过程不可能单独由学校来完成。在原始社会,家庭尚未形成之前,年青一代的教育是在全氏族成员的共同劳动中,在日常社会生活中,由氏族公社的成员通过互相的言传身教,或由有经验的年长者向年青一代传授一些简单的生产和生活经验的方式进行的;即使学校产生以后,对社会成员的教育功能很大一部分也是由社会来完成的。在现代社会中,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知识总量的急增,劳动就业结构的突出变化,使知识更新的速度不断加快,职业要求不断发展,对成年人来说,一次性的学校教育已不能适应社会要求,劳动就业结构的变化,对学校教育也是一个冲击。一方面,学校的发展必须与社会发展的速度相协调;另一方面,青少年一代的成长也迫切需要社会教育的密切配合。社会要求青少年扩大社会交往,充分发展其兴趣、爱好和个性,广泛培养其特殊才能,因此,社会教育对广大青少年的成长来说,也就有了极其重要的意义。同时,由于现代信息传播手段的发展,教育技术的不断完善,也为社会教育的广泛发展提供了现代化的物质条件。所以,在当今世界,社会教育已普遍获得了蓬勃发展,社会发展趋势日益表明,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的教育功能将日渐突出。

二、社会环境实教的特殊性

社会作为人类活动的大舞台、教育的大环境,对其所属成员具有教化作用。与学校相比,它的教育功能具有相对的特殊性:

(一)普遍性与开放性

社会环境是学生成长的“空气”和“水”,这个比喻并不为过。一个人品德的形成过程,除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以外,社会环境的熏陶、影响是一个重要渠道。从时间上看,社会教育覆盖了个体生命的全部历程,因而影响个体一生,形成了道德社会化;从空间上看,社会环境“包围”着学校,并且渗透于受控制的学校德育之中,使个体尤其是青少年学生的道德发展处在一个立方体的影响之中。相对于学校而言,社会环境的影响具有其时空上的普遍性和开放性。

(二)文化性与隐蔽性

虽然社会环境的某些因素亦对个体施加直接的影响,有的甚至比学校教育更具明显性和强制性的特点,但学校文化之外的社会文化,即一个社会的政治、经济、社区、大众传媒及家庭等的影响,对个体道德成长的影响则是隐性的、渗透的、具有“润物细无声”的教化特点,在影响方式上则可解释为“文化性和隐蔽性”。

(三)互动性与创造性

社会环境对个体成长的意义不仅在于其影响时空及作用方式,而且塑造了一定阶段和一定国土之上的社会文化,决定了学校个体的内在需求和一定社会个体社会化的方向。如果说教育的主要矛盾是施教者同受教者之间关系的话,那么这两者之间的互动则是由社会文化所推动的。此外,社会文化往往不具备为政府和学校等社会组织所控制的特点,不可避免地会塑造出社会上的反叛者,因而也会对学校教育产生巨大的正面或负面影响。

三、社会环境在“学困生”转化中的特殊性

社会环境与学校虽然都具有教育功能,但两种教育环境因为其角色不同、形式不同、责任不同,所以其教育手段、教育形式以至于教育的结果,会有很大的不同。

(一)社会环境转化“学困生”具有教育内容的开放性和广泛性

社会生活的内容是广泛的,它涉及政治活动、生产劳动、社会生活、娱乐活动,甚至同宗教活动密切联系,融为一体。而社会教育由于方式、渠道较多而无法在内容上协调、规划,因此作为社会环境其教育素材不像学校那样有固定的教科书,它的教育内容可以涉及文化知识、科学技术、政治法律、伦理道德、文学、体育卫生,以及生活常识、待人处世等多方面的教育。所以,社会环境对“学困生”的转化过程中,不仅仅局限于学科教学,它可能以某一方面的内容教育作为突破口,唤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或责任,从而起到教化作用。比如,通过普法宣传,使“学困生”认识到自己行为的不规范,从而改正过错,主动投入学习;通过伦理的引导,使“学困生”理解父辈,消除隔阂,激发学习热情;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使“学困生”感觉到知识贫乏的危害,从而激发起积极上进的思想;通过组织对贫困地区学生的帮扶活动,让“学困生”了解不幸者的生活状况,从而产生知足感与幸福感……

(二)社会环境转化“学困生”具有教育形式的灵活性

社会教育不像学校教育具有诸多规则限制。它除了具有教育内容上的开放性以外,它的教育过程不过多地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社会环境实施教育的时间具有一定的即时性,它不一定要局限在8小时之内;社会环境实施教育的空间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它不一定有固定的活动场所或舞台;社会环境实施教育功能,可以不必与学校教育那样实行集中授课制或者个别辅导,社会环境教育突破了学校教育那种封闭式的教育体系,具有极大的开放性。社会环境教育没有制度化教育的严格约束性,它很少受地位、年龄、资历的限制,能很好体现教育的大众性、民主性。这些特点决定了社会环境转化“学困生”形式的灵活性。一场报告会、一次参观活动、一次偶然的集会、一次夏令营的体验……都有可能使“学困生”对“学习”有一个重新的定位,从而提高认识,激发热情。某县一中学八年级有一位“学习困难”的女学生,从小就有一个非常强烈的梦想:做一名“空中小姐”。她认为做“空中小姐”只要形象好就万事大吉,因此她把主要精力放在了修饰自己的外表之上,学业一直比较落后。班主任了解到此种情况后,与家长进行了多次深入的交流,最后决定由家长出面,利用暑假时间,经过熟人介绍,让她有机会和“空中小姐”接触,并给她提供了一次国内航程的飞行,让她全面的了解了空姐的工作与生活。几天的时间,这个学生似乎变了一个人,她忽然觉得自己错误的理解了空姐的职业。开学以后,这名同学一改往日的习惯,不再整日追求时髦的外表,而是发奋学习。一学期以后,这位学生的学业已取得了明显的进步。

(三)社会环境转化“学困生”具有与受教育者之间的非强制性和不确定性

学校教育的班级授课制决定了受教育的对象具有一定的固定性,而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最大的区别在于它的受教育者没有固定的人群;同时学校教育由于受到校规校纪的限制,对受教育者带有一定程度的强制性,而社会教育对教育对象没有任何具体限制手段,完全出于受教育者的自愿;学校教育对“学困生”的转化可以采取一定的手段,通过相应的制度保障进行,而社会环境对“学困生”的转化则是随机的,无计划性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社会环境对“学困生”的转化不带有任何的强制性。同时,社会教育服务对象不仅是青少年,对各个年龄阶段,各行各业人员都具有教育意义。因此,社会环境教育的对象不仅限于对青少年的校外教育,而是已远远超出青少年的范围,扩展到了全社会,满足社会各年龄阶段、各职业系统人员的学习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讲,社会环境教育的对象又有着很大的不确定性。

(四)社会环境转化“学困生”具有教育结果的隐蔽性与渗透性

社会环境对受教育者不带有任何的强制性,社会教育不仅具有独立形式,而且越来越明显地渗透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因为社会教育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它比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具有更广阔的活动空间,影响面更为广泛,更能有效地对整个社会成员发生积极作用。因此,社会环境教育的影响范围是相当广泛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社会环境转化“学困生”的方法也是多样的,但其转化手段的非强制性与受教育人群的自愿性也决定了转化结果带有明显的隐蔽性与渗透性。社会环境对“学困生”的影响不是直接作用于他们对文化课程的学习,不是通过对其文化课的直接作用加以转化的,而是通过对其思想品德以及行为习惯的影响,使其思想觉悟有所转变和提高,并作用于行为,间接地作用于学习活动。某一所乡镇中学有一位同学,因为家庭的变故,感情受到打击,学业开始退后。所在的社区了解到他的情况后,为他举行了一次别具一格的“送爱心”活动,社区居民不但捐款、捐物,而且经常安排他参加社区活动。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不仅使他了解到社会上还有许多命运比他还要悲苦的人,自己并不是最不幸的人,同时也明白了自己不是孤立无援的,许多的好心人在关心着他、帮助着他。从此,他发奋学习。经过一学期的努力,他终于又一次取得了优异的学业。“学困生”转化的主要阵地在学校,转化结果的检验也是在学校。因此社会教育的结果是隐性的,它的转化作用具有“随风入夜”“润物无声”的教化特点。

(五)社会环境转化“学困生”具有学校教育的补偿性

学校教育的范围、时间、内容等都受到了一定条件的限制,传授的知识也多以课本知识为主。当学生对枯燥无味的课本知识失去兴趣的时候,社会教育则可以对其内容的丰富性和学生的灵活性进行有效的补充。如日常生活知识、接人待物、生产劳动等。这些在学校直接学不到的知识,则可通过社会教育来补偿。同时,社会教育多是结合自然的、社会的环境即时进行的。对学校教育而言,这无疑是一个重要的、有益的补充。因此,社会教育对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补偿功能。

总之,社会具有教育功能,这已经被历史事实所证明。但社会环境教育手段、教育形式及教育内容的特殊性,决定了它在转化“学困生”的过程中具有与学校教育有着很大差别,但它又与学校教育有着“异曲同工”的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