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校管理转化“学困生”的基本途径

学校管理转化“学困生”的基本途径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学困生”的教育转化中,首先应找出导致他们学习困难的根源。根据大量调查研究发现,“学困生”致困的原因不外乎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因此内部因素是“学困生”之所以形成的根本性、关键性的因素。6.嫉妒心理 由于“学困生”常常受到种种程度不同的歧视,因而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并由此滋生对他人的嫉妒心理。

第二节 学校管理转化“学困生”的基本途径

一、影响“学困生”的主要因素

“学困生”与优秀生相比,在学习诸方面的每一个环节的表现上有很大差异,他们往往对学习缺乏动力,学习目的不太明确,不能很好地把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给人的印象是:学习上应付,做事缺乏意志力,自我控制能力差,时有违纪现象发生,对知识缺乏理解,记忆力较差,分析综合能力较弱。事实并非如此。在他们身上蕴藏着许多可贵的东西,只要我们的教育引导方法得当,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在学业上都会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进步,甚至是跨越式的进步。在“学困生”的教育转化中,首先应找出导致他们学习困难的根源。有些是因为先天不足、智商较低、接受能力差。但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并非先天素质差,而是后天不恰当的教育和成长环境所致。在这样的环境里,他们的心理受到不正常的影响而产生了障碍,弱化了他们进取的意志和兴趣。他们在学校里,平常受不到老师的关心和重视,经常受到的是批评、责难,甚至是教师和同学们的冷眼。在家庭里,也常常受到父母的不公正待遇。因此,这些学生内心苦闷,精神孤独,自卑感较强,认为自己“是学不好了”,从而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另一方面,因为这些学生非智力心理因素的发展水平较低,一些学生无远大理想,缺乏进取精神,情感冷淡,一遇困难就心灰意冷,自暴自弃,产生厌学、甚至逃学现象。

“学困生”的形成根源在哪里呢?原因是复杂的。首先是学校教育方式方法不当;也有家庭学习环境的不利;还有来自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等,但更重要的还是来自于学生的自身。他们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存在着消极的学习态度,没有克服困难的意志和勇气等。根据大量调查研究发现,“学困生”致困的原因不外乎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

(一)外部因素

(1)从我国封建社会的科举取士直至今天的升学考试,本质上都是应试教育。社会上长期积淀的“劳心者治人”及学校教育形成的“优胜劣汰”观念,给学生造成了沉重的心理压力,导致部分学生害怕读书甚至干脆放弃学习。当前社会上出现的新的“读书无用论”的影响以及某些不良信息的传播,也严重影响着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专注力。

(2)随着现代社会竞争的日趋加剧,家长们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心情愈加迫切,这也给学生造成了巨大的精神压力,导致他们视学习为畏途。还有部分家长自身素质不高、文化程度偏低,或者对子女的学习漠不关心,或者缺乏正确的教育方法,使子女学习的内在需求得不到及时强化.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其消极作用不言而喻。

(3)学校课程设置在客观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学生一时间难以适应。同时中、高考的指挥棒引导教师形成一种急功近利的倾向,在教学过程中偏爱学习上的优秀生,对“学困生”则关心较少,甚至置他们于不顾,使他们心灰意懒,渐渐滑入学习困难的境地。

(二)内部因素

即学生自身的原因。辩证法告诉我们,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因此内部因素是“学困生”之所以形成的根本性、关键性的因素。其实不管“学困生”属于哪一种类型,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问题,即存在心理缺陷。学习困难与心理缺陷往往互为因果,或者是心理缺陷导致学习困难,或者是学习困难引起心理缺陷。无论是哪一种情况,他们的心理状态都有以下表现。

1.自卑心理 教师赞许的目光频频投向优秀的学生,对“学困生”则冷眼相待,稍有过失,即加训斥,得不到教师理解、尊重,使他们在心理上感觉低人一等。久而久之,就会导致他们自我贬低、自暴自弃,产生一种强烈的自卑感。由于他们常常在学习过程中受到挫折,极容易在学习上失去自信,产生一种强烈的自卑感。他们常常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自己与那些成绩优良的学生作比较,越比越产生“我不行”的自我心理暗示,常常过低评价自己的能力。

2.厌烦心理 “学困生”的心理大多表现为厌烦、压抑,处于一种被动学习、无可奈何的状态,对学习无任何兴趣可言。在行为上往往表现为情绪低落、沉默寡言、孤僻自怜。同时由于现代社会的高节奏生活,学生面临着严峻的升学压力、家长和教师期望过高及个人抱负与现实条件的反差所带来的强烈刺激;更由于学校教育方法不当,使他们的个性受到抑制,缺乏激情并存在厌烦感,导致他们产生一种消极厌世的心理状态,无法主动投入到所处的学习生活之中。

3.恐惧心理 “学困生”时常处于戒备状态,以防受到伤害。他们精神上高度紧张,心理压力大,对所处的学习生活环境有着严重的恐惧感。沉重的心理压力使得他们对自己的行事缺乏信心,情绪不稳定、紧张、烦躁不安,他们往往以反社会或自我退缩的行为去寻求和表现自我价值。

4.矛盾心理 一部分基础较差的“学困生”,他们也想把学习搞好。但由于学习基础未打牢,或学习技能差,方法不对头,虽然学习很努力,但结果还是不尽如人意。因而常常感到无所适从,产生了严重的受挫心理,对改变自己的学习状况束手无策。有些学生内心的成就感与学习的期望值差距较大,他们原本学习基础就比较差,对学习没有较大的成就感。但在其内心深处,却又希望自己也能像学习优秀的同学那样,得到老师、同学、家长的重视和肯定,因而在暗地里下功夫,但努力的收效甚微,效果并不明显,处于深度的自我矛盾之中。

5.侥幸心理 有的“学困生”,由于意志薄弱,往往管不住自己,他们常常自我安慰,认为自己学习虽不好,但还有其他的长处。自己尽管不是很优秀,但回头看看还有比自己更差的同学,因而甘居下游,且心安理得。还有个别学生甚至盲目地认为自己平时不行,考试的时候不一定不行,存在着侥幸取胜的心理,因而不思进取,无意改变自己的现状。

6.嫉妒心理 由于“学困生”常常受到种种程度不同的歧视,因而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并由此滋生对他人的嫉妒心理。他们对于别人胜过自己的某些方面不服气,表现出对对方的不满、怨恨,甚至讽刺、挖苦,做出一些损人不利己的事,如故意捣乱,影响他人学习,散布对他人不利的言论等。

7.焦虑心理 实际上,许多“学困生”也想在学习上能有“翻身”之日,于是在无形中给自己加压,整天忧心忡忡,生怕自己学业赶不上他人,导致心情波动,甚至心中时常充满无名之火,学习状况非但未能好转,反而呈下降趋势,于是反向发展,原谅并放纵自己,听天由命,自甘落后,甚至走上邪道。真可谓水行舟,不进则退。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认为,形成“学困生”的主要因素是其内部因素,而内部因素的主要方面则是心理因素。

二、“学困生”的主要表现

我们了解了“学困生”形成的主要因素,那么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学生会有怎样的表现呢?根据长期观察研究的结果,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反应迟缓,观察不细,性情懒散

这类学生有一定的心理障碍。根据心理学的理论,感觉和知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直接反映,而观察则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比较持久的知觉。一般学生对刺激强度大的外界事物,比如强烈的音响、鲜艳的颜色等,都能迅速做出反应,若是感兴趣的话,还可能进一步利用多种感觉器官全面观察了解事物,进而探究事物的本质。而“学困生”则可能在外界事物的强刺激下,对事物产生知觉,但这种知觉不会坚持长久,更不可能对事物作进一步的观察。往往不会对外界的各种刺激作出适宜的反应,不能把自己的心理活动有意识地投向某一特定指向的活动,经常显现出笨拙、手忙脚乱的现象。尤其是到了一个新的环境或外界的刺激过多时,由于他们接受的各种刺激不能得到适宜的反应与释放,从而使他们感到焦躁不安、无所适从,并通过一些多余的动作表现出来。在日常生活中,他们的肌肉张力明显不足,外表显得懒散和虚弱,活动时动作不自然、拙笨,手、眼协调能力差。

(二)记忆迟缓,语言匮乏,态度散漫

记忆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它的基本过程是:“识记—保持—回忆”。人的记忆是有一定的差异性的,有的人记忆敏捷持久;有的人记忆敏捷但缺乏持久性;有的人记得慢但记得牢;有的人记得慢又忘得快。“学困生”的记忆属于最后一种类型。这类学生常常用很长时间来背一段文章,但是到默写提取时,脑子里却只剩一些记忆的碎片,默写文章时常常丢三落四,错误百出。因此,他们在学习读背量大的政治、语文、英语等学科时,效果总是不如别人。同时,他们的阅读、书写、计算、表达、沟通等基本认知能力也存在某些方面的不足,严重者会存在多方面的不足。在学习过程中,他们用词贫乏、说话含糊、词不达意;阅读时,经常跳字跳行;写字时,经常混乱字的上下或左右结构;抄写文章时,经常漏字漏行,甚至漏段。计算速度慢,且出现错误多,经常遗忘基本的计算规则,计算过程中不停涂改。与别人交流时经常使用单字、单词,无法使用复杂、流畅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经常用表情、动作来表现自己的情绪,语言思维混乱,或不顾及别人的反应,自言自语。课堂上无法按照教学进程的要求进行思维,常常走神。

(三)注意分散,缺乏坚持,忍耐力差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它的基本特征是指向性和集中性。正是由于这种对事物的指向性和集中性,个体才能清晰地反映某些事物。“学困生”却因为某种原因而引起注意这一心理活动的缺陷。有注意障碍的学生与正常学生相比,前者中有学习问题的人显著地多于后者。至于“学困生”具体的注意缺陷,一些研究人员发现,在注意稳定性、注意转移能力方面,他们与正常学生相比无显著缺陷,但他们在注意分配能力上则有明显的缺陷,其注意广度与正常学生相比,有明显偏低的倾向。“学困生”突出地表现在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暂,缺乏坚持性,容易受外界干扰,容易陷入多动和冲动状态。通常情况下,中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在25至30分钟,而“学困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往往不到15分钟,15分钟以后他们就可能感到疲劳困倦,心不在焉,或是受其他杂念干扰而分散注意,开始乱讲话或做小动作。因此,他们在学习效果上远远比不上一般学生,学习成绩也就一直处于落后状态。

(四)思维缓慢,信心不足,惧怕失败

思维是智力的核心,它是人脑反映事物的一般规律及其内在联系以及以已有知识为中介进行判断、推理的过程。一般中学生的思维已开始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方向发展,而“学困生”则往往滞留在动作思维和形象思维的阶段上,他们读书爱读信息量小的书,而不爱读信息量大的书。比如他们总是对卡通人物连环画或通俗武打的小说感兴趣,而对带有哲理性、思辨性的文章毫不感兴趣,看电视也不喜欢看新闻类或观察思考类的节目。这类学生在一起,谈论的也多是影视、体育明星的衣着、发型、星座等话题。大多数“学困生”由于屡次遭遇学习上的困难和失败,而对学习失去信心,失去了兴趣,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他们在情感上心灰意懒、自暴自弃,害怕学业失败,并由此产生了焦虑及其他消极情感;在行为上逃避学习。这些学生往往把学习不佳归因于智力低、能力差这些稳定的不可控的因素,因而对学习失去信心,对未来成功的期望感到渺茫,甚至放弃了今后的努力。

因此,要实现“学困生”量和质的转化,学校和教师需要想方设法挖掘“学困生”的自身潜力,启动他们的内在动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他们的非智力因素,调动他们积极进取的精神,磨炼他们坚强持久的意志。

三、转化“学困生”的基本策略

“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和表现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在对这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教育转化时,就要根据他们致困的种种原因,采取有针对性对策和措施,实现教育转化的目的。

(一)课堂教学是转化的主渠道

学校和教师应营造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为“学困生”的自主学习留下足够的空间。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可以自我调控速度,根据自己的接受能力,可利用时间及其他条件自行确定学习进度;帮助他们利用自习或课外活动自由选择适宜自己的学习场所、形式和内容;引导优秀学生对他们进行必要的辅导,解答他们提出的疑难问题;教师在教学中也应注意少讲精讲,给学生留有自学的空间,讲述目的主要在于启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在学习中举一反三,学会科学的学习方法,而不是单纯灌输知识。

“学困生”由于多种因素造成学习基础差,但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智力正常,只是存在做事马虎,畏惧作业,害怕教师,担心因考试结果而名落孙山而受到教师和家长批评的现象。我们在对“学困生”教学时,应根据他们的学习程度,确定不同的学习目标,提出不同程度的教学要求,引导、帮助和督促这些学生合理地安排学习进度。还可运用个别指导的方法,引导他们学会学习,从而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释放他们内在的潜力,增强通过自身努力获得成功的信心。

同时,还应注意培养“学困生”的自尊心。因为他们的自尊心较优秀生更为敏感、脆弱。他们的成长过程比优秀生可能更慢一些。因此,更需要教师的特殊关心、指导和帮助。而现实的学校教育中,许多的教师对待“学困生”,往往缺乏耐心,缺少宽容,经常抓这些学生的“小辫子”,使他们感受不到教师的关怀。结果与教师的期望背道而驰。因此,只有在和谐宽容的学校教育环境里,“学困生”才能展露出自信的笑脸,才能展示出蕴藏的才智。当然培养学生合理的自尊还有许多方式和渠道,它都需要为师者能够真正的做到关心学生、理解学生、爱护学生。只有这样,我们的学校教育才能真正达到转化“学困生”的目的。

(二)学校德育是根本保障

当前,学校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往往停留在“高”和“空”的层面。在新课程改革的环境下,我们的学校德育更应该转变观念。要研究“如何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尤其是走进这些“学困生”的内心世界,引导他们从日常生活开始,从身边的小事做起。通过学生学习行为的评价导向功能切实增强德育工作的有效性,把学生自评、互评与教师评等评价形式有机结合起来,综合评定学生的道德品质等方面的素质。

在德育中塑造积极、健全的人格,是转变“学困生”的第一任务。其根本点就在于帮助他们重建和恢复自信。自信心是一个人不断前进的动力之源。一位儿童教育专家曾说过:“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事实上,“学困生”同样希望老师对他们有积极客观的评价,使他们能和正常学生一样平起平坐。他们更需要老师更多地给他们一份关爱,以鼓起自己上进的勇气,树立起追求进步的信心。自信心的建立是一个渐进性的过程,它需要教师耐心和诚心的期待,需要教师在尊重学生人格的前提下形成。当“学困生”有缺点时,简单的责备、歧视、施加压力往往适得其反,要像沙里淘金那样,替“学困生”扬善,促使其发扬优点、克服缺点,达到长善救失、转化偏态的目的。教师在扬善时,对于他们身上哪怕是百分之一的进步,都应以百分之百的热情充分肯定,及时鼓励,使这些萌芽状态的闪光点燃烧起来,点燃他们自尊心和自信心的火种,鼓起克服困难、积极进步的勇气。

教师帮助“学困生”树立自信,形成积极人格。首先,目标的确立要得当。既不能过高,否则不易达到;也不宜过低,否则没有动力意义。其次,目标须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便于在平时检查对照,及时进行目标调控。教师还应注重认识层面的引导,使他们明白:学习困难并不是只由某一个因素造成的。若将学习困难只归因于相对稳定的能力因素,则必然导致自卑心理和对学习恐惧心理的产生。因此,对学习困难要做具体分析,多从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方面找原因,使“学困生”感到其“困”可变,学习进步并非高不可攀,努力调动他们改变自我、奋发向上的热情和积极性。“学困生”由于以往在学习上经历了屡次失败,情绪低落,信心不足,将失败归因于自己智力差、能力低。在对他们应及时实施心理减负、心理矫正的同时,帮助他们将失败归因于努力、意志、方法等与智力水平无关或关系不大的因素,改善其情绪状态,提高抱负水平,促使他们自信心逐步增强,积极性不断提高。

(三)心理健康教育是重要手段

充分认识加强“学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根据他们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运用针对性的教育方法和手段,锻炼和培养他们健康向上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的全面提高。对“学困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使他们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要给予他们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学会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发展的能力,找到摆脱困难的方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要求:有针对性,关注个别差异,以学生为主体。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途径:全面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包括学科教学、课外活动、班主任工作等。一方面与思想品德课、思想政治课及青春期教育等相关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进行;另一方面充分利用活动课、班团队活动,举办专题讲座。开展心理咨询与辅导,建立学校和家庭心沟通的机制,优化家庭教育环境等。

但是也有的老师一提起“学困生”,就不由生起一股厌烦、冷漠感。而作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就应使用“爱”这把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学困生”有的心灵深处有创伤,有的学习生活有困难,有的家长埋怨他们不用功、脑子笨。他们也遭到过多的批评、训斥,在家中有的缺少父母的爱,在学校他们往往有意、无意的表现出对老师和同学的疏远与隔阂,如果再得不到一点温暖、爱抚,很容易和教师产生对立情绪,消极、悲观地面对学习、生活。为此,教师首先应弥补对“学困生”爱的缺陷,用爱的暖流开启他们的心扉。爱需要从一点一滴做起,学习上多给他们一点辅导,生活上多给他们一点体贴关心。用深沉的爱去感化他们,让他们从内心里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诲,从态度上向教师所期待的目标努力,从而实现向进步的方向转化。用爱心去感化他们,了解他们,了解他们喜欢或不喜欢什么,逐渐把他们心灵上的冷酷“冰山”溶化掉,让他们重新点燃起学习和生活上的火花。只有像对待优秀生那样对待“学困生”,赢得他们的信任,多主动接近他们的生活,多发现和肯定他们的优点,让他们感到自己是被重视、被尊重、受欢迎的。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感到老师在时刻关注着他们,在为他们分忧解难,是他们真正的良师益友,使他们在情感上、心理上都会感到具有安全感,消除心理障碍,激励自己增强自尊感,激发自己的上进心。这样,老师在他们的心目中威望就高,他们就乐于接近老师,在老师的帮助下,他们会逐步地走出困难的低谷。对待“学困生”,教师要有偏爱他们的胸怀,全方位地关心、理解和支持他们,多与他们交流思想,达到情感“共鸣”,使自己的教育行为得到他们的“认同”。只要我们大力倡导爱心,用爱心去温暖他们,用爱的力量去感化他们,就一定能启迪他们的心灵,达到转化的根本目的。

(四)课外教育活动是有效途径

古人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可是今人更崇尚“成功是靠成功推动的”。在特别重视学生学业成绩的大背景下,“学困生”已被失败击得伤痕累累,他们似乎已很难看到成功的希望,由此常常受到冷落,歧视。他们不仅自信心弱,而且耐挫力低,强烈的自卑心理,使他们整日垂头丧气、精神萎靡。但是内心深处却渴望得到尊重、渴望取得进步、渴望获得成功。实践表明:“学困生”尽管学业存在困难,但他们往往在文艺、体育、劳动、社会实践活动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因此,为了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在他们当中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是十分必要的。通过这些活动使他们省察、寻找自身的优点(包括既有的和潜在的),找到新的生长点,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成功教育在改革实践中,创造了“帮助成功”、“尝试成功”、“自主成功”等多种成功的途径,用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活动来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质。根据“学困生”意志薄弱的特点,组织他们参加以班级为单位的对抗赛,让他们在集体力量的感召下,增强意志力;针对他们在学习中的畏难情绪,组织他们参加户外的公益活动,使他们在活动中锻炼自己,增强耐挫能力,培养其吃苦耐劳的精神;或创作或表演或主持,让他们品尝成功的喜悦,引起内心的震动,激起他们对新的更大成功的追求,使他们觉得在学习中“我能行!”学校尽可能联系他们的生活实际,设计一些适合其年龄特征、喜闻乐见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并在活动中提高其自学、自治、自主的能力。

(五)密切家校配合是必要条件

随着大教育观日益深入人心,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互相支持与配合已成为广泛的共识。在注重家校互动的同时,我们还积极探索更为有效的家教方式,促进家长之间的有效互动。教育观念指导教育行为。家庭教育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使各个家庭在处理子女教育问题上的方式、方法不一,教育效果差异也很大。“学困生”的教育更需要教师与家长之间建立密切的合作,共同交流、互相配合,从中寻求更为有效的教育方式。它不仅可以提高家长自身的教育能力,也对学校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和有针对性的个别教育大有裨益。

教师与家长之间的积极互动,使我们更进一步认识到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性。它不仅有利于提高家庭的教育水平,使每位学生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和谐健康的成长。尤其是“学困生”。他们自卑感比较强烈,自尊心比较脆弱。如果没有恰当的教育方式,就有可能导致这些学生产生强烈的消极情绪,造成他们的学习越来越困难。为了有效克服他们的自卑感,增强他们的自尊心,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既要善于运用教育机智,又要讲究教学方法。当然,我们也应该承认学生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不只是智力方面的,还有性格、习惯、兴趣、爱好等各个方面。后者更能影响他们的注意力、观察力、应变能力以及表达内心情感的能力。有的教师习惯将“学困生”概括为一个字“笨”,认为他们天生就笨,毫无发展可能,视为“异常”。其实,他们可能还具备更多尚未挖掘的潜能。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就像蕴含着丰富地下矿藏的土地,在一般人眼里它是贫瘠的,但是,有一天一群地质勘探队员来到这里,看到了宝藏,奉为至宝。”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具备不同的智能结构。有的人抽象思维发达,有的人逻辑思维能力强,有的人具有绘画天赋,有的人韵律感和平衡感强……因此,如果一味地从某一方面要求学生,用一把尺子来衡量他们,势必扼杀他们在其他方面的潜能。一次小小的成功能激活一个人潜在的巨大智能。所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注意扬长避短。在组织教学活动时,要做到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位学生都有展示其才能的机会和空间。要善于从学生优势上着眼,放大优点,突破一点,找到闪光点,使之在某一方面获得成功,获得自信,从而激励他们向更广阔的领域拓展。如果真正地确立了“每位学生都能成功”的教育理念,每一位学生都将在不断取得成功的体验和乐趣中获取更大的成功,找到自尊和自信,得到健康活泼的发展。

(六)密切社会联学是重要措施

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是相辅相成的。学校教育是主体,社会教育是重要补充。学校教育并不是教育的全部,学生成长需要知识教育,但是也需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所以校外教育的存在必不可少。学校教育由于受到许多条件的制约,比如现在教育资源的不均衡,每班中学生班额较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难以照顾每位学生的学习要求、个性特长、兴趣爱好,使每位学生难以全面受到符合自身特点的教育,出现差异导致学生优劣分化,使“学困生”出现。如果组织他们参加一些校外的社会活动,就会得到学校所学不到的东西,体验不到的感受,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按照校外教育的本来意义,不应该仅仅是知识方面教育,还有很多的其他教育形式,比如兴趣类的、技艺类的、科技类的,像学点音乐、美术,参加体育活动、科技制作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视野开阔了,特长展现了,能力提高了。他们有了自己实践和展示的机会,可以进行不同内容的选择,根据喜欢的项目决定自己的发展方向。以美术为例,可能有的学生在此领域里确定了自己从事美术事业的志向,或者从事与美术相关的其他专业。所以,他们面对的选择是开放的、多元的。在这里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可以参加自己喜欢的活动,他们在这片天地里是快乐的。

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互为补充。它不但印证了校外教育的发展是社会的需要,还印证了“学困生”在这里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学习内容,发挥和展示自己的个性特长,是对学校教育的一种有益补充。在社会教育中,不论采取什么样的校外教育方式,都要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喻之以人、施之以爱、导之以行,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最终达到转化的目的。我们还要认识到,“学困生”的转化是一件十分细致而艰巨的工作,要认清他们在转化过程中的缓慢性、反复性,正确对待,耐心等待,不断地引导他们向我们所期待的方向发展,并相信他们终会有让你满意的一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