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职教师专业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职教师专业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目前,高职教师专业化进程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有:虽然近年来教师职业由于待遇提高等方面因素而开始成为人们追捧的对象,但是从本质上说,包括高职教师在内的我国教师地位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承认。但是这类教师专业组织在高职教育界影响甚微。缺乏专业组织也是制约我国高职教师专业化水平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二、高职教师专业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高职教育起步较晚,高职教育教师专业化与普通高等教育教师专业化无论是从研究深度和研究的广度都没有办法和普通高等教育教师专业化的研究相提并论。随着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高职教师专业化建设从理论到实际操作都得到了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高职院校的重视。但是,就整体而言,由于高职教师专业化是在一个现实的社会环境中实现的,它与社会背景息息相关,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教师专业化是发生在当今这个大的社会情景中,社会上的各种思潮以及其他相关因素都影响了高职教师专业化的进程。目前,高职教师专业化进程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1.高职教师的专业地位尚未真正树立起来,专业自主权力不足

虽然近年来教师职业由于待遇提高等方面因素而开始成为人们追捧的对象,但是从本质上说,包括高职教师在内的我国教师地位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承认。选择上,部分人可能会愿意选择公务员职业,而不是教师,同时,每年都有部分优秀高职教师辞职进入企业或者通过考试进入公务员行列,反之则很少见,这也从侧面说明了教师职业并没有期待中的社会地位。同样,作为教师专业化重要指标的专业自主决策权力在高职教师这里并没有得到体现,教师在处理专业教学的过程当中,很少有权力针对自己的需要而在课程和教材的选择上体现自己的意志,教师所做的,更多就是根据教材的编排内容进行讲授,即使会花些心思对如何教好课程、如何提高上课效率、教材的编排是否合理这些问题进行一些反思,但是要真正地面向自己的需要,根据自己的意志来抉择专业内容却仍然是一种理想。一方面这与教师群体目前的整体素质有关,而另一方面,却更多地是受困于外界的限制,而专业自主权力不足是主因。

2.高职教师专业组织力量不足,交流与活动的空间受到限制

教师专业组织是国家在教育推进中一支不可小视的力量,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存在各种性质与类型的教师专业组织,而且这类组织的发展状况与功能发挥情况被视为教师专业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些组织一方面把国家在教育方面的意志传递下去,但更多的是为了提高教师的专业精神与改善教师福利,并鼓励教师参与教育研究。但是这类教师专业组织在高职教育界影响甚微。高职教师很少拥有机会参与由专业组织的国内外的专业交流活动。缺乏专业组织也是制约我国高职教师专业化水平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3.部分高职教师工作体验欠满意

目前高职教师的职业存在状态分为三种类型:以此谋生和养家糊口的“生存型”、体验人生和体味幸福的“享受型”、服务社会和完善自我的“发展型”。这三种所谓的存在状态对教师来讲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一名教师完全有可能在教师生涯中经历上述的三种类型而最终到达所期待的理想追求状态:发展型教师。能将高职教育事业视为自己一生的钟爱,能拥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积极的工作心态,拥有一颗充满对学生的爱的心灵,是一名高职教师真正朝专业化发展的基本条件。但是,在现实生活中,高职院校教师由于各方面原因,如待遇不理想、发展条件差、学生基础离期待较远,以及由上述因素而带来的社会整体对高职教育的偏见,高职院校教师往往在物质生活上受到不如普通高等教育的教师待遇,精神生活上处在不满足的状态,教师就肯定没有办法将自己全部的心思放到教育上。有关高职教育教师的研究调查表明,高职教育教师对目前工作的满足度都比较低,与期望值差距较大。包括待遇、地位、工作愉悦度和成就感等方面,在这样一种对教育工作本质的认识与认同的状态影响下,就不可能有对工作发自内心的喜爱,也就体验不到从工作中带来的愉悦与幸福,自身的发展与社会服务就成为一种空谈。这就是一种教育理念上的差距。

4.高职教师学历结构和知识结构跟不上教师专业化需要,从教能力与研究能力不足

从整体上看,高职院校教师在一些基本要求上存在明显问题,如学历结构中的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的拥有比例都离教育部的规定存在着差距。另一方面,高职院校教师缺乏相应的教育科学方面知识,从教能力方面有待提高,课堂的掌控能力、课堂情境知识和教学监控能力等方面与教师专业化理想有较大差距。在教研能力上,高职院校教师则更显不足,由于缺乏相应的科研条件,学校也没有浓厚的学术氛围,教师开展科研活动的意识普遍较弱,大多数高职院校教师的反思与研究能力离要求甚远,远远不能适应当前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5.高职教师专业技术素质相对落后

由于高职教育教学本质的特征,必定要求高职院校教师在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之外,还要掌握相关专业的操作技术技能,能够亲自给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演示。但是,在高职院校中,既能将理论教学演绎得精彩纷呈,又能在实际操作中得心应手的老师实在太少,于是就催生了高职教育对“双师型”教师的呼唤。事实上,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在本质上应是一位既能演绎理论、讲述理论又能实际运用的老师。但是在现实中,高职院校缺乏的正是具有这种能力的老师,很大一部分老师都只会“黑板上种田,电脑上开数控机床”,而缺乏实际操作能力,这一直以来都是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软肋问题。由于当今科学技术发展迅速,技术领域的变迁日新月异,对技术专业的教师的要求也就愈高。而现实情况是,由于缺乏条件,教师根本不能在第一时间到企业了解技术发展的最新状况,也没有条件去及时接受培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这对于高职教师是极为不利的。知识结构和技术水平的落后将直接制约其专业化程度。

6.专业精神淡薄,师德方面不尽如人意

由于传统观念和教师职业的特殊性质,教师职业一直以来就具有强烈的示范性、公众意义和教化作用,同其他职业相比,我们对教师在道德要求和专业精神上有更高的期待。育人无小事,事关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但是,在现代社会,由于种种因素的冲击,高职教育教师职业道德面临着道德危机,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教师的敬业奉献精神不强,进取心减退,人心涣散,尤其是在部分地方性高职院校和民办高职院校,这样的情况更加严重。由于高职院校学生相对而言是学习困难学生,所以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值较低,不尊重学生的发展规律,不愿意对学生倾注更多关注与爱心,为学生寻找适合的发展道路;另外,教师队伍中部分教师的不良行为也对教师的整体形象造成了伤害,如近年来出现比较多的教师在学校招生中为了一己私利,参与“买卖生源”,对学生做虚假广告,靠不择手段拉学生得回扣获得经济收入,利用学生搞创收等现象,这都涉及教师师德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