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育科学研究

教育科学研究

时间:2022-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学内容的更新和综合化研究是当前教学领域值得研究的课题。关于教学方法的研究,广大教师已经作了许多探索和尝试。近年来,我国有很多高校设有专门的“教学研究成果奖”,并规定教学研究成果与科学研究成果同等对待,教研论文和科研论文同等对待。因此,重视大学各科教学方法的研究应该是大学教师研究的侧重点。各科教学法研究的成果可丰富、充实大学教学理论。一方面教师在课堂讲授中可有计划地进行科研内容、科研方法的教学。

第四节 教育科学研究

一、高校教育科学研究的内容

在高等学校的科学研究中,教学研究是一个重要的领域。作为一名大学教师,从事教育科研可着重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一)研究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更新和综合化研究是当前教学领域值得研究的课题。随着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高校课程内容急剧增加,如何在授课时数增加有限的情况下,把大量的新内容、有关学科最基本的理论、方法与技能传授给学生,就必须进行研究和试验。

(二)研究教学方法

关于教学方法的研究,广大教师已经作了许多探索和尝试。有的教师侧重于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的教师通过模型教具等形象化教学帮助学生建立比较难建立的概念,有的通过改革考试方法,引导学生从死记硬背中解脱出来,灵活掌握所学内容。

近年来,我国有很多高校设有专门的“教学研究成果奖”,并规定教学研究成果与科学研究成果同等对待,教研论文和科研论文同等对待。很多大学还专门设有有关部门研究方法的课程,如有的大学在新生入学后要学习一周的“图书馆指导”课,让学生了解图书馆,懂得如何使用索引卡片和电子计算机,如何使用工具书、视听教材和复印机,如何查阅不同类型的文献资料等。有的大学还开设“研究方法论”课程,教学生在科学研究中如何思考,如何分析和解决问题。

二、教育科研方法论原则

(一)理论联系实际

在研究中既不能轻视理论概括,又不能轻视教学经验的积累。要防止研究中的两种偏向。一种是理论探讨孤芳自赏,钻进象牙之塔,不问生动的大学教学改革实际,只追求学科的理论体系,这样的学科体系易脱离实际基础,会成为空中楼阁。另一种偏向是,将大学教学研究仅仅停留在就事论事的经验之谈上,它似乎强调大学教学研究的实践来源,实际上是忽视经验必须建立在理论上,导致材料的堆砌和经验的罗列,其指导意义不大。

(二)注意理论的层次性

由于大学学科、门类繁多,大学教学理论只能是一般的规律、原则与方法的阐述,而不可能深入探讨各门学科教学的特殊规律、原则和方法。因此,重视大学各科教学方法的研究应该是大学教师研究的侧重点。各科教学法研究的成果可丰富、充实大学教学理论。

(三)加强综合研究

在科学研究中,应坚持整体观点,从系统的整体与部分之间,部分与部分之间,以及系统与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中去考查对象。在研究方法上强调综合,坚持从综合出发,其思维方式是“综合——分析——综合”。经验表明,如果孤立地进行教学改革与研究,往往会不得要领,难有收效。

三、大学生的科研指导

高等学校的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一定学科领域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而且要使学生能在本专业领域进行一定的科学研究,创造性地解决理论和实际问题,具有一定的科研素质和能力。

指导大学生参与科研活动可通过以下几条途径进行。

(一)结合日常的教学活动进行的科研指导

高等学校的科学研究最突出的特点是与教学活动紧密结合,结合教学活动是指导大学生进行科研活动的重要形式。

一方面教师在课堂讲授中可有计划地进行科研内容、科研方法的教学。另一方面,可在实践中进行科研指导。比如各种参观、调查和实习都是进行科研指导的有效形式,要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学术报告会、讲座或讨论会;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参加各种课外小组或学术研究会等。

(二)结合学生的学年论文或毕业论文进行科研指导

学生的学年论文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综合运用一门或数门课程的知识、理论和技能,解决比较复杂的理论和实际问题;毕业论文是在学生掌握了本专业要求的全部知识、理论和技能的基础上综合运用这些知识、理论和技能,独立地、创造性地解决理论和实际问题。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对于培养学生各种初步的独立科研能力和创造性有重要作用。

教师要对学生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的选题进行指导,引导学生根据所学专业与课程,结合自己的专长、能力和兴趣,选择反映一定的实际问题,并具有一定实际意义的课题。在指导学生完成选题之后,要指导学生查阅参考文献,制订写作计划或设计计划,还要负责审定论文大纲,检查进展情况,并对存在的问题给予及时的指导与帮助。

相关链接

专家视点:怎样写好学位论文?

2011-03-07  光明日报

早在2005年,我国的研究生数量就已突破百万,教育规模仅次于美国。在招生规模持续扩大的同时,不可避免的是,选题要新、文献要准、结构要出色、语言要精彩……从开题到答辩,硕士、博士研究生的学术论文压力越来越大。怎样才能写好论文?如何准备答辩?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如何培养和提高?让我们也来听听导师和专家的话。

选择合适的论文题目

崇德说,不管本科生、硕士生还是博士生,好的选题是自己论文成功的一半。我提倡我的研究生不一定都跟着我的课题、我的研究方向来选择论文题目。有两个问题需要重视:一要考虑学生的研究基础,学生曾经做过哪些研究工作,学术兴趣是什么;二是论文选题要具有开创性,具有一定理论上的和实践上的意义。经过这样的考虑,题目定下来,就能进入到开题。任定成提醒,有的研究生在写论文的时候,题目很大,但写作过程中就会发现自己其实很难驾驭。所以,写论文一定要学会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要做封闭研究,比如可以做一些数据统计分析、做一些深入实际的调查研究等。

胡智锋指出,合适的论文题目应是大小适度的,总的来说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选题要体现专业性,符合本专业的要求和规范;二是题目大小适中;三是要具备问题意识才能使论文具有针对性,有的放矢;四是要有学术意识,要分析学术界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到什么程度,在他们研究的基础上想办法找到一个新的点,才会有学术意义;五是与指导老师、有经验的人的沟通也很重要。

写作论文要突出自己所做的工作

任定成说,每一种论文都有其特定的规范,只要先把研究做好了、做扎实了,论文就好写了。理科学生写作论文的压力来自于要在国际上的高水平刊物上发表,要产生一定的影响。文科学生的压力则源于对国际学术规范不了解,一些硕士生、博士生还在用高考作文的标准来写毕业论文。要想写好自己的毕业论文,主要应该花费时间和精力找出可以成为比较好的研究对象的问题,然后确定适合的研究方法,通过艰苦细致的工作找出结果。在此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突出自己所做的工作,清晰地表达出自己对问题的认识和观点,这样才能成为一份合格的学术论文。

合理运用参考资料的问题

在写作论文的时候,经常需要引用资料。很多学生特别是本科生有这样的困惑:到底引用资料到什么程度算“抄袭”?怎样合理运用材料?看资料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很容易被资料“带跑了”,从而导致频繁更换题目,这又是什么原因?

胡智锋教授说,界定引用和是否抄袭有个重要的标准就是在整体上是不是有自己的观点,有没有自己的立论,别人的文献是不是作为自己观点的一个补充和引证。如果没有形成自己的观点和判断,完全是把别人的东西搬过来,堆砌起来,这就难免会有抄袭之嫌。如果有自己的观点,资料是为你的观点作注脚,这就是合理的引注。

胡智锋解释,本科生经常出现被资料“带跑”、更换题目,是因为本科生阶段也是一个学习别人的过程,不能形成自己的一些东西,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其根本原因是被“带着走”的同学缺乏一种定力,没有形成自己的一个基本的立场和观点。怎样不让别人带着走,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要丢掉自己原始的问题,要有一个自己的判断,明白自己关注什么,对什么感兴趣。

学会做二手文献清单、工作清单

林崇德说,文献综述既是主观的又是客观的。客观是因为它反映了某学科相关的研究材料,他人、前人的研究成果;主观是因为综述是对前人、他人成果的总结归纳,归纳是否准确,是文献综述最重要的部分。我要求我的研究生文献综述一定要坚持两个标准:第一,必须要有心理学的基础理论;第二,必须涵盖国内外近5年的学术成果。主张看新文献,这样就可以知道国内外研究动态,把握整个研究趋势,论文也就有了一定的依据。没有好的文献综述,不要写论文,不要做研究。

任定成说,现在做研究、写论文的条件很好,图书馆有丰富的材料,电子图书、互联网使用起来也十分方便,只要充分利用,研究信息就会源源不断,这就为进行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基础。在进行研究的时候,要学会进行研究和写作学术论文的规范,要学习做二手文献清单,学会写工作清单,学会搜集材料、做索引,要充分学习别人已经做过的研究。只有建立在别人研究的基础上,自己的研究才有可能做得扎实,论文才有可能科学严谨,才有可能进一步创新。

学生要主动加强与导师的沟通

有人反映,现在学生论文水平逐年下滑,甚至有学生只用一两天时间写论文,草草了事。

胡智锋说,针对现在学生论文水平普遍水准不高的状态,导师应该也有一定责任,尽管导师负担大、压力重,但既然招收了学生就应该负起责任来,督促、监督、给学生加担子来敦促学生好好做论文。

林崇德说,导师要把握学生论文写作中的每个细节。我的研究生在第二个学期(一年级)开题。我认为早开题能够让学生对论文的研究早动手,便于接下来的论文指导。导师还要把握学生内心的动态,了解学生的切实困难。学生的论文好坏,取决于导师的要求和引导。

科学安排才能分散压力

胡智锋自己带了很多研究生,他发现现在的年轻人确实不容易,面临工作、学业、感情、生活等很多压力,所以他建议学生应该在这种激烈的竞争中学会科学安排时间,未雨绸缪,要具有提前安排工作的意识。

胡智锋总结自己带研究生的经验说,首先,在学生进门之时就要给他画好三年或两年的“大蓝图”,做好规划,告诉他们可能需要什么时间、多少时间用于学业、实习、找工作和处理个人生活问题。第二,进行阶段性的检查,督促这一阶段学生应该做什么、下一阶段应该去做什么。第三,提前安排一些事情,比如说实习。不能在快毕业时一边忙实习一边忙工作还要一边忙论文。有的同学安排不科学,前两年闲着,最后一年才开始一起忙,这就给自己造成很大的压力。

怎样顺利通过答辩?答辩前应怎样准备,怎样介绍自己的论文效果最好?

胡智锋说,论文答辩是学生水平、能力、人格等的综合考验。总的来说最重要的是“水平+态度+要点”。我的经验就是让同学合上自己的论文,撇开它,把自己当成一个评委,来对这个论文提问,回答“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三个问题。其实答辩不是重复论文内容,而是把论文放在一个大盘子里看它的意义和价值。在介绍论文时如果要达到好的效果,也要紧紧围绕这三个问题,不要跑题。

答辩老师最看重的几个要点

林崇德说,评委老师会从三个方面重点考察:一是理论功底,即学科基础知识;二是创造性;最后,看文章是否由自己独立完成。

胡智锋说,评委老师首先会看选题的重要性。选题的价值差不多占论文成败的一半因素。判断选题的好坏可把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看作标准,看论文是否在理论上、学术上有新的发现,是否对某个领域的实践有参考和指导意义。第二,看结构的逻辑性。看整个论文的架构是否有逻辑性、章节之间的逻辑性是否严密,能看出学生的研究水平和研究能力。第三,看文献是否丰富、有无重大遗漏。看论文所涉领域的重要文献是否都被涵盖,以判断阅读量够不够。第四,看作者的写作水平。看文字表述是否清晰、流畅,概念界定是否清楚等。

答辩中最容易犯的错误

胡智锋提醒,学生在答辩中最容易犯的错误和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有这样一些:

第一,概念不清:随便抄来概念,不理解或是自己胡编乱造。

第二,表达不到位:自己做的、说的、写的和自己想的不是一回事。

第三,以偏概全:抓不住要领和主要问题。

第四,逻辑混乱:概念之间、观点之间缺乏有机联系。

思考题

一、选择题

1.以认识自然世界、探索自然规律为目的的研究活动是(  )。

A.基础研究

B.应用研究

C.综合研究

D.开发研究

2.高校科研按活动对象分,包括(  )。

A.自然科学研究

B.工程科学研究

C.基础科学研究

D.综合科学研究

E.人文科学研究

二、问答题

1.如何认识教师从事科学研究的必要性。

2.结合实际谈谈对科研原则的认识。

3.试分析比较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