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学模式的概述

教学模式的概述

时间:2022-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关于教学模式的概念,就像许多心理学问题一样,众说纷纭,难以定论。反之,教学模式应能体现一定的教学理论,反映一定的教学思想。认真研究并保障教学模式的实现等诸多条件,可以更好地掌握和运用教学模式,成功达到预期目的。教学目标决定了任何一个教学模式都针对特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没有一种教学模式是普遍适用的,那么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就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

第一节 教学模式的概述

一、教学模式的含义

关于教学模式的概念,就像许多心理学问题一样,众说纷纭,难以定论。最早美国学者乔伊斯(B.Joyce)和威尔(M.Weil)在《教学模式》一书中提出“教学模式是一种可以用来设置课程(学科的长期教程)、设计教材、指导课堂和其他环境中的教学的计划或范型”。有人从理论层面来界定它,有人从操作层面来界定它,还有人则认为它是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中介。过程说认为,教学模式是教学过程的模式。结构说认为,教学模式就是教学结构,教学活动由教师、学生和教材三个基本要素组成,教师将教材(教学内容)以一定的方式传授给学生,这些要素的组合关系便是教学模式的推演。方法说认为,教学模式就是教学方法,是一套组织、设计、调控教学活动的方法论体系。而按照模式论的观点,教学模式则是一种针对教学活动建立的科学操作和科学思维的方法,是教学实践和教学理论之间的桥梁。可见,教学模式与教学理论、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结构和教学程序等之间的关系一直困扰着教育研究者们。

事实上,教学模式不能等同于教学理论或者教学方法,因为教学模式集理论性和实践性于一身,它有着一般单纯的教学理论所没有的方法论体系,又有着一般教学方法所没有的理论体系,它不仅说明了为什么这样做,而且规定了具体怎么做。

教学模式也并非教学策略。教学策略在存在形态上是方案性的,而教学模式在存在形态上既是方案性的,又是理论性的,我们不能把教学模式简化为教学策略。

教学模式也不仅仅是教学结构,教学模式是人们在一定的教学理论的指导下,从教学实践和教学理论研究中探索创造出来的,是教学体系的理论式样及其实践式样,它包括教学结构,但除了教学结构以外,还有其理论基础、教学目标等其他要素。

教学模式也不是教学程序,把教学模式看做教学程序其实是只抓住了教学模式的可操作性,强调了教学模式的“实践式样”,而忽视了教学模式的“理论式样”。这种观点和前面几种观点一样,都片面理解了教学模式,有盲人摸象之嫌。

那么,教学模式究竟是什么呢?我们认为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学理论或教学思想的指导下建立起来的、具有实践意义的教学活动的结构和程序,具有相对稳定性、简略性、理论性的特点。

二、教学模式的构成及特点

(一)教学模式的基本结构

教学模式的构成主要包括四个基本要素。

1.教学理论

不管是何种教学模式,都建立在一定的教学理论或思想之上。例如,程序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是行为主义心理学;概念获得模式的理论基础是认知心理学;非指导性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是人本主义心理学。教学理论或思想决定教学模式的方向性和独特性,指导教学模式中的其他因素的选择和确定。反之,教学模式应能体现一定的教学理论,反映一定的教学思想。

2.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模式的根本指向,任何教学模式都是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目标而设计构建的。教学目标是教学理论所规定的任务的具体化,是构成教学模式的核心要素和首要前提,它影响着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和师生的组合方式,也是教学评价的标准和尺度。例如,范例教学模式的目标在于使学生掌握从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中选出来的示范性材料,能举一反三,培养独立思考和独立工作的能力;合作教学模式的目标则是使学生具有民主精神、独立人格、交往能力和创造才能。

3.教学模式实施条件

任何教学模式都必须在特定的条件下才能发挥效力。这些支持条件包括教师、学生、教材、教学时间与空间、教学工具与设施、教学方法与手段等。例如,布卢姆掌握学习模式的实施条件就包括认知前提行为、情感前提特性和教学信息结构三大变量。认真研究并保障教学模式的实现等诸多条件,可以更好地掌握和运用教学模式,成功达到预期目的。

4.教学结构与程序

任何教学模式都有一套独特的教学结构和体现教学活动逻辑过程的操作顺序。教学结构体现了教学活动中师生的关系。例如,讲授教学模式有着高度集中的教学结构,即教师主导教学活动,学生只需顺应;“探究─发现”模式有着温和的教学结构,教师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相当,教学民主。自学辅导模式有着松散的教学结构,即学生独立思考,教师只提供一些帮助和辅导,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具有较大的弹性;程序教学模式的教学结构则介于高度集中型和温和型之间。另外,教学模式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合理处理教学过程诸要素的相互关系和合理确定按照时间流程从逻辑上展开的各个教学步骤(即教学过程结构)。例如,加涅的累积性教学模式的活动程序是:注意→知觉→获得→保持→提取→迁移→反馈→强化八个步骤。它包含了教材内容的展开顺序、师生复杂心理活动顺序、教学方法的运用顺序这三个方面的整合。

(二)教学模式的基本特点

(1)整体性。教学模式的各个构成要素既有区别又互相联系,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而且,这些要素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有机结合在一起为一个教学整体系统服务的。

(2)指导性。教学模式源于实践,高于实践,服务于实践,它应当具有指导教学实践、提高教学质量的效果。例如,教学模式可以为初上讲台的教师提供教学的“套路”,就像练习武术,先熟悉了武术的套路,把一招一式掌握娴熟了之后才能施展开来,当熟练掌握了教学模式之后,课堂教学就能有条不紊、游刃有余地展开。不仅如此,更重要的是,教学模式可以提高认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等要素的精确性,统一师生的思想认识。

(3)针对性。教学目标决定了任何一个教学模式都针对特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没有一种教学模式是普遍适用的,那么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就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

(4)简约性。模式也称模型,是系统或过程的一种简化、抽象和类比的表示。教学模式作为模式的一种类型也同样具有简约性。它只能以一定程度的抽象为条件,抽取教学活动的主要因素,以一种理论性的、简化的形式,再现现实教学活动中的各种关系。它多以精练的语言、象征的图表和特定的符号来概括表示其结构和操作体系。

(5)稳定性。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有相对稳定的教学结构和操作程序,而且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一旦实施就表现出相对稳定的功能。

(6)可操作性。教学模式是用来指导教学实践的,最终都要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因此,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提供了一套便于人们实施的、相对固定的、具体的操作“式样”或“模型”。

三、教学模式的分类

教学理论的多样性、教学内容的广泛性和学生本身的差异性决定了教学模式的多样性。首先,教学模式是以一定的教学理论或教学思想为指导的,在不同理论或思想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教学模式也就各不相同。其次,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内容要求不同的教学方式。各学科知识的学习和各种技能的学习都有各自的特点,为适应它们各自的特点就需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再者,不同的学生可能适合不同的教学模式。俗话说,花有几样红,人与人不同。合理的教学一向提倡针对学生的差异性实施因材施教,于是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教学模式。因此,教学模式的种类繁多,很难界定,以下是用几种不同的分类标准来划分的教学模式。

(一)根据模式建立的理论基础分类

根据教学模式建立的理论基础,可将教学模式分为四类。

1.信息加工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以信息加工理论为基础,把教学看做一种创造性的信息加工过程,根据计算机、人工智能的运行规程确定教学程序,着眼于如何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信息加工能力,获得知识并提高这种能力。信息加工涉及对外界刺激的物理特征的感知,主体根据已有的经验知识、技能结构对信息资料进行组织、归纳以及问题解决等。对信息加工过程的侧重点不同,就形成了众多有关的教学模式。有的模式重视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教师创设丰富的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思考,由一个个小问题一步步地把学生引向问题的答案,同时特别强调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有的模式则更关注一般的智力发展问题,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观察力、理解力,最终达到促进学生整体智能发展的目的。布鲁纳(J.S.Bruner)、古德诺(J.Goodnow)、奥斯丁(G.Austin)等人的概念获得模式,皮亚杰(J.Piaget)等人的探究教学模式,施瓦布(J.Schwab)的科学探索教学模式,以及奥苏贝尔(D.P.Ausubel)的先行组织者教学模式等,都是属于这种类型的教学模式。

2.个别化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以个别化教学理论和人本主义教学思想为基础,注重个人在教学中的主观能动性和主体作用,坚持个别化教学,着眼于个人知识经验的建构以及个人潜力和人格的发展。他们通常采用个别或小班教学的方式,关心每个学生的个人情感体验,重点帮助学生建立一种与环境之间的创造性互动关系。它们要求学生把自己看做一个有能力的人,树立信心建立更丰富的人际关系,以更自信、更积极的态度对待学校学习,进而提高潜能。罗杰斯(C.Rogers)的非指导性教学模式、戈登(T.Gordon)的教师有效性训练模式、格拉尔(W.Glasser)的课堂会议教学模式,以及舒茨(W.Schutz)等人的意识训练教学模式等,都属于这种类型的教学模式。

3.社会互动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以社会互动理论为基础,强调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相影响和社会联系,以培养学生的社会性和品格的发展。这种模式认为每个人眼中的“现实世界”都是不同的,它实际上是一个个体与社会、他人签订协议的过程。个体把自己和社会以及周围的人的关系状况、性质纳入其“现实世界”,决定其对待社会、他人的态度,也决定其对自我认识,影响其学习态度和行为。因此,这种模式致力于改善人际关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工作,提高社会活动能力,同时通过改善个体对社会的适应能力,提高他对学习的适应能力。此外,这类模式还比较重视意识与自我的发展,注重学习过程。杜威(J.Deway)和塞林(H.Thelen)的小组探索教学模式,奥利弗(D.Oliver)等人的法理学教学模式,马夏拉斯(B.Massiales)和考克斯(B.Cox)的社会探索模式等,都属于这种类型的教学模式。

4.行为控制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以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如,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为基础,把教学看做一种行为不断修正的过程,重视学生行为习惯的控制和培养。他偏重学习者外部行为而不是内部心理结构和不可见的心理活动,强调教师的及时反馈、强化、行为塑造和知识技能在学习中的决定作用。它在教学过程中倾向于把学习任务分解成一系列小的、有顺序的步骤,由教师决定对什么行为给予强化,对什么行为不给予强化,学习情境的控制权一般都掌握在教师手中。这种模式主要有程序教学模式、训练模式、脱敏模式、意外事故管理模式、压力减轻模式等。

(二)根据教学思维方法分类

根据教学模式采用的教学思维方法,可将教学模式分为以下几种。

1.归纳教学模式

归纳教学模式是运用资料进行概念和概括教学的一种策略,也就是由教师提出资料,学生通过观察形成抽象的概念和概括。这种教学模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观察和概括的能力。前面提到的布鲁纳等人的概念获得模式、美国课程理论家塔巴的学习过程与方法模式等,都属于这类教学模式。

这类教学模式通常采用以下的教学程序来实现:(1)展现实例。学生观察和分析较多的实例,从中判断出共同的特点。(2)小结。学生综合对资料的分析,形成抽象概念,并用言语表述出来,同时自己去证实所做的结论。(3)补充实例。教师要求学生对实例进行补充,强化概念和概括,测试学生的理解程度。教师还应要求学生对实例进行分类,并解释分类的标准和方法。此外,学生还要应用概念和概括来进行预测,这样可促进学生对概念和概括的进一步理解。

2.演绎教学模式

演绎教学模式一般是从提出概念定义或概括开始,然后举出实例来说明。它注重教学内容的传授。奥苏贝尔的先行组织者教学模式和传统的讲授教学模式就属于这种教学模式。

演绎教学模式通常采用以下的教学程序来实现:(1)提出抽象概念。教师提出概念的定义或进行概括,并把这些新材料与学生学习的内容联系起来。(2)阐明术语。教师让学生讨论抽象概念和概括中使用的术语,查明学生理解这些术语的情况,如果有不易理解的概括,举例说明。(3)教师举出实例。(4)学生举出实例。

实际上,归纳教学模式和演绎教学模式并不是严格区分的,有的教学模式既采用了归纳思维方法又采用了演绎思维方法,是归纳教学模式和演绎教学模式的结合体。

(三)根据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分类

以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为标准,可将教学模式分为以下几种。

1.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是:教师是课堂的焦点和教学主导。传统的直接教学模式和讲授教学模式就属于这种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通常采用强制性的教导方法,伴以奖励和惩罚行为,协调与学生的互动关系,最终达到将知识与技能传授给学生的目的;而学生的地位则比较被动,仅仅作为教师授课的对象,他们主要是顺应和接受等行为。

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并不排除教学中的互动。从人际关系角度讲,教学互动主要有两种: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在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互动中,教师具有控制权,他们决定讨论的主题,设置话语的转折点,并直接影响学生反应的质量;而对学生的要求则是他们的言语参与。在这一师生互动中,交谈意味着学习,而沉默则被解释为缺乏知识。例如具体到提问这一环节,教师首先向学生提问,然后学生举手,教师点名,学生开始回答,经过多次“提问—回答”后,教师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

教师在主导教学时,同时也要关注课堂中存在的生生互动形式,例如观察学生之间的言语、眼神以及动作交流。教师越理解学生的言语或行为模式,就越能帮助学生逐步获得可提高他们学习成就的互动模式。

总而言之,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具有如下一些特点:(1)制定教学计划时,教师确定特定的教学目标,并设计学习活动来帮助学生达到目标;(2)整个课程都必须围绕这些目标;(3)教师的任务是教给学生一些清楚而明确的知识;(4)在学生的学习中,教师承担主要责任

2.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是在学习的认知观和建构主义的基础上提出的。这种教学模式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学活动围绕着学生的学习目标和内容展开,教师必须考虑学生的背景知识、认知与情感、发展特点以及他们所处的环境,学生在教学中以平等的身份与教师互动。教学过程主要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进行,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教师扮演咨询者、辅导者和学习动机激发者的角色,他们往往采取民主参与的方式,在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组织、教学方法选择等环节上寻求学生的反馈信息,并依此做出相应的调整。

将学生置于学习过程的中心,引发了教师的角色转换。教师不仅要呈现和解释知识,而且要引导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从这一转变出发,有研究者提出“为理解而教学”的口号。“理解”远非字面上那么简单,它寓意了很多需要运用思想的过程,如解释、寻找证据、验证假设、提供补充的例子、概括、将部分与整体相联系等。所以,教师如果注重“理解”,并将学生置于学习过程的中心,将有助于学生建构知识并承担学习责任;反过来说,学生获得知识并体验到责任感,也会促进他们的自我调控学习。

除了以上我们谈到的三种分类以外,教学模式还有若干种类型。国内有人依据师生活动的不同强度,将教学模式分为注入式、启发式、问题式、范例式和放羊式五类[1];有人依据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或来源,将教学模式分为师生问答式、系统接受式、自主发现式和融系统接受与自主发现为一体的教学模式四大类[2];有人依据教学活动的特征,将教学模式分为传授—接受式、自学—辅导式、引导—发现式、情境—陶冶式、示范—模仿式和集体教学模式六类[3],等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