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推动校本教研

推动校本教研

时间:2022-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建立以校为本的网络教研制度,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推进新课程实施和促进区域教育内涵式发展和均衡化发展的必由之路。通过“以校为本网络教研制度建设项目”的实施,使我校逐步建立了一种环环相扣的教学研究机制。在探索以网络教研推动校本教研的过程中,我们的具体做法是:开展网络教研没有科学的推行机制是不行的。网络教研需要制度保障。

加强制度建设 推动校本教研

石嘴山市第十五小学 徐慧珍

建立以校为本的网络教研制度,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推进新课程实施和促进区域教育内涵式发展和均衡化发展的必由之路。2007年5月,我校被宁夏教育厅教研室确定为“宁夏第一批网络教研工作试点单位”之一,根据自治区教育厅教研室关于开展“网络教研”的会议精神,我校积极动员、引导教师走上“网络教研”的互动平台,组织全校教师投入网络教研试点工作。通过“以校为本网络教研制度建设项目”的实施,使我校逐步建立了一种环环相扣的教学研究机制。在以科研为先导、以教研为目标的思想指导下,我们通过采取“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原则,借助网络建设平台,形成了学校与学校、学校与家长、学校与社会等多方合作共同开展教学研究的运作方式,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推动了我校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在探索以网络教研推动校本教研的过程中,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加强组织管理,建立良好的网络教研机制

开展网络教研没有科学的推行机制是不行的。尤其要强化“校长是校本教研的第一责任人”的保障机制。校长既要有“科研兴校”的教育教学理念,又要进行专业引领。怎样实现管理严格、制度完善的学校功能,将教师的网络教研理念认识转化为行动研究是校长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同时,还要在教研经费投入、开发校内外研究资源、建立教研激励机制以及对教师的人文关怀等方面为校本教研创造有利条件。组织引导广大教师充分认识到要提高备课、教学、教研水平以及实施有效的教学反思,网络技术才是我们依托的重要手段。目前我校有70多名教师已建立个人成长博客,并书写育人故事、撰写教学反思、开展网上教研,促进教学研究和教师专业发展。为保证网络教研活动不变成一种形式化的任务,各学科组还要制订切实可行的网络教研计划,制订制度,形成常规化的运作机制。在开展网络教研过程中,坚持点面结合,以点带面,分层推进。树立典型,发挥示范教师的引领作用;鼓励先进,突出一线教师的专业需求;建立骨干教师群体,使他们成为网络教研的积极倡导者和坚定的支持者,最终带动全组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教学研究水平提高。组织学科骨干教师成立技术小组,负责校园网中学科相关栏目的管理和运行,组织教师利用校园网开展课例研究、课堂评价等活动,并将教师参与学校网络教研活动做记录,定期发布教研信息,上传优秀案例、教案、反思、总结、论文等,建立学科组专题资源库。组织教师在线交流、积极开展基于校园网平台的信息发布、表格下载、文件传递、工作考核和评价交流等,初步实现教研、管理网络化,促进教师间和谐发展、共同提高。

二、以网络为载体,加强常规管理,建立网络教研保障激励机制

网络教研是基于信息技术基础的教研活动,掌握信息技术成为网络教研的前提条件。针对我校教师掌握信息技术层次不一的情况,学校制定了“骨干带动、以点带面”两步走的计划。第一步是骨干带头。年级组组长是各自学科的带头人,也是教育科研的骨干力量。年级组教师网上投稿的数量和被评为“精美博文”的数量,将作为每学年评选优秀年级组、优秀备课组、网络教研之星、个性教师的重要指标。学校校刊定期出版“精美博文”的专刊,当教师们看到自己的文章变成散发着油墨清香的刊物时,网上投稿的热情更加高涨。第二步的做法是“树立典型、同伴互助、以点带面”。部分老师每节课都使用多媒体教学,课堂教学信息量大、生动,很受学生欢迎。通过典型的榜样作用,让教师认识到网络教研的作用,教师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学校的网络教研氛围浓厚。我校本着以人为本、科学民主管理以及接受家长、社会监督的办学理念,2007年以来,学校通过家长会的形式把学校、教师的博客地址公布,让家长、社会了解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教师的教学情况。教师的工作态度、责任心等情况受到更广泛的关注,有些家长也对教师工作提出合理的意见和建议。网络更加紧密联系了学校、家长和社会。网络管理与监控促进了教师工作积极性的提高,对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起了积极帮助作用。

网络教研需要制度保障。我们要求中层干部要格外关注教师的博客文章,回复、评论要积极、及时,从而激起教师更足的劲头。我校还把网络教研培训列入教师岗位培训内容,在职教师都要参加培训,培训活动计入年度考核,网络教研论文等作为评先、评优的参考条件;我们还通过教师精彩博客展示、优秀博文征集,通报博文发表、评论情况等措施激励广大教师积极参与网络教研。有了制度保证,学校网络教研正在有序发展。

三、积极探索各种有效的网络教研活动,推动校本教研纵深发展

我们在推进网络教研之初,教师们往往陷于被动的状态。因此,学校努力使教师自觉主动地在日常教学实际中形成对问题深入、持续研究的意识。一旦教师开始行动研究,就有利于提升教师对自身专业实践的敏感性,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改善教师教育教学质量,并使做研究型教师的愿望真正落到实处。网络教研虽然做起来了,然而,高的质量和显著的效果才是我们的目标,对此,我们主要尝试了专题论坛形式、热门话题讨论等网络教研活动(如,八月开展了以“爱心育人,爱满校园”为主题的师爱故事征文,近期开展了关于向汶川地震灾区英雄事迹学习的网上论坛活动)。由于网络不受时空和地理位置的限制,老师们有了“说话”的欲望(网络主题都来自他们最关心、最迫切需要交流的内容),同时,在网络主持人的感染下和一部分教师的榜样力量的影响下,使得大家放下了思想包袱,渐渐敢于在网上留言交流。教师们发现,网络教研不再是常规教研中的少数主讲人的“一言堂”,而是民主、平等的畅所欲言的好地方。于是,教研员和教研室可以听到更多来自教师的真实声音,这为提高我们的教研有效性提供了可贵的帮助。通过借助网络这一先进的工具,让我们感受到了网络教研达到了常规教研无法比拟的方便、快捷、整合与开放,使常规教研活动得到了延伸和拓展,教研活动的功能与效率得到了放大与提升。

四、建立资源管理系统,实现优质资源共享为教育教学工作服务

建设校园网的根本目的是应用,网络环境搭建成功后,当务之急是如何合理地运用网络资源进行网络化课堂教育教学及管理。网络教学资源共享是多媒体教学网络信息资源系统的一大优势,教师作为网络教研活动的主体,要积极参与各种教研活动,并进行自主的学习和研究,努力在实践中提高反思能力,优化反思策略。教师要有自己的一套教学方式方法,并在网络教研和教学实践中逐步加以完善,形成有个性特色的教学风格。教师之间要毫无保留而有效地互通信息、交流体会、相互切磋、分享经验,充分发挥个性特长和团队精神,在思维的碰撞中产生创新的火花,获得丰硕的教研成果。为此,我校组织教师利用资源管理系统平台,将自己的精品课件、优秀教案、论文、试题等随时上传到校园网上,相互切磋,取长补短;还可以自由选取搜集资源库中的文、图、声、像媒体素材,为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师的备课效率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也可以通过网络浏览Internet上的教学站点,查询、学习与课题研究相关的资料。搭建基于网络的管理、教育教学、资源平台,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有效整合,以现代技术手段促进管理方式、师生生存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充分体现“应用引领发展”的理念。加强“数字化校园”建设;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研究;开发学生、家长参与的交流平台。建立网络教学资源库(教学素材、视频、图片等),完善教师专业发展手册;鼓励教师建立个性化的班级博客;建设特色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操作简便的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等学科群;建立名师网上工作室;发展电子阅览,开展网上借阅。以建立网络化管理体系为目标,将教科研管理电子化、网络化。以建立科研成果资源信息库为目标,将科研信息和研究成果通过网络推广应用,以建立互动交流平台为目标,将教育科研、德育论坛等栏目逐步完善,发挥网络的真正效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