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借“他山之石”,攻“校本教研”之玉

借“他山之石”,攻“校本教研”之玉

时间:2022-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特别是那些边缘的农村学校,校本教研更容易流于形式。本校没有权威,不妨引进外校骨干,借“他山之石”,来攻“校本教研”之玉。因此,要让这种活动细水长流,真正改变一所学校、一位老师,建议建立长效机制,由行政介入,赋予骨干教师指导学校校本教研的职责,让骨干教师真正发挥引领作用,让薄弱学校借“他山之石”,攻“校本教研”之玉。

借“他山之石”,攻“校本教研”之玉

——基于学科骨干教师引领下的校本教研活动形式的探索

北仑区教研室 蔡君英

现状点击:同伴互助缺“首席”

校本教研对于教师专业成长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校本教研的效果是受诸多因素的制约的。比如,参与者的参与度、教研主题的关注度、核心价值理念的准确度、后续跟进的自觉度等。客观地观照我区各个小学的校本教研活动,存在着应付较多、形式单一、主题不明、观点分散等弊端。特别是那些边缘的农村学校,校本教研更容易流于形式。分析其主要原因,其中之一是缺乏权威的有效引领。我区原有小学语文学科骨干教师12名,集中分布在8所学校,也就是全区25所中心小学中,17所是没有区级学科骨干教师的,大家在同一水平线上,缺少平等中的首席,最终不能形成一个正确的核心理念,活动后依旧我行我素,更没有后续的行为跟进与反思,效果也就微乎其微。也就是说,学校教师的专业水平制约着校本教研的质量,要切实提升学校校本教研的品质,尤其需要专业权威的引领。本校没有权威,不妨引进外校骨干,借“他山之石”,来攻“校本教研”之玉。

形式例举:骨干引领提“品质”

有了这样一个全区通盘、骨干借用的校本教研活动设想后,北仑区教研室由小学语文学科牵头尝试。每学期选定一个薄弱学校,教研员带领若干名区级学科骨干参加该校的校本教研活动。通过几次实践,总结了如下几种形式。

(1)滞后参与模式:集体备课—骨干修改—试教评议

这是在白峰小学举行的一次教研活动形式,先由学校各个年级选定一个教学内容,通过集体备课,初步形成教学方案。然后,我们选定某一天,邀请了12位骨干教师同时前往白峰小学,每个年级指派2位骨干,对前期形成的教学方案进行研讨、论证,整整花了一个上午的时间。下午,教研组选派一位教师执教,然后,再进行评课研讨。

这种模式的优点是以该校集体备课的教案为研究的基点,能真实反映学校教师的整体实力,准确把握教师存在的普遍性的问题,加强了研讨的针对性。但是,骨干教师教学思想的渗透由于时间的限制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无法进行二次跟进,因此,活动的实效性会有所影响。

(2)过程指导模式:共同备课—试教改进—再教再议

为了进一步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在策划大碶小学的校本教研活动时,区教研员事先给该校的每位执教老师找了2位指导老师,共同参与备课,然后试教,改进。最后是集中一天的汇报课,导师们共同见证磨课的过程,享受磨课的成果。

这种模式,充分发挥了骨干教师的作用,在磨课中共同思索、共同进步,实践、反思、改进、提炼。指导过程的充分展开,让教师在经历中成熟,在过程中成长。

(3)示范对比模式:各自备课—同课异教(同案异教)—对比评议

课堂示范是发挥骨干教师作用的最好形式。在灵山学校的那次活动中,指定的教学内容分别由该校老师和骨干教师各自备课,试教,然后一起展示,作比较评议。

还有一种示范模式是在霞浦小学的那一次,骨干教师与该校的一名年轻教师共同备课,形成同一个教案,再分别执教,进而作进一步的比较评议。这种方式尤其能够促动年轻老师的神经,同样的教案,不同的效果,引人深思,促人奋进。

收获启示:细水长流贵“坚持”

立足区域、共享优资、均衡发展,这种教研活动形式的优点具体体现在:

(1)骨干的介入,营造了良好的校本教研氛围,提升了校本教研的品位。

(2)骨干的指导,激发了学校年轻教师的钻研热情,增强了他们自信心。

(3)骨干的示范,引领了教学的潮流,冲击了教师的内心,引发了深层次的思考。

但是,仅靠一次这样的有效教研,要想改变很多是不可能的。因此,要让这种活动细水长流,真正改变一所学校、一位老师,建议建立长效机制,由行政介入,赋予骨干教师指导学校校本教研的职责,让骨干教师真正发挥引领作用,让薄弱学校借“他山之石”,攻“校本教研”之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