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独山之山比砥柱山

独山之山比砥柱山

时间:2022-02-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九章 独山之岩 独秀峭拔三里独山《徐霞客游记》之独山岩:独山岩,今名砥柱岩,在城南四里。小独山岩,在城东南五里,与砥柱东西相向,夹小江而立。这座山名称颇多,除了《徐霞客游记》中的两个名称外,今人多称青秀山,而三里人则称之为鲤鱼山。徐霞客以比较的手法,给这座独山以恰到好处的褒扬。徐霞客称这座金猫山为“砥柱岩西峰水岩”。我们环金猫山转了两圈,深深叹服徐霞客观察的细致和文字表达的准确。
独山之岩_徐霞客在上林

第九章 独山之岩 独秀峭拔

三里独山

《徐霞客游记》之独山岩:

独山岩,今名砥柱岩,在城南四里。此地有三独山,皆以旁无附丽得名:一在溪东岸,与东界石山近,其山小而更峭;一在此山南五里,障溪而东环之,其山突而无奇;独此山既高而正当其中,与向武之琅山岩相似,省中之独秀无此峭拔,亦无此透漏也。其岩当山之腹,南北直透。南门高迸如裂阙,其前有巨石,自岩顶分跨而下,界为两门,正门在东,偏门在西南,皆有古木虬藤倒挂其上,轻风飘曳,漾翠飞香,甚异也。岩中如合掌而起,高数丈,[阔一丈五尺,]平通山后[者五六丈。]上有飞崖外覆,下有涌石如栏,南北遥望,众山排闼,无不罗列献于前。岩之中分窍西透,亦转而北,又通一门,其内架阁两重,皆上穿圆窍,人下窍行,又若透桥而出者。此一洞四门相通,山甚小而中甚幻也。惟东向不通。其崖外又有一门东向,而西入深亦数丈,是又各分门立户者。

小独山岩,在城东南五里,与砥柱东西相向,夹小江而立。自砥柱东望,似此山偏与东界近;自此山西望,又似砥柱偏与西界近;自其中望之,其实两山之去东西两界各悬绝等也。山小于砥柱,而尖锐亦甚,极似一浮屠中立者。下亦通一门,有石跨其外而不甚高。西透小隙而上,悬崖之侧,有石平峙为台。其上悬绝处,有洞南向甚深,若能梯阶而升,亦异境也。游砥柱日独随一骑导而浮江,并尽此胜。

译文:独山岩现在又叫做砥柱岩,在三里城南4里。这个地方有三座独山,都是旁边没有别的山岗依附而得名:一座独山在河的东岸,和东边连片的石山较近,这座山小而险峻;另外一座山在砥柱山的南部5里,像屏障一样拦住河水,河水被迫往东环绕而过,这座山只是从田峒中突出来而已,没有什么奇特的。唯有这座山(独山,现三里镇云姚村王马庄)较高并且立在正中,与向武的琅山岩相似,就是省府(现桂林)的独秀也没有这座山挺拔险峻,也没有这岩洞多而透光。这座山的山腹,南北直接相通,南面洞口的高屏如缺裂。南洞前门有一块巨石,从洞顶分跨下来,把岩洞分为两个洞口,正门在东边,偏门在西南方,都有古木老藤如龙似蛇倒挂在上面,轻风吹动树叶,荡漾着翠绿飞着满山的花香,很特别。山洞中好像是一个人竖起合着的手掌,高有几丈,宽有一丈五尺,笔直通到后山,有五六丈长。上面有飞崖向外覆盖,下面有冒出来的石头像杆栏一样,南北远远相望,只见众山排成一座座小门,都并排罗列在前面的岩洞中。分孔通向西边,又转向北,又通另外一个洞,这个洞内分成两间,都是上面穿有圆洞,人在下面的岩洞走,就像通过桥面出来。这个洞四个门都相通,山虽然很小,但里面变化很大。只有东面不通。这座山的山崖外面又有一个洞口向东,而往西进去也有几丈,又是分门立户。

小独山在三里城东南5里,和砥柱山东西相向,隔着小河相对耸立。从砥柱山向东望去,好像这座小山和东边的那一排石山近。从这两座山的中间望,其实这两座山和东、西两边的石山距离都很悬殊。小独山比砥柱山小,但砥柱山比小独山尖锐,很像一座佛塔在中间立着。下面也通有一个门,有一块石头跨过外面,但不算很高。西边有一个小缝隙通上悬崖的外侧,有一块石头隆起成为一个台面。上面的绝壁,有一个山洞从南面进去很深,如果能有阶梯通上去,也许会是一处奇异的佳境呢。游砥柱山那天,我只是和一个骑马的向导游过河去,就尽情领略此地的美景。

独山青秀 平畴孤峭

崇祯十一年(1638年)春节,三里气候似乎有点异常,早来的春雨,自年前连绵不断,直至正月初六才稍停。有意春游的人们未免有点扫兴。然而三里城郭的群山,经过春雨的洗礼,纤尘不染,显得更加富有诱惑力。

正月十三日上午,翩翩两骑从三里城奋蹄而出,绕过汇水桥,在如今的火电厂处驻足浏览,专注的目光停在东南方二三百米处的一座雨后青葱的独山上。这两个骑马而来的宾客,就是大旅行家徐霞客和受陆公委派陪同的导游。他们来的目的是考察王马村前的这座独山,和隔河相望的亥马村旁的小独山。

“独山岩,今名砥柱岩,在城南四里。”这座山名称颇多,除了《徐霞客游记》中的两个名称外,今人多称青秀山,而三里人则称之为鲤鱼山。“此地有三独山,皆以旁无附丽得名:一在溪东岸,与东界石山近,其山小而更峭;一在此山南五里,障溪而东环之,其山突而无奇;独此山既高而正当其中”。“溪东岸”的那座就是亥马村旁的小独山,又名天塔山,俗称亥马山。“在此山南五里”的那座,位置在云姚村与群英渡槽之间。也许,是由于此山“突而无奇”,徐霞客不把它列入“搜奇剔胜”的考察对象,在他的游记中只一笔带过,山名也不提及(此山在外有村隔河的西北面,今属澄泰乡管辖)。这三座独山以王马村前的这一座为最高、最美,在平畴中孤峭卓立,“与向武之琅山岩相似,省中之独秀无此峭拔,亦无此透漏也”。徐霞客以比较的手法,给这座独山以恰到好处的褒扬。

1987年10月,我们按文物普查预定计划驻扎三里,进行田野考古调查。真巧,前来上林考察八寨起义遗迹的忻城县文物管理所的两位朋友也刚到三里。他们也知道,当年徐霞客到忻城县考察,是从三里启程经乔贤入其县境的,因而对我们在三里寻访徐公的游踪很感兴趣。10月7日上午,他们在一同完成汇水桥畔船山石刻的调查后,下午又和我们结伴,前往王马村和亥马村,对独山和小独山作实地考察。

王马村前的独山极似一尾举头扭身起跃的鲤鱼。它的西面还横着一座低矮的小山,三里人称作金猫山。在半公里外审视,可见这只“金猫”龇牙咧嘴、歪头睁目、俯伏凝望的态势,似乎要突袭前面正在起跃的“鲤鱼”。徐霞客称这座金猫山为“砥柱岩西峰水岩”。它的外形“高不及砥柱,而回列倍之,上冒下削,[其淋漓痕,俨若黄熟香片侧立。]其南多空裂成门”。山的北面有洞门北开,“两崖如合掌上并。其内深窅,有光南透,若甚崆峒”,洞门“第门有潴水溢于两涯,不能入。几番欲以马渡,而水下多乱石,骑亦不前”。

如果不实地考察,仅闭门在书斋里读《徐霞客游记》,断不能体会徐霞客对金猫山精确的说明。我们环金猫山转了两圈,深深叹服徐霞客观察的细致和文字表达的准确。到底洞门“第门有潴水溢于两涯”的位置在哪里呢?原来在“金猫”左侧肋颈之下的一个浅池,它距离现今电厂的职工宿舍还不到百米。谁能料到,三百多年前一个伟人,曾在这浅池的乱石中策马渡水而不能前呢?现在这窝浅池仅在夏季有水,而池中的乱石早已被炸得七零八乱。

离开金猫山的浅池往东,不到二百米即已站立在独山岩的西门洞口前。这座孤峭扭身怒起的小山,远望极为桀骜,而近察又那么虚心。整座山的东西南北内外高下几乎全部贯通。整个山腹显得空灵幽幻。大洞南北穿透,南门最高,一巨石从洞顶分跨而下,将洞门一分为二。仰望门内外,“皆有古木虬藤倒挂其上,轻风飘曳,漾翠飞香,甚异也”,“岩中如合掌而起,高数丈,[阔一丈五尺,]平通山后[者五六丈。]上有飞崖外覆,下有涌石如栏,南北遥望,众山排闼,无不罗列献于前”。洞穴向西穿透,转而向北,又开一门。小小一山竟四门相通。山崖外另有一洞门东向,深亦数丈,不内通山腹。徐霞客称之为“分门立户者”。

岩洞西壁高崖上,刻有“青秀山”三个大字。右边刻有太平府通判郑策的一首七律:

高插云霄一股山,烟霞堆满翠微间。

清风透引岩头冷,明月移来树下闲。

古木盘根如虎踞,老藤绕树似龙攀。

无边风景真堪画,引得游人自往还。

题诗时间为嘉靖九年(1530年),这位官老爷比徐霞客早来108年,但徐霞客在游记中只字不提这两方石刻,个中深意不得而知。

行文至此顺插一注脚:几年前,某君道听途说著文误称,青秀山刻有太平天国时期一女诗人撰写的一首律诗。消息一传再传,便招来了外地一些兴趣盎然的游人,惹出了一段笑柄。嘉靖九年(1530年)早于太平天国起义321年。明朝的太平府府治在崇左县,与太平天国风马牛不相及。做学问难免有失误,但这样马虎所致的失误太不应该了。

离开独山岩,徐霞客便同他的向导浮马过河,直向亥马村的小独山奔驰。远远望去,“山小于砥柱,而尖锐亦甚,极似一浮屠中立者。”多么准确逼真的比喻啊!我们没有沿徐霞客的线路过河,在完成了对洞中石刻的测量记录后,即飞车转回汇水桥,往东南方向的亥马村疾进,距村一里多便停车凝望,这座现俗称为亥马山的小独山,确实像一座惟妙惟肖的天然佛塔。

来到山脚前,山呈圆锥形,坡陡,没有长梯子是无从攀登的,因而当年的徐霞客没有攀登。我们也只在山下环绕几圈,仰望高壁上不知何时何人所刻的略可辨认的“天塔”二字。山的西侧一个浅小洞穴中也刻有郑策的一首律诗。我们按文物普查的作业要求,把它测量抄录。录毕,夜幕已经降临,便蹬着自行车,匆匆赶回三里城。

三里的几个乡亲,早已在餐桌旁等候我们多时。席间畅谈一日之游感,时而狂笑,时而争辩,气氛非常热烈,菜肴也非常可口。我们由衷地感到三里人的真诚和坦率。无怪乎,徐霞客留在三里,整整五十多天,甚至“下榻于[三]层阁,几至忘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