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定量研究的主要性

定量研究的主要性

时间:2022-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非操纵性方法与定性研究在使用范围上相当接近,但是非操纵性方法依赖于一套先行制定的、形式固定的程序收集资料,并以之检验研究者预定的假设。定量研究为达到对假设的最大检验力,需要使因变量的变化在自变量的维度上得到充分的体现。为此,研究者首先必须选择合适的自变量数目与水平变化范围和水平层次。因此,在当前心理与教育定量研究中,自变量的个数很少超过四个。

自19世纪末以来,为了摆脱自身的哲学色彩,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迅速接受了实证主义的思想,沿着定量化的道路前进,定量研究也很快成为居于主导地位的研究范式。时至今日,定量研究已经是大多数心理学研究遵循的基本规范,其客观、严格的特点充分保证了心理学作为现代科学之一的地位,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一、定量研究的认识论与方法论基础

科学主义认识论(scientific epistemology)或逻辑实证主义(logical positivism)一直是各门科学研究的主要哲学基础。在科学主义认识论中,认识客体是独立于主体之外的客观实体(objective reality),其最大特性就是不随主体的意识而改变。主体凭借认识手段不断获得有关客体的经验,并将其形成一定结构,称为知识(knowledge)。自从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洛克(John Locke,1632~1704)以来,科学主义认识论一直扮演着自然科学研究的领导者角色,形成了数量化方法论(quantitative methodology)。随着自然科学研究的伟大成就的取得,这一方法论也渗透到其他人文学科,取得了优势地位,形成定量研究范式。

定量研究的支持者认为社会与人同自然界一样,对研究者来说都是一种外在于研究者的客体。其区别仅仅在于社会与人的复杂性程度更高些,并没有构成对科学主义研究的限制。其主要特点表现为:

1.对研究对象一视同仁,主张对研究问题无区别地对待。

2.从解剖式角度对复杂的现象进行分解,以获得对整体成分的了解。

3.研究者应当在控制的情境中进行研究,使研究得出的结论更纯粹,更具推广价值。

4.所获得的结论可以通过具体的事实得出证明(或证伪)。

5.研究者关注最终数据,较少重视被试的反应过程。

6.研究的功能在于对对象进行客观的描述,广泛地解释其产生、发展的原因,使结论具有普遍性。

对于研究,数量化方法论有两个基本观点:假设检验与差异控制。假设检验(hypothesis testing)是指在研究中应事先设立研究问题的假设,然后利用严格收集的资料对其反设(虚无假设)进行检验。如果证明反设错误,则说明假设正确。差异控制(difference control)则是对研究中的各种变异进行合适的控制,将差异以数量化的形式表达出来,从而对差异的来源能作出准确的解释。由此可见,以数量化方法论为基础的定量研究,不但要求将研究问题以数量化的方式呈现出来,更重要的是,研究必须具有严格的设计与程序。

二、定量研究的界定、特点及类型

(一)定量研究的界定与特点

定量研究(或量的研究)(quantitative research)是指事先建立研究假设,进行严格的研究设计,按照预定程序收集资料并进行数量化分析,用数字或量度表述研究结果,对假设进行检验的一种研究范式。定量研究强调在研究设计、数据收集、结果处理与解释上均要具备严格的形式,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定量研究通常包含一个较为严格的事先设计。为了进行实质性的解释,必须保证结果的准确性,保证变量间关系的内在逻辑性和不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因此,定量研究必须有一个严格的实验设计,包括对自变量和因变量的选择、无关变量的控制、对误差的控制、设计研究程序、考虑数据整理和分析的方法等。这样才能有效保证研究的信度和效度。

2.定量研究通常是对大量具有相似特征的现象进行研究,从而对总体作出推论。在实际的研究中,研究者往往采用抽样的方式选取有代表性的样本,把从样本的分析与研究中获得的结果,运用某种规律推广到总体。

3.定量研究主要是通过问卷、测验、实验、结构化观察等方式来收集资料。

4.定量研究主要运用统计的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其收集到的结果必须是数量化的。数量化的结果可以通过直接测量得到,也可以通过对文字资料进行再处理得到。

5.定量研究的重点在于确定变量之间的关系、影响与原因,研究结果的呈现通常简单明了,不像定性研究那样作过多的深度剖析。

(二)定量研究的类型

根据定量研究在收集数据的方法和实施中的特点,定量研究一般可以分为非操纵性研究和操纵性研究。

操纵性研究(manipulative study)是定量研究的主要方法。它要求对所观测的对象进行一定的控制,获得研究者在某种具体情况下的反应资料。在操纵性研究中,研究者以“控制者”的角色出现,制定研究程序,选取被试,用不同的条件对其进行处理,因而,研究者可以对自己的假设进行充分的检验,是自由度最高的一种方法。但也由于此,研究者常常对研究干涉过多,而使研究过于人为化,研究结果的可概括性也就受到了影响。常用的操纵性研究方法主要是实验法

非操纵性研究(nonmanipulative study)则主要在自然情景中收集资料,不需要对研究变量进行操纵和控制。非操纵性方法与定性研究在使用范围上相当接近,但是非操纵性方法依赖于一套先行制定的、形式固定的程序收集资料,并以之检验研究者预定的假设。在非操纵性研究中,研究者采取“旁观者”的态度,将研究现象的各种表现以数量化的形式一一记录下来,以定量方式进行分析,得出研究结论。非操纵性研究的方法包括两类:一类主要用于自然情景中的研究对象,如结构化观察、测验、问卷等;另一类则是对已有资料进行分析,包括内容分析、元分析等。

三、定量研究的设计

定量研究大多是线性程序,各个步骤之间环环相扣,不可分离。前面步骤的失误往往会影响后面步骤的实施。因此,在定量研究中,通常必须在研究前期进行周详的设计,制定出一个严密的实验程序。研究者事先必须充分考虑研究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如研究假设的意义和可验证性,无关变量对变量之间关系的污染,采用何种统计分析方法及由此产生的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的方法,实验中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和相应的解决补救措施等。这些都需要在实验设计中作出周密的安排,以保证研究的顺利进行和研究的信度和效度。定量研究的基本流程大致如图6-2:

图6-2 定量研究的基本流程

(采自 Bryman,1992)

在定量研究设计中,大致应考虑如下几方面重要内容:

(一)确立研究假设

研究假设是定量研究的基础。只有建立合适的假设,才可能确定研究的设计形式、程序与方法。定量研究通常用演绎的方法提出研究假设。在研究前,研究者必须收集大量的资料、参考先前的研究、建立必要的理论背景,在充分思考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假设。研究者提出的研究假设通常包含两方面:一个是实质性假设,即研究者对研究中变量间关系及结论方向的揭示,多以文字表述;另一个是统计假设,即为适应数据分析而建立的以统计语言表述的可能获得的分析结果。这在第五章中已有详细介绍。

(二)确定变量与变量水平

定量研究为达到对假设的最大检验力,需要使因变量的变化在自变量的维度上得到充分的体现。为此,研究者首先必须选择合适的自变量数目与水平变化范围和水平层次。由于目前多采用多因素设计,因此自变量一般在两个以上,但是随着自变量的增加,多重交互作用的分解和解释将变得非常困难。因此,在当前心理与教育定量研究中,自变量的个数很少超过四个。确定自变量水平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变量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水平,否则,该变量将不能成为一个因素;(2)变量的水平不宜太多,否则不但导致数据收集和统计分析的困难,同时也可能会导致各水平之间的差异不明显;(3)变量的水平要覆盖所研究对象的范围;(4)变量的水平要根据研究假设和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跨度,否则就不能全面、准确地把握研究对象的特点。此外,研究者也需要选择合适的因变量。在选择时,研究者必须选取对自变量水平变化敏感的因变量。同时,研究者必须保证因变量在观测中的可靠性,以获得稳定一致的结果。同时,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应选择在观测和数据转换上最容易、最能节省时间和精力的变量作为因变量。

(三)选择合适的研究设计

在定量研究中存在着多种研究设计可以选用,每种研究设计都有一定的优点和局限性,各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因此,在选择研究设计时,应该充分考虑研究目的、研究对象特点、研究者的自身条件、研究的客观条件等各种因素,综合比较各种研究方法,选择一个最为合适的设计形式。如:问卷法的对象只能是有一定文化基础的儿童或成年人,对于婴幼儿,最好采用观察法进行研究;而在能够保证研究目的的情况下,采用问卷法就可以大规模地收集资料,较观察法更为省时省力。可见,在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中,通常不存在研究方法好坏的问题,重要的是选择一种合适的研究方法。同时,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可以取长补短,充分发挥各种研究方法的作用,保证研究的信度与效度。

(四)无关变量与误差的控制

在定量研究中,研究的主要功能是对现象及现象间的关系作出准确的描述,为了保证结果的可靠性和纯净性,必须控制包括抽样和各种偶然因素在内的所有误差,保证变量间的关系不受其他因素的污染。这些都需要在研究设计中通过对无关变量和误差的控制来实现。在不同的研究方法中,控制无关变量与误差的方法也不尽相同。比如在测验法中,通过良好的题目设计和得当的指导语可以有效控制被试的社会期望效应(注6-1)。而在实验法中,研究者多是通过操纵变量和统计方法来控制误差,常用的方法有随机分组、恒定法、将变量接纳为研究因素、实施统计控制等。

注6-1:社会期望效应(social desirability effect)指个人所做的事,很多是为了顾忌社会期望而隐藏了个人的意愿,因而影响其行为表现的真实性。

在定量研究中,抽样误差是重要的误差来源,控制抽样误差是最重要的问题。通常根据研究所允许的最大误差选择有代表性的样本,同时,结合研究对象的实际,选择有效的抽样方法以保证抽样的精度。

(五)选择数据统计分析的方法

要选择正确有效的统计分析方法,必须了解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各种统计方法和公式的适用条件。其二是对研究问题的性质、数据类型以及研究设计的判断。如:对于测验结果的解释,如果只用描述统计,则达不到研究的目的。但若测验的抽样不是采用概率抽样,推论统计即毫无意义的,甚至是荒谬和极端错误的。

四、定量研究的分析模式

(一)定量分析的主要特点

在结果分析中,定量研究主要采用定量分析方法。定量分析(quantitative analysis)是以纯形式化的符号表征事物特征,并加以数学分析的分析方法。在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中,定量分析的资料包括数字、文字、图表、音像资料等形式,采取的方法则主要是统计分析的方法。利用定量分析,研究者可以从复杂纷乱的数据中抽出规律性的结论、信息,进而能够深刻地理解、全面地描述、准确地推断和预测研究对象及其发展变化,使之成为研究者提出或验证假设、建构理论的基础。

总的说来,定量分析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定量分析是以数理统计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目前统计分析已经成为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工具;(2)定量分析是对数据资料进行分析,而不是语言文字等描述性的资料;(3)定量分析的结果是基于描述性的,而不是解释性的;(4)定量分析的结果往往是抽象的数字,具体意义的解释依靠研究设计的支持和研究者的经验。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一些功能强大的计算机统计软件如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等大量应用于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中,一些复杂的统计分析如因素分析、复方差分析等,也可以在计算机的帮助下完成。这使得目前的定量分析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因而也推动了定量研究的发展。

(二)定量分析的基本角度

数据整理后,根据研究的目的和所使用统计方法的不同,通常可以进行如下几个方面的分析:

1.描述现象特征及对总体的推论 描述现象特征是指对研究现象作出准确的描述和说明。对总体的推论则指从研究样本的特征推论到总体特征。这两者是定量分析的基本过程,凡欲进行高级的统计分析均要经过这两个步骤。分析中,主要的方法有描述统计(见第十六章)、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见第十七章)。

2.变量间关系强度的度量 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的重要目的和功能是探测变量间的关系,包括变量间的相关关系和因果关系。度量变量间关系的方法主要包括典型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和路径分析(见第十七章)。

3.划分变量类别及确定变量结构 划分变量类别是指运用一定的统计方法,根据多个变量的内部相关关系对变量进行分类,进而简化变量数量的方法。主要方法有主成分分析、因素分析、聚类分析、判别分析(参见第十七章)。

五、定量研究的检测与评价

对研究进行检测与评价是定量研究中重要的一环,对于确定研究的准确性、可靠性,促进研究结果的交流、推广和应用有着重要的意义。对定量研究的检测与评价主要包括下面几个方面:(1)研究所依据的理论或观点的合理性;(2)研究假设的创新性、恰当性;(3)研究结果的可靠性,指研究中对误差控制的有效性,研究可重复的程度;(4)结果解释的恰当性,指研究在从数据推导结论时条件的充分性,推论过程的准确性,这除了受研究对无关变量的控制是否充分和有效的影响,还由研究者的自身素质所决定;(5)研究结论的概括性,指研究结论的推广程度和普遍适用性,内部效度和外部效度;(6)研究的科学价值和应用价值。从这六个方面入手,可以对研究作一个全面、综合的评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