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战略管理的研究现状

大学战略管理的研究现状

时间:2022-03-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该书还对战略实施过程中深层次的因素进行了探索,特别重视人的因素在战略实施过程中的作用。国内的战略管理研究起步较晚,对大学战略管理的研究还是一个比较新的研究领域,一些大学管理者与理论研究者对该领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战略管理的基本特征和作用、大学战略管理实施中的问题和对策等方面。

将战略管理应用于大学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几十年来,国外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战略规划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可行性以及大学战略规划实施过程的研究。在战略规划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可行性的探讨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著作有:1972年美国学者申德尔和哈顿发表的论文《战略计划与高等教育:概念、问题和机会》,此文第一次将战略规划用于高等教育领域。1973年哈克·雷沃尔等所著的《学校经营管理:一种规划的趋向》,该书从教育经济与管理的角度,论述了规划在学校经营管理活动中的重要性;学校经营管理人员必须面对的种种领导问题和矛盾;校长和教师参与学校经营管理的途径与方法。[16]1978年哈佛大学的霍斯默所著的《学术战略》,完整地提出了将战略规划直接用于高等教育的理论,这一篇博士论文研究的结果,形成了战略管理的学术思想,即大学战略需要与大学外部环境和大学内部资源相一致;与大学组织结构和大学项目侧重点相一致;大学管理者要加强大学校内各项目之间的联系,积极赢得教职工对战略的理解和参与等。该研究检验了“战略”在学术机构中的有用性,为大学组织运用战略规划、实施战略管理奠定了理论基础。[17]1981年科利尔所著的《战略规划思想对高等学校的适用性》,指出战略规划是指导大学管理决策的指导思想,战略规划本身就是战略形成和战略执行的过程,运用大学的优势和资源来适应大学的外部环境是战略规划的核心思想。[18]该研究主要分析了战略规划运用到高等学校管理的可行性,进一步论证了大学战略规划的特征和重要作用,促进了大学战略管理理论体系的完善。1983年乔治·凯勒的《大学战略与规划:美国高等教育管理革命》对美国大学实施战略管理变革的环境进行了深入分析,较为深入地探讨了战略管理技术在美国高等教育领域的应用,进一步证明了战略规划对大学科学管理的指导价值,被认为是战略管理在高等教育领域内流行的“催化剂”。[19]在大学战略规划实施过程的研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著作有:1997年彼得森所著的《大学与学院的战略变革:为组织生存与发展而规划》,该书分析了大学战略规划与企业战略规划的不同,指出高校战略规划受组织内部政治因素的影响。根据大学组织特性建立了大学战略规划模型和实施步骤,并考察了影响战略规划实施的因素,强调战略实施中多方参与的重要性。该书还对战略实施过程中深层次的因素进行了探索,特别重视人的因素在战略实施过程中的作用。[20]丹尼尔·若雷、赫伯特·谢尔曼合著的《从战略到变革:高校战略规划实施》更像是一本关于高校战略管理的指导手册,它的特点不是系统全面地介绍美国高校战略管理的种种理论与实践,而是具体提出一套工作程序、一些可供选择的方案、一些进行选择和工作的判据与标准,以指导人们如何进行战略管理。[21]该书认为高等学校的战略管理有三个基本方面:学校发展战略制定,实施战略制定,如何处理变革中的人的因素。

国内的战略管理研究起步较晚,对大学战略管理的研究还是一个比较新的研究领域,一些大学管理者与理论研究者对该领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战略管理的基本特征和作用、大学战略管理实施中的问题和对策等方面。刘献君教授认为,大学战略管理的实质是使组织能适应、利用环境的变化,提高组织整体的优化程度,注重组织长期、稳定的发展。战略管理具有复杂性、灵活性、差异性等特征;[22]战略管理包括战略规划、战略实施和战略评估。高校战略管理中,要抓住几个关键点:外向性是战略的主要特点,定位是战略的核心,舍弃是战略的精髓,战略实施是战略管理的主体;[23]在战略实施中,要抓住以下几个问题:分解目标、任务,明确各自责任;优化资源配置,保证战略重点;调整组织结构,推动战略实施;完善相应的制度、机制,加强执行力;加强战略领导,推进战略管理。[24]别敦荣教授认为,高校发展战略是围绕高等教育核心价值,在现实状况与长远利益的视野下所选择的根本发展路径;战略决定高校发展状态,我国大多数高校长期处于一种无战略发展状态,导致发展模式失当;要建设高等教育强国,高校必须创新发展模式,走战略发展之路。[25]他进一步指出,地方大学发展应立足地方,全面开放办学战略;注重品质,追求卓越战略;追踪前沿,高位发展战略;丰富内涵,文化创新战略。[26]研究型大学发展应当着眼于崇尚学术,陶铸英才;扎根社会,引领方向;辐射全国,融入世界的目标定位,采取更有效的发展战略,提高发展品质,提升学术和社会功能。[27]他还认为,制定高校发展战略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可以从多方面着手,包括从高校发展的薄弱与优势之处、从社会发展的新需要、从学校事业新的生长点以及从高等教育传统的断裂处等寻找战略。[28]赵文华教授认为,战略管理是我国高等学校管理模式变革的趋势,制定战略规划并组织实施是战略管理的核心。战略规划是高等学校办学的精神向导、宣言书和制度创新的蓝图。我国高等学校目前缺乏编制和实施高校战略规划的体制性内源力,对战略规划的有效性缺乏理性判断与客观信任,高校战略规划的编制与实施的组织建设滞后,对高校战略规划的理论与实践缺乏必要的研究,同时,校长的任用方式直接影响了战略规划的价值实现等,这些都需要进行改革与突破。[29]刘向兵和李立国认为,战略管理基于高校本身的能力与外部环境,对于高校未来发展的远景提供战略性的、前瞻性的思考,为学校的发展指引战略方向;通过战略管理可以将有限资源用于战略性、关键性的发展领域;通过战略管理还能建立有效的组织结构,使组织结构与战略相匹配,并促进大学组织变革;战略管理还十分强调战略评估,以实际的结果为工作重点,建立以结果为导向的管理体制。他们在研究中还进一步指出,高校作为非营利组织,是一个典型的利益相关者组织。大学的决策必须在诸多利益主体之间寻求平衡,不能仅强调某一方面的利益。高校管理者与企业的管理者相比,缺乏完全的自主性与控制力,高校管理者在制定发展战略与决策时,必须与其他重要的利益相关者分享权利,这使得高校在实施战略管理时比企业更为困难和复杂。高等学校存在着二元权力结构,在战略管理中如何站在更高层次观察问题,使短期利益让位于长期利益,协调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之间的关系,共同致力于战略的完成,是一大难题。[30]结合中国研究型大学建设的现实,武亚军指出,研究型大学跨越式发展中应发挥战略规划的功能,其选择了三个中外著名大学跨越式发展的案例进行实证分析,发现跨越式发展的多个案例体现了中高水平的正式的战略规划活动,并具备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战略规划流程,理性基础上的参与式战略规划模式及其实施对跨越式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31]张捷将大学战略管理的基本问题归结为十个方面,即高校战略管理和企业战略管理,战略管理与面对现实,战略管理与资源依赖方式,战略规划与战略实施,战略管理与战略营销,战略管理与跨越式发展,战略管理与大学领导群体,战略管理与大学利益相关者,战略管理与大学管理文化,战略管理与大学经营诸关系是大学战略管理的基本问题。[32]张旺认为在高等院校的战略管理中,由于一些高校没有弄清楚自己面对的利益相关者群体究竟有哪些,或者无视某些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与需求,更缺乏利益相关者的广泛参与,致使学校的战略决策和改革受到利益相关者的冷落、反对甚至强烈抵制,最终导致战略管理的失败或无效。因此,高校领导者与战略管理者必须充分认识到利益相关者对于学校战略管理的重要影响,制定利益相关者管理的策略,充分发挥利益相关者对学校战略目标实现的积极作用。[33]周富强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为例探讨了转型期地方大学的战略变革管理问题,认为战略变革管理是地方大学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重视的一个重要方面,强调地方大学战略变革管理的重要性;认为地方大学应强调战略思维、注重战略管理、灵活制定适应战略变化的战略规划、强调战略变革管理的有效执行。[34]

在论著方面,1997年梁焱编著的《现代大学的战略管理》初步探讨了现代大学战略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2006年刘向兵、李立国合著的《大学战略管理导论》是一本比较系统地阐述大学战略管理理论与方法的专著。2008年刘献君撰写的《高等学校战略管理》结合具体案例分析了我国高校战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论述了中国高校如何从战略规划走向战略管理阶段,从而认识战略,把握战略,运用战略,是一本既有理论意义又有重要实践指导价值的专著。另外,到目前为止已有四篇博士论文涉及了这一领域。何超博士用复杂理论来解读大学战略管理的内外环境的复杂性,用进化的观点来认识大学组织的发展历程,综合复杂与进化的观点,对大学战略管理的哲学基础进行反思,对大学战略管理过程进行重新审视,提出了大学战略管理范式必将从战略规划管理向动态战略管理范式转变。[35]邹晓平博士着重研究了地方高等院校的发展战略,指出战略制定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环境因素是战略选择的决定性力量,确定战略目标首先要落实高等院校的定位;在战略规划的实施过程控制中,要妥善协调可能发生的多种进程冲突。[36]魏海苓博士以战略管理与大学发展的关系为基本线索,用实证研究和学理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对我国大学战略管理与大学发展进行历史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战略管理与大学发展作用机制的深入剖析,建构了有利于大学发展的“战略—结构—文化”的战略管理模式。[37]周巧玲博士通过比较研究,考察了西方大学借用企业管理理论的战略管理工具的动因和效果,探讨了这些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可转移性,论证了战略管理在中国大学运用的可行性,为寻找实践中存在问题的根源提供了视角,并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建议和思路。[38]

从已有的研究来看,国内对大学战略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国外大学战略管理经验的介绍、对企业战略管理方法的借鉴、对战略管理概念和程序的研究等方面。在研究内容上,缺乏对战略和环境关系的关注,缺乏对大学战略管理价值问题的分析,缺乏对大学战略管理过程的系统研究。一些文献甚至没有弄清楚战略管理与战略规划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对大学战略管理的基本规定性缺乏认识,一些题名为战略管理的研究内容却仍然是战略规划。在研究方法上,缺乏足够的实证作依托,缺乏多学科研究方法的支撑。单调的研究方法导致格式化的研究思路,使得产出的研究成果也几近趋同。笔者认为,正是由于没有从适切的视角切入,没有把握好研究对象的基本属性,导致学术界对大学战略管理的研究缺乏一定的理论深度和实践指导力。因此,我们有必要从新的视角和思路进行理论反思和理论创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