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柔性战略的研究现状

柔性战略的研究现状

时间:2022-07-1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对柔性的研究最早源于经济学领域。李垣等还进一步着重指出,柔性战略是未来我国战略管理研究的两大关键领域之一。[1]汪应洛,李恒,刘益等.企业柔性战略-跨世纪战略管理研究与实践的前沿[2]王德鲁基于复杂系统观的产业转型企业柔性战略决策研究P26[3]孙文瀚浙江中小企业柔性战略与可持续发展能力关系研究_[4]孙文瀚.浙江中小企业柔性战略与可持续发展能力关系研究P16

对柔性的研究最早源于经济学领域。认为柔性是企业对需求波动和市场不完善性的反应,将其定义为“能够支撑较大产出变动的生产技术的特性”;从选择余地、边际成本和边际利润三个维度界定了企业柔性。早期经济学领域对柔性的研究仅涉及企业应对市场需求波动性的能力,而需求波动仅仅是企业经营环境中对柔性产生需求的众多因素之一。因此,有必要扩大柔性的内涵,使之囊括企业经营环境中的所有动荡。对此,主张把柔性运用到工厂以外的领域,特别是业务组合的选择,认为柔性能够影响到企业转向新的定位时所发生的成本和可能性。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营环境的复杂性不断增强,有关组织关于柔性的研究才逐步引起关注,并受到资源能力理论的很大影响。对管理柔性的研究,国内外是从不同方面展开的,其中有关战略柔性的研究与本课题密切相关。按照对战略柔性内涵认识的不同,有关研究分化为两个学派。

一个学派从研究生产柔性出发,认为企业要实现真正的柔性生产就必须改变原有战略的形成模式,即强调战略对柔性生产的引导作用。Coorea研究了制造系统中的柔性、产出变动与不确定性的关系,探讨了汽车制造中的技术柔性与人力资源柔性等相关问题;Pagell以制造业为研究对象,利用多种方法对制造柔性与战略管理过程进行了研究;Tseng采用动态博弈模型分析了柔性制造技术与企业战略选择间的关系,认为战略联盟将会降低企业采用柔性技术的动力;Raynor以新产品开发为背景,阐述了战略柔性对于缩短新产品开发周期,优化资金、人力等资源要素配置的意义。Chana对制造柔性与企业绩效关系的研究表明,制造系统柔性水平的提高并不一定能够带来企业财务绩效的增长,这取决于企业战略转换成本的高低。

另一学派从战略管理的角度出发,认为战略的形成必须适应环境变化,即强调企业对环境的适应能力。Evan最早将柔性与战略联系起来,认为战略柔性是企业在原有战略的基础上,通过能力的提高使战略获得有效的调整,其实质是在战略内容中更多地考虑环境变化并加入可能的措施。Eppink指出,环境越不确定,组织就越需要柔性作为长远计划的补给,战略柔性就是一个组织面对未来战略变革而减少损失的典型特征;Sanchez从产品竞争的角度对战略柔性问题进行了研究,将其定义为企业对来自动态的竞争环境的各种需求的反应能力,并提出了战略柔性分析框架;Hamel强调,战略决策的动态性和路径依赖特征,需要组织对现在所面临的和决定未来竞争地位的战略决策的复杂性和依存性进行更多的研究。方伟翰和哈拉德以动态合作博弈的基本思想为基础建立了企业竞争合作的博弈模型,并应用该模型研究了不确定环境下基于竞争合作的战略柔性机理及其与环境的互动过程。Zhang基于战略柔性、环境复杂性与企业绩效关系的研究认为,只有当组织战略柔性水平与环境复杂度相匹配时,企业利润和劳动生产率才能得到有效提高。Devetag和Warglien则运用博弈模型分析了环境复杂性与企业战略选择之间的关系。

上述两个学派的基本观点虽然有其合理的成分,但都没有从获得竞争优势的角度改变战略形成的模式,尤其是忽略了企业对环境影响的能动性。认为,动态环境下企业要想长期拥有竞争优势,更重要的是使战略对环境的变化起引导作用,这种主动能力应受到重视。指出,战略柔性应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企业通过反应性的方式对市场机遇或威胁做出迅速回应,达到降低管理风险或不确定性的能力;二是通过主动性的创造并驾驭环境变化,使其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变化的能力。罗荣桂明确主张战略柔性研究应当基于权变管理理论进行,提出“基于权变战略观的战略柔性是企业有效识别、利用和引导环境变化,快速重组资源进行战略创新,从而构建持续优势的能力”的观点。他认为,将企业战略柔性的研究建立在权变战略观的基础之上,使战略研究关注的内容从注重市场、竞争和资源提升到战略创新的角度,更加突出企业战略与环境之间的耦合,这对于企业快速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从竞争走向竞合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战略柔性的能动性观点,侯玉莲和王迎军从环境特征和企业内部结构特征两个方面界定了战略柔性的内涵;王永贵等利用结构方程模型验证了不同类型的环境动荡性在战略柔性与企业竞争绩效之间的关系中的调节效应。

尽管战略柔性对于企业适应环境变化至关重要,但由于这一概念仅局限于既定战略下可选择的行动范围,因此,战略柔性仅反映了企业战略的一个方面,而未能涉及到影响企业竞争的各类因素,例如资源柔性、能力柔性、组织柔性等。为此,汪应洛、李垣和刘益在对战略柔性范畴拓展的基础上开创性地提出“柔性战略”的概念,即企业为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在动态的环境下,主动适应变化、利用变化和制造变化以提高自身竞争能力而制定的一组可选择的行动规则及相应方案;并分析了柔性战略的子系统构成。弋亚群对战略变化的可能性、方向、幅度和速度等特征进行了研究。李垣等还进一步着重指出,柔性战略是未来我国战略管理研究的两大关键领域之一。

[1]汪应洛,李恒,刘益等.企业柔性战略-跨世纪战略管理研究与实践的前沿

[2]王德鲁基于复杂系统观的产业转型企业柔性战略决策研究P26

[3]孙文瀚浙江中小企业柔性战略与可持续发展能力关系研究_

[4]孙文瀚.浙江中小企业柔性战略与可持续发展能力关系研究P1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