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术研究论文

学术研究论文

时间:2022-02-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学术论文的思想性,主要是通过科学性来体现的。创造性或称创新性、创见性、独创性,这是衡量学术论文价值的根本标准。阐释科研成果的学术论文,创新是根本。无论是自然科学学术论文还是社会科学学术论文,都应充分展示这一特征。1987年,我国国家标准局发布了《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科技学术期刊编排规则》《文摘编写规则》等国家标准。人类学术研究的领域十分广阔。

第四节  学术研究论文

一、学术研究论文的概念

我国国家标准局1987年5月颁发的GB7713—87《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对学术论文作了如下的定义:“学术论文是某一学术课题在实验性、理论性或观测性上具有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或创新见解与知识的科学记录;或是某种已知原理应用于实际中取得新进展的科学总结,用以提供学术会议上宣读、交流或讨论;或在学术刊物上发表;或作其他用途的书面文件。”

为了更全面、准确、完整地认识与把握学术论文的内涵和外延,笔者从撰写学术论文的实践经验出发,对学术论文的性质可作如下界定:学术论文又称科学论文,简称论文。它是在科学研究、科学实验和工程技术设计的基础上,对社会科学、自然科学领域里的课题进行科学的分析与论证、描述与概括、阐释与说明,运用概念、判断、推理、证明、注释、公式、图示等手段,阐明各种问题的本质、特征、原理、定律的一种实用文体。学术论文是对人类社会现象、自然现象和工程技术实践进行科学探求的书面成果,是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是对客观规律的认识与把握,是对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实践经验的总结,是对事物、事理的本质及其内在联系即规律性的发掘。学术论文要求探求社会科学、自然科学领域里的新课题,提供新的学术信息,要力争在所论述的问题中有新发现、新发明、新创造、新进步。

二、学术研究论文的特点

(一)学术性

学术性或称理论性,是学术论文与其他类议论文章的根本区别。学术论文是一种学术性的论理文章,是以学术问题作为论题、以学术成果作为表述对象、以学术见解作为文章的核心内容。它要求运用科学的原理和方法,对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或工程技术领域中的某一问题,进行抽象、概括的论述,具体、翔实的说明,严密的论证和分析,以揭示事物的内在本质和发展变化的规律,而不是对客观事物外部直观形态和过程的叙述。也就是说,学术论文侧重于理论论述,坚持用事实来讲道理,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得出理性的结论;而不是就事论事,只满足于一般现象的罗列和材料的堆砌。学术论文所具有的强烈的理论色彩,所能达到的理论高度和深度,往往成为衡量其学术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二)科学性

学术论文是科学研究、科学实验和工程技术设计成果的书面表述形态,是对所获成果的记录、总结、提炼和“再创造”。正因为它与科学研究、科学实验和工程技术设计有着如此血肉相连的关系,因而就必然具有科学性的特征。科学性是一切学术论文的灵魂和生命。

学术论文的思想性,主要是通过科学性来体现的。只有有了科学性,才能有正确的思想性,这是学术论文的基本品格。因此,保证科学性,是保证学术论文质量的关键。

(三)创造性

创造性或称创新性、创见性、独创性,这是衡量学术论文价值的根本标准。科学研究是处理已有信息、获取新的信息的一种创造性劳动,需要不断开拓新的领域、探索新的方法、阐发新的理论、提出新的见解。阐释科研成果的学术论文,创新是根本。创新性大,学术价值就高;创新性小,学术价值就低。如果没有创新性,就不能称之为学术论文。无论是自然科学学术论文还是社会科学学术论文,都应充分展示这一特征。

我们这里所强调的创新,并不要求论文提出空前绝后、绝无仅有的见解,也不要求一定是重大的发明创造,而是指在专业研究范围内有真知灼见、有个人独到的看法。绝不能是简单重复,模仿或抄袭别人的成果。它可以是某一专业学科领域的新的发展或突破,或是某一专业学科领域的空白;它可以是发现前人没有发现的或扩展、深化前人已有的成果;它或是运用前人的理论、思想解决新的问题,作出新的解释、说明;它还可以将前人的理论、思想加以引申、拓展,导出新的应用方式或引入新的技术路线和方法,从另一角度证明前人的理论、思想;它或是对某一课题从新的角度、高度,用新的方法和材料进行新的探索;它或是在前人探索的基础上,透视某种现象,作出新的预测,发现新的发展轨迹;它或是对前人研究的不足之处进行补充和修正,对某一意见指出其偏颇、乖谬,匡正某种迷误,打破某一禁区,等等。这些都是极有价值的。

(四)专业性

科学研究、科学实验和工程技术设计的课题总是属于某一专业领域范围内的,学术论文的撰稿者必须具备与所研究的课题密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专业修养。这种专业性特点要求学术论文和一般的议论文不同。在写作过程中,论文从选题、选材到布局谋篇、语言表达,以及读者对象的考虑等方面,都有着明显的专业性。

首先,研究课题的选定和论文论点的确立,都与某一专业学科领域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直接有关,承担课题任务的研究人员起码应是懂专业的内行。其次,一篇学术论文所要收集来选用的材料,或所要进行的考察、调查、实验、研究,基本上都限定在研究课题的范围之内。再次,从论文的结构看,除约定俗成的规范以外,不同专业的论文还有其自身的构成特点。第四,在语言运用上,不同专业学科的论文都有自己的专业用语,这些专业用语表现出特定的含义,本专业学科的专业术语,外行人很难弄清它确切的含义,而内行人却能准确地理解。第五,在表达方式上,社会科学学术论文主要运用自然语言符号系统——文字;而自然科学学术论文,除文字外,还大量使用非自然语言(人工)符号系统——定律、图像、照片、表格、公式等,这也是其专业性所决定的。

(五)规范性

学术论文为其性质、内容、特点和功用所决定,体式上有着其固有的规定性和规范性。这是它在文面和行款上区别于文学创作和其他一般文体的一个显著特点。

学术论文在人们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已经形成了自己独有的规范、要领、要求和基本格式。这就是说,它们虽有文体上、样式上的区别,但同一文体、样式的学术论文在文面、行款和基本格式上,一般是固定不变的,合着约定俗成的规范性。从当前情况看,这些基本格式正在趋向于统一,趋向于规范比、标准化。1987年,我国国家标准局发布了《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科技学术期刊编排规则》《文摘编写规则》等国家标准。对于这些规定,在撰写学术论文时,必须严格遵守,并且熟练地加以运用,这样写出来的学术论文才符合要求,才能起到记录、总结、贮存、传播、交流学术信息的作用。

三、学术研究论文的种类

人类学术研究的领域十分广阔。在种类繁多的各门学科中,总的来说,可以分成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类。自然科学包括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农学、医学、地质学、天文学和各种工程学,如矿冶工程、机械工程、建筑工程、能源工程、环境工程、材料工程等学科;社会科学包括哲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历史学、民族学、宗教学、语言学、文艺学、教育学、军事学、新闻学、人口学、人才学等学科。

由于科学研究有不同的领域,因此,从大的方面来说,学术论文可以划分为自然科学学术论文和社会科学学术论文两大类。又由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可细分成不同专业或学科,因此也就有了各自专业或学科的学术论文,如数字论文、化学论文、医学论文、哲学论文、经济学论文、语言学论文等。

学术论文如按学科性质分,有基础学科学术论文和技术应用学科学术论文两大类;如按论证方式分,有立论型(以立为主)学术论文、反驳型(以破为主)学术论文和综合型(立破结合)学术论文3大类;如按表述方法分,有论证型论文、描述型论文、评述型论文、综合表述型论文等种类;如按撰稿者的情况要求分,有投稿学术论文、命题学术论文、学年论文、学位论文等种类。

四、学术研究论文的格式和写法

(一)论文题名

题名(篇名、题目)是学术论文的必要组成部分,题名又称题目、标题。它要求用最简洁、最恰当的词组反映文章的特定内容,把论文的主题明白无误地告诉读者,具有画龙点睛,启迪读者兴趣的功能。

题目大小应与内容符合,尽量不设副标题;题目都用直叙口气,不能使用感叹号或问号,也不能将学术论文题目写成广告语或新闻报道用语;题名像一条标签,切忌用冗长的主、谓、宾语结构的完整语句,避免使用化学结构式、数学公式、简称、代号、缩写等,以达到简洁的要求;同时还要注意用词的中肯、醒目、好读好记。当然,也要避免过分笼统或哗众取宠的所谓简洁,缺乏可检索性,以至于名实不符或无法反映出每篇文章应有的主题特色。

题名应简短,不应很长,国际上不少著名期刊都对题名的用字有所限制。我国的科技期刊,论文题名用字一般不宜超过20个汉字,外文题名不超过10个实词。使用简短题名而语意未尽时,或系列工作分篇报告时,可借助于副标题名以补充论文的下层次内容。

(二)作者署名

作者署名是科研学术论文的必要组成部分,包括姓名、作者完成研究工作的单位或所在的工作单位、通信地址和邮政编码,以便读者在需要时可与作者联系,一般列于题名之下。

作者应署真实姓名,不要用变化不定的笔名。署其名主要是体现责任、成果归属并便于后人追踪研究。论文的第一作者应该是执笔者,要对文章负有相应的责任。

严格意义上的作者系指在论文主题内容的选题、构思、具体研究工作的执行及撰稿执笔等方面的全部或局部上作出主要贡献的人员,是论文的法定主权人和责任者。合写论文的诸多作者署名应按论文工作中贡献大小多少排序。对论文涉及的部分内容做过咨询、给过某种帮助或参与常规劳动的人员不宜按作者身份署名,可以通过文末致谢的方式对他们的贡献和劳动表示谢意。一篇论文的署名不宜太多,一般不超过10人。署名应征得本人同意,行政领导人一般不署名。

(三)摘要

摘要又称提要,是现代科研学术论文的必要附加部分,放篇首。摘要是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它是解决读者既要尽可能掌握浩如烟海的信息,又要面对自身精力十分有限这一对矛盾的有效手段。因此摘要要精心撰写,应写得有吸引力、简练,根据有关的国家标准规定:超过3500字的论文,一般应提供300字左右(不少于100字)的摘要简要地概括全文。

摘要以提供文献内容梗概为目的,其内容主要包括研究的目的、背景、方法、结果和结论。它是简明、确切地记述文献重要内容的短文,并拥有与一次文献同等量的主要信息,能使读者对该论文的主要内容有一个轮廓性的了解。摘要对论文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并且拥有与文献同等量的主要信息,即不阅读文献的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因此摘要应是可以被引用的完整短文。

(四)关键词

关键词又称主题词,是从文中选出用以表示主题内容的单词或术语,一般为3~8个,不得少于3个。关键词尽量用《汉语主题词表》等有关材料中提供的规范词。

关键词应该具有代表性、可检索性、专指性和规范性,应写出真正关键的学术词汇,不要硬凑一般性用词。

关键词是科研学术论文的文献检索标示,是表达文献主题概念的自然语言词汇。科研学术论文的关键词是从其题名、层次标题和正文中选出来的,能反映论文主题概念的词或词组。

关键词是为方便计算机检索而设定的,要求词义明确、一词一意。它应选取能表现论文主题内容、具有实质意义的词语,某些不能表示学科专业概念的名词,如:理论、概念、研究、试验、方法、问题、对策等,不要独立作为关键词,应与文中实词组配成词组使用。

(五)中国图书分类号

中国图书分类号简称中图分类号,它的标注是为了能从期刊文献的学科属性实现属性检索,并为文章的分类统计创造条件,因此,我国要求在学术性期刊上发表的论文都要标注分类号。中图分类号是分类语言与主题词同属的情报信息语言,学术论文的作者应积极配合做好此项工作。

为了便于文献的检索、存储和编制索引,作者投出的论文应尽可能按照《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或《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分类表标出分类号。一篇涉及多学科的论文,可以给出几个分类号,其中主要分类号排在首位。

中图分类号排在关键词的下方,与文献标识码和文章编号同行。

(六)英文翻译

学术论文题名、作者署名、论文的摘要和关键词都要翻译成英文,并与之一一对照。外文题目一般不超过10个实词,摘要不超过250个实词并放在文章编号下一行。

作者署名用汉语拼音,按中国人习惯,姓前名后。姓的汉语拼音全部用大写英文字母,名的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大写、其余小写,双名间一般不加“—”号。

(七)引言

引言,又称绪论、前言、序言、概述,一般作为论文的开端。引言要使读者明白论文写作的历程和在这一研究方向中的位置。引言要写出立题依据、基础、背景和研究目的,要复述必要的文献、写明问题的发展。文字要简练,要开门见山、直接接触主题,提出本文要解决的问题,回答“为什么研究”,包括论文的追求目标、研究范围和理论、技术方案的选取等。引言应言简意赅,不要等同于摘要或成为摘要的注释。引言中不应详述同行熟知的,包括教科书上已有陈述的基本理论、实验方法和基本方程的推导,但应该有较详尽的文献综述段落。如果要在正文中采用比较专业化的术语或缩写词时,最好先在引言中定义说明。

论文引言中还要简要叙述前人在这方面所做过的工作,特别是那些对前人的方法提出改进的文章。

(八)正文

正文是科研学术论文的核心组成部分,主要回答“研究什么”和“怎么研究”的问题。正文应充分阐明论文的观点、原理、方法及具体达到预期目标的整个过程,并且突出一个“新”字,以反映论文的首创性。根据需要,论文可以分层深入,逐段剖析,按层设分层标题。

正文通常占有论文篇幅的大部分。它的具体陈述方式往往因学科不同、文章类型不同而有很大差别,不能牵强地作出统一的规定。但一般应包括材料、方法、结果、讨论和结论等几个部分。

1.材料与方法

按规定如实写出试验对象、器材和试剂及其规格,写出试验方法、指标、判断标准等,写出试验设计、分组、统计处理方法等。

2.试验结果

试验结果的整理应高度归纳、删繁就简、精心分析、合乎逻辑地铺叙。应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但不能因不符合自己的意图而主观取舍,更不能弄虚作假。

3.讨论

讨论是论文中比较重要,也是比较难写的一部分。写作时应统观全局,抓住主要的有争议问题,从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的角度进行论说;要对试验结果作出分析和推理,而不要重复叙述试验结果;应着重对相关文献中的结果与观点作出比较,表明自己的观点,尤其不应回避相对立的观点。讨论中可以提出设想,提出本题的发展预测,但应该恰当,以试验事实为依据。

4.结论

结论是整篇文章的最后总结。尽管多数科研学术论文的作者都采用结论的方式作为结束,并通过它传达自己欲向读者表述的主要意向,但它不是论文的必要组成部分。

结论不应是正文中各段小结的简单重复,主要回答“研究出什么”。它应该以正文中的试验或考察中得到的现象、数据和阐述分析作为依据,写出明确可靠的结果和确凿的结论。

5.致谢

致谢一般单独成段,放在文章的最后,但它不是论文的必要组成部分。对考察或试验过程中的技术协作者,提供特殊试剂或器材者,曾经对论文的选题、构思或撰写进行过指导或提出过重要建议者,给予过技术、信息、物质或经费帮助的单位、团体或个人都属致谢对象。

6.标题层次

正文标题层次按国家标准《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单元:标准的起草与表述规则第1部分——标准编写的基本规定》的规定编写。

(九)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现代科研学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有继承性,许多研究成果是前人工作的发展和继续。作者在撰写一篇科研学术论文或一本专著时,参考文献的著录是不可缺少的,当然,撰写论文时未使用参考文献也可以不写。

参考文献的统一格式应严格遵循《国家标准GB/T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五、写作要求及注意事项

(一)选定选题的注意事项

选题原则要符合3个要求:一是问题提得正确,确实是理论和实践中需要研究的问题;二是问题提得深刻,解决这个问题对生产和科学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三是问题提得恰当,难易适中,有利于研究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有完成的可能性。依据这样的选题要求,就能比较容易地选定一个确有价值、较有成功把握,又符合自己志趣、适合个人研究能力的课题。总体说来,选题应通循以下4条原则:需要性原则——目的原则;可行性原则——条件原则;合理性原则——科学原则;创新件原则——价值原则。

(二)选择材料的注意事项

选择材料的原则,也就是选择材料的标准,其主要要求是10个字:确凿、切题、典型、新颖、充分。①确凿:所选材料,一要真实,二要准确。真实准确是材料的生命,是科学立论的基础。②切题:所选材料,要有明确的目的和定向性,能切合主题。围绕主题选择材料,要避免泛泛涉猎,而要使主题和材料能和谐地融合在一起。③典型:所选的材料,要最具有代表性、最能充分说明问题、最能深刻揭示事物的本质。④新颖:所选的材料,要在内容上具有时代精神,在时间上是发现不久或刚刚发现,是别人没有见过、没有听过和没有用过的新动点、新信息、新事物,能给人一种新鲜感。⑤充分:所选材料,要有足够的量。有了足够的量,才能从中选出足够的必要材料。充分足够的材料,是进行创造性思维并引出可靠结论的保证。

(三)拟制提纲的注意事项

提纲是论文的基本逻辑框架,是作者用句子或纲目形式把构思篇章的过程和成果加以具体化的体现。拟制提纲,应从全局出发,通盘规划。写作者应考虑的主要原则和内容包括:①立论方面,应明确要确立什么样的论点,采用哪种方式,从哪个角度提出问题,中心论点下拟设几个分论点以至小论点。②选材方面,拟选哪些论据材料,要特别重点列上有新意、有魅力、有典型性的材料。③布局方面,考虑设置哪些部分,每个部分所担任的任务层次和段落如何安排。④谋篇方面,明确怎么开头和结尾,如何提领,哪里分述上下,如何衔接、前后怎样呼应。⑤协调方面,确定全文各个部分的组成如何做到匀称、和谐,文气如何贯通、流畅,文字怎样做到疏密得当等。

(四)撰写初稿的注意事项

撰写初稿的注意事项有:①要选择和保持写作的最佳状态。尽量在大脑清醒和精力充沛时动笔,把注意力集中到所写的论题上,排除分心和中断写作的障碍,坚持不懈地按计划写下去。②适时调整提纲。一般情况下,对写作提纲不要轻易改变,但进入写作过程时,原有的思考往往会进一步细化和深化,这就要对提纲作适时、适当的调整并修改。③要使文稿基本成型。要宏观考虑各部分的分量,注意纲目分明、逻辑清楚、长短适宜、轻重得当、通体均衡。写出来的初稿能成为一个较完整的逻辑构成。④尽量避免某些差错。初稿在文字上虽不强调修饰,但也应尽可能避免出现观点、语法和文字上的差错。

(五)修改定稿的注意事项

修改定稿的注意事项有:①通读全文,系统、细致地审查初稿,进行“核实查漏”。②控制篇幅。篇幅是一种空间的限定,以简短为好,不宜过长。③订正论点。要综观全局、立足全篇,看论点是否成立、是否集中深刻,表达是否准确,论点的排列是否科学,论点间的关系是否合乎事理、合乎逻辑等。④调整结构。主要是从整体上把握论文表达效果,以求严谨、完整、自然、生动。⑤修改材料。按照论文选用材料的基本要求加以更动。⑥锤炼语言。语言文字修改主要是在准确性和可读性上下功夫,使论文的思想得以准确、鲜明、简练、生动的表达。⑦推敲标题。标题要检查层次、数量是否清楚,格式是否混乱,同一层次的标题表达是否一致,总标题要有高度的概括性,要简短、易读、易懂、易记。⑧规划文面。检查文字书写、标点符号和行款格式等是否符合学术论文的文面要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