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美德教育的研究前沿

美德教育的研究前沿

时间:2022-02-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研究》。该课题的研究成果为学校德育内容系统化、科学化建设和丰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伦理道德观、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体系做出了努力,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系列概念、重要意义、实验原则、德育内容、实验方法、运行模式、保障机制等进行了系统研究。同时,通过课题研究,开发中华美德教育资源,用中华传统美德、现代美德教育中小学生,促进中小学校的养成教育,为培养人才奠定坚实的道德基础。

美德教育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教育的一项主要内容,国内外的研究者、教育工作者都对此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研究。

一、国外的研究概貌

(1)重视青少年道德教育。当今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都十分重视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克林顿在1997年国情咨文中阐述美国基础教育目标时,提出应严格学校纪律,执行反逃学法,把妨碍别人学习的孩子逐出课堂,学校对学生携带枪支和器械以及吸毒的容忍为零;英国提出要检讨过去的道德教育,并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迅速扭转道德教育的局面;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也把“学会共同生活”作为未来教育支柱之一,“重新强调教育的道德文化层面”。在品质教育的内容方面,各国适应高度一体化世界的要求,发展国际文化的交往和沟通,同时又不断巩固对本国民族文化的认同,非常重视对学生进行自己国家和文化传统的教育。如新加坡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主题包括:新加坡是我们的家园,我们在此成长;我们必须合力维持各族与宗教的和谐;我们必须捍卫及保卫新加坡等。而澳大利亚则提出,要使他们的中小学生了解且尊重人文古迹,理解澳洲文化特色。

(2)道德教育的关注点不同。在中小学的德育实践方面,由于各国的国情不同,对美德教育的关注点也各不相同:日本重视对于吃苦和挫折教育的研究,文部省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便在中小学大力推行以“体验学习”为主的道德实践活动,通过自然体验、生产劳动、磨难教育、耐苦生活体验、志愿者活动以及参与传统文化活动等形式,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创造力、劳动观念、集体协作精神。而英国道德教育的实践研究关注学生选择能力的培养,运用认知同化理论,将品德要求、品行指向、优秀范例等作为学生的认知对象,通过各种生动活泼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心向;同时重视认知实践,强调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启发学生在已有的道德认知基础上进行体验和辨析。此外,注重认知迁移,根据学生认知水平选择德育内容,并利用社会教育开发学生认知迁移的“中介物”。

二、国内的研究概况

(1)《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研究》。开启于1990年的教育部重点课题《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研究》,是由吉林省辽源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栾传大所长领衔,着力探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运行模式,成功探索出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学校、家庭、单位、社区”的四条途径、“系统讲授、学科渗透、情感激发、行为训练”等十种德育方法、“方向目的、批判继承、整体优化、知行统一”的五项教育原则、“传美课讲授、学科渗透、主题活动、环境陶冶等”八种运行模式和“目标导向、内容架构、社会参与”等七种保障机制。该课题的研究成果为学校德育内容系统化、科学化建设和丰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伦理道德观、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体系做出了努力,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系列概念、重要意义、实验原则、德育内容、实验方法、运行模式、保障机制等进行了系统研究。这对本课题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根基。

(2)《地方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德育资源研究》。广东廉江市第一中学以课题《地方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德育资源研究》为突破口,着力寻求传统美德教育新模式,构建起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内容体系、形式体系、方法体系的“三大体系”,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深入人心。

(3)《中华传统美德之孝道教育研究》。广东省深圳市民治小学以孝道教育为切入点,以传统经典为主要内容,开展了《中华传统美德之孝道教育研究》,推进以年级为单元层会晤,形成了“经典引路——活动体验——榜样激励——家校联动——科研提升”的五层四步的基本教育模式。该研究为孝道教育的深入推进找寻到了精准的行动路径,也为美德教育进学校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4)《利用传统美德教育资源,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研究》。2011年,北京文汇中学结合自身特点,提出了《利用传统美德教育资源,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研究》,选择了“全方位、立体化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研究方向,梳理了传统美德教育的研究思路,将传统美德教育的研究与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相结合,有效地开掘、整合了传统美德资源,促进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

(5)《中华美德教育活动课程内容研究》。由黑龙江省教育学院主研的课题《中华美德教育活动课程内容研究》,以德育活动的有序性、有效性为切入点,按照课程体系规划构建德育活动,将零散、随意、应景的德育活动整合成“目标定位恰当、内容特色有序、评估多元可信”的德育活动课程,从而形成科学、系统、有效的学校德育模式。同时,通过课题研究,开发中华美德教育资源,用中华传统美德、现代美德教育中小学生,促进中小学校的养成教育,为培养人才奠定坚实的道德基础。

(6)《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2013年12月2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分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和指导思想、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经济发展实践和社会治理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开展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活动、加强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组织领导6部分23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4字核心价值观分三个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这些前期探索为我校进行美德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在研究中,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厘清问题,明晰研究的重点,把研究目标、研究问题、研究内容、研究措施一一对应,并以美德教育为主线,把美德意识的唤醒、美德情感的培植、美德行为的外显相串联,把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相融合,精准定位美德教育、科学规划美德教育、深入推进美德教育,构筑起一条完整的美德教育链,进而彰显美德教育的整体效应。(潘先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