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社科前沿研究方法

社科前沿研究方法

时间:2022-10-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十年来,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综合实力大幅度增强。据统计,争取各级各类科研项目2700多项。建有国家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重庆市文科重点研究基地11个,约占全市文科重点研究基地的30%,是全市建有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最多的高校。2009年荣获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西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发展总结_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通鉴(2001—2010)(上)

一、研究概况

西南大学是2005年7月经教育部批准,由原西南师范大学、西南农业大学合并组建的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校。合并组建前的两所大学前身均为1906年的川东师范学堂,历史渊源悠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传统优秀,底蕴深厚。

十年来,在教育部和重庆市市委、政府的重视和领导下,学校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发展繁荣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持续不断地推动理论创新、方法创新和体系创新,积极探索构建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学科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努力担当国家和社会科学决策的“思想库”和“智囊库”,在积极贡献和谋求繁荣发展中,推出了一批学术价值厚重、社会影响广泛的优秀成果。目前,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领域设有13个学院、6个校管科研机构,46个院管研究机构;拥有2个国家重点学科,15个省部(市)级重点学科、3个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8个博士学位授予点、1个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67个硕士点,覆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和管理学全部的文科7大门类;建有国家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重庆市文科重点研究基地11个。

二、主要成绩

1.科研队伍进一步优化,高层次人才不断增多

十年来,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结合国家重点学科和高水平科研平台发展需要,大力推进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工作,高层次人才类别和数量不断增多。目前,学校从事人文社会科学活动的人员有1400多名,其中教授近200名,副教授近500名,讲师500余名;具有博士学位的有300余名,具有硕士学位的逾600名。其中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教育部社科委员1人、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3人、长江学者1人、长江学者讲座教授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5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者9人;“两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重庆市“巴渝学者”3人,重庆市“322”人才、重庆市第二届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带头人60名。

2.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各类科研成果大幅度增长

十年来,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综合实力大幅度增强。据统计,争取各级各类科研项目2700多项。纵向项目1216项,其中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特别委托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2项、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54项(含教育科学、艺术科学两个单列学科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承担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7项,承担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100项(不含专项课题),承担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190项(含西部边疆项目);争取横向项目753项;自设校级项目742项。共获得经费1.76亿元。出版科研著作747部,发表学术论文7791篇,其中5000多篇论文被CSSCI收录。

3.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科研获奖实现重大突破,高级别奖项创历史新高

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批有重要影响的创新成果,共有200多项科研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获奖层次、获奖范围均为历史最高。其中,获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10项;第三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6项;重庆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98项;获国家民委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商务部全国商务发展研究成果奖、司法部科研成果奖、重庆市发展研究奖等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80多项。

4.凝练学科优势,形成团队攻关,科研平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截至2010年底,学校人文社科科研平台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现已拥有人文社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基础心理学、课程与教学论),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3个(教育学、心理学、农林经济管理)、博士后科研流动站6个(教育学、心理学、农林经济管理、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历史学)、教育学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建有国家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重庆市文科重点研究基地11个,约占全市文科重点研究基地的30%,是全市建有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最多的高校。

5.关注国家和社会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服务地方经济社会能力明显增强

十年来,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始终坚持关注社会民生,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与政府、社会组织、企业单位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开展系统研究、培训和咨询工作,如积极参与国家中小学课程标准制定、《学校法》、《义务教育法》修订,参与《重庆市中长期城乡教育与改革发展规划》、《重庆三峡库区移民安置后扶项目规划》等重要规划的制定,产出了一大批具有重要影响的成果。其中向党和各级政府以及企事业单位提交各类研究咨询报告1000余份,被省部级以上部门采纳60余份,得到中央领导同志批示和肯定的10余份。

6.积极承办国际国内大型学术会议,加强学术交流,扩大学术影响

十年间,学校先后举办和承办各种国际国内重大学术会议400余场,不定期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来校讲学800余次。此外,学校还与国外30多所高校建立起了良好合作关系,其中世界排名前200名的高校占80%,从国外聘请了近百名兼职研究人员,在研究生联合培养、项目合作研究等方面,均取得重要进展。目前,与美、英、加、法、德、日、澳、俄等近20个国家的高校、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友好关系,共同开展学术项目、互派访问学者、设立学术考察基地和联合申报项目等,实现资源共享,有效地促进了学校与外界的交流与合作。

7.建立和完善科研管理制度,提升科研管理水平

进一步完善了科研平台的制度建设、科研项目管理等管理制度,相继出台了《西南大学科研计划管理办法(试行)》、《西南大学研究机构管理办法(试行)》、《西南大学T类、A类刊物及论文遴选办法(试行)》等系列科研管理文件,注重从评估、激励等方面加强规范化管理,强化制度的落实和执行力度,使科研管理工作更加规范、高效。

三、标志性成果

1.《教育对重庆经济发展贡献的研究》

此成果是宋乃庆教授等撰写的研究报告,部分成果在《中国教育学刊》、《改革》等权威期刊发表。2009年荣获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

此报告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在国内创新性地多角度、全方位定性定量揭示了教育对经济的绩效与偏差,并基于科学实证剖析了制约教育对经济贡献的主要因素,并就此提出了教育和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课题在基础教育对公民素质提高的显示度研究中发现,学校教育是提升公民素质的主渠道,这一研究在国内属于首创;库区教育对库区经济发展的贡献研究表明,通过职业教育和培训实现就业的移民达42万人,超过政府直接组织外迁移民的人口规模,这对于妥善解决库区移民问题提供了全新思路;教育对新农村建设的贡献研究指出,各类教育协调配合有利于加快农村发展,这为推进新农村建设创造了新路径。

2.《中国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

此成果是温涛教授等撰写的学术论文,2005年9月发表于《经济研究》,2009年荣获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

此研究运用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相结合的手段,深入探讨了金融发展、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认为: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的关系取决于金融的结构和功能,中国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的关系必须得到实证和解释,惟有这样才能找到金融发展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的正确途径。

3.《关于在中国农村贫困地区教育中推进“更新工程”的建议》

此成果是由张诗亚教授撰写的研究报告,被《教育部高校社科研究要报》(2003年第6期)刊载,并被教育部办公厅报送国家科教小组等决策部门并被教育部采纳。2006年荣获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

此成果提供了以“流动促稳定,融高师改革与基础教育发展为一体”的新思路来解决农村教育师资匮乏问题,以派出高师学生到贫困地区实习顶替农村教师岗位的方式,来探索农村教育发展的新路子。不间断派遣师范生前往贫困地区实习,以循环更新的方式,使贫困地区的基础教育获得持续的、较高水准的师资补充。顶岗实习下来的农村教师又到师范院校学习提升,把空编节余的财力用于提高少数骨干教师的待遇和素质上,从而减少本土人才的流失。

4.《就业环境变革视野中的重庆大学生就业》

此成果是黄蓉生教授等撰写的研究报告,系2004年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委托)项目“重庆市大学生就业现状的调查与教育指导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是首个对此类课题作整体研究的成果,2009年荣获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

此研究报告集中对大学生择业心理与行为状况、就业取向和就业教育指导进行了研究。该研究既立足重庆,又不局限于重庆,以翔实的资料反映客观现状,以独到的分析探究成因,以全新的理念提出实施对策,填补了重庆地区大学生就业整体研究的空白,弥补了全国大学生就业研究的不足。同时研究报告为地方政府和高校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提供了咨询决策参考,对开展相同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5.《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

此成果是靳玉乐教授等撰写的专著,2005年8月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2009年荣获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

此著作是一本理论构建的专著。一是系统构建了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是我国在课程理论建设方面又一重要的理论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我国课程理论方面的空白;二是在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构建方面有诸多创新之处,为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乃至后现代主义本身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理论工具;三是融合古今东西文化,为现代主义课程观与后现代主义课程观的结合、西方学术前沿与中国传统文化在课程理论和实践方面的结合提供了思路和范例,为我国课程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视野,为中国特色课程理论的构建发出了有力的先声。

四、“十二五”发展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发展繁荣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若干意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精神为导向,深入落实《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年)规划纲要》精神,突出对“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中重大问题的研究,重视和强化基础研究,加强应用理论和对策性研究,注重综合学科研究,树立创新意识、精品意识,努力创造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二)发展思路

以“十二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基础理论问题、重大实践问题为导向,以激发创造力、涵育发展力、增强贡献力为主线,推进科研管理体制与机制创新,构建人文社会科学分类分级管理与评价体制,大力拓展人文社会科学的科研发展空间,加强科研队伍和平台建设,提升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和服务质量,促进学校综合、全面、可持续发展。

(三)发展规划

力争通过5年的努力,把我校人文社会科学建设成为西部人文社会科学创新的中心、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智囊团,部分优势研究领域建设成为引领学科发展前沿的高地,力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整体水平进入全国高校前20名。

1.科研队伍

强化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和科研领军人物的培养,发挥学术带头人的“传帮带”作用,支持一批中青年学术新秀又好又快成长,形成3~5个追求卓越、结构合理、充满活力、在国际国内具有重大影响的科研团队。

2.平台建设

以需求为导向,以问题为中心,推进高水平科研平台建设。力争新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数据库1个;新建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3个;新建校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3~5个。

3.科研项目

在各级各类科研项目继续保持数量增长的同时,力争国家社科基金(含教育学、艺术学单列学科)重点项目比“十一五”增长50%、重大招标项目实现零的突破,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有新增加,重庆市重大、重点项目保持领先地位。

4.高水平成果

推出一批学术价值较高、社会影响广泛的优秀成果,其中被CSSCI收录的论文增长30%,知名出版社出版的著作增长5%,入选国家社科优秀成果文库3~5项;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向省部级以上政府机关提供高质量的咨询报告增长10%,争取更多科研成果获省部级以上的奖励。

5.科研经费

科研经费,在“十一五”的基础上增长50%,达到1.6亿元,力争突破2亿元。其中,纵向经费增长35%以上,横向经费增长25%以上。

6.科学研究国际化

制定并完善国际合作科研管理办法,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合作研究,力争获取国际合作科研项目20余项。

7.学术交流

积极提升学校在国际国内的学术影响力,争取举办(承办)有重大影响的学术研讨会等80次以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