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校一期二期课改的课程探索

学校一期二期课改的课程探索

时间:2022-02-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课堂在这次课程改革中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提升。学校被评为了上海市一期课改优秀实验基地。市西一贯非常重视学生德育,一期课改中,学校积极探索德育的课程化、校本化,推出了一系列可以说在全市乃至全国具有首创性意义的德育课程,尤其是有利于学生在参与体验中促进感悟情感升华的实践活动。

(一)1984年—1987年初中课程整体改革实验——突出课程的丰富性

1983年国庆节,邓小平在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由此引发了教育大讨论和教育改革探索。1984年市西开始了初中课程整体改革实验,因为当时市西中学是完中,必然也引发高中课程的一些改革。这次课改,市西主要作了以下几方面的探索:

1.课程结构变化,课程内容丰富

为了实现“扩大学生的知识容量,使学生获得发展个性、强化能力训练的条件,又要减轻学生过重负担,提高教育效率”的课改目的,这次课程改革市西确定了“精简基础课,增设技能课,集中德育课”的课程结构改革原则。基础课的精简,是对繁复的过时的内容删繁就简,同时引入新内容新信息,又保证总课时的减少。增设的课程是提高思想情操的德育课、美育课,培养能力为主的能力训练课,培养劳动技能的劳动技术教育课。改革后的课程结构由基础课、德育与美育课、能力训练课、选修课程四类构成。基础课每周24课时,其他课程12课时,每周总课时为36。

2.第二课堂发展,兴趣小组活跃

把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并重,第二课堂是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创造性人才不可缺少的教学渠道。第二课堂在这次课程改革中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提升。一方面扩大范围,丰富内容,在全校形成了一个多层次、多渠道的网络系统。不仅有校级的学科类、文艺类、科技类、体育类活动小组,还有年级为单位、班级为单位的活动小组;既有学校内部组织的活动小组,还有许多学生参加市、区组织的各种小组活动。有市、区少年宫组织的,有市、区少科站组织的,有高校、科研单位组织的,甚至还有家长组织的各类活动、各类小组和学生自己发起的社团。全体学生都参与了第二课堂活动,每位同学都可以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发展自己的兴趣特长。学生还自己筹备成立了“学生科技协会”,自己聘请校外顾问,协会下设12个分会。同时,还有“文学社”“书画社”“演讲团”“记者团”“广播团”“艺术团”“美育爱好者协会”等,都是学生自己组织的。

3.强化体育锻炼,增强学生体质

“体育是基础,学生如果没有健全的体魄,在当前不能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将来也不能为祖国现代化建设长期工作几十年。”“体育要着眼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不单独追求通过体锻标准,要使学生具有一个健康无病、视力良好、精力充沛,能适应各种艰苦环境和坚持长期学习和劳动的体质。要使体育工作成为锻炼学生意志品格的手段,以及保证学生能有充沛的精力去从事艰苦的学习。”校领导是这样认识体育,要求体育的。于是,体育课从规定每周2节,增为每周3节,根据学生体质差别实施因材施教,按男女分班上,按健康状况分组,实行二班三教师。早晨打破早自修的常规,变成每天早晨20分钟的早锻炼,内容两部分:一部分耐力跑,男生1200米,女生800米;另一部分为力量素质训练,如单双杠、爬竹竿、跳绳,以及球类等运动。广播操有晴雨两套,晴天做国家规定的广播体操,雨天在教室里做学校自编的室内操。学生每天还必须完成15—20分钟左右的“体育课外作业”(即课外锻炼),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因时制宜,选择自己较薄弱的环节进行突破,并写好“体育日记”,因为具有主动性、灵活性,受到学生、家长、教师的广泛欢迎。一段时间后,丰富的体育课程使学生的身体素质明显增强。

(二)1991年—1998年上海一期课程教材改革——突出课程的创新

1991年秋,上海市一期课改在全市60所中小学进行整体试验,市西中学是其中的一所。这次课改的核心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自主选择能力,打破单一学科课程模式,建立“三个板块”:“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的课程模式。学校提出了“减少必修课,加强选修课,增加活动课”,把以前的课外活动纳入了课程计划。必修课侧重于对共同基础的培养,选修课和活动课程侧重于对个性特长的发展。学校努力通过课程改革,让学生通过学习做到:德高、知广、能强、个特。一期课改实验,市西中学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必修课用好新教材、探索新教法,确立了以知识型、兴趣型、拓展型、能力型相结合的选修课框架,构建了以社会实践型、志愿者服务型、兴趣爱好型、文体型、社团型和综合活动课型的活动课程,并对各种活动从目标到教育内容、方法、途径和评估都进行制度化、规范化。学校被评为了上海市一期课改优秀实验基地。

回顾一期课改,最可圈可点的是,市西中学围绕“人格与学力的主体性教育”办学目标,“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和“德高、知广、能强、个特”的培养目标,在课程建设上作了不少开创性的探索,突出了课程的创新性。

1.开创了一系列首创性的实践活动课程

市西一贯非常重视学生德育,一期课改中,学校积极探索德育的课程化、校本化,推出了一系列可以说在全市乃至全国具有首创性意义的德育课程,尤其是有利于学生在参与体验中促进感悟情感升华的实践活动。

(1)高一南京社会考察活动

为了加强学生的两史一情教育,推进爱国主义教育,1991年开始,学校选择了整座城市都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南京,组织全体高一学生开展三天的南京社会考察活动,是上海市中学组织南京考察活动最早的几所学校之一。刚开始时,市西高一学生南京考察活动主要定位为丰富的两史一情教育、庄重的仪式教育和集体生活教育,精心组织在南京30万同胞殉难纪念馆举行祭奠殉难同胞仪式,在梅园新村纪念馆总理铜像前举行瞻仰总理铜像仪式,在雨花台烈士陵园烈士纪念碑前举行烈士祭扫仪式暨十六岁颁发身份证仪式。后来逐步深化教育内涵,把仪式教育、文化教育、生存训练、自主研究有机结合起来,除了在几大纪念馆举行仪式外,还组织参观南京博物院、考察南京大学,学生带着事先规划设计好的课题与路线自主考察南京一天。由于每一次南京考察都事先踩点联系、事先精心组织安排、事后认真总结反思,所以每一次都在充分保证安全的基础上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成效,受到学生和家长的欢迎。这个课程坚持至今。

(2)高二见习居委主任活动

为了加强优秀学生培养,加强高中生“三观”教育,促进高中生社会化,1995年,学校与所在的社区街道静安寺街道一起设计了“高中生见习居委会主任”活动,全校16个打入党申请报告的学生利用暑期分别到静安寺街道16个居委会担任见习居委会主任,拜居委会主任为师傅,跟随师傅完成参与社区工作,完成“六个一”:参加一定次数的居委会会议;担任一项工作助理;独立组织一次促进居委会精神文明建设的活动;为本地区的贫困、残疾家庭服务一次;为居委会办一件实事;积极参加社会调查,写一份调查报告。一个寒暑期下来,六十多课时的见习居委主任活动,学生收获满满,《一堂最为实在的课》《琐碎中的成长》《一年的收获》《见习居委会主任——走向社会第一步》《让生活告诉你,让实践教会你》《没有书本的课堂》《我,社区的主人》《做平凡事,为平凡人》……一份份体会,都在诉说学生的收获、见证学生的成长。《解放日报》等各大媒体积极报道,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尤其是上海市教委领导和静安区委领导的关注,都给予这个开创性的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充分的肯定、积极的鼓励。1996年,在静安区政府地区办领导的协调下,在静安区所有5个街道和下属所有居委会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市西中学高中生见习居委会主任活动推广到高二全体学生,3—4个学生一组到一个居委会见习,寒暑假不低于60课时。1998年,中央电视台记者专程到上海拍了以《出门》为题的新闻宣传视频,在中央台新闻联播中播出,引起了全国的关注和效仿。

(3)劳动教育纳入课程体系

“德、智、体”全面发展也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也好,市西中学一直把劳动教育作为德育的一个途径,作为健全学生人格的一个载体。在一期课改中,市西更是把学生劳动课纳入了学校课程体系。不仅每天有晨扫、午扫课,校园环境每班包片包干,每位学生轮流打扫;而且每周都有两节劳动课,每个班轮流安排,轮到哪个班,那个班无论那一节课是什么课都改为劳动课,对学校所有的公共教室进行打扫以及帮助图书馆实验室等进行整理,每一位同学劳动课后进行小结,相关专用室老师给予评价。每周每班都要进行教室环境大扫除。为了发挥学生的自主管理、自我教育作用,学校指导学生组建了劳动自主管理委员会,并在早期学校劳动管理小组的基础上赋予更多的教育内涵。劳动自主管理委员会下设劳动指导组、劳动检查组、劳动干部培训组、生活组、环保组、安全组、《市西劳动报》编辑部等,严格的学生劳动干部挑选,各种有创意的活动如“拜师会”“劳委与你心连心”学生座谈会、劳动优胜班评选、市西第一张而且有区长题字的报纸《市西劳动报》等,成了培养锻炼学生的重要平台,很多优秀学生从中成长起来,踏实肯干、有责任心肯奉献的劳动干部深受师生认可,不少学生在高中阶段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师生都戏称劳动自主管理委员会是“市西学生干部的摇篮”。把劳动教育纳入课程体系并长期坚持,在高中教育中是开创性的而且至今很少见。

2.开创了高中综合研究活动课

1995年,在一期课改深入发展中,市西将选修课与活动课相结合,面向全体学生,构建并开设了《高中综合研究活动课》,以“学习者为中心”,以“综合为特征”,以“学会创造性学习”为基本要素。学校明确提出课程的功能:应该具备综合性和扩学科性;应该能使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相互融合,能使学生基础知识学习和对社会、生活现象的研究分析及其应用结合起来,应能使拓宽学生视野和科技的前沿发展联系起来。同时,课程应能启迪思维、开发大脑,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课程的特点:注重体现出研究性、开放性、广域性、延伸性和德育性。课程的内容上,是以学生从事综合活动为中心,融思维科学、科技知识、科研方法的学习为一体,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建立研究课题和开展课题研究”的过程,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探索、研究和创造精神。学校在探索实践的基础上,1998年由上海教育杂志社编写、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了《高中综合活动课教材》(文理科各一本)。这个开创性的探索受到了市教委的充分认可,这套书由时任市教委副主任张民生撰写了序言,而且全市在市西中学开了三次现场会。后来成了公认的上海市二期课改研究型课程的前身。在二期课改试点实验的第二年,即2000年学校自己编写、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研究型课程)探索与研究——学生课题研究的设计》(文理共两册),也是张民生副主任写序。

(三)1998年—2011年上海二期课程教材改革——突出课程的功能性

“一期课改”后紧接着就是“二期课改”。“二期课改”市教委将课程按其功能划分为三类: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二期课改”的核心是要改变以往由学生适应课程的被动局面,建立起让课程适应并促进每一位学生发展的现代课程体系。即树立起课程是为学生提供学习经历并获得学习经验的观念;以学生发展为本,构建体现时代特征和上海特点的课程体系;以德育为核心,强化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培养;以学习方式的改变为突破口,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加强课程的整合,促进课程各要素间的有机联系。新课程方案提出课程要向学生提供“五种学习经历”的新概念,就是要通过提供品德形成和人格发展、潜能开发和认知发展、体育与健身、艺术修养和发展、社会实践等五大方面的经历,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真正实现学生由学校人向社会人的转化。1998年,市西中学又被市教委命名为上海市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研究基地。在“一期课改”探索的基础上,在学校“人格与学力主体性教育”办学目标和“办学育人为本,发展以校为本”办学理念引领下,学校积极展开二期课改实验研究,构建了具有市西特点的课程教学体系。基础型课程强调“实”,拓展型课程强调“特”,研究型课程强调“研”,三类课程进行整合,形成有机的整体,突出课程的功能性。

1.深化研究型课程建设,培养学生创新素养

市西中学在“一期课改”构建《高中综合活动课》的有利基础上,积极深化研究型课程开发与建设,明确了市西研究型课程建设总目标:面对人类社会发展,面对新世纪的挑战,让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发展、学会创造,在塑造健全人格的同时,提高自己的学力水平,夯实“终身学习”的基础;提出了具体研究型课程培养目标: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学习能力、信息处理能力、科学精神和科研方法、意志品质和团队精神。在这些目标指引下,市西师生积极开发研究型课程,先后开发了近百门研究型课程,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学科研究型课程——要求学生能够运用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完成学科学习过程中的课题研究;一类是学生在知识拓展、掌握课题研究一般方法基础上自己建立课题研究的研究型课程。一门研究型课程有一个主题方向,一个指导老师负责,但学生可以围绕主题分组建立多个课题研究小组,展开多个课题研究。如《用地理眼光看世界》这一门研究型课程,36位学生选择了这门课程,在老师进行一段时间知识铺垫和方法引领后,学生自主选择组建了12个课题组,有研究社区养老模式的、有研究地铁站点合理布局的、有研究上海居住小区大楼幢距的、有研究生活中如何有效节约用水的、有研究交通发展与商业经济发展关系案例的,等等,非常广泛,但源于生活,体现了地理学科的综合性、实践性与地域空间性。像这样的研究型课程被不断开发,每学期有几十门,经过优化、沉淀,有的成了市西传统特色的研究型课程,如《机器人制作研究》《利用TI图形处理器探究数学问题》《数学建模》《生物与环境》《高中生心理研究》,等等。

研究型课程在实施过程中,为了提高课程实效,学校不断加强过程管理,提高学生自主性和参与性,完善了研究型课程校本化运行机制,建立了学生全员参与、人人答辩机制,学生以一年为期,完成选题、立题、开题、研究(包括资料检索、实验、调查、制作等)、结题、研究报告和作品、答辩、评价全过程。具体流程:专题讲座辅导铺垫——学生选题并确定研究课题——暑期调查研究——课题中期汇报——撰写研究报告或论文完成课题研究——人人答辩——优秀论文评奖及展示交流。

为了支持研究型课程等校本课程开发实施,学校积极加强硬件建设。在这期间,学校为理、化、生学科配备DIS实验器材,为艺术教育配备数字艺术实验室,建设了TI数学实验室、TI物理实验室、机器人实验室、防震减灾实验室、环保实验室、污水处理实验室等创新实验室以及研究型课程专用图书室,为研究型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也为2010年市西中学成为“上海市高中生创新素养培育实验基地”奠定扎实的基础。

2.大力开发拓展型课程,培养学生综合素养

市西中学原本就有大力发展“第二课堂”课外活动的优良传统和良好基础,所以二期课改中拓展型课程的开发如鱼得水。学校发动教师,联合校外资源,多元开发、分类组合、筛选优化,1999年—2011年,先后开发了180多门拓展型课程(自然科学类75门,人文艺术类106门),有限定性拓展课程和自主性拓展课程。每学期开设基本稳定在50门左右,并提出了短(4周或8周)、中(一学期)和长(一学年)课程相结合,增加课程的弹性,为学生提供更广泛的选择。同时,学校积极承担多项教育实验项目,如双语课程、联合国“性与生殖”青春健康教育课程、2049课程、机器人课程等,并把这些教育实验项目课程纳入到学校拓展型课程体系,既使教育实验项目得到顺利实施,又极大地丰富了拓展型课程内容。

学生社团活动从某种角度来说也属于拓展型课程,只是更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性,更注重学生兴趣爱好特长发展。在二期课改背景下,学生社团蓬勃发展。2006年,学校推出了《市西中学学生社团活动的实施意见》,将社团活动正式纳入学校课程体系,给予了社团活动时空的保证,并对社团宗旨、目的、种类、成立、管理等作了规定。团委学生会制定了《市西中学学生社团组织章程》,对社团的注册、招募成员、活动、考评等制定了规则和量化标准,每学年进行社团活动推介、星级社团评比等活动。学校先后有学术型、科技型、体能型、艺术型、康乐型、服务型六大类70多个学生社团。不少社团完全是学生自发组织、自主开展活动,而且不断传承,如天文社、咏春拳。不少社团从原来的兴趣小组发展过来,有着比较悠久的历史,如合唱团、头脑奥林匹克队等,而且涌现出了一批明星社团,如市西合唱团、市西管乐队、市西静态模型社、市西机器人社、市西OM队等。

在二期课改背景下,市西中学的校本化德育课程构建也得到了极大的推进,在丰富学生成长经历、促进情感升华的理念指引下,不仅积极开拓校本德育课程的时空与载体,而且在基础型、拓展型、研究型课程中找到适合发展的结合点和切入点。经过积极实践探索和完善,市西中学形成了校本德育课程系列:德育综合理论课程——政治课、时政社团、学生“双学”小组活动、学生青年党校课程、时政报告讲座课程等;德育综合实践课程——人人必修系列(高一学军、南京社会考察,高二学农、见习居委会主任,高三学工扫大街、形势教育考察)、自主选修系列(学生干部素质拓展、校外专题场馆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社会考察、志愿者服务和公益劳动、校内岗位实践等);德育综合发展课程——学科德育、校园“绿、红、金、蓝”四大文化节日活动、社团活动、心理健康教育、“温馨教室”班集体建设、各种专题教育等。

3.深入研究基础型课程,力争轻负担高质量

二期课改三类课程的构建,提高拓展型、研究型课程课时比例的同时,必然降低了基础型课程课时比例。在课时减少的情况下,要保证并提高教育质量,必须积极推进课堂教学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在“轻负担、高质量”的整体目标指引下,市西中学在“一期课改”教学研究经验积累的基础上,运用“三课联动”(课程、课堂、课题)的方式深化推进基础型课程教学研究。建立区级课题“‘自习自研师生互动’教学模式的研究”,引领各个学科深入研究“自习自研、师生互动”教学策略的实施,推进基础型课程课堂教学改革。建立市级课题“高中生高阶思维培养实践研究”,引导各个学科着眼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终身学习发展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探索。2009年,学校参与静安区教育局承担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提高中小学学业效能:‘轻负担、高质量’的实证研究”,申报了子课题“优化教学环节,提升教学管理水平的实证研究”,后来成为市教委教研室组织实施的“上海市提升中小学(幼儿园)课程领导力三年行动计划”高中学校承担的自选研究项目。在这个课题与项目的引领下,研究优化教学五环节——备课、上课、作业、反馈、辅导,提升课程实施品质,夯实并提升了学生学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