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课改背景下的教师教育

课改背景下的教师教育

时间:2022-03-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像宁夏这样的民族边远地区的师范教育更是如此。解决问题的前提是对宁夏师范教育状况的客观认识。而作为培养和提高劳动力素质的教师,无论是整个西部,还是宁夏,相当一部分乃至农村基础教育的绝大部分教师本身是不合格的。

课改背景下的教师教育

王建全

摘要:多年来,我国的师范教育远远滞后于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陈旧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既是制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瓶颈,又是师范院校自身发展的藩篱。本文在分析传统师范教育模式弊端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师范性、教师性和实践性为核心的教师教育理念与方法。

关键词:师范教育;教师;师范性;改革;教育理念

在我国,教师主要是由师范院校培养的。以1902年京师大学堂师范馆成立为标志和起点,师范教育在我国已历经百年沧桑。期间,既有高歌猛进的辉煌,也有曲折多变的艰辛。20世纪末以来,我国教育改革以前所未有的节奏不断向纵深发展,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轨;高等教育改革虽然也日趋深入,但除了进一步规模化、市场化、大众化外,在教育实质及内容上并无大的改变。尤其师范教育未能适应教师职业化的发展方向,也大大滞后于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步履。这一状况既影响了所培养教师的质量,关系着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成败,也直接影响着自身的发展。作为职业教育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支脉。1999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调整师范学校的层次和布局,鼓励综合性高等学校和非师范类高等学校参与培养、培训中小学教师的工作,探索在有条件的综合性高校中试办师范学院。”[1]从美国的师范教育体制来看,20世纪60年代,已经由“封闭式师范教育”(也称“定向师范教育”),逐步转变为“开放式师范教育”(也称“非定向师范教育”)。单一性的师范学院所剩无几。因而,教师教育的体系、模式和内容等等都独立的高等师范院校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冲击。但是师范教育的长期存在并继续发展不仅具有内在必然性,而且是毋庸置疑的。近两年来,高等教育特别是师范教育的“卖方市场”已经形成。与此同时,我们又清楚地看到这样一个谁也不愿看到的事实:一方面,学校和社会所急需的人才得不到保证和满足;另一方面,不少院校却为就业难、生源匮乏,甚至“无米下锅”而困惑。像宁夏这样的民族边远地区的师范教育更是如此。如何变“双亏”为“双赢”,怎样更好地为宁夏的小康建设服务,是摆在宁夏高等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大而紧迫的问题。

解决问题的前提是对宁夏师范教育状况的客观认识。师范教育是我区普通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多年来,受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制约,资金投入极其有限,办学规模小,条件差,基础建设发展缓慢并明显滞后于发达地区。教师待遇低,特别是对自我发展的局限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于是,“孔雀东南飞”便习以为常。师资队伍质量不高并难以稳定成为教育质量提高的最大瓶颈。所培养的学生总体上综合素质较低,社会适应性、工作适应性较差,尤其缺乏探索与创新精神,自我发展潜力不足。产生这样后果,除了历史、经济和社会等客观原因外,办学理念陈旧,缺乏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第一,西部大开发给师范教育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外部环境。实施西部大开发是我国政府面向21世纪、为实现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西部大开发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西部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生态等诸多方面,教育在其中起着无法替代的作用。现在,专家们对东西部差距的本质已经形成一致的看法:那就是劳动力素质和人才的差距。而作为培养和提高劳动力素质的教师,无论是整个西部,还是宁夏,相当一部分乃至农村基础教育的绝大部分教师本身是不合格的。他们大多只能逻辑地延续传统的“应试教育”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因而,根本无法实现提高劳动者素质的目标。今年,国家更是斥巨资100亿实施西部教育“双基”攻坚计划。可以肯定,在全面提高西部教师的整体素质的过程中,师范教育承担着责无旁贷的艰巨任务。而且将在这一过程中提升自己的价值。

第二,现代信息技术提供了加快师范教育发展的高速平台。教育的发展和其他任何产业的发展一样,必然依赖于某种资源的支撑。迄今为止,人类所利用的资源共有三种[2](P11):物质、能量和信息。第一种资源的特质是有形性,第三种资源的特质是无形性,第二种则居于二者之间。在资源的开发、利用、转移、扩展等方面,物质资源表现出明显的被动性和局限性,而信息资源具有很大的主动性和无限性。21世纪是人类社会实现第三次飞跃的信息社会时代,信息在这一时代作为一种新型资源将发挥传统资源无可比拟的巨大作用。在网络已经将整个世界联结成一个统一整体的今天,许多信息资源、网络资源都实现了共享。因而,在信息资源的占有和利用上,边远落后地区几乎获得了和发达地区一样的机会和权利。宁夏高等师范教育只要充分利用这一现代化高速平台,将使我区的高师教育发展驶入快车道,将更快缩短和发达地区与社会需求的差距。

第三,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实施给师范教育注入了发展的活力与生机。上世纪末叶,针对基础教育中重知识、轻能力但却愈演愈烈的“应试教育”的种种弊端,教育界提出了淘汰“应试教育”、提倡和发展“素质教育”的教育思想。党中央、国务院随后于1999年做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3](P12)。然而,实践效果不佳并往往流于形式。为了切实落实素质教育思想,教育部作出了加快基础教育改革,通过实验逐步推进,进而全面实施新课程的决定和具体规划。目前,新课程在全国均已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我区明年基础教育起始段的各年级将实施新课程,到2008年,全国所有中小学将全部实施新课程。新课程的实施不仅仅是一个教学方法的改革,而是一个以课程设置为基础的全方位的立体性改革。实验区的教师普遍认为:没有与新课程合拍的教育理念,没法教;没有丰厚扎实的德才学识和博大无私的广阔胸怀,教不了;没有勤钻研、善反思和不断总结的进取精神,教不好。目前,我们的一线教师,个别的接受了一级培训,少数的接受了二级培训,大量的正在或者将要接受三级培训。据调查,培训的效果普遍随着培训级数的增加而递减,在有的老师身上甚至衰减为零。这样的老师对新课程,不是教不好,而是根本不能教。不少老师在看到新课程课本之后,竟发出了“这怎么教”的无奈感叹。如此之下,新课程的实施目的无疑又要落空。

所以,对所有教师进行新课程培训,并产生实质性效果就是一项庞大而艰巨的任务。作为教师摇篮的师范院校,本应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新课程实施的全过程中来,并以此来实现自身的价值。但令人遗憾的是,除了国家明令安排了实验和培训任务的师范院校外,大多数师院表现得极为被动,甚至麻木不仁。相反,通过积极主动的参与和应对,不仅大大会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促进新课程的实施,而且由于一种良好新课程氛围的酿造和形成,必将使全体学生对新课程和基础教育改革产生极大的兴趣,从而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和探索,这样便能尽快适应新课程条件对教师的要求,大大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

第四,全方位、立体型的高等教育改革给予了师范教育发展的内在动力。随着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其他领域改革的一步步深入和发展,普通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同样在迅速深入和发展。改革的基本方向是市场化与实用性。国家给予了高等院校更多的自主权与主动权。师范院校完全可以根据市场和自身的实际情况调整专业设置与课程结构,培养以教师为主体的复合型人才,从而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虽然市场和社会为宁夏师范教育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但由于师范教育的单一性、条件性和我区师范教育资源的制约性,不可能与全国重点院校相比。而无论是谁,要取得突破性发展,要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必须首先明确社会所需人才的规格与质量。对我们来说,就是要弄清楚西部经济建设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宁夏需要什么样的人才,21世纪的学校需要什么样的教师,通过怎样的途径可以达到这些目标。在对我区及西部人才市场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我区实际,我们认为,在整个师范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当贯彻以下教育理念和教学原则:

一、坚定师范目标,确保人才规格与人才质量

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人才的质量规格,它决定着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决定着培养方式、内容、原则、方法等一系列教育环节。教育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教育目标在不同国家、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标准和要求。师范院校的根本性质就是师范性,其培养目标是德才兼备的人民教师。有人提出21世纪是知识教育转为行为教育的过程。《中国教育和改革发展纲要》提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毫无疑义,目前,我国中小学教育已经全面走上“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轨道。这样的教学对教师有了更高的要求:这便是具有德才兼备的基本素养、拥有行为教学能力和具备创新发展潜力的新型教师。如果说作为培养教师的师范院校还没有摆脱传统应试教育的模式,如果仍停留在重知识、轻能力、重分数、轻发展、重专业学科、轻教学方法的老路子上,就不可能培养出高质量的教师。目前国际上最为流行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模式是以能力教育为基础的教育体系。其本质特征是以职业能力作为教育的基础,作为培养的目标和评价的标准。既然师范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合格的教师,是培养具有“培养人的能力的人”,那么,就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贯穿“人本”思想。在学科建设、专业建设、课程设置、资金投入、教学评价等环节上都要以师能培养为重点和取向,在学校形成浓厚的教学意识和教学氛围。

当前,在师范院校出现了两种值得注意的倾向:一种是以学术性代替师范性。固然,作为高等院校缺乏学术性是蹩脚的,也是没有发展潜力的。但是将学术性作为主要标准甚至唯一标准,从而取代了师范性,必然是本末倒置的。另一种是盲目设置专业。在大众化高等教育到来的今天,所有院校都在进行着学科、专业等方面的改革和调整。师范院校也不例外。改革和调整的方向就是市场。而市场必然依据价值规律和竞争原则来进行。在其他条件极其有限的情况下,假如师范院校贪大求洋,盲目增设应用专业,追求短期效益,也必然使师范教育误入歧途,最终不仅影响了教师的质量,而且影响了自身的发展。

二、突出教育特色,强化教学能力与实践环节

任何教育都不仅包括一般基础理论教学,也包括该专业的实践技能教学。师范教育的职能是培养能胜任教书育人任务的人。而要真正胜任这一职责,必须具备一定的教学能力。教学能力是教师运用恰当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引导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教学能力依赖于对教学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及教学过程的基本理论的理解和掌握,依赖于一定的教学基本功。教学基本功和教学能力是既相互依赖又相互区别的两个方面。前者是基础,后者是反映,后者具有可视性。所以,评判教师教学基本功的根本依据是其教学能力。教学基本功一般包括“内功”与“外功”两个方面。“内功”包括专业基础功底、对教材的理解、组织与处理能力、编写教案与辅导材料的能力以及笔头表达能力。理解教材要求正确、深入,是个科学性的问题。它有是非之分,深浅之分;处理教材要求合理、巧妙、有新意,是个艺术的问题。它有高低之分,雅俗之分。教案编写则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和谐统一。同时,能科学地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汲取他人的教学优点并撰写论文也是教学能力的“内功”。“外功”则由教态、普通话及其表达、体态语言以及板书所构成。教态是教师内在素质的外在表现。优秀的教学语言应当具有内容的科学性、概念的准确性、逻辑的严密性、生动幽默和与教学内容的动态一致性。另外,基本功还可延伸到教具制作、操作演示及对教学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处理能力上。

一个合格的教师必须具备以上素质与能力。而要达到这一目标,只有经过扎扎实实的训练和循序渐进的过程才能逐步积累起来。因此,许多国外高师教育在上个世纪中期就力主教学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在法国,普通大学的毕业生必须接受一年的师范学习与训练,并通过考试之后,才能取得教师资格。德国规定,学生见习后,必须通过国家考试,才能申请当一名实习教师,然后在基层学校实习一年半到两年,再通过第二次国家考试,再经过一年的试用期,才有资格当一名教师。美国一向主张经验是最好的老师,许多州都有专门的实习培训中心。英国、日本等西方国家大抵如此。但在我国,对教学能力还是说得多,做得少,更多地流于形式,学校、教师和学生都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试想,一个板书和普通话不过关的教师怎么能自信地走上讲台,面对那些渴求知识的学生呢?也许我们认为教学能力在日后的教学中可以自行掌握。这样的效果我们且不去论说,仅问一句:谁会放心地把自己的孩子交给一个缺乏教学能力的人让他去做实验呢?还有不少人,甚至有些师范院校的教师也认为,只要有了渊博的专业知识就能讲好课。事实上,某专业的专家,并不必然是该专业的教育家。在实际教学中两位专业水平相近的老师,在学生条件也相近的两个班级讲授同样的课程,其效果可能有很大不同。现实中常有这样的情形:有的人满腹经纶,却如同茶壶里的饺子,无法自如表达。一个师范专业的毕业生如果是这样,不能不说是师范教育的悲哀。

教学技能具有综合性、阶段性和实践性。作为综合性是说它由多种基本功综合而成。既有内功,又有外功,既有知识,又有能力。力图走什么捷径是不可能的,必须老老实实地学习基础知识,苦练基本功。要知道,厚积才能薄发,高屋才能建瓴。阶段性是说教学技能是分阶段逐步提高的,不可能一蹴而就,因而要坚持不懈。实践性是说教学技能必须在实际中去学习,去运用,去发展,所以,要利用一切条件和机会去锻炼,而不能期望着靠一两节课来实现教学技能的提高。作为师范院校,应当积极主动地为学生提供和创造条件,营造良好的教学技能氛围。具体应从以下几点着手:首先,加强教学法课程的教学。这一点在教学时数、教师配备上都要保证,要改变不能上专业课的教师去讲教法课的做法。其次,要抓好教育见习和实习基地的建设,使学生有良好的见习和实习场所。同时,把教育见习、教学观摩和学生试讲作为重要环节落到实处。再次,把好教育实习关。教育实习应当在实习基地严格按要求进行,并选派得力教师进行实习指导,严格要求,从严考核。最后,全校上下形成合力,人人都来关心教学能力,始终如一,坚持不懈。这样,通过三到五年的严格、系统、正规的培养与训练,教学技能必然有大的提高。那时,茶壶里的饺子不仅可以倒得出,而且会倒得自如、倒得科学、倒得艺术。

三、注重人格培养,塑造良好师道精神、人文精神和创新精神

教师承担着既教书又育人的神圣职责,这一使命是通过教师的教育教学过程完成的。这一过程从表面上看是个知识和职业技能的传授过程。但更重要的一个方面往往被人们所忽略:即教师的人格力量对学生的感染和潜移默化作用。尤其我们应当看到,人类进入21世纪以来,面临着诸如能源、人口、粮食、环境、生态、种族、色情、暴力、毒品等一系列社会与生态问题。这些问题的长期积淀与发展,已经演变成威胁人类生存的全球性危机,给人们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对此,联合国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的解决方案是“教育的四大支柱”[4]。即“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和学会生存”。该委员会认为,这四种能力中“共同生活是核心”,并认为教育必须围绕这四种能力来重新设计和组织。可以肯定,21世纪的教师,不仅要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和教学能力,而且同时应当拥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崇高的敬业精神、良好的人文素养和坚毅的创新精神。全新的教师品格无疑对新世纪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师范院校是育人工作的母机,必然要对育人方略作出相应调整。首先是新的职业观、道德观教育。对教师的职业,韩愈作了经典的概括:“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传道——传授为人之道,授业——讲授学业,解惑——指点迷津,释疑解惑。这是传统的为师之道,是职业观和价值观的统一。从二者的关系看,基础的是职业观,实质的是价值观。教师价值观的核心是教师的自我实现方式与途径问题。传统的教师职业观、价值观都用“蜡烛”“渡船”来比喻。它凸显的是教师的献身精神。在剧烈变动的经济与社会大潮的冲击下,这种师道模式已经发生了内在的变化。现在,至少有三种价值观同时并存,即知识价值观、经济价值观和德性价值观。而且还包含了以自我发展为核心的“人本”价值观以及其他实用主义价值观。有的价值观虽然有其现实性与合理性,但更显功利主义,对未来教师的成长是极为不利的。因而,师德教育在当代不仅更为迫切,而且已经赋予了新的内涵。学校只有运用全新的德育理念、思路、手段和方法,创造性地进行育人工作,真正教会学生做人,进而才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师道观。

其次,增强师范教育中的人文素养内容。新世纪是一个信息云集、知识爆炸并重新整合的时代。这种整合使得任何一门学科都不是单一的。基础教育改革和新课程的实施更使各门课程相互渗透、相互融通。单凭某一个专业或者学科的知识,不用说去认识和理解纷繁复杂的自然与社会现象,就连最基本的教学都是无法胜任的。因为综合的时代需要各种知识综合、内化为科学精神的人文素养与人文精神。一般认为“人文”是“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更特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人文教育就是基于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教育之上的人类文化内涵的博采。当今世界,普遍倡导人文教育。在高等师范院校中设置人文学科,加强人文教育,将有助于培养高层次、全面发展的复合型师资人才。显然,这是一个由多学科、多领域、多途径所构成的系统工程,单靠独立的一门知识教育是无法完成的。因此,师范教育中的人文教育不仅要开设文理渗透的人文课程,更要通过第二课堂、公共课、选修课和辅修课进行,最后将其融于校园文化的各种活动之中。

再次,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这是我国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讲过的,也是被历史和现实所证明了的真理。传统的应试教育扼杀了人的个体差异和创造性。在这样的模式内所培养的学生,不少虽然满腹经纶、学富五车,但却平平庸庸、无所作为。相反,有的虽然掌握的知识一般,但却有所成就。实践证明,在世界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中,决定性的因素并非知识的多少,而是运用能力的大小,是创造和创新能力的高低。许多学者认为21世纪就是智能性和创造性人才的天地。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就把创新能力作为重要内容写于其中。而现行师范教育的最大的弊端就是未能注重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所培养的学生缺乏想象力和创造的激情,缺乏发展的内在潜力。这样的学生将来若为人师,必然使其生重蹈其师之覆辙。因此,大力提高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就是师范教育的核心。

四、锐意改革进取,与基础教育发展保持动态平衡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也是教育发展的动力。上个世纪中叶以来,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一方面推动了全球性的改革,另一方面,这种改革反过来又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更快发展与进步。人类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运用,包括教育在内的一切领域无不进行着日新月异的改革。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是最积极、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导致了人类社会的新飞跃,成为推动社会变革的巨大杠杆。信息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的运用,必将导致包括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深刻变革,并最终导致教育思想、教学观念乃至整个教育体制的根本变革。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就开始推行“以能力为基础的师范教育”,取代了50年代的专业知识教育。80年代又进行了更全面、更深刻的改革,内容涉及教师工作的模式、条件、专业结构、队伍层次等诸多方面。没有教育的改革,就没有教育的发展,教育就必然落后于社会现实,就难以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没有师范教育的改革,就没有师范教育质量的提高,就没有教师质量的提高,就没有整个教育质量的提高,就难以实现教育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我国尤其我区的教育改革与发展远远落后于社会发展,特别是师范院校未能在教育研究和改革中发挥基础和先导作用。更有甚者,对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与社会现实不闻不问,墨守成规。因此,我区的师范院校必须以国家教委(现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为指导,积极推进师范教育改革。而且这种改革是全方位的,包括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等一切环节和方面。同时,积极进行基础教育理论和教育现实的研究,服务并引导基础教育发展与改革。经过这样的精心打造,一个真正以师范性为核心的、充满时代气息的宁夏高等师范教育新航母将展现在世人面前。也只有它才能完全承载起宁夏的未来和希望,为我区小康建设不断注入生机和活力,推动我区经济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刊于《西北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专辑)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EB/BL]. http://www.jyb.cn/info/jyzck/200602/t20060219_10716.html

[2]钟义信.信息时代宣言//第二届全国高等学校理科CA I学术会议论文集[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7.

[3]雅克·德洛尔等.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4]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EB/BL].http://baike.baidu.com/view/486181.htm

作者简介

王建全(1959—)男,汉族,宁夏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院长,教授。主要从事教学法的教学及其研究、基础教育改革研究工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