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变革型领导者的行为模式

变革型领导者的行为模式

时间:2022-02-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显而易见,领导者的行为更是重中之重。在分析变革型领导者的行为模式之前,必须首先厘清领导行为、管理行为的区别,以及二者对组织变革的不同影响。有效的变革型领导者不仅发起变革,而且对变革贯彻到底。对于真正的变革型领导者而言,言行始终如一是长期的准则。因此,变革型领导者一定要告诉下属和公众,变革将是一场持久战,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

变革领导力开拓者约翰·科特指出,在进行大规模变革时,核心问题绝对不是战略、结构、文化或系统,而是改变组织中人们的行为;在改变人们行为的过程中,目睹所带来的感受上的变化,要远远大于分析所导致的思维改变。显而易见,领导者的行为更是重中之重。

在分析变革型领导者的行为模式之前,必须首先厘清领导行为、管理行为的区别,以及二者对组织变革的不同影响。

过去,我们常常把领导行为与管理行为混为一谈。但是,如果忽视了两者在功能和形式上的差异,就会导致一种尴尬的结局:在需要加强领导之时,却加强了管理;在需要加强管理之时,却加强了领导,最终使得组织“剪不断、理还乱”的变革窘境进一步加深。

美国领导学权威史蒂芬·柯维举例说明管理与领导的区别:一群工人在丛林里清除矮灌木,他们是生产者,解决的是实际问题。管理者在他们后面拟定政策,引进技术,确定工作进程和补贴计划。领导者则爬上最高的那棵树,巡视全貌,然后大声嚷道:“不是这块丛林!”这个例子形象地说明,领导者重点关注的是干什么和为什么干,管理者主要强调的是干多少和干得如何。

就关注的重点而论,领导行为与管理行为有本质不同。前者更关注未来和外部,后者更关注当下和内部;前者更关注思想和变革,后者更关注技术和秩序;前者更关注方向和团队,后者更关注目标和工作;前者更关注旗帜和令箭,后者更关注规章和大棒;前者更关注魅力和魄力,后者更关注权力和能力;前者更关注个性和吸引力,后者更关注共性和威严;前者更关注追随者和感性,后者更关注下属和理性;前者更关注组织生命和灵魂,后者更关注组织躯壳和健康。总之,领导者会说“让我们做正确的事”,而管理者则会说“让我们正确地做事”。

当然,这并不是在夸大领导行为而贬低管理行为,更不是说只要领导不要管理。传统的组织重视管理,现代领导大趋势则更强调领导。其实,无论是管理还是领导,只有一个方面是不够的。强调“多一点领导,少一点管理”,意味着组织活动要由管理为主转变到领导为主,在区分两种行为的基础上将二者互补起来。既会决策又会执行,既面向未来又管好现在;既能盯着外部变化与机会,又能盯着内部管理与秩序;既用领导艺术,又用管理科学。这种“领导+管理”的互补,将会产生更有效的变革领导力。

正因如此,戴维·凯瑞认为,有效的领导者用任何管理者都能接受的行为方式工作。变革型组织中的每个团队,都应当养成以下六种行为方式:一是在需要变革时愿意改变。在某些情况下,变革意味着痛苦,意味着对以前赖以取得成功的基础的抛弃。只有领导者真正认同变革,才有可能会主动领导变革;只有头脑中认可了变革的需要,才有可能全心全意地投入。二是建立一个变革的愿景目标。愿景是一个对未来发展方向的总体定位,每个成员都可以围绕着它而努力。最好的愿景描绘,必须简单、清晰、引人注目、便于操作,必须对身处一线的员工进行展示。三是对变革进行通盘考虑。领导者必须在变革沟通中扮演积极的角色。通过沟通,使人们理解变革的目标和制度发生的每一步变革,时刻准备解决出现的问题。四是对事物进行重新排列组合。有效的变革型领导者不仅发起变革,而且对变革贯彻到底。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对组织进行总体性解构,而是首先引入小的却又是焦点性的变革。五是积极参与,言行一致。对于真正的变革型领导者而言,言行始终如一是长期的准则。这就同那些有名无实、只会许下空头支票的领导者区别开来。六是对变革进行回顾总结和指导。

需要谨记的是,变革永远不会结束。正如丹·斯道尔所言:“当人们说‘我们将在六个月内完成这次变革,然后就一切就绪了’时,他们更有可能从此进入麻烦之中。”因此,变革型领导者一定要告诉下属和公众,变革将是一场持久战,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