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上保障社会公平

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上保障社会公平

时间:2022-02-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改革开放以后,党中央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逐步进行调整,把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全体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由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指导方针下,新世纪新阶段以来,党和政府在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上,先后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步骤,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以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中国共产党执政后,历来把保证劳动力的充分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

三、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上保障社会公平

在着力加快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同时,中国共产党积极解决好教育、就业、收入分配、医疗卫生和社会管理体系等直接关系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现实利益的问题,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了我国的社会和谐建设。

(一)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指导方针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和根本目标,就是通过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极大地增加社会物质财富,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同时,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大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不断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改革开放以后,党中央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逐步进行调整,把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全体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党中央关于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部署,每一步都把经济发展的目标同改善人民生活和促进社会进步的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作出统一部署。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强调:“城乡人民的生活必须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改善,必须坚决反对对人民生活中的迫切问题漠不关心的官僚主义态度。”[149] 1981年11月到12月,在五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国务院对新的经济发展方针作了明确表述:要切实改变长期以来在“左”的思想指导下的一套老的做法,真正从我国实际出发,走出一条速度比较实在、经济效益比较好、人民可以得到更多实惠的新路子。[150]

让人民分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一直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江泽民曾指出:“在整个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都要努力使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群众共同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151] 进入21世纪后,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即要在21世纪的头20年,使我国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发展到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2006年10月,十六届六中全会把“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原则郑重提出。

在由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指导方针下,新世纪新阶段以来,党和政府在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上,先后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步骤,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以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二)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努力实现充分就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条件。中国共产党执政后,历来把保证劳动力的充分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进入21世纪以来,党和国家提出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和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在重点解决好体制转轨带来的再就业问题的同时,努力做好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逐步实现就业更加充分的目标,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是实现了发展经济与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到2007年,我国就业人数76990万人,比1978年增加了36838万人,年均增加1270万人,年均增长2.3%。2007年的城镇登记失业率从2003年的4.3%下降到4.0%,保持了就业形势的基本稳定。

二是形成了积极的就业政策体系。2003年以来,我国从财税、金融等方面不断加大对城乡劳动力就业的支持力度。2005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通知》,使原有的积极就业政策得到进一步延续、扩展和充实。到2007年,我国已经基本形成了包括下岗职工、城镇新增劳动力、农民工、高校毕业生在内的积极就业政策体系。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以来,基本解决了国有企业职工的下岗失业问题。1998年至2005年间,全国共有国有企业下岗人员2867万人,实现再就业1975万人,占下岗职工的68.9%。到2007年底,基本解决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的问题,完成了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的并轨。[152]

三是城乡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在国家层面,设立了由多个部门组成的就业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解决促进就业再就业的重大问题,加强对就业工作的协调指导。各地按照统筹城乡的要求,初步形成了市、区县、街道乡镇、社区四级公共就业服务网络,努力为城乡各类劳动者提供就业服务。

四是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基本建立。2006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就业促进法》,这是新中国第一部专门针对就业问题的法律,它将多年来行之有效的就业促进政策通过法律形式确定下来。在法规层面,国务院颁布实施了《残疾人就业条例》,连续下发促进就业再就业工作的文件,加上劳动保障部门及有关部门的规范性文件,基本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扩大就业的法律法规政策体系。

通过就业再就业工作的不断推进,我国的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就业结构也逐步合理。从城乡就业人数来看,到2007年底,全国城镇就业人数已经达到29350万,乡村就业人数达到15090万;从就业的产业分布来看,到2007年底,在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就业的人数分别达到31444万、20629万、24917万。[153]

(三)逐步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不断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健康是国民素质的重要体现,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保护和增进全民族的健康素质。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党的十七大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中,提出了建立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新要求。在这些重大决策的推动下,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在改革和发展中取得了新的突出成就。

一是公共卫生体系不断健全,重大疾病防治成果显著。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和努力,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一套公共卫生体系,基本建成了覆盖城乡、功能比较齐全的疾病预防控制和应急医疗救治体系。2003年5月9日,在抗击非典型性肺炎的过程中,国务院发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着重解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中存在的信息渠道不畅、信息统计不准、应急反应不快、应急准备不足等问题,建立统一、高效、有权威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机制。《条例》的制定和实施,标志着我国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一步纳入法制化轨道,也标志着我国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进一步完善。2003年后,我国取得了抗击“非典”疫情的重大胜利,有效遏制了禽流感疫情向人间的蔓延,并正在积极应对甲型H1N1流感。2004年以来,国家开始对艾滋病、结核病、血吸虫病等重大传染病患者免费提供药物。国家免疫规划预防的传染病扩大到结核病、脊髓灰质炎、麻疹、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乙型肝炎等15种传染病,特别是小儿卡介苗、脊灰、百日破、麻疹疫苗接种率维持在较高水平,有效地预防了相关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

二是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努力做到“病有所医”。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任务,要求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2009年3月,党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明确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意见》强调,到2011年,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全面覆盖城乡居民,基本药物制度初步建立,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得到普及,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取得突破,明显提高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有效减轻居民就医费用负担,切实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到2020年,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基本建立。在中央政策支持下,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得以大力推进。到2008年,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人口达到8.14亿,参合率91.5%,提前两年实现中央提出的新农合制度基本覆盖农村居民的目标。城镇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城市新增了229个,扩大到317个城市,参保人口增加7359万,总计达1.17亿。[154]

三是卫生事业迅速发展,人民健康水平显著提高。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基础上,国家加大了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从1980年到2006年,卫生总费用从143.2亿元上升到9843亿元,增长了67.7倍;人均卫生费用由14.5元增长到745元,增长了50.4倍;财政预算卫生支出由51.9亿元增加到1778.9亿元,增长了333.3倍;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重由3.15%上升到4.67%,增长了1.52个百分点。[155] 2009年,国务院决定,今后三年各级政府拟投入8500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投入3318亿元,以保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顺利推进。[156] 由于财政投入的增加,全社会卫生资源总量也明显增长。截至2007年底,全国卫生机构总数达到298408个,全国卫生人力总量达到590.7万人,卫生技术人员达到478.8万,卫生机构床位数为370.1张。[157] 基层医疗卫生资源更是有了很大发展。2007年底,全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达到2.4万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达到7.7万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6.4万人),社区卫生服务站总人员8.0万人。[158] 到2008年,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人口8.4亿,参合率91.5%。[159]

随着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婴儿死亡率和孕产妇死亡率明显下降,2005年我国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3岁,[160]发展中国家位居前列。这对我们这样一个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是了不起的成就。

(四)深化分配制度改革,不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收入分配制度方面更加坚持和体现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原则,努力消除平均主义的弊端。进入新世纪后,党和国家加快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发挥市场的作用,再分配注重公平,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2007年,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通过不断的努力,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初步建立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有效地调整了各种经济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改善人民生活等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一是初次分配充分发挥了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从居民工资等劳动收入来看,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农民的农业收入和非农收入直接受农产品价格波动、劳动力供求关系等的影响,市场机制发挥了主导作用。企业已经具有了内部分配自主权,建立健全了根据企业效益、物价变化、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等因素,合理调整职工工资水平的市场机制。机关事业单位在工资分配制度改革过程中,也参照经济增长、财政收入、物价上涨等因素来调整工资标准,市场机制的作用逐步增强。从其他要素收入实现来看,随着资本市场的蓬勃发展,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主要通过参与市场活动,由市场因素来决定收益。

二是收入分配宏观调节能力不断增强,有效矫正了收入分配中市场机制的缺陷。随着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逐步推进,我国不断加强和改善收入分配宏观调节能力,逐步形成了以工资分配调节、税收调节和社会保障调节等为核心的宏观调节体系,坚持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基础上,确保普通群众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三是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生活质量不断提高。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收入分配制度的日益完善,居民总体收入水平快速增长,收入来源日益多元化,生活质量不断改善。1978年到2007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343.4元增长到13785.8元,增长了39倍多,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7.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133.6元增长到了4140.4元,增长了31倍,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7.1%。居民生活质量持续改善。1978年到2007年间,我国城乡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分别由57.5%和67.7%下降到了36.3%和43.1%。农村贫困人口由2.5亿下降到了1479万人,贫困发生率由30.7%大幅下降到1.6%。[161] 城乡居民总体生活质量分别由温饱和贫困阶段跃升到富裕和小康阶段,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四是优化了资源配置,提高了经济效率。通过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将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有机结合起来,调动了各种生产要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进了经济效率的提高。

(五)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社会稳定是人民群众的共同心愿,是改革发展的重要前提。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社会稳定,积极适应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的新变化,不断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和创新,始终保持社会大局的稳定,有效实现了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团结和国家长治久安,保证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一是及时制定有关社会管理和社会稳定的重大决策。在上世纪80年代,党中央针对敌对势力的破坏和各种错误思潮的干扰,提出了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强调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在90年代,党中央针对改革开放深化后遇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提出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协调统一起来。进入新世纪后,针对来自国内外的各种风险和挑战,党中央提出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要以改革促进和谐、以发展巩固和谐、以稳定保障和谐,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减少不和谐因素。

二是不断完善有关社会管理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措施。在改革社会管理体制方面,不断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整合社会管理资源,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在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方面,建立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修订信访条例,积极完善信访制度,建立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加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的有机结合,努力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在应对突发事件方面,建立健全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完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应急预案,提高危机管理和抗风险能力。在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和监督方面,坚持安全发展,制定各种法律法规,完善安全生产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努力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在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面,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依靠群众的方针,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制定治安管理处罚法,广泛深入开展平安建设活动,依法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在健全国家安全机制方面,积极应对各种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坚决防范和严厉打击境内外敌对势力的各种分裂、渗透、颠覆活动,有效维护了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三是在社会管理和社会稳定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我国经济社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活力,各项事业呈现欣欣向荣的生动局面。与此同时,我国的社会秩序保持了基本稳定,始终没有出现长时间、大规模的混乱和动荡局面。我国成功克服了亚洲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波动的不利影响,战胜“非典”等严重疫情和洪水、台风、低温雨雪冰冻、地震等特大自然灾害,维护了社会大局稳定。我国的社会治安状况不断改善,群众性事件和信访案件数量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严重刑事案件上升势头得到初步遏制,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增强。

党执政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卓有成效的社会建设实践,充分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光明前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