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繁荣与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繁荣与发展

时间:2022-02-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全面发展,文化日益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推动力。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纲领,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科学命题。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其主要内容来说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致的,文化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精神文明相对于物质文明而言。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繁荣与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的全面发展,文化日益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推动力。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召开,我国的文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文化建设也开始由“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展为内涵更为丰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85] ,在原来的注重加强对人民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塑造“四有”新人的基础上,发展为更加注重提升国家综合实力和文化软实力,更加注重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我国文化建设也进一步走向繁荣。

(一)文化思想理论创新发展

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纲领,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科学命题。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其主要内容来说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致的,文化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精神文明相对于物质文明而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86] 。“全党必须从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和民族振兴的高度,充分认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87] 此后,在党的重要文件中,开始更多地使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概念。

2000年春,江泽民集中全党智慧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其中“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深刻揭示了党的建设与文化建设的紧密联系,全面提升了文化建设的地位。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载入党章,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明确规定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把弘扬主旋律和提倡多样化统一起来。[88] 这充分体现了党对文化建设的新认识,凸显了文化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战略地位。

2003年10月,以胡锦涛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在科学发展观统领下,党中央先后提出了一系列对文化建设产生重大影响的理论创新成果。一是建设“和谐文化”,和谐文化既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文化源泉和精神动力,它是以和谐为思想内核和价值取向,以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营造和谐氛围为主要内容的文化。二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其基本内容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三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党的十七大提出“文化软实力”概念,它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文化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感召力。

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号召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充分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当今时代发展趋势和我国文化发展战略地位的科学把握,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高度文化自觉。十七大强调,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要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推动形成良好的人文环境和文化生态;要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魅力和生命力;要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不断增强我国文化的总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要充分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调动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推进文化创造,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89]

(二)文化体制改革深入推进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对文化体制改革进行了积极探索。党的十六大突出强调文化建设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对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作出了新部署。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把文化体制改革纳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任务,进一步确定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和目标。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把不断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明确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强调,要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创造更多更好的适应人民群众需求的优秀文化产品。200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作出全面部署。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提出了“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的任务,强调要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为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党和政府陆续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颁布了《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出台了《中宣部、文化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关于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等,从而使文化体制改革的各项工作逐步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随着这些政策措施的贯彻实施,我国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取得突破性进展,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8年,全国已有86家图书出版社、11家国有电影制片厂、23家电影公司、9家电影发行放映公司、29家省级和市级文艺院团完成转企改制工作,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新华书店注册为公司。[90] 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初步健全了由娱乐业、演出业、音像业、网络文化业、艺术品业等组成的文化行业体系。由文化行政部门主管的文化市场已基本实现了对非公有资本的全方位、全过程开放。文化行政部门设立了网络文化管理机构,积极推动网络、动漫等新兴业态发展。文化工作宏观管理体系逐步完善,初步实现了从“办”向“管”、从管微观向管宏观、从以行政管理为主向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技术等手段管理为主的转变。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增强了我国文化发展活力,使精品力作不断涌现。

(三)文化产业蓬勃发展

2000年10月,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第一次提出“文化产业”概念。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把“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加以区分。“文化”与“产业”链接,意味着不仅要承认文化产品的意识形态属性,也要承认它的商品属性。确认“文化产业”概念,意味着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打破了计划经济体制下文化事业单纯由政府管理的局面,调动了社会办文化的积极性,基本形成了由娱乐市场、演出市场、音像市场、电影市场、网络文化市场、艺术品市场等组成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文化市场体系,初步建立起以综合行政执法、社会监督、行业自律、技术监控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市场监管体系。文化市场形成多样化、多层次、多渠道的文化产品供给新格局和传播快、覆盖广、容量大的文化产品流通新网络。大量资本和人力资源涌入文化产业领域,一个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新格局正在逐步形成。演艺、音像、艺术品等传统文化产业较快增长,网络、游戏、动漫等新兴文化产业迅速崛起,一批有较强实力、竞争力、影响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大型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脱颖而出,一批具有民族特色、自主知识产权和原创性的知名文化品牌应运而生。截至2007年底,我国经营性文化产业机构已达27.2万家。文化产业日益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文化产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上升。2006年,我国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5123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2.45%,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3.41%,拉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0.36个百分点,年增长速度达到17.1%,高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同期第三产业年增长速度。一批有实力的文化企业积极走向世界,开拓国际市场。据商务部统计,2007年我国文化产品和服务进出口贸易总额为166.4亿美元,其中核心文化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129.2亿美元,比2006年增长26.6%,是2001年的3.7倍;文化服务进出口贸易总额为37.2亿美元,比2006年增长39.9%,是2001年的6.1倍,我国文化产品进出口不平衡的局面有所改观。[91]

(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初具规模

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醒目地出现了“加大政府对文化事业的投入,逐步形成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92] 的内容。2007年,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保障人民文化权益,逐步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突出抓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社区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工程、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农家书屋工程。继续建立一批国家重大文化工程。”[93] 2007年6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专门研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问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被提到空前高度。通过一系列努力,我国社会文化工作理念逐步加强,公共文化服务职能得到凸显,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保障问题日益受到关注,以基本阵地、基本队伍、基本内容、基本活动方式为重点,以重大文化工程为抓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扎实推进。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初步形成,服务能力得到提高。在以国家大剧院、国家博物馆为代表的一批标志性大型文化设施逐步建成的同时,国家加大了对农村地区、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扶持力度。“十五”期间基本实现了“县县有图书馆文化馆”的目标。目前,全国共有县以上公共图书馆2799个,文化馆3217个,博物馆1722个,文化站37384个,社区、村文化室137665个。[94] 与此同时,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实现优秀文化信息资源在全国范围内共建共享,在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缩小城乡之间文化差距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五)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

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一个重要任务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从党的十五大报告开始,文化建设的目标更加明确了走出国门、增强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的定位。文化软实力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文化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感召力。近年来,党和政府在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方面,通过宣传和弘扬抗非典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奥运精神等时代精神,实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工程,推动红色旅游活动,大大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国家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文化项目建设,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据统计,从十六大到十七大的五年中,全国财政用于文化事业的支出累计3104亿元,比前五年增长1.3倍。[95] 同时,为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积极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目前,我国同世界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保持着良好的文化交流关系,已经与145个国家签订了政府间文化合作协定和近800个年度文化交流执行计划,全方位的对外文化交流的新格局已经形成。对外文化交流渠道逐渐拓宽,从深度和广度上进一步拓展了我国文化的影响力。“春节品牌”、“相约北京”、“亚洲艺术节”、“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等已成为在世界上广泛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96] 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显著增强。

新中国的发展建设,特别是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呈现出不断发展繁荣的局面。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得到更好满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建设卓有成效。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公民道德建设、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全面推进。文化事业生机盎然,文化产业空前繁荣,国家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人们精神世界不断丰富。全民族文明素质明显提高,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显著增强[97] 。在改革开放未来的发展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将日益大发展大繁荣。与中华文化繁荣兴盛交相辉映的,必然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