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

时间:2022-02-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对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程度和发展水平的总判断。其次,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面临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呈现出来的上述基本特征,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述的社会主义社会的特征不尽相同。这就产生了发展民主的迫切性和发展民主的长期性这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殊矛盾。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论断,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在近代中国的具体历史条件下,不承认中国人民可以不经过资本主义充分发展阶段而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革命发展问题上机械论,是右倾错误的重要认识根源;以为不经过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就可以越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革命发展问题上的空想论,是‘左’倾错误的重要认识根源。”[86] 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这是对中国现在的社会制度的基本性质的总规定。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对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程度和发展水平的总判断。

首先,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中国曾经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从19世纪中叶以来的一百多年间,经过各派政治力量的反复较量,经过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多次失败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终胜利,证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唯一的出路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走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在经济上,原来的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基本上被消灭,社会主义公有制处于领导地位。在政治上,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已经成为社会主义政权。在意识形态上,马克思主义居于指导地位。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是我们党和人民经过长期艰苦奋斗取得的胜利成果,是中国国情的一个基本方面。我们决不能忽视这个基本国情,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其次,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在中国这样的东方大国,经过新民主主义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伟大的胜利。但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的时候,就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而言,还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经过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近30年尤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30年的发展,我国生产力有了很大提高,各项事业有了很大进步。然而,总的来说,人口多、底子薄,地区发展不平衡,生产力不发达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还不够健全,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和小生产习惯势力在社会上还有广泛影响。这就决定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必须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初级阶段,去实现工业化和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

那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历史阶段?十三大报告指出:它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基本完成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实现,至少需要上百年的时间,都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阶段,既不同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尚未奠定的过渡时期,又不同于已经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面临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阶级斗争在一定范围内还会长期存在,但已经不是主要矛盾。为了解决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必须大力发展商品经济,提高劳动生产率,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并且为此而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部分。

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来,一方面,国家经济实力有了巨大增长,教育科学文化事业都有了较大发展。另一方面,我国人口多,底子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仍然位于世界后列。突出的表现为:十多亿人口,百分之八十在农村,基本上还是依靠手工工具搞饭吃;一部分现代化工业,同大量落后于现代水平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工业同时并存;一部分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同广大不发达地区和贫困地区同时并存;少量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科学技术,同普遍技术水平不高,文盲半文盲占很大比重的状况同时并存。生产力落后的状况,决定了在生产关系方面,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所必需的生产社会化程度还很低,商品经济和国内外市场还不发达,自然经济和半自然经济占相当大的比重,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还不成熟不完善;在上层建筑方面,建设高度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所必需的一系列经济文化条件还很不充分,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和小生产习惯势力在社会上还有广泛影响,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还不够健全,党政领导机构中的官僚主义和腐败现象还严重存在。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呈现出来的上述基本特征,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述的社会主义社会的特征不尽相同。首先,在经济制度方面。我国经济制度是建立在生产力和商品经济不发达的基础上的,这就决定了它的经济结构与更高阶段相比应当更具有多样性,以适应不同层次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人民的需要。在我国,除了社会主义公有制外,还允许个体经济、私人经济等非公有制在一定范围内存在。既然我国还存在着多种经济形式和多种经济成分,这就决定了各个地方、部门、企业、职工和其它社会成员存在着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利益差别。过去,我们并不重视这种差别,过分强调缩小收入差距,吃“大锅饭”,搞平均主义,结果挫伤了各方面的积极性,延缓了摆脱贫穷的进程。现在,我们实行让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的政策,以克服平均主义,同时也要防止企业之间和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过分悬殊,这是符合我国现阶段国情的。

其次,在政治制度方面。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民主,但是,由于受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文化和社会关系的制约,这种民主还不可能很完善。这就产生了发展民主的迫切性和发展民主的长期性这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殊矛盾。一方面,旧中国遗留给我们的封建专制传统比较多,民主法制传统很少,如果不建立起健全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民主就容易遭到破坏,社会主义事业就会遭到挫折。建国以来发生的重大失误,都同民主制度的不健全有关。另一方面,建设社会主义高度民主的任务又十分艰巨,还受到经济、文化、传统观念等各种不利因素的制约。总之,只有全面认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迫切性和长期性,才有可能找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进行民主建设的客观规律。

再次,在意识形态领域方面。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占统治地位,但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本身还必须向前发展。与此同时,这种意识形态时常遭到落后的封建意识、小生产意识和来自西方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侵袭。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自觉地抵制封建主义思想和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侵蚀,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剔除其糟粕,吸取其精华。只有这样,才能巩固和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总的来说,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特征,就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含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逐步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是由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科技教育文化落后,逐步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是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是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是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是广大人民牢固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的历史阶段;是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这样的历史进程,至少需要几十年甚至一百年时间。至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那还需要更长得多的时间,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