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外稿的基本特征

外稿的基本特征

时间:2022-04-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4.2.1 外稿的基本特征一、外稿的重要意义外来稿件,亦称“外稿”,主要指本报本刊新闻信息采集系统之外的其他渠道稿源,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由非职业新闻人士提供的。而确有相当一部分外稿,帮助打造了报刊的核心竞争力,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大量采用外稿,也已成为21世纪都市类报刊运作的重要保障。这是外稿的一大天地。这里面的绝大部分都是外稿。

4.2.1 外稿的基本特征

一、外稿的重要意义

外来稿件,亦称“外稿”,主要指本报本刊新闻信息采集系统之外的其他渠道稿源,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由非职业新闻人士提供的。这类稿件除了对方主动投来之外,常常也由编辑组织撰写,称为“组织稿件”或“组稿”。

实际上,报刊要正常出版,如果仅仅依赖本报本刊记者的采访,而不靠编辑从社外渠道组织大量稿件,是不太可能的。而确有相当一部分外稿,帮助打造了报刊的核心竞争力,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

比如,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刊登了一篇以“特约评论员”为名发表的文章,题目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后来成为名篇,影响了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文章的作者胡福明当时是南京大学哲学系老师,他写了此稿,投给《光明日报》。编辑在发现和处理这篇稿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1992年3月28日,《文汇报》的编辑在一版及时转载《深圳特区报》3月26日发表的长篇通讯《东方风来满眼春》,向上海和全国读者报道了邓小平南方谈话精神,这也是对本报本刊之外稿源的有效利用。

有论者对1985年12月1—31日《人民日报》稿流来源进行分类统计,其中,全部稿流中的32%来自通讯社稿,25%来自本报记者编辑稿,43%来自社会稿件(包括通讯员来稿、转载稿等)。社会来的文字稿中,新闻的量最大,其次是专文,第三是通讯。另据20世纪80年代资料,美国《纽约时报》每天收到社会读者来稿字数为120万字,大致与《人民日报》相当。它每天的采用比例为20%(4)

大量采用外稿,也已成为21世纪都市类报刊运作的重要保障。一些报纸为了共享稿件,建立了报联网。2003年,《北京青年报》每月平均采用报联网稿件100条,图片80张左右。“非典”期间,因无法派记者采访,该报的外埠新闻全部来自报联网。

二、外稿的种类

应该说,编辑部需要的绝大部分新闻信息产品,都有可能通过组稿来完成,但一般来讲,除图片外,社会来稿主要有下面这么一些:

●本报本刊记者不能胜任的重大报道和核心报道。比如,《新民周刊》曾发表封面文章《朝鲜六日》和《亲历伊拉克》,分别由清华大学教授李希光和新华社驻伊拉克记者聂晓阳所写。据市场反映,这两期都卖得很好。有时,事发紧急,本报本刊记者不能去到现场,如2004年初禽流感暴发时,《瞭望东方周刊》记者无法赶到广西,便约请了《中国青年报》驻当地记者采写深度报道。还有一些是只有圈内人才能了解到的重大信息,如审计大案的稿件,报刊也会约请《中国审计》杂志的记者撰写。当然,在重头稿件方面,也是离不开通讯社的。

●为重要新闻配备的支撑性文章。往往是本报本刊记者写的主体新闻之外,需要外稿来配合,构成组合报道。如名人逝世了,所需要的回忆及怀念性的文章,便常常约请有关人士撰写。又如发生了突发事件,也需要请相关领域的权威人士分析事件原因。

●有特色的权威专稿。指一些专业性很强的稿件,往往借助作者的权威性,打造报刊的影响力。如年终时,有的报刊约请外交部长李肇星撰写中国一年的外交述评,有的报刊约请电影导演陆川撰写关于电影制度改革的稿件。在一些报刊上还经常可以看到知名企业董事长、企业高管等写的文章。作为一线的操作者,他们的观点常常比较实际,与学院派不大一样,不妨作为一家之言。

●社论、时评。不少报刊的社论和时评,不是本报刊编辑记者所写,而是约请社会上的专家写的。有时署名,有时则不署名。

●读者来信。这是外稿的一大天地。

●专栏。包括集纳专栏、综合专栏、专题专栏、讨论专栏、知识专栏。约请知名人士写作专栏文章,是报刊的常见现象。

●副刊。一是文学类体裁,包括随笔、小品、杂文、诗歌、小说;二是非文学类体裁,包括评论、理论文章,以及各种知识性文章。这里面的绝大部分都是外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