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和谐教育的基本规定与构建

和谐教育的基本规定与构建

时间:2022-02-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是,和谐教育与和谐社会之间的关系却不仅仅局限于此。具体来讲,和谐社会与和谐教育是相辅相成、相互支撑的。这是微观上的和谐教育,主要的需要学校和校长发挥主体和主导作用,积极思考并整合各方力量予以达成。和谐教育在价值取向上,最核心的问题就是实现教育公平,办让人民满意的优质教育。

和谐教育的基本规定与构建

苏振武

构建和谐教育,是当前我国教育界为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而提出的新的发展理念和发展目标,也是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实现“优先发展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具体体现。但在研究和探索过程中,对于究竟什么是和谐教育,尚是见仁见智;相应的对于如何构建和谐教育,也有一定的片面性和盲从性。有必要从理论上加以澄清,才能理清实践思路。本文试图对和谐教育的内涵、功能和构建因素加以分析,以求对上述问题的解决有所参考。

一、和谐教育的特殊地位与独特功能

和谐教育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发挥着独特的功能。构建和谐社会,需要不同地域、不同行业、各个社会组织的共同努力,构建和谐地区、和谐系统、和谐单位,教育也不例外。所不同的是,和谐地区、和谐系统、和谐单位都是和谐社会的构成因子,其与构建和谐社会之间的关系是整体与部分、一般与个别的关系。整体是由部分组成的,系统是由要素组成的,没有部分、就没有整体,没有要素,就没有系统。各个地区、各个行业、各个社会单位都和谐了,我们的社会才能和谐。一般寓于个别之中,没有个别就没有一般。没有各个地区、各个行业、各个单位的和谐,就不会有整个社会的和谐。

但是,和谐教育与和谐社会之间的关系却不仅仅局限于此。教育和经济社会之间从来都是相互依赖互为前提的,因而和谐教育与和谐社会之间除了整体与部分、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之外,还有一个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对等关系,这就决定了和谐教育在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和功能。具体来讲,和谐社会与和谐教育是相辅相成、相互支撑的。一方面,教育的和谐发展有赖于社会的和谐发展,特别是依赖于社会物质文明的发展水平。从现实来看,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严重失衡,决定了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在教育资源配置上严重失衡,社会的公平缺失导致了教育的公平缺失,社会的不和谐决定了教育的不和谐,可见社会的和谐发展是教育和谐发展的有力支撑。另一方面,教育的和谐发展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和谐社会归根结底有赖于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人越全面发展,人的素质越高,创造的物质文化财富就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人际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就越能得到妥善的协调,社会就越稳定、和谐;而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必须依赖于和谐教育,和谐教育必然是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素质教育,只有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规模宏大的高技能人才队伍,才能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才能最终实现社会的和谐,因而和谐教育是建立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先导性工作。认识到和谐教育的特殊地位和功能,才可能将和谐教育置于和谐社会的核心地位,自觉地推进和谐教育的构建。

二、和谐教育的双重意蕴与价值取向

什么是和谐教育,其价值取向是什么,这是构建和谐教育首先要解决的认识问题。否则就会因认识上的盲目而导致行动中的失误和偏差。

对于和谐教育,笔者的理解有双重意蕴,即有广义和狭义、宏观与微观之分。广义的、宏观的和谐教育,就是区域之间、城乡之间、个体之间受教育条件与机会的公平与均等,即在上述范围内实现教育资源分配方面的相对均衡和享受教育机会方面的相对均等。很显然,这种广义的、宏观上的和谐教育,涉及资源的宏观配置和总体布局问题,主要的需要政府思考和达成。

狭义的、微观的和谐教育,就是以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为目标的素质教育。展开来讲,是以所有教育对象全面和谐发展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模式,是以校园为纽带的各种教育要素整体优化协调运转的育人氛围,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有机统一的教育合力,是学生、教师、学校三方面协调发展的整体效应。这是微观上的和谐教育,主要的需要学校和校长发挥主体和主导作用,积极思考并整合各方力量予以达成。

和谐教育在价值取向上,最核心的问题就是实现教育公平,办让人民满意的优质教育。2000年在塞内加尔首都塔卡尔举行的世界全民教育会议发表的行动纲领提出:使所有人都能接受教育是胜利;但如果不能使他们接受保证质量的教育,那么这种胜利就是空洞的。这个宣言是十分符合中国当前情况的,20世纪末期以来,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基本普及,人民群众由以前的追求一种受教育的权利,逐步转变为接受一种优质教育。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理念由过去是“全民教育”转变为现在的“全民优质教育”。这种“全民优质教育”就是当前构建和谐教育的价值追求。

从我国当前的现实看,优质教育尚是一种稀缺资源,教育公平缺失是比较严重的。尽管这种情况已经引起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并采取强力措施以改变现状,但由于历史的欠账太多,涉及的面极为广泛,因而这种发展失衡状况难以一蹴而就,短时期内不会得到根本的改变。从宏观上看,这种失衡具体变现为东部和西部之间、城市和农村之间、同一地区不同的收入群体和地位群体之间,在教育资源的配置上有较大差距,在享受教育的机会上很不均衡,有些能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有些却不能;有些可选择的受教育机会多些,有些则比较少。从微观上看,即就是在同一所学校,在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上也有较大反差,存在着学生发展需要与现有办学条件的矛盾。凡此种种。惟有改变优质教育资源的稀缺状况,扩大优质教育范围,提升优质教育层次,才能逐渐实现教育公平,办出使社会满意、学生满意、教师和家长满意的教育。

从以上分析可见,构建和谐教育的实质,就是要坚持用改革的办法和发展的思路解决前进中的矛盾和问题,实现教育公平。当然,这种教育公平在任何时候都是动态的,决非静态的;是相对的公平,决非绝对的公平,不是平均主义,否则反而会制约教育事业的发展。

三、和谐教育与和谐校园的构建途径

从哪些方面构建和谐教育,本文主要试从狭义的、微观的方面加以初步的分析和探讨。

从学校教育来看,实施和谐教育的核心,就是追求学校教育活动与学生身心发展关系的和谐,并且是以学校教育的和谐实现学生身心发展的和谐,二者之间是手段和目的的关系。这就决定了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教育的应有之义和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和谐教育,就是要为学生营造幸福成长的空间,为教师搭建成功发展的平台,让学校成为师生共同发展的沃土。在这一思想前提下,笔者认为,构建和谐教育和和谐校园,必须从以下几方面着力:

第一,以人为本,追求管理过程的和谐。以人为本,就是要把学校建成一个人性化组织,也就是学校的一切工作要以人为中心,注意满足人的需要。这里的“人”,一是指学生,二是指以教师为主的教职员工,要追求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和谐发展,追求师生员工的可持续发展。校长管理是学校正常运转的中枢系统,是构建和谐教育、和谐校园的关键。要使管理规范、有序、高效,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尊重人、理解人、激励人为基础,以调动广大教职员工的创造性潜能为目的,实现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具体要遵循科学性管理原则,制定并完善各种必须的阶段性工作计划、各组织工作方案,形成规范化的管理制度;要遵循协调性管理原则,党、政、工分工协作,互相配合,各司其责,实现管理渠道上下畅通;要遵循竞争性管理原则,在各种岗位上做到能者上,不能者止;贤者进,不贤者退,以公正的用人制度,激活教职工的进取精神和敬业意识;要遵循导向性管理原则,在分配权重上加大向绩效和质量的倾斜,在分配额度加大向教学第一线倾斜,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第二,以学生为本,促成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以学生为本,就是要凸显学生的主体性,这是以人为本理念在学生观上的体现,是贯穿和谐教育的一根主线,体现为教学过程和学生发展过程的统一。要做到以学生为本,促成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在教育对象上必须面向全体学生,特别是要重视对学习后进生的尊重、理解和帮助,把每一个学生都看作未来人才的雏型,避免把目光只盯在少数尖子生身上;在人才规格上要依据多元智能理论,针对人的发展的基因差异和社会对人才的多样性需求,在人才的定位和培养上不拘一格;在培养目标上要坚持全面发展和个性特长的统一,求得每一个学生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在教育过程中要坚持循序渐进,特别是对于学习后进生,要相信其可转化性,拓宽其智力背景,提高其学习能力,调动其内生动力;在教育方式上要坚持鼓励法则,对学习后进生更要运用“成功是成功之母”的法则,实施激励教育,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要坚持情感法则,尊重、理解和关怀每一个学生,尽可能避免“师源型伤害”;要坚持行为法则和价值法则,以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引导学生健康发展;在教育资源的利用上要处理好学校与社会、家庭的关系,处理好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管理的关系,实现多元场力的有机整合和协调运作。

第三,以师为本,促进教师专业的和谐发展。以师为本,就是要强化、优化并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主体性和主动性,是以人为本理念在教师观上的具体体现。以师为本,就是要把教师看作资源和资本,重视开发和投资,以教师的专业发展推进和谐校园与和谐教育。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一是要以课程改革为契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和素质教育的需要,能否达成预期目标,关键在于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水平,因而新课程改革自然而然就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难得机遇。学校必须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主动为教师搭建民主、平等、发展的平台,真正落实为教师专业发展服务的理念,匡正教师的教学观念,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二是要以科学研究为动力,深化教师的教学思想,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科研既是教育理论对教学过程的一种指导,也是教学经验向教育理论的一种理性升华,它是一名教师由经验型教书匠成长为研究性教师的根本途径,是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有效进行的根本保证,是促进教师全面成长、促进学校向深层发展的不竭动力,当校长的一定要始终遵循科研兴校的管理思想,高度重视教师的教学研究,创设良好的科研条件和平台,开展扎扎实实的科研活动,以此切实地推动教师的专业发展和素质提升。三是要以师德建设为根本,真正做到为人师表,以导学生,以服学生。师资队伍建设是构建和谐教育的根本,而队伍建设的核心则在于师德师风。无数事实表明,学生可以谅解教师的严厉与刻板,却不能原谅教师的无德与浅薄。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学生对教师的尊敬的唯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与才”。要帮助教师爱岗敬业,热爱教师职业,热衷教学工作;要热爱和尊重学生,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不厚此薄彼,不抱任何偏见;要立言践行,做到言行一致,为人师表。从而以业务精、素质高的教师队伍为创建和谐校园与和谐教育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第四,以校为本,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学校是一个社会单位,学校与家庭、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而构建和谐校园,非学校一家独立作战所能完全奏效,必须整合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力量,多方发掘教育资源,发挥整体功能,产生整体效应。在这一过程中,学校居于主导地位,因而必须以校为本,而核心问题和关键环节就是要建立现代学校制度。

“以校为本”,其实质是使学校具有独立的法人地位和拥有办学自主权,能够自主办学,自主发展。实施校本,必须以改进学校实践为主要特征,以解决学校所面临的问题为指向,以进一步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为目的;必须坚持由学校中的人来解决学校自身的发展问题,所形成的解决问题的诸种方案要在学校中加以有效组织实施;必须从学校的实际出发,所组织的各种培训,所展开的各类研究,所设计的各门课程等都应充分发掘和利用学校的潜力和资源。

实现“校本化”的关键在于构建现代学校制度,理顺政府、学校与社会的关系,逐步形成学校自主管理、自主发展、自我约束、社会监督的新机制。建设现代学校制度,要以具有法人主体地位的学校为基点,以有效调节政府、学校、社会三者关系为核心,切实转变政府管理教育的职能与方式;家长、社区与学校要互动,学校要主动,政府要扶持;学校自身要优化教育资源,转变观念,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第五,优化环境,发掘隐形教育功能。要认识并注重环境育人的隐形教育功能,把此作为构建和谐校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要加大投资,使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教育资源不断得到优化;要科学规划,使整个校园布局合理、和谐、自然;要加强管理,维护和保持校园环境的干净、整洁、美观;要重视并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浓郁文化氛围,创设和谐的教育情景。从而真正做到让墙壁说话、让花草传情,人际关系融洽,校园环境温馨,让师生生活在其中感觉舒畅,心绪宁静,让师生留恋校园生活,感受到校园生活的美好。

四、协调好学校运行的两大机制

一个社会、一个组织的发展,必须有一个健全的、相对稳定的运行机制。这种运行机制,必然包括动力机制与平衡机制。没有动力,就无法前进,不能发展;没有平衡,会失去稳定,也难以发展。

学校也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组织,必然有其自身的运行机制。构建和谐教育与和谐校园,从深层次上讲,必须把握好科学的运行机制。一是动力机制要强劲。要立足于教师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从用人制度和分配制度两个方面采取激励措施。在用人制度上要引进和完善竞争机制,逐步实行全员逐级聘任制,竞争上岗,激活教职工的进取精神和敬业意识,满足教职工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要把精神手段和物质手段结合起来,不断完善分配制度,优化分配原则,彻底打破吃大锅饭的传统习惯。根据“帕累托80/20效率法则”,对于为提高学校知名度、美誉度作出突出贡献的20%的优秀教师和管理干部,一定要在荣誉和物质利益方面有大的倾斜,体现按劳分配的原则。二是平衡机制要健全。从学校内部看,在强化动力机制的前提下,还必须牢固树立依靠全体教师办学的理念,兼顾所有教职工的利益,体现相对均衡原则。毛泽东说得好,“任何一个人都要人支持。一个好汉也要三个帮,一个篱笆也要三个桩。荷花虽好,也要绿叶扶持”。忽略了全体教职工的积极性,不仅学校难以发展,正常的教学秩序也无法维持。从学校与环境的关系看,学校与政府、学校与社区、学校与家庭的关系问题,也必须协调好,这样才能消除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制度性障碍和隐患,保障学校的安全与和谐。因而要兼顾方方面面的生存与发展需求,建立健全平衡机制,这是和谐与发展的前提。三是两大机制要协调。和谐教育、和谐校园是动态的,因而动力系统和平衡系统之间始终有一个协调运行问题。作为学校的决策者、领导者和管理者,特别是校长,必须在学校的运行机制上力求动力机制与平衡机制的协调运转,这也是校长驾驭和控制全局能力的体现。

总之,只有正确认识和谐教育的内涵意义和功能,把握其构建因素,协调好两大运行机制,才能求得学校教育的平稳、和谐、快速、可持续发展。

作者:宝鸡文理学院教授,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兼西北研究基地主任、中国教育管理分会理事和教育策划学术委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