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课程设置与师资

课程设置与师资

时间:2022-02-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四所中学教师集中办学习班,汇报思想,澄清问题。师生宿舍24间,校行政用房10间,水房2间,西边伙房6间,共有房舍66间,校园占地50亩。师生最多时是350多人,最少时有200多人。至此校园面积达70亩左右。课程设置有语文、数学、外语、政治、物理、化学和体育七门课程,实施“开门办学”方针的1975年又增加了每周农业基础课两节,恢复高考后又增设历史和地理。

第一部分 办学概况

办学背景

“文化大革命”初,浑源中学、西坊城初中、王庄堡初中、蔡村职业初中和全国各地的学校一样,教育教学工作处于瘫痪状态,师生停课闹革命,搞“串联”,新生不招,在校生不离。1969年初,浑源县公办小学下放大队办学,本县教师回所属公社、村镇教学,县城市民户教师上山区执教,外地教师就地安置。四所中学教师集中办学习班,汇报思想,澄清问题。其余的教师被安排到教师短缺的山坡区任教。其时,教师一律在村队挣工分,分口粮,外地教师可享受每月不超过10元的生活补贴。小学教育推行五年一贯制,大些的村庄推行七年一贯制,达到初中毕业。到1972年,全县初中应往届毕业学生数急剧增加,且大都十四五岁,家长和学生迫切要求继续学习。群众的呼声不断地反映到县委机关和教育行政部门,于是在1971年,浑源中学试招了几个班,由于报名人数多,满足不了群众的要求。与此同时,部分有条件的公社也试办社办高中,半农半读,为社队企业服务。在这样的背景下,1972年初春,县教育局获得上级主管部门的批准,在全县范围内,分片办高中,大幅度招生,特殊时期的农村高中——蔡村高中、西坊城高中、王庄堡高中、杨庄高中、官儿高中和黄花滩高中等六所农村高中应运而生,再加上浑源中学、浑源二中,总计八所高中招生,化解了矛盾,满足了需求。

办学条件与生源

蔡村高中校址占用“文革”前蔡村职业初中的旧址,1969年职业初中学生回村,蔡村公社修配厂占用校园。说它是一所学校,首先是蔡村高中师生用餐有厨房,晚上睡觉有宿舍,上课有教室,早操和课间操有一个长40米、宽20米的篮球场。其次,它又像一处以粮为主的农场大院,教室前有6米宽的空地,宿舍前、水房前、厕所前仅留有2米宽的走道,从宿舍到教室,到办公室有不足3米宽的通道外,其余地方都是平田,种玉米、土豆、黍子和各种蔬菜。可它又像是一所“兵工厂”,1972年有公社办的修配厂,占用前排东边的几个宿舍,修理机器,翻砂铸件。车间占用了两个大教室,院内矗立着一座炼铁炉。1973年公社修配厂搬走后,校办塑料厂又占用前排的一个大教室,生产产品,堆放原料。校园四周、宿舍前、教室前,校中央主轴线走道两旁,“文革”前由职业初中栽种的钻天杨树,已经成材,笼罩着校园,加上东南北三个方向的农田,夏秋时节,学校都淹没在绿色的海洋中,四周都是土板墙,多年失修,北面有两处口子,通往蔡村中心学校院内;西边有一便道通往村中;南边是一条3米宽、25米长的通道连着浑同公路(其时唯一的一条从浑源到大同的土沙公路);东边土墙不高,又有豁口多处,跳过墙头,便进入一望无际的农田,到处是庄稼。校园四通八达,出入自由,学校没大门,没设门卫,但如有险情,疏散方便。这所特殊学校是全县八所高中中独一无二的。学校的保卫治安工作内紧外松,每逢节假日,宿舍里都有留守看门的教师学生,粮油库房紧挨炊事员宿舍,日夜有人值班。几年内,没有发生过失盗现象,学生除了简易的行李和换洗的衣服,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在宿舍,自然安全。

1971年春蔡村公社办“五七”高中,招收本公社49名学生,半工半读,为公社修配厂培养技术人员。其时学校有大教室4个,有一个可容纳300多人的小礼堂。师生宿舍24间,校行政用房10间,水房2间,西边伙房6间,共有房舍66间,校园占地50亩。1972年蔡村高中创建初期,接收“五七”高中班一个,又从蔡村、下韩、北榆林、南水头、吴城和大窊六个公社招收学生120多名,设一班和二班。1973年初春招生时,大窊和吴城公社学生划归杨庄高中,这一年招两个班(3班和4班)。1974年春招生时,招了三个班(五班、六班和七班),有180多名学生。以后每年招两个班,120多名学生。师生最多时是350多人,最少时有200多人。恢复高考的1977年,在校园西北角盖伙房5间,水井围入房内。学校的危房还不少,1974年夏季,几天连阴雨过后,一日早晨,五班8位女生起床后,发现门口墙角有一堆土,抬头看室内仰层下垂,他们很快报告班主任王耀武,师生共同检查,房顶外已成锅底形状,于是让学生换宿舍;学生搬出不久,房顶坍塌,学生躲过了一场灾难。于是学校全面细查房舍,重新整修。尤其是1977年在西北边水井旁新盖伙房5间。1979年,校园东墙外扩,在北边又添新宿舍10间,校大门改东南向,设门卫。至此校园面积达70亩左右。到1989年蔡村高中撤销,办学历时18载,共招35个班,培养了近2000名高中生

课程设置与师资

蔡村高中学制两年,招生为春冬制,即初春入学、冬末毕业,恢复高考后,从1978年起改为暑假招生。课程设置有语文、数学、外语、政治、物理、化学和体育七门课程,实施“开门办学”方针的1975年又增加了每周农业基础课两节,恢复高考后又增设历史和地理。学校教研活动较少,因为除语文科目外,其余科目都是单科教学教师,教研活动大都在学校教育工作会议上统一安排。学校规模小,每年只有3个班或4个班,最多时是1974年和1975年的5个班。

教师是学校之本,蔡村高中除接收了“五七”高中的三位教师外(马成文、张梦琴、任吉义),从全县各初中学校选拔了具有大专、中师和高中学历的骨干和优秀教师任教,除化学教师高俊峰已年过花甲外,其余都是三十左右的青壮年。他们性情之真,品质之善,学识之博,给初期的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初创期,张建功任校长兼书记(1972年初—1978年秋),教导主任分别是马成文、张周宪、文平。政治教师先后有张建功、张周宪、文平等;语文教师先后有马成文、张梦琴、王道圣、张维序、王佐、赵杰、刘玉树、田海翔等;数学教师先后有任吉义、王与功、王作等;外语教师有王耀武、毛发等;物理教师有王建华、韩振欧等;化学教师有高俊峰、李培英、蔡恒元等;历史教师有孙启业等;农业课教师有乔玉文;体育教师田德元;财务伙管教师有张江、唐学文、张银利、麻亨通等。新领导、新教师、新学生带来新感觉、新理念、新气象,他们善教乐学,和谐向上,积极进取,探索不止。蔡村高中校园里呈现出一派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新局面。

外援与打井

蔡村公社和蔡村大队领导的支持与帮助对蔡村高中得以顺利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其时的校长张建功和张江、张周宪三位党员在公社党委会过组织生活,校长张建功为公社党委成员,他们参加公社的有关会议,帮助公社搞一些中心工作。经过多次协商和沟通,公社党委决定把原“五七”高中农场的土地留给学校,收获的4000斤粮食也归学校师生用。蔡村大队党支部、革委会也积极支持学校工作。1972年,村革委会派两名技术员帮助学校打井,1974年学校扩招时,大队又给盖了几间宿舍,改善了学生住宿条件,同时划出菜地帮助学校解决菜篮子问题。其时的蔡村粮站领导侯守官等同志,还想方设法为蔡中教职工多调剂细粮,大力支持学校工作。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正如《马说》所说:“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能求其千里也?”在那个半饥荒的年代,搞好师生的伙食,是办学的关键。打井灌溉,种菜自救已成为头等大事。校园内虽有两口井,但还是满足不了师生吃饭和用水的需求,因为那两口井是浅层水,不是深层地下水。炊事员挑水时,从井里绞上几兜水后,等一会儿,才再绞上几兜水,问其原因,是水浅的缘故。再看水井深约十米,水面直径2米多,且绞上的是泥水混合,半红半清,水房前的水井也是如此,做饭时锅底红泥沉积,必须先过滤和沉淀红泥。学校经多方调查了解发现:蔡村一带是淤积平原,十几米深的井,只能吃淤泥中渗透出来的水。“文革”前的职业初中也为此发愁,其时在校园东边打过“大锅锥”深水井,可等次日洗井下管时,一夜之间,淤泥沉积,变成废井。蔡村大队也打过几眼这样的水井,仍然经不起2寸水管整天抽水,不知深水层的深度,也为取水灌溉发愁。

面对学校师生吃水困难,校园内的庄稼和蔬菜得不到及时灌溉等问题,学校下决心:打井!经过慎选筹划,和大队书记吴斌等同志商讨,村委会的领导支持学校试打深水井,若成功,可给村里打井积累一些经验。大队主动提出让有打井经验的村技术员春生和大娃指导打井。大队给他们记工分,学校只给他们供一日三餐,这样的好事,何乐而不为呢?说来也巧,县教育局正好通知高中学生放半月春忙假。于是,学校积极筹备打井事宜。两名技术员负责租赁打井工具和技术指导。井址定在校园北,井深50米,时间是农忙假期里,劳力是师生,三个班(社办班、一班和二班)的学生,每个班放假10天回村劳动,留校5天打井。留校的班分成三个小组,每组日推大锅锥8小时,轮流换班,昼夜不停。每班有两名教师负责管理,每日5顿饭。开工后,师生不怕苦,不喊累,井然有序,热火朝天。水井打到45米深度时,由于锅门没有扣紧,出现故障,大锅吊不起,师生用三副铁链、三根树杆,从三个方向,一毫一厘地起撑大锅,经过一昼夜的拼搏,大锅提起,但锅已变成扁形,淤泥沉淀1米多。为避免铁链断裂砸伤师生,决定下管洗井,50多个水泥管道下井后,水清泉涌,打井成功!水哗啦啦地流入菜园地,甘甜的井水沁人心脾,欢乐声回荡在校园内。打井历时20天,花款1000元,吃补助粮1000斤,时间短,速度快,效果好,是建校初最快乐的事件。记得竣工的那天,李海同学爬到大锅锥顶端上,打井现场顿时欢声笑语,掌声雷动。蔡村高中打井之事一时间在浑源教育界广为传诵。

有了水,校园一下子变得春意盎然,一派绿色,充满生机,各班的试验田和菜圃内的庄稼和蔬菜长势喜人。课余时间,各班学生忙除草、施肥、间苗、灌溉,一时间厕所的农家肥也成了争淘的对象。新鲜蔬菜,吃了一茬又一茬,秋后粮食也堆满了库房。

改善学校伙食

在办学的过程中,改善师生伙食是头等大事,而改善伙食又必须种好试验田。学校在碾槽沟大队划拨的十多亩半坡梯田上种植黍子和土豆;在海村河湾开出十几亩沼泽荒地试种水稻,由海村的炊事员田万银指挥试种,还种了一些茴子白和蔓菁,为师生储备冬季蔬菜;土桥铺的试验田种植玉米和土豆;蔡村大队又在村北面的土清沟划拨了菜地。这样学校每年收获粮食五六千斤,冬天有足够的土豆和茴子白。其时教职工每月伙食费6.5元,通常是早饭小米粥、一大碗烩菜,午饭白面、大米或黄糕、一大碗烩菜,晚上是小米粥和玉米窝窝或面条。学生伙食也大大改善,学生劳动时给予伙食补助,节假日走读生留校免费一顿饭,秋收假期留校生伙食免费。其时由于伙食的改善,县教育系统会议还多次在蔡村高中召开。生活好,教师心情舒畅,工作愉快,干劲充足,对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了推动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