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学生的个性发展

中学生的个性发展

时间:2022-02-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育者认识和理解学生的个性是开展因材施教的前提条件。最具代表性的人格发展理论是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埃里克森认为,人格的发展既受到生物学因素的影响,也受文化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埃里克森认为,人格发展的每个阶段都由一对冲突或两极对立所组成,并形成一种危机。与父母的关系相比,中学生和同伴的关系更加自由和平等。生理的自我是自我意识发展的最原始形态。

第三节 中学生的个性发展

一、个性的发展

(一)个性的定义

个性(亦称人格)“personality”一词,最初源于希腊语“persona”,该词原意是指希腊戏剧中演员戴的面具,面具随着人物角色的不同而变换,以体现角色的特点和人物性格。人格是心理学中探讨完整个体和个体差异的一个领域。当前,心理学家对人格的看法有很大差异。综合各派的观点,可以将人格的概念定义为: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人不同于物质和机器,物质和机器具有统一的标准没有个性,而人的本体性独特之处在于人有个性。个性是指人在遗传与后天环境影响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比较稳定的心理特性,集中表现在能力、气质、性格和人格倾向性等方面的差异。心理学的研究证明,人的独特个性差异是遗传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综合产物。世界上有多少种人,就有多少种不同的基因素质,而且环境因素(家庭社会环境和学校教育等)之复杂更是千差万别。因而只要有人存在,就有差异。

个性差异是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教育者在工作中遇到的一个突出事实是:没有两个学习者是完全相似的。在每个班级里,学生在许多方面各不相同,这些差异或不同,有可能影响到其学习的好坏。在个性差异问题上,最为重要的是确定哪些个性差异容易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估计差异程度以及对个性差异的优缺点如何进行干预。

教育者认识和理解学生的个性是开展因材施教的前提条件。在学校教育中,以前的教师只要了解学生的整体水平就足够了,而现在则远远不够。作为一名具有现代教育观念的教师,不仅要关心班集体的整体水平,而且要关心每一个学生,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人格发展阶段

最具代表性的人格发展理论是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埃里克森认为,人格的发展既受到生物学因素的影响,也受文化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他认为,人的人格发展持续一生,他把人格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这八个阶段的顺序是由遗传决定的,而每一阶段能否顺利渡过却是由环境决定的,所以这个理论可称为“心理社会”阶段理论。埃里克森认为,人格发展的每个阶段都由一对冲突或两极对立所组成,并形成一种危机。所谓危机不是一种灾难性的威胁,而是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如果危机得到积极的解决,人格就会得到健全的发展,有利于个人对环境的适应;如果危机得到消极解决,就会使人格发展不健全,阻碍个人对环境的适应。并且,前一阶段危机得到积极的解决就会使后一个阶段危机解决的可能性增加;前一阶段危机得到消极解决就会使后一个阶段危机解决的可能性降低,容易导致各种心理问题的出现。人格发展的八个阶段中前五个阶段是儿童成长和接受教育的时期,这些阶段危机的解决会促使个体形成积极的人格特征。这五个阶段包括:婴儿期(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儿童早期(自主与害羞、怀疑的冲突)、学前期(主动对内疚的冲突)、学龄期(勤奋对自卑的冲突)和青年期(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

(三)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

影响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因素,概括起来,主要有遗传和环境两方面,二者交互作用,决定了人格的形成和发展。环境因素包括家庭教养模式、学校教育、同辈群体等。

1.家庭教养模式

美国学者鲍姆宁对儿童性格与父母抚养方式关系进行了系统研究。他将父母的教养行为分为民主型、专制型和放纵型,进而研究不同教养模式对儿童人格发展的影响。结果发现,第一组儿童(民主型)性格发展最好,他们独立、自信、知足、爱探索、自我控制力强、喜欢交往、自我肯定;第二组儿童(专制型)属中等,也具备上述一些特征,但较为退缩怀疑,不喜欢交往;第三组儿童(放纵型)性格发展较差,他们有较高依赖性,退缩、缺乏自信、不善交往,自我控制力差。对这三组儿童父母的抚养方式评定,发现组间差异明显:第一组儿童的父母(民主型)对孩子亲切、温和,既尊重儿童的独立性,又坚持对儿童的合理要求,采用较多的表扬、鼓励、强化、说理,这类父母的特点是理性控制;第二组儿童的父母(专制型)对儿童的理解和温暖少了些,家长式的强制作风多了些,要求严格,批评多于表扬,这类父母的特点是专制;第三组儿童的父母(放纵型)对儿童缺乏关心和责任心,放任不管,奖罚不明,这类父母的特点是不负责任。

2.学校教育

教师是对学生发展至关重要的人物,其影响可能对儿童的一生都有重要意义。教师往往是儿童崇敬的对象,学习模仿的榜样,儿童不仅从教师那里学习知识,而且学习怎样为人。

有研究表明,教师对儿童热情和鼓励的态度,促进了儿童的自信心发展,使儿童敢于面对失败,将来更富于创造性。通常有两种不同类型的教师,一种是权威型的,另一种是专制型的。权威型的教师有能力、有威信,但他不滥用权力,对儿童进行指导,设立目标,他们注意儿童的心理需要,鼓励儿童的求知欲、创造性、自尊感和社会责任感。这样的教师促进儿童遵守纪律、自制、主动、有进取心。专制型的教师以自我为中心,认为教学活动中一切事情都得听他的,并且批评指责较多,结果导致儿童感到压抑、被动、缺乏自信、缺少责任感。教师对学生的信心(罗森塔尔效应)、尊重以及教师和学生关系的密切程度都对儿童的期望水平,对儿童发展起着重大的影响。

3.同辈群体

随着儿童的成长,他的社会交往范围日益扩大,除父母和家庭成员之外,与儿童交往最多的就是同伴。与父母的关系相比,中学生和同伴的关系更加自由和平等。同伴对儿童人格形成和发展有着多方面的影响。同伴可以是儿童学习和模仿的榜样,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同伴可以是儿童行为的强化之源。可以从同伴那里接受信息、感受别人和社会对他的期望和看法,于是进一步认识自己,促进自我意识或自我概念的发展。与同伴相处还为儿童提供了一个发展人际交往能力的机会。

二、自我意识的发展

(一)自我意识的含义

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的意识。自我意识包含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监控三种心理成分。自我意识具有调控和完善自我的作用,也是个性形成的重要条件。

(二)自我意识的发展

自我意识是个体在机体生长发育,特别是脑机能的成熟过程中通过个体的社会化而形成与发展起来的。有研究表明,自我意识形成与发展经历了生理的自我、心理的自我和社会的自我三个阶段。

1.生理自我

生理的自我是自我意识发展的最原始形态。一岁前的儿童全然意识不到自己的存在,更不能分辨主客体的区别;一岁左右的婴儿,才开始把自己的动作和动作的对象加以区别;三岁时生理自我基本成熟。

2.社会自我

社会自我从三岁到青春期开始,个体通过幼儿园的学前教育和学校教育,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增强了社会意识,认识到自己是社会的一员,尽量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的标准。

3.心理自我

心理自我(又称精神自我)从14,15岁到成年,大约十年的时间,这个时候,个体的性意识觉醒,抽象思维能力和想象力大大提高。在生理和心理上急剧地发展变化的同时,促进了自我意识的成熟,学生开始进入心理自我的时期。

心理自我是个人逐渐脱离对成人的依赖,并从成人的保护、管制下独立出来,表现出自我意识的主动性与独立性,强调自我的价值与理想。这是自我意识发展的最后阶段。一个人心理健康的发展是与他的心理自我发展的是否完善密切相关的。心理自我发展完善的个体能够以客观的社会标准来认识社会和评价事物,树立正确的伦理道德观念,形成对待现实的正确态度、理想与信念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