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网络社会中的中学生个性境遇

网络社会中的中学生个性境遇

时间:2022-02-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下面就从网络社会自身的特点谈起,分析网络社会中中学生个性的境遇,从而试图提出一些解决的办法。是在网络社会中,中学生确确实实体验到了真实的生存方式,并对他们的言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从这点可以看出,网络社会中学生的活动恰恰是他们真实世界的反应。

网络社会中的中学生个性境遇

钟光丽

中学生之所以如此青睐网络,这和网络自身的特点是紧密相关的。中学生处在一个由依赖走向独立、有幼稚走向成熟的过渡阶段,在这个时候他们在与现实做挣扎和抗争,希望自己能够独立而又无法摆脱束缚的矛盾,张扬自己的个性,而网络恰恰给他们提供了这一空间。

1.何为个性

具体学科中研究的对象都是具有个体的具体的特征,而且是强调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性。而人学上研究的个性不是某个个体的个性心理特征的具体生成过程和表现特征以及存在形式,而是从研究人类发展规律性的视角上,指一定历史时代的与人的类特征相对而言的人的个性,现在就从哲学上对其含义进行阐述。

人学意义上的个性就是个体主体性和差异性的统一。主体性指的是个人作为活动主体在和客体及其他者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能动性、自主性、创造性和自为性。同时,个体主体性的发挥受客观历史阶段、历史条件、社会制度以及个体自身因素的影响,不同的人会演绎不同的个人主体性。或者可以说不同的个人主体性发展状况是不一样的,同一个人在不同的阶段主体性发展也不一样,它是一个动态,由此凸显个性的差异性。它随着个人的发展而不断的发展,同时为促进个人主体性的不断超越与创新、健康而又全面地发展。两者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忽略或者过分强调主体性或者差异性中的任何一方面都是对人学个性的误解——差异性是有主体的差异性,主体性是有差异的主体性。

把中学生的个性从人学上进行解读,意在说明网络世界中的中学生的个性也是主体性和差异性的统一,两者缺一不可,而在当今的网络中,学生恰恰是过分张扬了个体的差异性,而忽视了主体性。下面就从网络社会自身的特点谈起,分析网络社会中中学生个性的境遇,从而试图提出一些解决的办法。

2.网络社会的特征

网络社会并不是什么神秘莫测的东西,它的出现无法离开人本身而去单独谈论,从本质上说,它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是高科技发展的革命性成果。网络的产生和发展,尤其自身的特点。

一、符号化与平面化

在网络社会中,交流主体不能进行面对面的对话,而是通过网络信息才能完成,可以说网络信息是联系主客体的中介,任何交流的完成都依赖信息这个桥梁和纽带。作为网络中如此重要的角色,它有自身的存在方式。网络信息存在的形式是;文字、图片、图表、动画及三维动画、音频、视频等等的形式。这些都是基于网络技术,是符号化的。

网络社会的符号化直接导致的结果是网络社会的平面化。网络社会中,比如学生交流时的ICQ,是通过文字和相关的表情图片来完成的,与现实的声音语言、可看见的肢体语言是完全不同的形式;网络交易的陈列物是数码图片,看到的只是它的形象,而不是物体本身的实物;在三维技术的作用下,网络中的事物模拟虽然有了立体感,但是它毕竟是显示在电脑屏幕这个平面化的显示器上,只是给人视觉上的立体感,平面化是其另外一个显著特征。

二、虚拟性与现实性并存

与现实对比,网络中的信息和主体都以不同的符号形式出现,网络行为是具有“数字化”或“非实体化”(虚拟化)的特征,这决定了网络社会具有虚拟性(虚拟性是不同于虚假性的,虚假是无中生有,而虚拟是有其原型的)。它改变了人类的时空观念,使人生活在一个物理的、模拟的世界中。网络社会彼此之间的身份有时都是不清楚的。比尔·盖茨说道:“在互联网面前没有人知道你是一只狗”。身份的不明确性使得中学生能够在网络世界中释放自己的感情,成为一个自由的个体。去做在现实生活中现阶段不能做的任何事情。

虚拟性背后反映的是一种真实的。是在网络社会中,中学生确确实实体验到了真实的生存方式,并对他们的言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不能因为置于其中的存在是虚拟化的就把网络社会本身当作是虚拟社会来理解。“恰恰相反,网络社会是一个现实的社会。”

网络社会确实是人能够经验到的社会,人在网络社会中从事着各种各样的活动,形成了特定的网络社会关系,这些都是证明网络社会是现实社会的重要依据。同时,网络社会形成和存在的物质基础是现实存在的:“电脑,Modem、网民这些都是真实存在着的。”从这点可以看出,网络社会中学生的活动恰恰是他们真实世界的反应。

三、开放性与平等性共在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情感受人际关系、习俗、制度等的约束而受到压制,尤其是对于中学生来说,他们处于角色转换和成长的关键时期,叛逆和追求独立自我是他们的一大特点。网络给人的最大的自由就是匿名性,在这个自由的环境里,他们可以自由的释放自己的情感,扮演的角色可以多种多样,角色也不会像现实生活中出现“角色冲突”,同时网络中扮演的角色可能更真实的表现自我的情感,因为网络是一个开放的空间,人人平等,来者不拒。

3.网络中的个性境遇

在当今网络社会中,中学生的生存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社会发展程度已经超过了以前任何一个时期,因此,在网络时代,网络社会作为一个多样性、差异性、灵活性的空间,中学生的个性在这一新的空间中获得新的发展、呈现出新的特点,并相应的出现了新的问题。

在网络社会中,中学生获得了一种全新的生存方式,实践形式发生了变化,活动的空间得到了扩展,活动时间得以延长,在自由的空间里交往的对象得到了丰富,从而使人的主体性得到了发展。自由本身具有主体性的特征。

尼葛洛·庞蒂认为网络社会“极大地增强了人的本质力量,提高了人的认识活动效率,扩大了人的认识范围,增强了人的知识创新能力,促进了人的思想观念乃至认识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变革,拓宽了人的交往范围和扩展了人的交往能力。”中学生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都得到了提升,体现了人的主体性的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联想到了“信息是第一生产力”,这经由提升人的认识能力从而提升了人的主体性。

4.个性在网络世界中呈现的问题及隐忧

一、虚拟性背后是与现实生活的分裂

网络是一个充满诱惑的空间,往往容易使中学生沉迷其中。过分沉溺网络世界,可能使得学生与他人缺乏健康的互动,个人就会成为孤零零的个体,缺乏他者的认同感与社会的归宿感,最终就会使个人主体性发展误入歧途。

对于网络交通工具的沉溺和成瘾有可能导致人与人之间的“电子隔离”,人与人之间更多的通过电子网络的中介,而不是面对面的接触,这不但可能造成感情的冷漠和疏远,还会减少人们之间的合作和团结精神,这些人下网后总是恋恋不忘网络,在他们看来,上网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对于网络更加依赖。他们冒着失去亲人、朋友,甚至是耽误学习的危险也要游走网络之间,一但他们下网了,他们就回感到不愉快、焦虑,做起事情来也心不在焉,在现实世界中就会有疏离感、失落感,精神空虚,性情孤僻,导致不能容入现实生活,与现实生活中真正的自己分裂。

二、个性在网络社会中的趋同性和异化

网络社会作为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说到底是人类不断提出新的需要的结果。“在任何情况下,所谓的生产力、生产关系,都只能是为了满足人(主体)的需要(目的)的某些‘手段’。”在网络社会中,我们拥有充分的自由,又足够的发挥空间,对个性差异性的发挥的需要也膨胀到了极点,表面上看起来每个人都在追求与众不同的方面,其实这就体现了一种从众心理。网络社会作为一个技术空间,它给与人类发挥的空间(条件)是有限的,在有限的条件的情况先追求一种无限的差异,这就是在追求一种及至,表现都追求差异的趋同性,“技术、物质、消费文化已将人们抹平为趣味齐一、缺乏个性的平面存在,人成了丧失超越于批判围堵的单向度个人。总之,主体性黄昏旨在批判碎片化、片面式、无个性的活在表层的自我。”

三、自我认同危机

网络具有时空分离机制(熟悉的陌生人与陌生的熟悉人举例说明)、抽离化和反思性机制,以及网络的匿名性、隐秘性是导致自我认同危机的罪魁祸首。在网络中中学生可以同时成为多个共同体的成员,这就意味着人的角色的多重性,一个人穿梭于多个角色之间,就会造成多重人格的矛盾,对于自我真正的现实角色就会出现认识的误解或偏离,对他人和共同体也相应的产生认识的错位。“日新月异的知识更新和急剧的身份变换反映在个体的反思机制中就是希望通过某种方式重新确定自己的身份,不断进行“自我修正”,问题在于不断的自我修正反而加剧了对自身的怀疑,因为我们似乎在一条永远没有完成的“再熟练化”(reskilling)之路上与抽象系统发生一种暧昧的关系。”散乱、没有焦点的自我人格定位促成了焦虑的个体情感,在丰富的网络信息和网络活动中中学生易陷入不知所措的情绪中。

5.个性在网络社会的真正实现

网络已经成为影响中学生成长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于中学生来说,他们缺乏判断和理性思考,在这样一个工具性的世界里要使用好网络极其重要。

一、在网络社会倡导主体性与差异性并重的个性

中学生不仅是有其差异性的个体,同时还有自己的主体能力。在网络社会这一个性化生存空间中,往往过分强调个体的差异性,而忽略了人的主体性。这其实是对人的个性的扭曲。而从理论上来看,个性是个体主体性和差异性的统一,因此,在网络社会,要真正实现人的个性,就要坚持两个方面的统一,过分重视其中的任何一个方面,都不是实现真正的个性。因此在网络空间中要充分利用网络社会的这些优势,提倡中学生的创造能力、驾驭能力等主体能力的同时,积极倡导创新,体现人的差异性,创造更加丰富多彩的世界。积极的发挥中学生的个性,激发他们的创新性,不断创新、不断超越,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二、加强中学生的自我修养、规范网络,从而建设健康网络

比尔·盖茨说:“任何个体都可能被误用。个人或专业面对网络的态度会继续演进。每个人关在自己的小世界里,都可以随意想象网络的生活方式会让社会解体。我相信事实正好相反。就像电话增进散居各地以及旅游者的联络,电脑和网络也给了我们另一种通讯方式,没有劫走任何其他的通讯管道。”网络社会对中学生的影响如何,关键还在他们自己。要看他们如何处理与网络社会的关系,是借助网络而增强自己的主体性还是受制于网络而丧失自己的主体性,并不取决于网络而取决于人自己。因此,加强主体自身的修养对于健康的网络是非常重要的。哈贝马斯就指出,从目的合理性向交往合理性过渡。——从而实现网络社会的正常合理交往。网络社会是人类社会的一部分,是人类在世界历史活动中创造的一个全新的社会,人是网络社会活动的主体。网络社会的一切技术、规范都是人创造的,因此,从人自身方面进行教育和改造对于改造网络社会的弊端具有根本性的作用。同时,网络社会已经自成一个全新的活动空间,一个有自己运行准则的社会系统,该社会要不断发展,应该而且能够逐渐形成的一种自我管理自我完善的机制,克服其弊端和毛病。埃瑟·戴森曾经指出:“网络像任何一个家一样,它有自己的规矩,但也有一定的准则。……网络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掌握自己命运、在地方社区和全球社会中重新定义公民身份的机会。它也把自我治理、自我思考、教育后代、诚实经商以及同其他公民一起设计我们身份中所应遵循的规范的责任交给了我们。”但是,由于人在网络社会中展现的只是网络符号,使得人在网络社会的道德、法律观念变得更加薄弱,网络社会中的道德、法律成为问题。黄色信息泛滥,其渠道的多元化、层次化,给中学生的伦理道德思想产生了冲击;网络犯罪,如网络诈骗、网络盗窃、网络破坏、侵犯隐私等等都成为防碍网络社会正常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加强中学生的自我修养的同时要规范网络,建立相应的制度保障网络的正常、合理、纯净运行。

二、加强网络社会与现实世界的双向互动

对网络社会的过度依赖往往会减少了中学生对现实人际交往的需要,造成了“交往异化”问题(“网络异化”指的是:网络交往是现实社会交往的一部分但反过来却成为制约人的现实社会交往的因素)。它使人失去了面对面交往方式中使用的表情、手势、眼神等体态语言的交往形式,人作为符号的代表,我们看到的只是一个符号和另一个符号的交往,这赋予了人的实践一个全新的意义。由于网络可以采取匿名的形式,人在网络中可能会隐藏自己真实的身份,这就使得人与人之间的隔膜又多了一层,从而阻碍了人们心灵深处的情感与精神交流。过分依赖网络造成异化而不能自拔。一些学生之所以沉溺于网络,追究其原因,都与日常现实生活的不如意有关系而网络则给他们提供了缓解、调节这些方面的空间。这就是虚拟的网络空间具有心理补偿功能.因此,为了解决网络沉溺现象,只有提高人们现实生活中的交际、沟通能力,帮助他们树立自信,才能使他们自觉的减少对网络的依赖。发展现实生活中一些有益的社会团体,也是帮助人们实现相互沟通的有效手段,这些团体带来的群体归属感,也会使个人获得心理的满足,从而减少对网络的畸形依赖。

此文获北京市基础教育科学研究优秀论文一等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